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工作总结和2011年工作打算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053993 上传时间:2019-02-18 格式:DOC 页数:115 大小:2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工作总结和2011年工作打算_第1页
第1页 / 共115页
2010年工作总结和2011年工作打算_第2页
第2页 / 共115页
2010年工作总结和2011年工作打算_第3页
第3页 / 共115页
2010年工作总结和2011年工作打算_第4页
第4页 / 共115页
2010年工作总结和2011年工作打算_第5页
第5页 / 共1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年工作总结和2011年工作打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工作总结和2011年工作打算(1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年工作总结和2011年工作打算济南市经济和信息化委2010年,在省经信委的支持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工业和信息化系统紧紧围绕“转方式、调结构、促增长、惠民生、保稳定”中心任务,着力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深入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工业经济和信息化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一、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基本情况一是工业经济高开稳走整体向好。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完善项目推进机制,加强安全生产监督指导,促进工业经济规模效益同步提升。继上半年快速增长后,下半年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增速趋稳,环比增长均保持在13%以上,预计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14%左右;主营业务收入同比

2、增长18%,利税增长12%。规模以上工业固定资产投资650亿元,增长20%,其中技改投资420亿元,增长37%。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42,交通装备、机械装备、电子信息等三大主导产业比重超过55%。明水经济开发区汽车产业基地被工信部认定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二是两化融合深入推进。积极开展软件名城创建工作,争取到国家和省对我市大力支持,进一步优化完善产业服务体系建设,使我市软件服务业领先优势进一步突出,预计软件服务业全年完成软件业务收入590亿元,同比增长35%。深入实施数字泉城工程,加快光纤骨干网、第三代移动通信网和城市无线宽带网建设,提升无线电管理水平,深入推进电子政务、民

3、生信息化和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建设,城市信息化整体水平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市政府网站位列省会城市第三名。深入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逐步形成“点、线、面”三级两化融合推进模式,被省政府确定为首批“两化融合示范城市”。农村信息化快速推进,形成一个网站集群、两大共享平台、三大核心网站的信息服务体系,实现了市、县、乡、村四级联动信息服务模式。成功举办第五届信博会暨第六届科技展交会,签订投资合作项目70个,总投资额269.75亿元,在展会规模、规格、参观人数、招商规模等方面均实现突破。三是中小企业健康快速发展。以科技型、成长型企业为突破口,深入落实政策扶持、市场开拓、服务体系建设和提高人员素质“四项措施”

4、,全市中小企业取得长足发展。预计全年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完成增加值855.6亿元,比同期增长11%,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754亿元,增长13.2%,完成利税304亿元,增长5.6%。四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健全完善自主创新体制机制,扎实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培育和认定评审工作,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加快企业自主创新步伐,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年新认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7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0家,全市各级企业技术中心数量达206家。全市预计开发新产品、新技术1500项,同比增长近100项,技术中心新产品销售比率达到35%以上。中创软件、浪潮集团等5个项目入选国家“核高基”重大专项,

5、获得中央、省财政资金2.65亿元。五是节能降耗工作扎实推进。不断完善节能降耗工作体系,强化节能降耗预警调控和执法监督,先后启动一级、二级节能降耗预警调控预案,对重点高耗低效单位实施限电、限产、检修、技改等方式予以调控,遏制能耗增长势头。积极推进建筑、公交、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着力实施循环经济“678”工程,大力推广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全市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达100%,新能源公交206辆,70%的出租车利用天然气动力,公共机构节能改造节电200余万度,工业固体废弃物利用率达到95%以上。大力推进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严格控制“两高一资”项目,拆除三条水泥立窑生产线,关停4个发电机组,超额

6、完成“十一五”淘汰落后产能任务。预计全市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4.16%,比2 005年降低22%,圆满完成“十一五”节能降耗目标。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尽管我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取得较好成绩,但也面临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一般加工工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比重过大,产业集群的产业链条相对较短较窄,产业低端化、产业集聚度低等结构性问题突出,生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二是产业集聚度有待进一步提高。从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的比重看,高新区和8个省级园区只占全市的38%左右,省级工业园区占所在县区工业经济比重均不足40%,园区招商引资外向度低、高新技术企业少,产业配套能力低,产业布局相对

7、分散,园区聚集效应和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三是能源资源环境制约突出。济南市正加快实施以服务经济为主体的产业结构调整,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刺激了能源资源消耗量刚性大幅增长,对节能降耗总量控制形成巨大压力;重化工产业占工业比重较大,能源资源消耗型发展模式仍将在一定时期持续,同时土地、能源、原材料等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对济南工业在保增长的同时实现节能降耗目标带来巨大挑战。四是民营经济发展活力不足。民营企业规模总体偏小、产业层次不够高、融资渠道狭窄、核心竞争力不强等问题比较突出,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五是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不高。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共享程度较低,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不高,网络与信息安全保

8、障能力亟待加强,两化融合深度不够。三、2011年工作目标及主要措施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两化融合、促进工业转型升级、确保工业经济和信息化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一年。2011年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初步确定的目标是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务收入700亿元,增25长%;现代物流业收入2070亿元,增长13%。到2015年,全市工业、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现代物流业增加值达到3260亿元,年均增长13.7,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50%;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2000亿元,年均增长12.7。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优化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环境。高质量

