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三首导学案学生版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378519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89.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杜甫诗三首导学案学生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杜甫诗三首导学案学生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杜甫诗三首导学案学生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杜甫诗三首导学案学生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回高新学案 2014年必修3语文 2014.2.17第三课时 登高【导入】在春意盎然、鸟语花香的春天,人们喜欢到野外去踏春,去感受春天的美丽与生机勃勃。而在秋高气爽的秋天,人们登高望远,饮酒作赋。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今天,要学习的就是“诗圣”杜甫一首关于“登高”的诗,诗的题目就是登高。【知识目标】(1)了解杜甫生平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2)掌握诗歌吟诵的基本方法。(3)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作者及背景简介】见精讲精练【自主学习】解释下列字词含义。猿啸哀: 渚:

2、 落木: 繁霜鬓: 潦倒: 【探究学习】1.诗歌题为“登高”,视野必然高远,你认为哪些诗句体现出这一点?答: 2、你认为这首诗中最有气魄的诗句是哪一联?为什么?答:3、根据诗句,猜想当时杜甫的生活是怎样的,重阳登高时怀着怎样的感情?4、本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作者形象?【拓展问题】本诗歌有什么艺术特点?第二课时 咏怀古迹【知识目标】1了解咏怀古迹的写作背景,2理解咏怀古迹(其三)的内容和作者抒发的感情。3赏析咏怀古迹(其三)的写作手法。【知识导学】1背景补充唐玄宗天宝五年(746年),西入长安,羁留十年,才做了个看管兵甲器杖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任右拾遗。因上疏救宰相房王官触

3、怒唐肃宗而受排挤遭贬,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自己一片赤诚,尽忠进谏,皇帝却不分忠佞,无辜贬斥自己,当然怨恨,但又不能明说。这个时候,安史之乱虽然已经结束,但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诗人依旧客居他乡。 2诗题介绍咏怀古迹五首是一组七言律诗,这五首诗是诗人游江陵、夔州一带,访庾信故居、宋玉宅、昭君村、蜀先主庙、武侯祠,因古迹怀古人并自我伤感而作,一气贯成,为一组诗。吟咏古迹,追思历史人物的同时,诗人也抒发了自己一生漂泊,功业无成的感慨。第一首写庾信。诗人一直是赞美庾信的,诗中由庾的遭遇联系起自己的境况。第二首写屈原弟子宋玉,既表明诗人崇拜他的词章,又深感同样的悲凉寂寞,感慨中对国运的兴衰怀有讽喻。第三首写

4、王昭君,全诗从“怨”字落墨,并使发出无穷怨恨之声的琵琶作为昭君的化身,别具一格。第四首通过老百姓对刘备驾崩地的四时祭祀之勤,表达了对刘备和孔明君臣的崇敬,同时对诗人的飘泊生活不胜感慨,将荒凉的景象写得分外有情。第五首是对诸葛亮更高的评价,艺术感染力极强。【基础演练】1注意下列加点字注音。奔赴( ) 朔漠( ) 省识( ) 青冢( ) 千载( ) 环佩( )2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语。一去紫台连朔漠 ( ) 画图省识春风面 ( )独留青冢向黄昏 ( ) 环佩空归夜月魂 ( )【合作探究】1探究诗歌内容(1)首句写的是景,它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2)本诗最能表现作者感情的字是哪一个?这个词语

5、在诗歌中有哪几层含义?请结合诗句分析。 2咏怀古迹(其三)是咏史诗,重在抒情,但它的抒情是通过塑造王昭君的动人形象来实现的,试分析诗歌是用了哪些手法塑造王昭君形象的?诗句表现手法(注意【知识积累】)作用【知识积累】A常见诗歌表现手法:(1)情景交融、借景抒情 (2)托物言志(3)动静结合、以动衬静 (4)以乐景写哀情(5)象征(用象征化抽象为具体)(6)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7)联想、想象、 (8)用典(9)借古抒怀、借古讽今 (10)虚实相生(塑造人物形象时,称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B常见诗歌修辞手法:比喻:化平淡为神奇;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借代

6、: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比拟: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夸张:提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有音节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反问:加强语气。顶真:回环跌宕,具有旋律美。排比: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节奏鲜明,长于抒情。设问:引人注意,启发思考。注:表现手法包括修辞手法。杜甫诗三首学案第一课时 秋兴八首【知识目标】1了解杜甫其人和近体诗有关知识。2、把握诗歌的意象,品味诗歌的意境。【知识导学】杜甫诗三首都是作者流寓夔州时所作,都作于秋天,都是律诗。其中秋兴八首(其一)和登高直接写到了秋景秋思,融入了羁

7、旅的愁思,家国的忧伤,身世的感慨,沉郁厚重。【基础演练】1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秋兴( ) 凋伤( ) 玉露( ) 阴森( ) 急暮砧( )2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玉露凋伤枫树林 凋伤:使草木凋落衰败B塞上风云接地阴 塞上:边塞上C丛菊两开他日泪: 两开:第二次开放,这里指第二次看到。他日:往日。D白帝城高急暮砧 急:急促;砧:捣衣石。3下列诗句的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B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C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D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合作探究】注:“秋兴”即为秋日感怀1.前两联中,作者写了哪些秋景?这些秋景有什么特点? 2.诗歌的后两联,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王国维曾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试以本诗的颔联为例来分析本诗情与景的和谐统一。【巩固提升】阅读杜甫的江汉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这首诗的“景”和“情”之间的关系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