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至2012学年度6年级第二学期品德与社会教案许文清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114989 上传时间:2019-02-18 格式:DOC 页数:57 大小:463.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至2012学年度6年级第二学期品德与社会教案许文清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2011至2012学年度6年级第二学期品德与社会教案许文清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2011至2012学年度6年级第二学期品德与社会教案许文清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2011至2012学年度6年级第二学期品德与社会教案许文清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2011至2012学年度6年级第二学期品德与社会教案许文清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至2012学年度6年级第二学期品德与社会教案许文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至2012学年度6年级第二学期品德与社会教案许文清(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20 1111 至至 2020 1212 学年度第二学年度第二 学期学期 品德品德 学科教学工作计划学科教学工作计划 学生人数54 人学校制定合格率实际合格率优秀率不合格率 上学期学生达标情况 100 %100 %92 %0 % 本学期预期达标情况 100 % % % % 学 生 情 况 分 析 及 改 进 提 高 措 施 学生的调查能力极强,也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对品德与社会有极强的兴趣,能够积极地投入 到调查活动中去,每位学生在交流时情绪高涨,收获颇丰。 教材分析: 这是自选教案,在选择课题研究时,尽可能的选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有意义的题材进行 教学。 例如:学生近视越来越严重,所以

2、根据学生的实际,让学生通过实际调查,了解视力健康 的知识,使学生能够自主的保护实力。总之,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实践能力会逐渐增强。 教 材 整 体 分 析 教材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精神编写,教材 具有综合性、开放性、情感性等特点。增强了教科书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形式活泼,富有童趣, 使教材更具有亲和力。 本册教材共有五个单元,每个单元下设了 3四个主题,各单元体例结构如下: 主题文字:引出一个话题或对某个话题进行提升,一般是该主题主要思想和观点。 提示语:一般作为对某个话题的的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或开展相应的活动。 旁白:作为和学生对话、沟通的主持人,有时为前后

3、内容起传承作用,有时为学生提高一种思考 方向或揭示某个观点,有时向学生提出问题。作用相对灵活。 情境对话:一般是经过锤炼的真实生活的再现,帮助学生对自己得生活经验进行反思和整理, 深入地感受自己、感受他人。 照片:真实地呈现社会现实,包括学生的活动场面。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丰富认知、加深体 验、开展活动等。 图标:包括“活动、交流、小资料”等,引导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启发学生调查、体验、讨论、 探究、阅读、制作、搜集整理信息等。 总 体 教 学 目 标 情 感 态 度 目 标 1.懂得人类对于地球的认知程度取决于科学发展水平。 2尊重和欣赏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及生活习俗。 3树立平等的观念:世

4、界上的国家是平等的,世界上不同的种族也是平等的。反对 大国霸权主义,反对种族歧视。 4初步了解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国际奥委会、国际红十字会等在国际事务中发 挥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民族的自豪感。 5形成自觉地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热爱人民解放军,维护世界和平。 6热爱生活,热爱社会,热爱世界,维护世界和平,懂得要和世界各国人民和平相 处。 7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从小树立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思想。 知 识 技 能 目 标 1.初步知道人类对地球形状、大小的认识过程及海陆的分布。 2了解世界上的国家、人口、人种、语言状况。 3简要了解世界上的人文遗产、标志性建筑、自然风光、比较世界各地人

5、们同 的生活习俗和节日。 4初步了解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国际组织及名称、旗帜、徽记、总部 所在地、组织机构以及发挥的作用等。 5了解外国商品的名称、品牌及生产国家,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更好地认识 世界。 6了解人口过快带来的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 7了解地球面临的大气污染、水污染、荒漠化、温室效应、资源匮乏等环境问 题。 8知道人民解放军是捍卫和平的使者。 9了解战争、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之分,知道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感受 和平生活的美好。 10初步培养观察社会、了解社会的能力。 过 程 方 法 目 标 坚持新课标理念,规范教学行为,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 关系,注重培

