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7《月之故乡》教案

宝路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6.50KB
约3页
文档ID:7999083
7《月之故乡》教案_第1页
1/3

第三单元《台湾当归谣》教学内容:1.学唱《月之故乡》教材分析:《月之故乡》为初二音乐课第三单元内容,这个单元所有的欣赏曲目全是围绕着“台湾当归” 的主题展开,总体的要求是,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 《月之故乡》能够准确地、有感情地演唱这首歌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教学目标:1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唱这首歌曲,加深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台湾同胞的感情2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了解《月之故乡》的调式结构及台湾的风光历史等知识3 知识与技能::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月之故乡》,并且能够准确有感情地演唱这首歌曲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月之故乡》教学难点:歌唱的发声和吐字教学准备:学生课前了解长城的相关信息 教 师 引 导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1、导入体验与思考(3 分钟)在讲授新课之前,教师播放歌曲《阿里山的姑娘》为导入,引出问题展示图片)师:同学们知道这是我国哪一地方的歌曲吗?写了什么内容? 学生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并回答生:这首歌曲是我国台湾省歌曲,写了台湾美丽的风光及台湾人民的幸福生活紧接着,教师提出师:“台湾在我国哪个地区 ?”(出示地图)欣赏感受诗朗诵后回答问题从视觉上吸引学生,让他们已开始上课就产生兴趣。

学生们很自然地将焦点集第三单元《台湾当归谣》生:非常准确的回答“台湾”2、新授(35 分钟)下面我们就听一首歌曲《月之故乡》由我用民族唱法范唱给大家,(鼓掌)来了解台湾同胞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的心情⑴、欣赏指引(15 分钟)这是一首游子怀念故乡的歌曲,语言质朴、真挚、感人,抒发了海外赤子对祖国家乡的无比热爱之情 全曲是起承转合四句体乐段结构,连续三次变化重复构成该曲具有浓郁的、古典的民族风格,柔和的色彩和深沉、优美的旋律,使人感到思乡之情更加深沉内在 《月之故乡》的作者彭邦桢是台湾人,就是因为思念故乡,他创作了这首歌曲,表达了自己的思乡情由于历史原因,导致两岸的同胞不能团聚 ,让我们大家一起祝愿台湾能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让两岸的同胞得以团聚 出示歌词!并朗诵⑵、歌曲学唱(20 分钟)师生共同学唱歌曲旋律,这时展台打现场感较好听得非常认真聆听音乐并看介绍有感情的朗诵歌词 找同学做示范师生共同探讨旋律特中在台湾同胞隔晦相望、盼望回归祖国大陆的这种情境之中,使导入自然过渡到新歌教学这—环节从视觉和听觉上加深他们对歌曲的理解通过朗诵,提高他们的朗诵水平,对学习语文也有所帮助,也对学习歌曲奠定基础,告诉他们朗诵的语气和旋律基本上是一样的,以后某个同学要想写歌曲按照语气来创作,出现问题及时纠正第三单元《台湾当归谣》出歌曲旋律,学生认真观察,老师提出问题:“同学们思考一下这首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主音是什么?”老师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找出答案:多段体 A+Al+A+A2 的结构,主音为 LA。

分析完歌曲旋律之后,同学们和老师一齐学唱旋律在旋律学唱中,利用听唱、范唱、学唱法纠正跟唱不够准确之处用中速、梢慢、力度适中连贯的声音去演唱(注意个别字的咬字、吐字与归韵)才能表达出台胞的思乡盼归之情3、歌曲拓展与延伸(5 分钟)古诗中是如何描写月亮的呢?举例《静夜思》《水调歌头》人们借用月亮来表达什么感情?月亮对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引导和启发?4、课堂小结(2 分钟)最后,以他们齐唱创编《月之故乡》曲调的歌结束本节课结束,再现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抒发了同学们希望祖国统一的爱国之情点和歌曲结构学唱歌曲回答问题每一名学生都主动参与进来,提高他们的兴趣和更快的学会歌曲及时纠正错误,引导他们正确的演唱,不要喊唱通过思乡的主题扩展相关的文化知识,融合多元文化总这一节课的教学成果板书设计《月之故乡》思乡之情盼望台湾早日回归,祖国早日统一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