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护理学课件-癫痫ppt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79784453 上传时间:2019-02-18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8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科护理学课件-癫痫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内科护理学课件-癫痫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内科护理学课件-癫痫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内科护理学课件-癫痫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内科护理学课件-癫痫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科护理学课件-癫痫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科护理学课件-癫痫ppt(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节 癫痫病人的护理,概 述,癫痫是一组由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所引起的短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具有突然发生,反复发作和短暂发作的特点。 根据病变累及大脑的部位,临床上可表现为运动、感觉、意识、行为和自主神经等不同程度的障碍,或兼而有之。,流行病学,发病率为5070/10万/年,年患病率约5 估计我国约有癫癎患者600万,全国每年新发病癫癎患者6570万,其中约75%通过常规的一线抗癫癎药物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 癫癎是神经系统疾病中仅次于脑血管疾病的第二大顽症。,(一)病因和发病机制,1、特发(原发)性癫痫,2、症状性癫痫,是指病因尚未清楚,暂时未能确定脑内有器质性病变者,主要由遗

2、传因素所致,单基因或多基因遗传。 儿童发病,药物治疗效果较好。,1)脑部疾病,2)全身疾病:脑缺氧、中毒等,脑部先天疾病 颅脑外伤 颅内感染 脑血管病等,发 病 机 制,正常: 神经系统具有调节兴奋和抑制机制,通过反馈活动,使任何一组神经元的放电频率不会过高,也不会无限制地影响其他部位,表现为维持神经细胞膜的稳定。 癫痫电生理改变: 即发作时大脑神经原异常的、过度的同步性放电。 其原因为兴奋过程的过盛,抑制过程的衰减和(或) 神经膜本身的变化。 脑内兴奋性神经递质增加:谷氨酸、天门东氨酸,影响癫痫发作的因素,年龄:特发性癫癎与年龄有密切关系。 内分泌:如经期性癫癎、妊娠性癫癎。 睡眠:GTCS

3、(大发作)常在晨醒后发生,婴儿痉挛症多在醒后和睡前发作,良性中央回癫癎大多在睡眠中发作。,缺睡、疲劳、饥饿、便秘、饮酒、闪光、感情冲动和一过性代谢紊乱等都能激发发作。 过度换气对失神发作、过度饮水对GTCS、闪光对肌阵挛发作均有诱发作用。,影响癫痫发作的因素,(二)临床特点,癫痫的临床特征:短暂性、刻板性、间歇性和反复发作性。痫性发作是癫痫的特征性临床表现。,临 床 表 现,1、部分性发作 单纯部分性发作(SPS):无意识障碍,时间1分钟。 复杂部分性发作(CPS):有意识障碍。 由SPS、CPS继发为全面性强直-阵挛性发作(GTCS)。,临床表现,(1)单纯 部分性发作,部分性运动性发作:肢

4、体局部抽搐:一侧口角、眼睑、手或足,一侧面部或一侧肢体。,部分感觉性发作:肢体麻木感或针刺感。,自主神经性发作:烦渴、多汗、苍白、潮红、呕吐等。,精神性发作:可表现为记忆障碍、情感障碍、错觉、。,(2)复杂部分性发作又称精神运动性发作:发作起始出现精神症状或特殊感觉症状,随后出现意识障碍、自动症和遗忘症,有时发作开始即为意识障碍。 (3)单纯或复杂部分性发作:可继发为全面性强直阵挛性发作。,临 床 表 现,2、全面性发作 :意识障碍为首发症状,突发突止,(1)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GTCS):意识丧失和全面对称性抽搐为特征。分三个时期: 强直期:突然意识丧失,跌倒在地,全身骨骼肌呈持续性收缩

5、,持续1030秒。 阵挛期:全身肌肉节律性一张一弛地抽动、阵挛频率由快变慢 ,松弛期逐渐延长,持续约3060秒。 发作后期:阵挛后出现短暂的强直阵挛,以面部和咬肌为主,导致牙关紧闭。抽搐停止后病人生命体征逐渐恢复正常,病人进入昏睡,然后逐渐清醒。,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癫痫持续状态: 若癫痫发作之间意识尚未完全恢复,而又频繁再发,或癫痫发作持续30分钟以上,不能自行停止,称为癫痫持续状态。 这是内科常见的急症,常伴有高热、脱水、酸中毒,如不及时终止发作,可因呼吸、循环及脑功能衰竭而死亡。,(2)失神发作 :典型失神发作称为小发作。儿童期起病,青春期前停止。表现为意识短暂中断5-10秒,动作中止

6、,凝视,叫之不应,状如“愣神”,手中持物可坠落,事后立即清醒,继续原有活动。 (3)强直性发作:见于有弥漫性脑损害的儿童,睡眠中发作,表现为全身或者双侧肌肉强直痉挛,常伴自主神经症状,如发作时处于站立位可突然跌倒,发作持续时间数秒至数十秒。,临床表现,(4)肌阵挛发作:特征是突发短促的震颤样肌收缩,全身电击样抖动,也可以为局部(面部、一个肢体)的颤动。 (5)痉挛性发作:指婴幼儿,表现为全身重复性阵挛性肌抽搐伴意识障碍。 (6)失张力发作 :部分或全身肌肉张力突然降低,导致不能维持原有的姿势,出现以至垂颈、张口、跌倒、肢体下坠等。,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脑电图 :尖波、棘波、尖-慢波或棘

