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ng项目建议书》doc版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80035125 上传时间:2019-02-18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7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lng项目建议书》doc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lng项目建议书》doc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lng项目建议书》doc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lng项目建议书》doc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lng项目建议书》doc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lng项目建议书》doc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lng项目建议书》doc版(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4Nm3/d天然气液化项目建议书 20104Nm3/d天然气液化项目项 目 建 议 书二0一二年二月第一章 总论第一节 编制依据和原则一、编制依据天然气气源来自中石油管输天然气,拟建装置的日处理气量20.5104Nm3,日生产液化天然气20104Nm3(146吨),年生产液化天然气7000104Nm3(51250吨)。二、编制原则1、采用先进的天然气液化工艺技术,充分利用丰富的天然气资源,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大力推广洁净能源的消费,节约投资,提高经济效益。2、采用国内外先进可靠的天然气液化工艺技术,主要设备国内制造。3、为使拟建装置安全可靠、容易操作和维护,将采用MRC制冷与成熟的、可靠

2、的预处理工艺技术进行设计,使得流程简单、操作灵活、安全可靠、易起动、易操作、维护方便。第二节 项目背景由于近年来石油价格居高不下,加之国家对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以及LNG的供应能力不足,不能满足发展要求。第三节 投资意义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对于能源的依赖越来越严重,能源的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2007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15%,位居世界第二。目前,天然气消费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比重已达到45%,成为仅次于石油的第二大能源。在能源消费大国中,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中煤炭的比重最高,是全球平均水平的3倍,而天然气的比重最低,仅占总量的3%,只是全球平均水平的7%。 随着国家对于环境治理的

3、重视,煤炭作为高排放能源,其使用已经受到许多限制。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开始逐步取代煤炭甚至燃料油。根据全国能源发展总体纲要,我国的能源消耗结构中,天然气所占的比例要从2006年的3%上升到2010年的6%,相当于翻一番。2008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已达到778亿立方米,而 2010年天然气消费量为1100亿立方米,2020年需求量将达到2100亿立方米。2010年底天我国天然气消费缺口近400亿立方米,2020年缺口将达600亿立方米。近几年,国内经济发达地区对天然气需求更多,导致连续几年“气荒”,影响了工业发展和居民生活。表1-1 中国未来天然气的供需预测表 亿立方米年份保守预测乐观预测预测消费

4、预测产量需求缺口预测消费预测产量需求缺口20151 6001 2004002 4001 60080020202 1001 5006003 5502 4001 150管输天然气由于受到气源、地理、经济等条件的限制,已无法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用气需求。如此巨大的天然气用量和天然气市场,仅靠管道输送是难以覆盖的。经过液化处理的天然气LNG凭借其运输方式灵活、高效、经济等优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液化天然气的体积只有同量气体体积的1/625,因而其液化后,可降低贮存和运输成本。以LNG的形式储存天然气几乎是唯一的经济有效的方法。多年来天然气市场开发经验表明,天然气用户的特点是初期用户少、用户分散、用气量小

5、,仅仅依赖天然气管网,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天然气的规模化发展。特别是对于那些地方经济发展迅速,但比较分散且地形复杂难以铺设管道的县级城市,采用液化天然气技术可以满足其对能源的迫切需要。LNG单位体积的燃值相当于汽油的水平,可作为民用、发电和交通运输工具的燃料。一辆49立方米LNG槽车每次可装运天然气2.9104标准立方米,能满足1000辆汽车或56万户居民一天的用气量。因此,发展储运方便、使用灵活的液化天然气,克服了管输天然气弊端,加快了天然气市场的建立。天然气液化工厂用大容量槽车将运至天然气急需的地区或企业,将改变能源结构,改善环境质量,加大能源供给量,并提高自身盈利水平。第四节 项目范围一、2

6、0104Nm3/d天然气液化装置二、LNG贮存系统第五节 结论一、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详见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二、结论1、建设天然气液化装置可使天然气像汽油一样贮存及运输,解决了长距离输气管路投资大、建设周期长的难题。2、本装置采用国内外先进的工艺技术,主要设备均由国内制造,这对于降低工程投资,提高经济效益是有利的。3、目前石油及成品油价格居高不下,天然气销售市场良好。4、本项目为环保型项目,其效益体现在液化天然气燃烧无硫及铅排放,是公认的清洁能源,故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表1-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项 目单 位数 量备 注(一)装置规模Nm3/d20104液化天然气(二)主要原材料消耗

7、1天然气Nm3/d2000002氮气Nm3/a2000开车时置换用(三)商品量1液化天然气Nm3/d201042液化率%99.98(四)公用工程1电kWh/d775682循环水m3/d307.1t=10co(五)总图运输1工程占地m 2466202运输量t/d140.8(1)运入量(2)运出量t/d120(六)工程总定员人36(七)工程建设期月14(八)主要经济指标1销售收入104元/a22400每年开工8400小时2税金及附加104元/a947.43利润总额104元/a5977.54税后利润104元/a4483.15投资回收期年3.37含建设期14个月6建设投资104元10801.67流动资

