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论建筑的永恒美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0116316 上传时间:2019-02-18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86.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995】论建筑的永恒美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1995】论建筑的永恒美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995】论建筑的永恒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995】论建筑的永恒美(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建筑的永恒美 戴松茁 对于 “ 永恒美 ”的探索, 贯穿于整个人类历史 。 虽然历 经了各代 、 各种族人们不懈的探求 , “ 永恒美 ”的概念还是 无法找到 , 就如同人人皆能感受到美 , 但 “ 美 ”却无法定义 一样 。 戴许 , 世界由完整混沌的形而上态进到了现在活生 生的 “ 日常生活世界 ”, 永恒美也已化成碎片 , 散布于其中 了 。 那么对于感知 “ 永恒美 ”, 有没有行之有效的方法呢 约瑟夫 坎贝尔在神的面具原 始 神话一书中表明 “ 一些伟大的古典文学作品之所以具 有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 在于这些作品再现了人类共同的 经验 , 具有激发读者隐藏很深臼心理本能的力量 ”

2、。 这种 所谓 “ 人类共同的经 验 ”, 我们便 可称之为 “ 原型 ” 剪 。 在世界建筑史中 , 同样也有许许多多伟大的作品 。 作 为人类数千年文明史残留下来的光辉遗产的一部分 , 它们 具有震憾人心的艺术魅力 。 它们的存在合观者深刻地领略 到人类创造力的伟大 。 这些建筑作品 , 如果按时间顺序剪 说是什么 “ 主义 ”、“ 流派 ”之类的标签去加以区分, 顶多只 具有分类学上的意义 。 更为我们关注的是能否找出隐含 其中的红线 , 看它是否凝聚了某种 “ 共同的经验 ”并能与我 们的某种心理本能所契合 。 也就是说 , 要寻求建筑的原 型 。 对于当代建筑师而言 , 如能应用 “

3、 原型 ”得当, 应当也 能创造出现时代的震憾人心之作 。 瑞士心理学家 、 分析心理学创始人荣格 关于人的心灵的理论是本文入手的契机 。 荣格把人 类心灵分为三个层次主观意识 心理 、 个人无意识 、 客 观无意识集体无意识 。 其中 ,“ 与集体无意识的思想不 可分 割的原型指的是心理中明确的形式的存在 , 它们总是 到处寻求表现 ”。 原型 , 作为一种 “ 原始意象 ”, 是一代代相传的无数同 类经验在某一种族全体成员心理上的积淀物 , 是某种遗传 的心理气质 。 在人类学家们看来 , 人类的需求 , 不管什么 地方 , 也不管是什么时候 , 基本上是相似的 。 这些需求最 早就通过古

4、代的神话反映出来了 。 从某种程度上说 , 涉及 到人类共同需求的原型是不变和永恒的 , 这就正与伟大的 艺术品的永恒性相关 。 伟大的艺术家正是对原型特别敏感 并具有杰出的才能方能在自己的经验和感受的表达过程 中 , 契台某些大众共同拥有的 “ 原始意象 ”, 从而拨动人们 的心弦 。 荣格 和其他一些人类学家们督经总结出一些原型的意 象 。 这里 , 我们开列其中某些与建筑形式要素相关的内 容 水创造的神秘出生 死亡 复活净化和赎 罪繁殖力和生长 。 太阳 火和天空密切相关创造的活力自然界的 法则意识启迪 、 智慧 、 心灵的幻想父性原则月亮 和大地则表现出母性原则时间和生命的延续 。 颜

5、色 黑色 黑暗代表混沌神秘 、 未知 、 死亡 、 无意识 、 邪恶 、 阴郁红色代表血 、 牺牲 、 强烈的激情 、 混乱绿色代表生长 、 感觉 、 希望等 。 圆球体 、 蛋整体统一性至高无上的神原 始 形式 的生命意识和潜意识的结合阴阳的对立统一 如中国古代的八卦图一样 。 在中国哲学中 , 圆象征自然 而方代表人工的努力 , 故有 “ 天圆地方 ”之说 。 风与呼吸灵感观念灵魂戴精神 。 船人类社会的缩影人类在时间 、 空间上的航 程 。 花园天堂天真无邪未损毁的美 特别是女性的 美多产 。 沙漠精神上的贫膺死亡虚无主义戴失望 。 以上这些原型意象的准确度有待于进一步的确定 。 在 这

