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迁移式试题-新人教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122103 上传时间:2019-02-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迁移式试题-新人教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信息迁移式试题-新人教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信息迁移式试题-新人教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信息迁移式试题-新人教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信息迁移式试题-新人教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迁移式试题-新人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迁移式试题-新人教(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化学辅导网http:/无机信息迁移式试题(弱科辅导)信息迁移式试题(又称信息给予题),是由题干给出信息,要求考生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新情景中的若干问题。这种试题的特点是题型新颖,材料陌生,构思别致,思维量大。能有效地考查考生的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具有很好的选拔功能,这是高考题型改革的发展趋势。解题时一是会利用外显信息正确模仿迁移;二是排除干扰信息,进行合理筛选有效信息迁移;三是挖掘潜在信息,注重联想类比迁移。通过对信息题的强化训练,培养其如下解答信息题的能力:(1)阅读理解能力:解答信息给予题的依据是题目所给信息。因此,通读题目,获取信息,就是解答信息题的首要的关键的一步。但是好些题目,特别

2、是以文字叙述方式给予信息的题目,不仅篇幅长,而且信息隐含,并还有许多无用信息,这就更要求考生有快速、准确、全面地获取有用信息的阅读理解能力。(2)观察分析能力:有些信息给予题,特别是有机信息合成题,重要的信息常隐含有反应方程式或物质分子结构中,解题时需要认真研究化学方程式的变化形式,以及化学变化的部位、结构、方式和条件等。(3)数据处理能力:有些题目的信息,隐含在所给数据中,需分析处理数据,从数据中得出信息和规律。(4)类比能力:有些信息题,只需依据所给信息,进行简单类比就可解,将题目所给新知识、新物质与所掌握的知识或物质进行类比就可以提出正确解答。(5)迁移创新能力:利用信息正确模仿迁移。

3、由于信息题对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是“等同”的,即题目所提供的信息对几乎所有的同学都是陌生的,因此在考查中有较高的区分度 ,能较好地反映学生分析、判断、推理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较为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从1994年这类题目中考中出现以来,其所占的分数的比重逐年增加。因此,研究信息给予题的基本类型,构成特点,解题策略就成为一个焦点。解答信息迁移式试题,关键是如何接受信息和处理信息。根据信息的来源方式,要充分利用外显信息,善于挖掘潜在信息,正确排除干扰信息,通过模仿、转换、迁移、联想、类比、筛选等方法的灵活运用,迅速达到解题目的。可用框图表示如下:例1.已知C3N4晶体很可能具有比金刚石

4、还大的硬度,且原子间均以单键结合。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C3N4晶体是分子晶体 B.C3N4晶体的沸点可能在1000C以下C.C3N4晶体中每个C原子连接4个N原子,而每个N原子连接3个C原子D.C3N4晶体中微粒间通过离子键结合解析:首先根据已掌握的不同类型的晶体的硬度的不同,C3N4晶体的硬度比金刚石还大,说明C3N4晶体应该属于原子晶体,再根据原子间是以单键形式结合,可以推测它应该是一个空间的结构,所以属于原子晶体。正确的答案:C例2 某些电解质分子的中心原子最外层电子未达饱和结构,其电离采取结合溶液中其他离子的形式,而使中心原子最外层电子达到饱和结构。例如:硼酸分子的中心原子B最外层

5、电子并未达到饱和,它在水中的电离过程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凡是酸或碱对水的电离都是抑制的 B.硼酸是三元酸C.硼酸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3BO3+OH=B(OH)4 D.硼酸是两性化合物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像H3BO3这种中心原子最外层未达饱和结构的分子可结合溶液中的OH,而使中心原子达到饱和,这个过程促进水的电离,所以A不正确;H3BO3只可结合H2O或碱中的一个OH,故为一元酸,所以B不正确;C正确;又H3BO3只能和碱反应,不能和酸反应,故D不正确。例3大理石可以用作墙面、地面和厨房桌面,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食醋不慎滴在大理石桌面上,会使其失去光泽,变得粗糙。下列能

6、正确解释此现象的是A.食醋中的水使碳酸钙溶解 B.食醋中的醋酸将碳酸钙氧化C.食醋中的醋酸与碳酸钙反应并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 D.食醋中的醋酸与碳酸钙发生了复分解反应解析:食醋的主要成分为醋酸CH3COOH,它的酸性比H2CO3强,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应:2CH3COOHCaCO3=(CH3COO)2CaH2OCO2所以大理石桌面会被食醋腐蚀而失去光泽,变得粗糙。这个反应进行得并不十分剧烈,所以C选项不正确。正确选项为D。例4高氯酸是最强的酸。60的高氯酸溶液加热不分解但浓度再高就不稳定,受热易分解。既热又浓的高氯酸遇有机物发生爆炸。纯高氯酸沸点是130。现有70的商品高氯酸为使其进一步浓缩所采

7、取的正确措施是N CC NA加入浓H2SO4,再小心常压蒸馏 B加入浓H2SO4,再进行减压蒸馏C各仪器连接处的橡皮塞应塞紧防止漏气 D各仪器连接处必须用磨口玻璃装置解析:根据物理知识,减压可降低液态物质沸点,再结合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和难挥发性,故浓缩高氯酸可采取(B)措施。由于常压蒸馏须加热才行,高浓度高氯酸受热易分解,故(A)不可选。题意知,热浓高氯酸遇有机物(橡皮)发生爆炸,故各仪器连接处不能用橡皮塞或橡皮管,必须用磨口玻璃装置。例5一某学生取纯净的50.0g Na2SO37 H2O,经600以上的强热至恒重,分析及计算结果表明,恒重后的样品质量相当于无水亚硫酸钠的计算值,而且各元素的组成