7、-慢波等各种痫样放电,血液检查:了解有无贫血、低血糖、和脑寄生虫病。 CT、MRI,诊断要点,病史+目击者描述(临床表现)+脑电图+其他辅助检查(CT/MRI),治疗要点,1、发作时的治疗 原则上是预防外伤和其他并发症, 而不是立即用药,因为任何药物可能已来不及发挥控制本次发作的作用。 病人平卧,松开衣领和腰带 ,头转向一侧,防跌倒,摔伤,防舌咬伤,将缠有纱布的压板放在病人上、下磨牙之间,病人强直期张口进再放入,阵挛期不要强行放入,以免伤害病人,切勿用力按压抽搐的肢体,专人守护。 为防止再次发作,选用地西泮、苯妥英钠和苯巴比妥等药,治疗要点,2、发作间歇期的治疗 (1)间歇期用药原则: 从单一

8、药物、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 一种药物达到最大有效血药浓度而仍不能控制发作者再加第二种药物; 偶尔发病,脑电图异常而临床无癫痫症状及5岁以下,每次发作都伴有发热的儿童,一般不用抗癫痫药物; 经药物治疗,控制发作2-3年,脑电图随访痫性活动消失者可开始减量,不能突然停药,停药过程一般不少于3个月。,治疗要点,(2)常用药物选择: 苯妥英钠 作用:稳定细胞膜、阻止钠离子通路和减少高频冲击后的突触易化。 副作用:胃肠道反应、牙龈增生、毛发增多、乳腺增生、共济失调、粒细胞减少等。 卡马西平 作用:为三环类化合物,作用类似苯妥英钠 副作用:眩晕、复视、嗜睡、共济失调、白细胞减少等,治疗要点,苯巴比妥:阻

9、止痫性电活动的传导。 丙戊酸钠:为脂肪酸,通过抑制GABA转氨酶起作用。 乙琥胺:减少重复性传递和抑制皮质的兴奋传入。 扑痫酮:为苯巴比妥先驱物,两者作用相同。,治疗要点,癫痫持续状态的治疗:在给予吸氧、防护的同时,应尽快制止发作。 1、地西泮10-20mg iv,速度不超过2mg/min,无效改用其他药物。 2、异戊巴比妥钠0.5g+NS10ml iv,速度不超过0.1g/min 3、苯妥英钠10-20mg/kg+NS20-40ml iv, 速度不超过50mg/min,常用护理诊断,有窒息的危险 与癫癎发作时喉头痉挛、气道分泌物增多有关 有受伤的危险 与癫癎发作时全身肌肉抽搐发作及突然意识丧

10、失有关 潜在并发症 癫痫持续状态。,护理措施,防止窒息发生 解松领扣和裤带 将病人头放低偏向一侧,使唾液和呼吸道分泌物由口角流出 防止舌后坠引起气道阻塞:托起下颌,将舌拉出 床边备吸引器,并及时吸除痰液 不可强行喂食,护 理 措 施,防止发作时意外发生 避免摔伤:发现先兆将病人就地平放 避免擦伤:摘下眼镜、假牙,将手边的柔软物垫在病人头下,移去病人身边的危险物品,以免碰撞。 防止咬伤:用牙垫垫在上下磨牙间,但不可强行硬塞。,护理措施,抽搐发作时,切不可用力按压肢体,以免造成骨折,肌肉撕裂及关节脱位。 发作后病人可有短期的意识模糊,禁用口表测量体温 对精神运动兴奋性发作的病人,防止自伤、伤人或走

11、失,护理措施,心理护理 告之疾病相关知识,让病人掌握自我护理知识 关心、理解、尊重病人 避免促发因素:疲劳、饥饿、缺睡等,护理措施,用药护理 用药注意事项:强调按医嘱服药的重要性,不可随意增减剂量或撤换药物,以免诱发癫痫持续状态 药物不良反应观察和处理: 1、胃肠道反应:宜分次餐后口服。可根据病人易发作的时间,适当调整给药时间 2、粒细胞减少、骨髓抑制、肝肾损害:定期抽血作肝、肾功能检查,必要时作血药浓度的测定,以防药物毒、副作用 不良反应轻不需停药,重者遵医嘱减量或停药、换药。,护理措施,癫癎持续状态病人的护理 设专人守护,床旁加床档以保护病人免受外伤。 立即按医嘱缓慢静注地西泮、苯妥英钠等

12、抗癫癎药。 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人呼吸、心律、血压的变化,如出现呼吸变浅、昏迷加深、血压下降,应暂停注射。 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备好气管切开包。保持病室环境安静,避免外界的各种刺激。,护理措施,健康指导 向病人及其家属介绍有关本病的基本知识 坚持服药,每月做血常规、每季做肝肾功能化验 鼓励病人参加有益的社交活动 禁止从事带有危险的活动,如攀高、游泳、驾驶、带电作业等,以免发作时对生命有危险。 平时应随身携带简要的病情诊疗卡,注明姓名、地址、病史、联系电话等,以备发作时及时得到有效的处理,小结,癫痫是一组由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所引起的短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典型表现为运动、感觉、意识、行为和自主神经等不同程度的障碍,或兼而有之。具有突然发生,反复发作和短暂发作的特点。分为部分性发作和全面性发作。 治疗和护理主要是发作时,发作间歇期、癫痫持续状态的治疗及护理。,The End 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