6、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 生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要视学生为朋友、为自己所服务的上 帝,给学生以尊严,以鼓励,以方法,以热情,以胆量,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 位。关注个体差异,不断解决教学中的新问题。使每一位学生和谐、有个性地发展, 全面提高学生的品德与社会的综合素养。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 学生的一切”的理念服务于学生。 学 校 教研组 教 研 专 题 个 人 教学进度教学进度 周周 次次 日日 期期 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备备 注注 1 2.8-2.10 地球什么样 2 2.13-2.17 地球什么样

7、 3 2.20-2.24 世界大家庭 4 2.23-3.2 异域风情 5 3.5-3.9 异域风情 6 3.12-3.16 “国际组织”知多少 7 3.19-3.23 “国际组织”知多少 8 3.26-3.30 国际间的交往 9 4.2-4.6 地球在哭泣 10 4.9-4.13 地球在哭泣 11 4.16-4.20 环绕地球看世界 12 4.23-4.27 环绕地球看世界 13 4.30-5.4 “漫步神奇的非洲热土”和“走访格林和安徒生 的故乡” 14 5.7-5.11“双头鹰瞭望的国土”和“辽阔的北美大陆 15 5.14-5.18 “足球和桑巴舞的热土”和“羊背上的国家 16 5.21-

8、5.25 学会沟通,享受亲情 17 5.28-6.1 我 要 上 中 学 了 18 6.4-6.8 我 要 上 中 学 了 19 6.11-6.15 复习 20 6.18-6.22 测试 21 第一单元教学计划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教 学 内 容 初步知道人类对地球形状、大小的认识过程及海陆的分布。 情 感 目 标 .懂得人类对于地球的认知程度取决于科学发展水平。 知 识 目 标 初步知道人类对地球形状、大小的认识过程及海陆的分布。 教 学 目 标 技 能 目 标 能够利用地球仪、东西两半球图,观察大洲、大洋的相对位置,增 强观察力。 单 元 教 材 分 析 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

9、质疑、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 生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单 元 教 学 小 结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教 学 内 容 了解世界上的国家、人口、人种、语言状况。 情 感 目 标 尊重和欣赏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及生活习俗。 知 识 目 标 了解世界上的国家、人口、人种、语言状况。 教 学 目 标 技 能 目 标 培养初步的阅读世界政区图的能力。 单 元 教 材 分 析 关注个体差异,不断解决教学中的新问题。使每一位学生和谐、有个性地发展, 全面提高学生的品德与社会的综合素养。 单 元 教 学 小 结 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教 学 内 容 简要了解世界上的人文遗产、标

10、志性建筑、自然风光、比较世界各地人们同的生活 习俗和节日。 情 感 目 标 树立平等的观念:世界上的国家是平等的,世界上不同的种族也是 平等的。反对大国霸权主义,反对种族歧视。 知 识 目 标 简要了解世界上的人文遗产、标志性建筑、自然风光、比较世界各地人 们同的生活习俗和节日。 教 学 目 标 技 能 目 标 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 单 元 教 材 分 析 教材内容丰富多彩,包罗万象。利于学生对简要了解世界上的人文遗产、标志 性建筑、自然风光、比较世界各地人们同的生活习俗和节日的了解。 单 元 教 学 小 结 第四单元教学计划第四单元教学计划 教 学 内 容 永恒的愿望 情 感

11、目 标 形成自觉地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维护世界和平。 知 识 目 标 知道地球上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地球不仅是人类的家园, 也是各种动物和植物的家园 教 学 目 标 技 能 目 标 进一步培养探究、收集资料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单 元 教 材 分 析 教材紧密结合生活实际,重实践、重探究,并能使学生形成感悟。受到教育。 单 元 教 学 小 结 第五单元教学计划第五单元教学计划 教 学 内 容 我 要 上 中 学 了 让他们成为明天最美的太阳 情 感 目 标 充分认识即将展现在自己面前的中学生活的各种新变化,利用暑 假期间尽快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新的精神面貌迎接新的学习生活。 知 识 目

