新农村村庄的建设规划设计及具体方案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486979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811.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农村村庄的建设规划设计及具体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新农村村庄的建设规划设计及具体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新农村村庄的建设规划设计及具体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新农村村庄的建设规划设计及具体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新农村村庄的建设规划设计及具体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农村村庄的建设规划设计及具体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农村村庄的建设规划设计及具体方案(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5.5新农村村庄的建设规划设计及具体方案下面通过新农村村庄建设规划设计的具体阐述,系统的为新农村建设规划中出现的若干问题提供参考依据。5.5.1平面布局 农村住宅以户为基本单位,由相邻若干独立的户构成一个居住组团,再由若干个居住组团有机结合构成整个村庄的平面布局。 (1)单户独立单元平面布局 结合生命阶段的生产函数和函数是农村住宅建筑的特点,应该在住宅建筑设计,为村民的生产活动保留一定的空间,因此农村住宅单体多采用带有庭院的院落式布局。根据庭院位置不同,可将其设计成三种形式,即前院式、后院式以及前后院式,如图 5-1所示。 5-1 住宅院落平面布局示意图 图例 院落的分布图特点,增加了农村房屋

2、的使用功能,分成了前院与后院两个空间,前院可以进行一些日常活动,如接待客人,家庭生活必备等;后院则是用于农民从事辅助生产,农民会种植一些自己日常生活所需的家常菜。前后院使用合理,布局都是在农村原有基础上进行改善,得到农民的广泛认可。 (2)多户邻里单元平面布局 一般来说,农村常住人员稳定,人与人之间关系密切,社会治安好,在进行房屋建造时,可以采用多户邻里单元平面布局,通过有机更新来营造和谐的邻里空间氛围。 在进行多户组合平面布置时,要考虑用户的采光等一系列问题,制定出解决问题的切实可行的方案,本文总结的几种方案可供参考,如下图所示。 单侧左右排列 双侧左右排列对于相对来说比较复杂的农村住宅,可

3、以采用如下设计,如图所示。图 5-2 单侧前后排列 图5-3双侧前后排列 图5-4左右前后排列 针对当下农村的需要,为了把农村打造成独具特色的个体,需要结合现代元素,本文提供如下设计,如图 5-5所示。 图 5-5错位组合排列 1 图 5-6 错位组合排列 2 图 5-7 旋转组合排列 图 5-8 聚合组团排列 图例: (3)村庄整体布局地形地貌是影响村庄整体形态布局的重要因素,按照不同的地域特征可将村庄划分为三种形式即丘陵地区、平原地区和水网地区。丘陵地区 地处丘陵地区的村庄受其地形影响较大,在进行村庄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地形之间的差异。为了适应地形的变化,通常可采用两种布局方式:一种是平行分

4、布,另一种是垂直分布。 布局模式一:村庄依山而建,纵向分布,如图 5-9所示。布局模式二:村庄主干道路与山体走向一致,所建房屋可以考虑选择沿村庄主要道路向南北展开,村口与山体的绿化想结合形成天然“绿波”,并留出一片平坦空闲用地,来建造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公共设施,如修建广场,形成进村门户,如图 3.12 所示。 图 5-9 丘陵地区布局模式一 图 5-10 丘陵地区布局模式二 平原地区 平原地区由于其平坦辽阔,在规划建设上具有极大的可塑性。村庄通常采用一条主道贯通,居民住宅分列两侧。 布局模式一:村庄主要道路垂直于外部道路布置,居住组团依托村庄主要道路纵向展开,公共场所和公共绿色空间和公共服务设施