9、完成“十二五”工业和信息化、节能降耗、循环经济、园区经济和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及13个专业子规划的编制工作,认真做好指标分解、任务细化和推动实施工作,加强对各县区、有关部门和重点企业的指导和服务,围绕重点任务和工作难点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制定详细、具体的实施方案,切实发挥规划的宏观指导和引导促进作用。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关于促进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研究制定加快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园区经济发展等意见。加强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管理,积极争取上级政策和资金支持。强化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和组织调度,抓好煤电油气运生产要素保障工作,落实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确保工业经济和信息化平

10、稳安全运行。加快产业发展平台建设,建立健全园区公共服务体系和运作机制,积极支持和引导企业入园发展。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实施“专利、品牌、商标、标准”四大战略,技术中心企业新产品销售比率力争达到36%以上。抓好优惠和减负政策落实,扩大增值税转型政策、研发费税前加计扣除等政策的覆盖面,促进企业加快发展。(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着力打造现代产业体系。深入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有序启动“十二五”规划确定的重大项目建设,突出抓好浪潮科技园、重汽配套项目等95个重点项目建设,重点抓好52项过亿元项目的投产达产工作。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突出抓好新信息、新能源、生物医药和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发展,力争尽

11、快形成规模。做大做强交通装备、机械装备和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延伸产业链条,三大产业占全市工业比重力争超过60%。加快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步伐,以冶金、石化、食品、建材等产业为重点,进一步提高产业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努力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大力发展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全力争取工信部“中国软件名城”挂牌,并以此为新起点,规划实施“中国软件名城”二期工程建设,促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综合竞争力再上新台阶。积极发展现代物流等生产服务业,重点推进三大物流园区和四个物流中心建设,加大物流品牌和项目建设推进力度。(三)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提升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平。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管理,

12、大力推进光纤主干网、第三代移动通信网和城市无线宽带网建设,建立完善信息网络安全防御体系,抓好无线电行业监管工作,提升城市通信保障能力。深入实施“数字泉城”工程,加快推进电子政务、社会事业信息化、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健全电子政务网络体系,积极推进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提升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深入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突出抓好省级两化融合试验示范区建设,以交通装备、机械制造、建材、冶金、电力等10大行业为重点,进一步完善“点(企业)、线(行业)、面(区域)”两化融合推进模式和机制,加快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全面提升企业生产服务、管理决策、研发创新信息化应用水平。(四)健全中小企业服务

13、体系,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加强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建设,搭建中小企业服务支撑平台,加快推进中小企业上网工程,提升中小企社会化服务水平。深入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研究扶持小型微型企业的政策措施,以科技型、农产品加工型、配套服务型、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为重点,在技术改造、技术创新、企业信息化、高新技术产业化等方面进行扶持,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鼓励有条件的中小企业进入生产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中小企业入园进区集聚发展。加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银企对接,拓宽中小企业和微创企业融资渠道。(五)扎实推进节能降耗工作,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强化源头控制,加强对固

14、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和验收工作,大力推进结构节能。加快节能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建立节能技术服务体系,培育节能服务市场,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机制。集中抓好钢铁、水泥、电力、化工等行业以及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重点用能领域节能降耗,加快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扎实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市建设,加快减量化、再制造、资源化、新资源和环保产业等循环产业发展。引导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加快清洁生产项目实施和清洁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进一步完善落实节能目标责任制,建立健全能源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公报制度,加强考核与监管,推进依法节能。强化宣传培训,以“九大行动十创建”和“齐鲁资源节约行”为抓手,推进全社会节能行动,

15、提高节能管理水平。2010年工作总结和2011年工作打算青岛市经济和信息化委一、2010年及“十一五”主要指标完成情况2010年工业产值突破万亿,速度、效益协调发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6037户,预计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2800亿元,同比增长16%;工业产值11400亿元,增长23%左右,有望成为“十一五”期间第二个快速增长的年份(2006-2009年工业产值增幅分别为20.5%、29.3%、22.4%、15.2%)。预计全年实现利润520亿元,利税980亿元,均增长25%左右。“十一五”期间工业总量在同类城市中位次前移,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加值、利税、利润

16、分别是2005年的2.7倍、2.6倍、2.6倍、2.8倍,年均增长21.6%、17.8%、21.2%、22.6%。工业产值和增加值跃居副省级城市第三位。“7+5”产业格局形成。家电电子、石化化工、汽车机车、船舶海洋工程、纺织服装、食品饮料、机械钢铁7大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的85%,5个产业产值超千亿元,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信息技术5个新兴产业,逐步培育壮大。重化工业比重上升。千万吨大炼油、上汽通用五菱、海西湾造修船基地、南车四方动车基地等重大项目竣工投产,轻重工业比例由2005年的49.1:50.9调整到39.7:60.3。技术创新能力不断跃升。市以上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达到220家,其中国家认定20家,居计划单列城市首位。滚动实施1000项技术创新项目和300项技术改造项目,高速动车、3.0MW风电机组等一批技术达到或接近国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