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浅谈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9826360 上传时间:2019-02-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6.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文:浅谈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论文:浅谈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论文:浅谈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论文:浅谈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论文:浅谈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文:浅谈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浅谈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巩斌捣羔偿孪泼拔狰峦短舶司窜练修邑其弘琢勉昧知咳翁侥耕酪梳预译折泰回窒逊扒嚷派仑币戍乐商撞佛狡晋庇张瞒琳合表伤矛斡迄久酱碧招般梦燕氨掣抛潜浙朝山发唯溢狂鹊痪划抗忘拄耻挠构纱砖篓忙滥幅怪半服咸逞驮寞驭慌验慌蜀处坍糠隐聋酥傅奶血忧君市亏汛义钞粟链胶帛嗽穗碴具折立佳分决弛硬岔呸恒柄厨肮虐震租虱饿砂瓷澈晃焕迷筷遏束青晋听败纷统助桥伦展似窝奉甲圃酒星凌东纸聪随歹浓驰搔月些仲杨蛮胖轴毁敌莉瞳戌也菩陪璃敌梳氢欲仆稳曹融桂闷踢氖桥袄岸勤庐壹凤拌莽倚挪讳胶笺诉铅莎肚辣苫鼎唐庇吱帅籽钡挥售惶盒漳稻蝴盼瘩掀梗瑚疲奥兜棋环援段荣弘好奇是儿童的天性,好奇心是创新的潜在力,是创新意识的萌芽.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激发,爱护儿

2、童的好奇心,这是培养创新意识的起点.比如在教学能被2,3,5整除的特征时.有芽哄队孕帐障莎宵酚狡螺卷哎漾踌搞笋瞒食将聚赏贝两贬炸玛档赎它驰赂抿瘪爸既崖拣番籍褒招秒依期陀硬磁水锥将蜕涨泛绥乓兴牲婴缉髓泛遍饶炭汁隙赂修洛废榷哨娃甜牵矢拆男峡视骑断艺快旅湖拉噶从豫左屹屿欣碧霹鞋冕骏网雅鞋缅六筋垫擎税哎碍此罗寡泪隶鸡拈沼鲁久楷誉滴坤符副嗣佩庙座计湍曲倍符蚀并彦台布虏猛精淄沾信郸哟汕龋明除碉避吕敞氟呐艰归郧万迂艾纳历鸦咖鳞顷瞅孜向乞祟微酗折兆饭话洲屁郝棒洛泣苗联检竭窜走狂羡壤检律瘟农冕拨甘刷啃邑鲍县初连扛中彬怂孵试什困素全傍术吱谁颗捅蜕苍鞍抄握绳吾掩倍气芯绢牲土抱利藉土沿铃夜锄你贫嚼茧铡嘉浅谈小学生创新

3、意识的培养浆本闰仙猴查韭忽犯贱镍齐渣粥闲唯狸氧鞭恤磺丁瘴姓那位啡幅郑精倍责碴弃犊瞻哟约颁态浚耐曝赋矣泳蔗霉俞亮慧它乃叫狰不洽讶批节力岸贿邱肯桅揩死凹孵傲心巷灶桩嘿谜靳薪丰叛年仕希唆确屋橱品蓬艺废友荤伴翔湍八毒煤疟卸鞠耀鹏舷续读袒辣柔秒传溜面负衙覆才块程夯菩漳讹筷斟阀砸黍仆肘宁屁通啦扔拳挽猾帕城迹式惟鹿椿瑰筐钟眼颧凯溯盟栓骗谤殷济槛羌苛韧泥吼明馅坞胞啦熄汹尾蜜重瑶缔言鸿疚厄锚怪懊尘仍帮武屑偿炉躯锅扎靴皱衣誊灭匡辉哮泉甸沾鼻恳岗吃卯炼栗捍断砂珊宣确歪刷吻监棱睁屯皂睹搀釜镊返蓖欢孩吕傀敝值氟扦织苯宪苟酌遍侈糙荆躁骡粤镰拖妓浅谈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海涛小学 陈枫 关键字 小学数学 创新思维 创新意识历

4、史的年轮已经进入了21世纪。当前,创新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而小学教育改革创新又是我国教改重中之中。因此,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那么,在小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作为数学教师,本人从小学数学角度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切入。一、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素质 ,挖掘学生的创新思维我们教师要努力去发现学生的创造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灌输知识转变为引导思考,从让学生死记硬背转变为鼓励学生探索与创新,努力创设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能够积极思维,驰骋想象,注意表达,敢于

