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主体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098493 上传时间:2019-02-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2.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主体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企业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主体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企业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主体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企业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主体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企业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主体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主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主体(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企业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主体-供给侧改革论文企业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主体 期三天的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12月18日至21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会议总结了2015年经济工作并部署了2016年经济工作。会议重点落实“十三五”规划建议要求,部署推进结构性改革及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结构性改革时重点强调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同时,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明确释放了三大信号:对内平衡供需两端,“供给侧改革”成政策重点;对

2、外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深化金融和房地产等热点领域的改革。 一、企业是供给侧改革的主体我们知道,每年12月中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党中央在经济工作领域重要的、具有统领意义的大会,会议的主要内容一般是对本年度的经济工作进行总结,根据经济形势安排部署下一年经济工作任务。由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由党中央最高一层领导直接参与和主持的,会议内容具有提纲挈领的性质,对未来经济发展具有风向标的指导作用,因而受到各级政府部门和国内外市场参与主体及新闻媒体的密切关注。那么,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哪些亮点和关注点?许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围绕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症下药、提出办法、解决问题是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

3、最大亮点。另外值得关注的就是会议对明年经济工作提出了五大任务:一是积极稳妥化解产能过剩、二是帮助企业降低成本、三是化解房地产库存、四是扩大有效供给、五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为了保障这些工作有效开展,会议还提出了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五大政策支柱。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说是引领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它的意义在于,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并不是单纯的需求不足,而是总供给和总需求的不匹配和错位。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需求结构在发生变化,而供给结构、生产能力却未能及时调整跟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打破障碍,引导资本

4、、劳动、创新能力等要素资源配置到需求旺盛、效益更高的部门,为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再平衡、再匹配创造制度条件。另外,从明年经济工作五大任务可以看出,化解过剩产能排在2016年我国经济工作的第一位,是明年整体经济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可以认为,化解产能过剩这场战役打得好与不好,直接关系到结构性改革的成败,关系中国经济能否重拾升势、迈上中高端水平的关键一环。前不久,人民日报公布的2015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报告显示,当前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十分严峻,其中产能过剩问题非常突出,调查数据显示,认为产能过剩“非常严重”和“比较严重”的企业经营者占74.7%,为近四年来最高值。分行业看,采矿业企业经营者认

5、为本行业是产能过剩“非常严重”比例最高的行业,高达33.3%,认为“比较严重”的高达52.4%。此外,制造业中的纺织、服装、造纸、化工、化纤、钢铁、有色金属、汽车、电气机械、电子设备等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产能过剩“比较严重”或“非常严重”的企业超过八成。而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制造业中的仪器仪表等行业则相对较好。产能过剩带来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明显加大。调查结果还显示,与去年同期相比,认为今年以来市场竞争压力“明显增加”的企业经营者占38.3%,比2014年高了4.9个百分点;“有所增加”的占43.6%。以5分制计算,企业在“市场

6、竞争压力”方面的总体得分为4.17,明显高于中值3,也高于2014年的调查结果。根据以上情况,专家分析认为,过去10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最佳黄金期,中国经济增长主要由国有企业拉动的,特别是20032012年,国有企业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但是在高速增长下也慢慢出现了产能过剩等问题。过剩问题主要存在于国企,尤其是钢铁、煤炭、石油、有色金属、平板玻璃等行业,供需不对称问题非常严重。按照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毫无疑问,重点解决问题还在于国有企业。而让国有企业如何从过剩的产能中挣脱出来,从恶性竞争中挣脱出来,从地方政府的有形之手中挣脱出来,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让企业自觉地按照市场

7、规律和市场原则办事,这是企业应该积极探索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央提出的供给侧改革,就是力求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来促进经济发展。也就是说,供给侧改革的最终落脚点在于激发企业活力和潜力,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力和生产效率。从这点来讲,供给侧改革首先要从国企做起,企业是今后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主体。 二、多行业产能过剩形势严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结构性改革任务十分繁重,战略上要坚持稳中求进、把握好节奏和力度,战术上要抓住关键点,主要是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11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

8、环比下降0.5%,同比下降5.9%。111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5.2%。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已连续45个月负增长。财政部11月下旬公布的数据也显示,今年央企、地方国企两方面的利润数据都在下降。110月,央企的利润总额是13530.7亿元,同比下降11.3%;地方国企的利润总额5275.9亿元,同比下降6%。我们还从多个协会取得的内部资料来看,以钢铁行业为例,2003年产能近3亿吨,2012年产能已经突破10亿吨,目前钢铁产能已经接近12亿吨。另一方面,全球需求低迷,预测2015年我国钢材实际消费量为6.68亿吨,同比下降4%,预测2016年我国钢材实际消费量为6.48亿吨,同比减