5、可集中设置在村子的中心位置,如图5-11所示。布局模式二:村庄主要道路与外部道路方向一致规划布局,在村内的主干道路进行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如图 5-12 所示。布局模式三:村庄主干道与外界联系的道路平行分布,如图 5-13 所示。 图 5-11 平原地区布局模式一 图 5-12 平原地区布局模式二 图 5-13 平原地区布局模式三水网地区对于多水地区的农村进行规划时,要考虑其固有水街的存在,规划时应该在原有基础上,加入现代元素,进行创新,打造富有当地特色的山水旅游胜地新型新农村。布局模式一:村庄所处地区水网纵横,通过对水系的引导,使居住组团隐于水网之中,将公共服务设施结合绿色空间集中设置在核心

6、组团周边,其他组团围绕核心组团成弧形或者扇形分布,如图 5-14所示。布局模式二:村庄主要道路沿河流平行布置,居住组团依托主要道路流横向展开,公共服务设施与水体、绿色空间结合形成村庄公共服务中心设置在河流一侧,如图 5-15 所示。布局模式三:村庄主要道路沿河流垂直布置,居住组团主要道路纵向展开,公共服务设施结合水网形成一个或者多个公共服务点,如图5-16 所示。 图 5-14 水网地区布局模式一 图 5-15 水网地区布局模式二 图 5-16水网地区布局模式三 图例 5.5.2住宅建筑 由于农村特有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新农村住宅建筑的规划设计不能照搬城市别墅和多层住宅的模式,而应该根据当地经济

7、水平、自然条件、生产特点、文化习俗等因素,统一安排,合理规划,因地制宜的设计出具有当地农村风貌的特色新住宅【36】。 (1)功能组成 新农村建筑住宅的设计不能要满足居民日常的居住要求,还应该是居民生产生活的场所。同时农村的规划设计应该与农村的传统文化、人文修养、所处环境现有设施等因素相结合,以使住宅的发展能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并延续地方文脉,建设特色农村。 图 5-17 农村住宅功能示意图 (2)住宅建筑形式 受传统观念影响,农村每户都以独院形式存在,这样存在对土地利用率低的情况,有条件的农村,可以新建居民楼,一方面节约土地,一方面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使农民感受到新农村建设的硕果。 5.5.3

8、生产建筑 农村生产建筑是服务于农村的。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的生产建筑也发生了很大的飞跃,在农村建筑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在农村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37】。 村庄内生产建筑及其设施的布置主要根据其与村民生活、生产活动联系的密切程度和对环境的影响来安排。对农村现有畜牧养殖厂要严格生产,做好产销结合,注意防治疫情,走出一条农村致富的新道路。 晒场、堆场等生产用地密切贴近农民的生活生产实际,为村民提供更多的服务,极大的丰富了农村的建设内容,增添了发展的持续动力。5.5.4公共服务设施 通过实地考察发现,当前我国大部分农村的公共设施服务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的快速发展

9、,因此,当前我们需要更多的结合实际,从根本解决农村基础设施服务的问题,只有给农民营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环境,才能算得上是改善了农村,才能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宏伟目标。 (1)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置随着经济的性质按公共服务设施可分为公共服务设施和商业公共服务设施两类公共福利。商业性公共设施主要是指用于生产经营消费的固定场所【38】。关于教育方面的设施诸如学校之类一般要安全地段,避免邻近主要干道,要保证环境的安静。当村庄规模较小时,也可与相邻村庄联建公用幼儿园。除了公共设施的公共福利,在学校幼儿园应集中布置,与村庄公共场所相结合,形成中心村。村民中心宜位于村庄的中心位置、村口位置或者临近村内主要道路

10、,以方便村民使用。商业服务设施的设置要综合考虑交通、环境与村民习惯等因素,要有利于本村村民使用。宜设在村庄入口或村庄主要道路交通方便的地段。(2)公共设施设置的要求商业服务用地可以参考如下,项目设置可参照表5.1的配置,设置方法和建筑物的大小可参考表5.2【39】。 表5.1 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参考表 注: 表 5.2 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设置方法及建设规模注:“”结合村庄实际确定建设规模。5.5.5 村庄道路村庄道路不仅承担交通和布置各类工程管线的功能,也是整个村庄的基本“骨架”和“动脉”。道路设计的布局制约着村庄形态的发展,道路质量和规模会村庄的大小【40】。村庄道路是通向现代化的桥梁,