12、 标 1、了解自己即将要升入的中学,了解中学与小学的不同之处,包括 同学、老师、环境、课程等方面发生的新变化。 2、认识中学的学习环境,尽快适应中学新的学习生活。 教 学 目 标 技 能 目 标 培养学生掌握参观、调查、采访的能力。提高与家长、中学老师、 同学等人际之间的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自我控制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以及反思自我的能力。 单 元 教 材 分 析 能够通过各种活动使学生尽快与中学生活接轨。 单 元 教 学 小 结 课时教案 A 第 一 单元第 一 课 课题课题 地球什么样 课型 新授 情感 态度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从小树立爱科学、学科学、用科 学的思想。 知识 技能 1了解

13、古人探究地球形状的过程。 2知道地球的形状。 教学教学 目标目标 过程 方法 查找资料法 教学教学 重点重点 难点难点 重点:了解地球的形状及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 难点:能够有针对性地查找资料。 教学教学 思路思路 设计设计 动手制作,合作探究 ; 观察探究,掌握地球真面目。 教 师 1、地球仪;2、世界地图。 教学教学 准备准备学 生 世界地图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古人对地球形状的探究、 现代人对地球的探究 教学资料剪贴、摘抄教学资料剪贴、摘抄 七大洲与四大洋: 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 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 四大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认识地球。 1

14、自学教科书第三页内容。 2讨论:为什么古人会有这样的想象? 3小结板书:两头稍扁,中间略鼓。 二、动手制作,合作探究 1制作统计表:人类探究地球所做的贡献。 2小组合作。(按先后顺序排序再制作。) 3活动:学生介绍,教师适当指导。 4探究。 思考:在我们的生活中还能举出哪些实例证明地球是圆形的。 5议论,提高认识。 古人对地球的认识不够正确,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他们的想象和推论? 引导明白:在当时的年代,是比较先进的。正是许许多多的人不断地探索、 发现,我们的社会才能进步。 三、观察探究,掌握地球真面目。 1观察地球仪,了解地球的真面目。 2多媒体出示地球在宇宙的照片,进一步掌握。 3师生探究。

15、地球的形状、面积、体积、周长。 计算:步行绕地球走,大约多少天? 小组交流。 四、听宇航员的心里话 1激趣了解。 2多媒体出示宇航员采访录。 3小结教育。 正是许许多多科学工作者为我们揭开了一个又一个的科学之谜,希望同学 们 从小爱科学,学科学,长大为人类造福。 五、了解世界的海陆分布 1观察地球仪,了解海陆面积。 2小结板书:海洋占 71;陆地占 29。 六、竞赛 1将七大洲、四大洋的面积进行排序。 2查图比赛。 七、作业: 将七大洲、四大洋的面积进行排序。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观察地球仪,说说地球的海陆分布 二、关于地球的名字 板书:蔚兰色的美丽星球 想:当时的人们为什么不叫它“水球

16、”? 三、读图练习 1、了解“大陆”大洲”“岛屿”。 2、在地图上指出七大洲。 3、了解七大洲的分布。 4、世界上哪一块大陆的面积最大? 5、了解一些大洲的分界线。 原本亚洲的西南角和非洲的东北角是连着的,人们开凿了苏伊土 运河,这 两大州被分割开了。北美洲和南美洲之间的部分非常狭窄,人们在这里开凿了 巴拿马运河,它是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 四、作业:识图活动 1给七大洲和四大洋排序。 2查图比赛。 找出部分国家属于那个大洲。 课时教案 A 第 一 单元第 二 课 课题课题 世界大家庭 课型新授 情感 态度 培养学生阅读世界政区图的兴趣和能力。 知识 技能 引导学生知道世界上有许多国家、人口、种族和语言的基 本情况。教学教学 目标目标 过程 方法 比赛法 活动法 教学教学 重点重点 难点难点 重点:培养初步的阅读世界政区图的能力。 难点:培养初步的阅读世界政区图的能力。 教学教学 思路思路 设计设计 通过比赛、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职业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