6、里需 特 别指出的是 , 在我国古代 “ 百经之首 ”的 易 中 , 就具有许多极富有象征性和直觉感的原则 。 与西方人 类学家总结出来的原型相比 , 在许多方面都具有极其相似 性 。 在建筑设计和评论中 , 以上的原型可以给我们提供一 条思路 。 例如在一些著名的纪念性建筑中 , 如美国林肯纪 念堂 、 印度泰姬陵前 , 均有一个长长的水池 , 建筑物倒影 其中 , 气氛肃穆 、 庄严人们在到达建筑之前 , 溯水而行 也似 乎真能感受到某些心灵净化 。 而水的娇柔 、 多变 , 运 用于中国园林中 , 又使人有 “ 智者乐水 ”之感, 与山的巍然 相对相伴 , 以 “ 山水 ”两字暗喻了人们

7、对仁义智慧的追求和 陶冶于其中的乐趣 。 在现代主义之后的当代 , 对于建筑 , 除了功能上的分 析和技术上的合理之外 , 我们理当再开掘其中深一点的内 时代建筑 涵 。 而这种开掘的方法却不能是任意的 。 简而言之 , 我们 可遵循两种方法其一是结构主义的方法 寻求一种内在的 客观 联系 , 其二是现象学的方法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和还 原 , 找寻本质特性 。 首先 , 人类的文化和习俗的原型乃是一种先天就有的 心理本能 , 而这种本能就如同人的生理基因一样是一代代 遗传承袭而来的 。 今人和古人在行为的具体方式上虽说不 同 , 但其内涵却有惊人的一致性 如果说原始人把狩猎称 作 “ 狩猎 ”,

8、 把猎场称作 “ 猎场 ”的话, 那么现代人无非是把 狩猎称作 “ 上班 ”, 把猎场称作了 “ 办公室 ”。 这种模式不管 具体方式如何变化 , 似乎其内涵还将延续下去 。 这样 , 我 们就可以把原型作为一件客观存在着的东西 , 一个由多种 元素 所构成的结构 , 从而去寻找它在整个关联域 中的特性 。 并且通过其内在元素之间的排列 、 组合 , 看 它所形成的不同的形式 。 这点正如前文所叙的那样 , 水体 在不同场合的运用可以表现出各种甚至是迥异的意象 既 能沉静庄肃 , 又可以是灵活而多变的 。 所以 , 结构主义作 为一种 “ 科学的 ”方法, 我们在发掘和运用建筑元素以及人 的习

9、俗等原型时 , 必须时刻注意因地制宜 , 注意其自身特 点和所处环境特征 , 以便能够恰学地运用 。 而 利用较为强调主观作用的现象学方法来认识原型 , 则更为着重人的 “ 敏感 、 诚意与富趣味性的明晰的关注 ”, 也就是一种 “ 直觉的洞察 ” 。 它的具体运用存在着三个步 骤 现象还原 , 即抛开一切原有的对客观存在的 “ 科学 世界 ”的了解剪知识性、 规律性的看法 , 以便不带任何偏 见地去观察 , 避免科学推导中前提的假设性和量化时的简 单化倾向 , 以便得出丰富 、 完满的纯感觉的一手资料 。 本质还原 , 即抽换一手资料中的部分元素以验证哪 些是构成本质的一部分 。 彼此验证