11、对农民的生产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道路是村庄规划设计中重要的基本要素之一。下面分别从几个方面来探讨一下农村道路修建的注意问题【41】:(1)道路规划原则 村庄道路要架起沟通外界与村庄的桥梁,修建时要考虑其经济发展作用,也要跟农村的自然环境相协调,不能破坏农村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还要考虑新式交通工具的普及。村庄道路规划设置时应综合考虑机动车、非机动车的行驶需求。村庄道路的布局要根据具体的地形做出变动,方便行车。合理配置与之配套的停车场,尽量避免交通干线穿越住区,为住区今后的发展留出一定的空间,防止过境车辆对村庄的安全生产影响和造成噪音污染。(2)路网布局形式 在进行村庄道路布置时,应因地制宜,

12、合理、灵活的选择网路布局形式。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42】: 一字形一字形(变形后可为槽型、S 型)适用于沿主要道路两侧或者一侧布置且规模较小的村庄。并列形并列形路网是指沿着主要道路一侧按照一定间距无主次的平行布置纵横向道路。这种路网道路排列整体,有利于建筑物布置。适用于受某种条件制约只能沿主要道路一侧发展的村庄【42】。鱼骨形鱼骨形路网是指沿着主要道路两侧按照一定的间距平行排列纵向道路的路网形式。这种道路网整齐划一,具有很高程度的集约化。大型规模的村庄一般采用此种修建方式。方网格形方格网形路网一般都是跟主、次道相结合修建。这种路网形式将村庄建设用地划分成整块的矩形,用地经济、紧凑,街道排列整

13、齐,有利于建筑的布置,适用于平原地区有一定规模的村庄【43】。(3)路面设计 村庄路面材料选择应该选择质量好的材料,因为新农村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一定要保证其质量过关。路面材料的选择上要严格把关,根据本村现有情况选择合适的材料,因地适宜【46】。(4)道路建设要求新农村村庄道路建设时应满足以下要求:道路的横坡应根据路面宽度、面层类型、道路纵坡及气候等条件确定。水泥混凝土等硬化路面宜采用 l%2%;碎(砾)石等粒料路面或者非硬化路面,由于其排水性差,为了防止路面积水渗入路基影响其稳定性,道路横坡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增大,宜采用 2%3%。在降雨强度较大的地区,为了能够迅速排除地面降水,其道路横

14、坡适当增大【46】。村庄道路采用尽端式道路布置,其长度不应超过120m,同时应该在道路尽端设置回车场。回车场不应小于1212m。在山地丘陵地区,由于地形高差较大,村庄多成台阶式布置,在进行道路规划时应合理组织不同台阶之间的竖向交通联系。 可采用缓坡、台阶或者缓坡与台阶相结合的方式,如图5-18所示。 图 5-18 上下台阶竖向交通联系示意图5.5.6公益性公共设施控制标准村庄公共服务设施可以分为公益性公共设施和商业服务性公共设施两类,前者主要包括行政管理(村委会)、文体科技(文化活动站、图书馆、室外健身场地等)、教育机构(托儿所、幼儿园、小学、初中)和医疗卫生(门诊所、卫生所、计生站等)四部分,后者主要是指从事商业或服务业的个体或集体经营的店铺和村庄集市所用的建筑或露天场地两部分。前者属于基本服务设施,建设目的在于保障村民基本利益,属于政府扶持项目,由政府投资建设(表5.3):后者属于个体或集体经营盈利性设施,可以提高和完善住区村民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具体的建设和发展决策可以根据住区村庄经济发展情况交由市场调控,政府进行监管。表5.3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面积控制标准公共建筑项目建筑面积()备 注村(居)委会200-500幼儿园、托儿所60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