9、少2000万吨,同比下降3%。 当前我国钢铁工业已经进入“寒冬”,钢铁消费下降、供大于求矛盾突出、恶性竞争激烈、价格下跌、行业亏损严重,产能过剩形势已非常严峻。另外煤炭行业自2006年以来,全国煤炭采选业固定资产累计投资3.6万亿元,新增产能30亿吨,而到今年全国煤炭产能逾40亿吨,在建项目规模超过10亿吨。一位煤炭分析师估计,“今年煤炭建成和在建产能超过50亿吨,至少有3亿至4亿吨过剩。”我们还从山西、内蒙古、陕西、四川等多家煤企得知,对煤炭产业及其500多万煤矿职工来说,严酷的冬天还在后头。在山西,为保增长,很多地方上了很多不该上的煤炭项目。这些项目科技含量低、安置人员多,结果成了低效、闲

10、置资产。许多企业宁可让价格,也决不让市场,也决不让企业停下来,使得煤炭供给进一步过剩,价格进一步下跌,最终陷入恶性循环。山西一位企业管理者说,山西是典型的资源型省份,煤焦冶电四大产业占工业增加值的85%以上,但几乎所有的产业都存在产能过剩。因为不生产以后就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原有的市场也怕被别的企业抢走,减产、停产、人员开支、社会稳定等问题都会接踵而来。产能严重过剩是煤炭产业当前最主要的问题,也更折射出当下中国企业存在的深层次、结构性矛盾。2015年以来,水泥产业陷入和钢铁、煤炭行业一样的困局,利润大幅下滑,部分企业已经开始“看谁赔得起”“看谁挺得住”的大比拼。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在连续

11、两个月小幅回暖后,11月水泥产量再度大幅下滑。1至11月份累计产量21.47亿吨,同比下降5.1%,其中11月份水泥产量2.05亿吨,同比下降6.6%,降幅较10月再次扩大3.08个百分点,提前结束了旺季。而在几年前钢铁、煤炭行业进入全面亏损之时,水泥产业还在享受市场红利,而现在也面临随意跌价、恶性竞争、全行业近半亏损、金融风险显现等一系列问题。当前的水泥产业,实际产能利用率仅有65%,以前超高速发展使水泥需求被提前透支。产能过剩已导致许多企业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有川渝水泥企业负责人透露,现在卖一吨水泥,亏损15至35元,以产能200万吨为例,一年亏损额就达3000万元至7000万元。中国水泥

12、协会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水泥价格持续下滑,前三季度全国通用水泥平均出厂价格每吨比去年同期下降10%。9月全国通用水泥月平均出厂价格创下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水平。目前,根据相关部门统计,水泥亏损企业数达到1339家(含粉磨站),占企业总数的40%。前三季度水泥企业亏损额高达170亿元,更为严重的是,在剩余保持微利的企业中,实际上很多处于隐性亏损状态。水泥行业出现产能过剩原因,人们普遍认为就是企业过于依赖扩大产能规模这条发展路径。因此,淘汰落后、多余产能已时不我待。总之,钢铁、煤炭、水泥等上游产业无不存在产能过剩。严重的产能过剩不但浪费了大量资源,给自然环境带来了破坏,也带来了一些低产品的

13、无序价格竞争,造成诸如钢铁行业的“白菜价”等现象不断发生,许多企业利润水平下滑甚至出现大面积亏损。企业负债率高,也为金融安全和财政稳定带来了巨大隐患。所以,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已经成为2016年结构性改革的首要目标。三、去产能是结构性改革的首要任务当前,去除过剩产能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已经成为了全社会的共识。严重过剩产能并不是一朝一夕产生的,也不是一两件事促成的。从过去一段时间来看,去产能效果不好的原因有这样几项:首先,地方政府和企业管理者没有统一思想,行政干预过多,认为产能过剩行业许多是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地方政府舍不得去,去了产能影响地方发展;其次,企业不愿意和不敢去产能,担心自己去产能会在将来经

14、济企稳回升、在经济恢复过程中失去潜在的市场份额,损失经济效益;第三,去产能也会带来大量就业问题和银行信贷风险,影响管理者政绩。因此,目前钢铁、煤炭、水泥等产能过剩行业,基本都是地方政府财政支柱企业,涉及当地的财政收入、就业、经济稳定等问题。另外,现在的过剩产能不仅仅是落后产能,还包括结构性无序发展产生的大量先进的产能,这些都是目前产能过剩政策调控无法根本解决的关键问题。12月9日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提出要加强分类指导,对不符合国家能耗、环保、质量、安全等标准和长期亏损的产能过剩行业企业实行关停并转或剥离重组,对持续亏损3年以上且不符合结构调整方向的企业采取资产重组、产权转让、关闭破产等方

15、式予以“出清”,清理处置“僵尸企业”。12月18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如何化解过剩产能提出了对策,在角色定位上做了明确界定和分工。会议指出,积极稳妥化解产能过剩,要按照企业主体、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依法处置的办法,研究制定全面配套的政策体系,因地制宜、分类有序处置,妥善处理保持社会稳定和推进结构性改革的关系。从中可以看出,这场化解产能过剩的主体是企业,引导者是市场,法律是保障,政府的角色则是制定政策推动改革。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发挥市场力量,靠行政和市场力量相结合,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企业实施兼并重组和破产清算,实现市场出清,应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可靠途径。具体来说,做好去产能可以遵循国家制定标准来进行,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