10、, 即是对各自作业的结论进行彼此印证 、 批评和澄清 。 但需要指出的是 , 现象学的方法受人们的主 观意识影响很大 , 这种主观倾向导致不可能建立起修正和 检验的准则 。 现象学方法带有某种神秘的色彩 , 但也不乏 运用得当的成功范例 。 著名的建筑师路易斯 康在他的一 系列作品中便将 “ 静谧 ”和“ 光明 ” 运用 得 得心应手 。 他让砖 “ 说话 ”, 他认为 “ 砖喜欢拱 ” , 在他 的作品中 , 确码实实透出某种永恒美感 。 在即将迈入世纪的现在 , 建筑师似乎正面苗着一定 的迷茫和挑战 。 一方面 , 那些昙花一现的 “ 流派 ”、“ 风格 ” 已进入一个相对个人化的时期 ,

11、 没有了当初 “ 现代主义 ”或 “ 后 现代 、 解构 ”一统天下的气氛。 本来严格地讲 , 风格就 是属于个人 的事情 , 它事关给建筑打上 “ 人 ”的络印的问 题 。 另一方面 , 随着科学的发展 , 人们对于工业 、 科技已 由过去的盲从变为更多理性的思考 。 如何动用现代高科技 来取得与自然的谐调 、 共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 无论是关注人自身 , 还是与自然谐调共生 , 在建筑学 发展的过程中 , 不管时代如何变迁 , 严肃的建筑师们总是 不断地对贯穿于其中的永恒美进行着执著的追求 。 亚历山 大在其所著的建筑的永恒之道和模 式语言等书中提出的 “ 永恒之道 ”、 建筑文化人

12、类学所关 注的 恒 常 性 吕 、 罗西 、 格拉西 等人 在 其 建筑 类型学中所研究 的 “ 元语言 ” 一 和类型 所有以上这些均可看 作在这一问题上进行的深层次的研究 。 对于当代中国建筑师而言 , 面对着极其丰富的建筑遗 产 , 纯粹建筑形式意义上的沿用固然也能看作对传统继承 的一个方 法 。 然而更为重要的是寻求 “ 神似 ”而非仅仅是 “ 形似 ”, 所谓 “ 形而上者谓之道 , 形而下者谓之器 ”。 对我 们而言 , 应当采取 “ 代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 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 ” 的态度 。 因为 , “ 不变 ”总是 通过 “ 变 ”表达出来 的 。 在建筑学发展的

13、过程中 , 永远不存在终结 , 但却会不 断出现具有永恒美感的作品 。 天行健 , 君子以自强不息 ,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建筑系 。 本文是根据作者的硕士学位论 文中部分章节改写而成的导师为同济大学吴庐生教授 收稿日期年月日 上接第页 “ 一万年太久 ”, 这就需要强有力的舆论上的正确引导和推 动 , 使建筑评论不仅是专业化的学术行为 , 而且也是面向 群众的普及功夫 , 这样 , 有觉悟力的 “ 受体 ”群众则会反过 来推动和保证创造 , 这是很辨证的 。 可以设想上述各方的协调配合 , 甚至哪怕某一方真正 发挥了积极作用 , 许多书人沮丧的现象也许就可避免 。 就 以台阶式住宅来说 , 为什

14、么学报上介绍的 , 可以呈现一种 美好风貌 , 引来好评如潮 , 而同样性质的东西 , 在此时此 地却变成如此煞风景的一番景象这当中似乎并无太多不 好理解的 “ 玄机 ” 对建筑师来说 , 只不过说明 “ 以不变应 万变 ” 的以我为主的创作态度 , 看来不大行得通了 。 在当 今纯艺术作品都开始商品化起来的社会里 , 建筑 说白 了 房子 ,不讲个“ 适销对路 ”肯定也是不 行的 。 而对其 它几个责任方面 , 当然也自应有一番值得检讨之处 。 其 实 , 早在吕俊华们的台阶式住宅设计之初 , 著名建筑评论 家曾 昭奋 先生就督担心地发出过那平台会被胡乱搭建的 “ 预后诊断 ”, 只不过上海的被不幸而言中 , 而北京的 , 由 于建筑师之外的几个责任方的旦心尽责 , 终使建筑师的理 想变为美好的现实 。 作者单位 上海铁道学院收稿时间年月日 时代建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