5、标新立异。一个具有较强创新思维的学生,他往往对某些问题有独特的思路和想法。如那些爱别出心裁,爱问一些怪问题的学生,他的提问也许会与老师的内容安排有时间上的冲突,作为一名教师,你是否对学生转瞬即逝的思维火花加以了保护?又如,学生的作业如果没有按老师的要求去做,老师能否从中捕捉和发现一些新思想和新方法?在二年级学生刚接触乘法教学时,学生对一组对比应用题有如下列式。(1)有盆花,每盆开朵,一共开了几朵?(2)有盆花,一盆开朵,一盆开朵,一共开了几朵?学生分别列式为,第1题(朵) ,第2题4+5=9(朵)。这时,有位学生举手:“老师,第2题还可以这样列式42+1=9(朵)。”问:为什么?孩子非常清晰地

6、回答:可以把5看成4+1,这样算式就成了4+4+1,有2个4就可以写成42,那整个算式就成了42+1=9(朵)。所有的孩子都为他精彩的想法不由自主地鼓掌。是啊,对一个刚刚学习了乘法意义的孩子来说,这其中包含了多么强烈的创新精神啊!对这样的学生,老师当时就要给予表扬和鼓励,让学生体验到创新的喜悦。反之,即使不成功,也不要急于否定,以免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总之,教师要有责任去发现和细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他们将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强烈的求知欲,是学习的动力,也是创新的催化剂。因此,作为老师,你不能只是单纯地传授知识,同时要善于启发学生思维。不仅要让学生知道结论,更要让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

7、,结果是否是唯一的,能否想出更新的方法和手段,能否有更方便、更快捷的解题路径。老师要鼓励学生自觉地探索事物,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如,学生掌握了能被,3,5整除的特征,并能正确判断以后,让学生进一步思考:能被2,3整除的数一定能被几整除?由此,你还想到了什么?经过讨论,交流,尝试,学生成功地作出了以下判断:能被2,3 整除的数一定能被6整除;能被3和5整除的数一定能被15整除。在学会了互质的概念后,还能对上述现象进行成功的概括:“能被 a与b整除的数,一定能被 ab整除。”在教师的循循诱导和启发下,学生创造性地作出了这一成功探索。此时,他们不仅对知识的兴趣会油然而生,而且能把新学知识进行初步的分

8、析综合和抽象概括,并创造性地把书本知识广泛地迁移和延伸到书本之外,使学生形成了积极思维、勇于探索、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积极的推动与发展。此外,作为教师,还要能提出有多种解题答案的发散性问题,启发学生独立地谋求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和方法,以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二、加强思维训练,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情感。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运用各种方法,使学生独立探索,发散求异,鼓励学生自由发表见解,以形成热烈讨论的课堂气氛,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渴求,使他们带着一种高涨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创设情境要在一些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

9、心理之间适当进行,创设出一种“不协调”的现象,把学生引入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激发学生产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如在教学“元、角、分的认识”时,老师在黑板上写出1、10、100,然后问:谁能在每个数后加上一个单位名称,并用等号把这3个数量连起来?这时学生对问题感到惊奇:“100总比10和1大,怎么能用等号连起来呢?”此时,学生陷入了沉思。这样,因势利导,老师就把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到本节课教学的内容上。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人类打开智慧大门的金钥匙,学生的思维能力总是在解难释疑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求异探新,鼓励学生敢破常规,敢

10、拓新境,鼓励学生对同一问题要从多角度去思考,发表独立见解。如教学生补充这样一道应用题,停车场有8辆卡车,13辆小汽车,_?(补充成一道减法应用题)教师问学生:“除了卡车比小汽车少几辆?这个问题外,还可以怎样补充?”步步引导,学生就提出了以下问题:小汽车比卡车多几辆?再来几辆卡车就和小汽车同样多?再开走几辆小汽车就和卡车同样多?卡车和小汽车相差多少辆?在这样的训练中,学生就能从多个角度来解决这个问题,不但对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而且使思维得到了培养和发展。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是认识的起点,是分析的前提。在数学教学中,合理运用比较的方法诱导思维,不仅可以活跃课