8、金104元1140三、存在问题及建议本建议书是依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原料天然气条件完成的,原料天然气压力为4.0MPa,压力波动特别是压力下降将会影响装置的运行导致产量的降低。由于没有给出压力的波动范围和管输距离,本建议书是按设计压力4.0MPa给出的,实际会有出入,建议委托权威部门给出准确的范围。第二章 市场分析和价格预测第一节 产品市场分析和价格预测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和中国海油三大石油巨头,在我国沿海地区建设了多座大型LNG接收站,并在中国西部地区和海上气田建设了数座LNG液化工厂,以此布局全国市场。尽管中国液化天然气工业起步比较晚,但近十年来,在LNG链上的每一环节都有所发展,尤其是近几年在

9、某些环节上进展较大。小型液化厂和卫星气站也得到了蓬勃发展。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进行小型LNG装置的实践,第一台实现商业化的天然气液化装置于2001年在中原绿能高科建成,第一台事故调峰型液化装置于2000年在上海浦东建成。在引进液化技术的同时,国内有关企业也开始注重自己开发天然气液化技术,并掌握了小型天然气液化技术。随着国家产能政策调整、对环境治理力度的加大以及国产设备技术日臻成熟,LNG这一新兴能源必将蓬勃发展。一、进口LNG接收项目中国进口液化天然气项目于1995年正式启动,当时国家计委曾委托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进行东南沿海LNG引进规划研究。1996年12月,经过一年调研,中海油上报

10、了东南沿海地区利用LNG和项目规划报告,为中国发展LNG产业奠定了基础。2006年6月,广东液化天然气项目第一期工程正式投产,标志着中国规模化进口LNG时代的到来。目前已建、在建和规划中LNG项目达13个,分布在广东、福建、上海、浙江、海南、江苏、辽宁等地。如此多的LNG接收项目所面临的困境是,国际市场中现有的LNG产能几乎已尽数出售,留给中国的资源已经不多。另外,最近国际LNG价格波动剧烈,也大大延缓了这些项目的进度。到目前,仅有5个LNG项目初步落实了气源,分别是中海油广东LNG项目每年300万吨、中海油福建LNG项目每年260万吨、中海油上海LNG项目每年300万吨、中石油江苏LNG项目

11、每年400万吨、中石油大连LNG项目每年300万吨。没有落实气源的LNG项目建设进度缓慢。2009年1-8月,全国共进口317万吨LNG,距离弥补气源缺口尚有大的差距。表- 已建、在建和规划中LNG项目表类别项目名称规模(104 t/年)所属公司投产或拟投产时间已建广东LNG项目370+470)中海油2006-06福建260+240中海油2008/2012在建和在规划上海300+300中海油2009珠海300+400+300中海油2010/2015/2020浙江宁波300+300中海油2013深圳200+200中海油2013/2020海南200+100中海油2012粤东200+200中海油20

12、12/2020粤西200中海油2014江苏350+300中石油2011大连300+300中石油2011唐山350+300中石油2013山东300+200中石化2012合计360+3310+300 当前中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势头仍将继续,在国际石油价格一路上扬的情况下,中国的经济发展与能源紧缺矛盾仍显突出。近年来,中国LNG项目强劲发展,形成了发展LNG产业的有利条件。中国近海油气生产已形成相当规模,随着渤海、东海、南海的天然气登陆,沿海一带的天然气管网已初步形成;沿海一带经济发达地区资源普遍匮乏,天然气需求愿望强烈,且在城市燃气、化工、发电等应用方面都已具备完善的基础设施,对天然气的消化潜力大

13、,对气价的承受能力强;中国沿海港口设施条件好,便于进口液化天然气的运输、装卸和接收站建设,液化天然气可与城市燃气系统贯通、与海上天然气登陆衔接,形成两种气源的互补;“西气东输”和“广东大鹏LNG项目”示范和宣传作用,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天然气市场的发育。二、国内LNG加工生产情况 LNG产业起步晚,但因其优势,发展却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它是管输天然气的一个有机补充,如同在铁路大动脉运输物资以外,还必须有巨大的汽车运输市场一样。 2008年底,我国国内已建成的LNG工厂有20个,设计日处理天然气能力424万立方米; 2009年底又陆续建成8座,日新增产能303万立方米。2009年底,我国国内有

14、24亿立方米LNG年生产能力。尽管如此,对于全国市场的需求缺口仍是杯水车薪。从目前的情况看,进口LNG项目饱受争议,许多是没有落实气源就仓促立项,因为国际市场上LNG可供采购的数量已经不是太多,国内所生产的数量又太少。因此,较长一段时间我国气源缺口将拉大,供应紧张的局面未来5年内不会有大的改观。表2-2 中国已建和在建的商业化液化装置表类别名称规模(104 m3/日)地点投产时间采用的液化工艺引进技术上海浦东LNG装置中原绿能LNG装置新疆广汇LNG装置新澳涠洲LNG装置海南海燃LNG装置中海油珠海LNG装置鄂尔多斯LNG装置1015150152560100上海浦东河南濮阳新疆鄯善广西北海海南福山广东珠海鄂尔多斯2000-022001-112005-082006-032006-032008-102008-12法国索菲公司级联式液化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