8、也符合计算值,但将它溶于水,却发现溶液的碱性大大高于期望值。经过仔细思考,这位同学解释了这种反常现象,并设计了一组实验,验证了自己的解释是正确的。(1)他对反常现象的解释是(请用化学方程式表达) 。(2)他设计的验证实验是(请用化学方程式表达) 。解析:(1)本题中的Na2SO37 H2O晶体强热后所得样品可根据题意知不可能是简单地失去结晶水,因为其碱性大大增强,更不可能是单一的Na2SO4(因其是中性物质),通过分析,可对三条题给信息进行加工:失水后,其余元素的质量不变,说明无氧气的参与和硫蒸气的跑出;样品溶于水碱性大增,说明生成了比Na2SO3碱性更强的物质;Na2SO3中S元素处于中间价

9、态,可以歧化。结合上面信息,不难发现分解产物很可能是Na2S与Na2SO4。其相关反应为:Na2SO37 H2O Na2SO3 + 7H2O ,4Na2SO3 Na2S + 3Na2SO4 (2)由于题中无明确信息说明Na2SO3分解是否完全,故在设计方案时须考虑到两种情况。因题给信息未明确(1)所示的歧化是否是100%地将Na2SO3完全转化为Na2SO4和Na2S,因此,只有全面考虑存在完全转化与不完全转化两种情形,并分别对两种情形进行实验设计才是完整的答案,且实验的结果可修正(1)结论的正确性。 A设Na2SO3完全转化为Na2SO4和Na2S,需分别检出SO42 离子和S2离子。SO4

10、2离子的检出:SO42 + Ba2 = BaSO4,沉淀不溶于硝酸,S2离子的检出:沉淀法,用醋酸铅试纸变黑或其他沉淀剂。闻气味法,加盐酸产生硫化氢后闻气体。 B设Na2SO3未完全转化为Na2SO4和Na2S,检出SO42 离子在加硝酸时以及检出S2离子采用方法时,除发生上述A的反应外,均会发生如下反应:SO32 + 2S2 + 6H =3S + 3H2O 。例6从含银、铜、金和铂的一种工艺如图所示: (1)电解时,以纯铜为阴极,金属废料为阳极,CuSO4溶液作电解液,说明为何铜能够与金、银、铂分离?(2)写出阳极泥用王水处理的化学方程式。(3)写出图中(3)示步骤生物离子反应方程式。(4)

11、写出图中(4)示步骤的离子反应方程式。(5)(NH4)2PtCl6沉淀加热到435,只留下金属铂,写出此步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解析:(1)以金属废料作阳极,纯铜作阴极,由于Cu比Ag 、Au 、Pt活泼,Cu最先失去电子,并以Cu2进入溶液,而Ag、Au、Pt从阳极上脱落形成阳极泥,Cu2又从阴极获得电子,在阴极上以单质铜析出,这样Cu和Ag、Au、Pt加以分离。(2)依据题意中所给信息,阳极泥中Ag 、Au 、Pt分别生成AgCl、PtCl62、AuCl4,而王水中HNO3充当氧化剂,还原产物为NO(不是NO2),再配平得如下反应方程式:3Ag + 3HCl + HNO3 =3AgCl+ NO

12、 + 2H2O ,Au + 4HCl + HNO3 =HAuCl4 + NO+ 2H2O ,3Pt + 18HCl + 4HNO3 = 3H2PtCl6 + 4NO + 8H2O (3)步骤(3)中AgCl溶于氨水后形成Ag (NH3)2,再和N2H4中N元素失电子得氧化产物N2,方程式如下:4Ag (NH3)2 + N2H4 + 4OH =4Ag + N2 + 8NH3 + 4H2O (4)步骤(4)中PtCl62未和SO2反应,而AuCl4和SO2反应生成Au,SO2作氧化剂,氧化产物为SO42 。2AuCl4 3SO2 + 6H2O = 2Au + 3SO42 + 8Cl + 12H (

13、5)步骤(5)中(NH4)2PtCl6加热到435,生成Pt ,气体无颜色,且有氧化还原反应产生,故只能是N2等。3(NH4)2PtCl6 =3Pt + 2NH3 + 2N2 +18HCl无机信息题专题训练1、磷酸镁铵NH4MgPO4是一种重要的盐,难溶于水,化学上制备磷酸镁铵从反应原理看,是用氯化镁溶液、磷酸氢二钠与 氨水混合反应的方法。制备磷酸镁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而实际在制备反应中,要在混合液中加入适量的铵盐,加入铵盐的目的是 。2、工业上制备碘的方法之一是从碘酸盐开始的,第一步,先用适量的亚硫酸氢盐将碘酸盐还原成碘化物,离子方程式为:IO32 + 3HSO3= I+ 3SO42 +

14、 3H ;第二步,将第一步得到的酸性碘化物溶液再跟适量的碘酸盐溶液混合,发生反应析出碘,请回答:(1)第二步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若要使碘酸盐的利用率最高,碘酸盐在第一步和第二步 反应中的用量最简整数比为 。3、长期使用劣质香粉,在脸上有时出现一些斑点。这是因为劣 质香粉里含有铅白2PbCO3Pb(OH)2与皮肤中的硫化物产生黑色硫化铅的缘故,除去这种黑色斑点的主要方法,是选 用合适的氧化剂将其氧化为难溶于水和酸的白色化合物,供选择的氧化剂有:漂白粉、高锰酸钾(氧化性强,还原产物在酸性强时为Mn2 ,中性或弱酸性时是Mn02)、H2O2 (还原产物H2O),试回答: (1)应选用何种氧化剂去掉PbS ,理由是 。 (2)去掉PbS时可能的化学方程式 。4、钛不和非金属、强酸反应。红热时,却可与常见非金属单质反 应。钛是航空、军工、电力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职业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