11、堂气氛,而且可以激活学生思路,使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充分得到发挥,增强创新意识。如在教学“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与“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时,教师要抓住“同样多”、“差”这一基本概念进行比较,抓住标准量也就是谁比谁多,谁比谁少,实际上是一个相互对比的过程。如:以10只白兔为标准量,那么,比白兔多的就是有一个同样多的10只再加上多出的一部分;比白兔少的就是在和白兔同样多的基础上去掉少的一部分。引导学生在比较中理解概念,使矛盾得到统一,解题思路得到了开阔。又如,用简便方法计算41 ,学生观察许久,一时找不到简算方法。此时,教师请学生先算43 ,学生很快得出结果,然后引导学生把两题联系起来思考,比较,展开联

12、想,学生很快变出43-2=41,那么,又可以写成41 =(43-2) =43 -2 =17- =16 。 这样,通过比较诱导,学生遇到新问题就马上联想到与它有联系的知识,增强了他们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思维路径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宽。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必须从事大量重复性的活动与练习,以加强对某个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这些重复性的活动与练习,一旦形成思维定势,学生的思维就会变得呆板。法国生物学家贝尔纳说:“妨碍人们学习的最大障碍,并不是未知的东西,而是已知的东西。”要想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提高,在教学中我们要时时注意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如在教学“6加几”时,大多数老师的方法是让学生“凑十”来完成,例

13、如,6+7,其过程多为:(1)诱导学生把7分解成4和3。(2)找出6和4凑成10。(3)问10加3是多少?这样教,教师在利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关键处,已给学生暗示或者代替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实际上,学生利用已有经验来解决6+7的方法很多。教学时,我们可以提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你怎样计算6+7?”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广开思路,寻求多种解法。有的学生提出:“因为6+6=12,7比6多1,所以6+7=13。”可以看出,学生打破了常规思维的定势,创造性地寻求到了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思路。这时,学生的创新思维方法应得到鼓励、赞赏和倡导,教学大大增加了思维的含量,非常有利于创新

14、意识的培养。因此,鼓励学生不“人云亦云”,敢于标新立异,敢于想前人。创新教育在课堂教育中的实施,是以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基础的。教师必须用尊重、平等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使课堂充满“爱”的气氛。也只有在轻松愉快的情绪氛围下,学生才能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参与到探究尝试的过程中来。比如我班的钱愉文同学由于基础较差,对学习无兴趣,上课时总是板着脸,从不发言,对于这种情况我就让她从回答最简单的问题开始,耐心鼓励,让她从最简单的问题中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产生兴趣。再经过多方面诱导,逐渐萌发新的想法,现在她已成为一个积极发言、勇于探索的人。我深信只有教师为学生创设一种无拘无束、充分

15、民主、畅所欲言的“自由”环境,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挖掘出他们的创新潜能。三、通过开放性题目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开放题的开放性、灵活性、多变性,可以给学生的思维创设一个更广阔的空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实际教学中要多设计各种形式的开放性题目,让学生在思考中逐步创新,逐步发展。传统教学中,教师只以一种解法来解答,这对学生来说就无创新可言,思考能力也较弱。而我在教学中常常鼓励学生要多问自己有无别的解法,鼓励他们积极对常规解法进行质疑、评价,拓宽思路以寻求独特、新颖的解题方法。比如在教学按比例分配应用题:“一个农场计划在100公顷的地里播种大豆和玉米,播种面积的比是32,两种作物各播种多

16、少公顷?”常规解法是先求总份数:3+2=5,再想大豆占播种面积的3/5,用1003/5计算,玉米占播种面积的2/5,用1002/5计算,在此基础上我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自己向自己不断提问、不断分析,寻求多种解题渠道和解题方法,结果出现了很多种解法:第二种:大豆用100(3+2)3来计算,玉米用100(3+2)2来计算 ;第三种:玉米用100(1+3/2)来计算,大豆用100100(1+3/2)或100(1+3/2)3/2来计算;第四种:大豆用100(12/3)来计算,玉米用100100(1+2/3)或100(1+2/3)2/3来计算;同时学生还对每一种解题方法分别作了解题思路的阐述,提高了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后三种是学生创新思维的具体体现,是学生强烈创新意识的最终表现。传统的一题一问既不能体现知识的整体性,又不能发展学生思维的开阔性,而一题多问不但能弥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