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差异及联系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79777149 上传时间:2019-02-18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1.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西医差异及联系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西医差异及联系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西医差异及联系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西医差异及联系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西医差异及联系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西医差异及联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医差异及联系(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西医差异及联系,尊重差异 和而不同 作者:*,中西医之争,医学的定义 医学是处理人健康定义中人的生理处于良好状态相关问题的一种科学,以治疗预防生理疾病和提高人体生理机体健康为目的。狭义的医学只是疾病的治疗和机体有效功能的极限恢复,广义的医学还包括中国养生学和由此衍生的西方的营养学。现在世界上医学主要有西方微观西医学和东方宏观中医学两大系统体系。 自西学东渐以来 ,医界人士就把目光转移到了两种医学的差异上 , 对差异以及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诸多探究。 两种医学体系差异巨大,争论不可避免,中西医学之间的差异,中西两种医学在病因、生理、病理、诊断、药理、治疗诸方面的认识皆有不同,病因认识上的差异,

2、中医对病因的认识主要运用推测的方法。通过观察病人的症状表现 ,依据中医学理论辨为某个证 ,然后依据这个证向人体内外推求病因。 如某病人症见恶寒、无汗、头痛、咳嗽、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依据中医理论“寒性收引凝敛 ;咳逆上气皆属于肺 ;巅高之上唯风可至 ;风为百病之长”,可以辨为风寒表证 ,病位在肺卫。然后向外推测病人可能是感受了风寒之邪 ,因为未见里症 ,所以没有内因 ,该病由外因所致。如果该病人症见无汗、恶寒、咳吐清稀痰涎、胸痛、舌淡苔水滑、脉弦紧。依据中医理论“寒饮伤阳 ,凝遏气机 ;咳逆上气属于肺 ;肺为贮痰之器”,可辨为寒饮犯肺证。然后向外、内推求病因。因为无外症 ,所以不是外因所致

3、。考虑到寒饮从内生 ,必是机体内部阳气受损所致 ,或因为冷饮冷食 ,久居寒冷之地 ,或因为触冒寒邪损伤胸中之阳。如果此病人见头痛、鼻塞、脉浮 ,可辨为外寒内饮证。向外推求病因为感受风寒之邪 ,向内推求病因为形寒饮冷。 西医对病因的认识主要采用查证的方法。通过观察病人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 ,依据西医学理论诊为某个病。然后依据这个病去查找病因 ,如果大量资料证实某些因素与该病相关 ,就可认为这些因素是该病的病因。 如病人症见咽部不舒、干痒、疼痛 ,咽部检查见咽部红肿、有滤泡簇生 ,结合起病急 ,可诊断为急性咽炎。查找大量资料证实咽炎与嗜好烟酒辛辣之物有关 ,如果该病人平日有此生活习惯 ,可以认

4、为此病人的病因是嗜好烟酒辛辣。,为什么 在认识方法上中西医不同,因为中医认识的病因与 疾病之间没有必然关系 , 我们也只能猜测两者可能 有关系。西医的病因与疾病之间在某种程度上有必然关系 ,因为它有大量的证据支持。,生理认识上的差异,中医学是本着从天到人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人体的。这一点从黄帝内经可以清楚看出。作者在说人道之前先言天道 ,然后将人比附与天 ,由此谈论人的生理规律。如书中言阴阳观时说“阴阳者 ,天地之道 ,万物之纲纪”,在论述了自然界的生、长、化、收、藏的规律后 ,作者讨论了人的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规律。他把自然界的阴阳变化观运用到人身上 ,从而得出人体的生理变化理论。五行学说在

5、五方说和五材说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起初人们只是运用它来认识宇宙的结构 ,进一步探讨宇宙的运动变化规律。后来人们把这种认识方法运用到一切事物 ,希冀揭示一切事物的规律。当五行学说用在人体的解说上时 ,就形成了五行藏象理论。正是阴阳五行学说的贡献才产生了中医的生理认识理论。 西方人把天与人分开的。所以他们在认识人体上没有遵循从天到人的思维路线 ,而是从人的解剖结构入手去揭示其奥秘的。从大体解剖到局部解剖 ,从器官到组织 ,再到细胞和基因 ,对人体结构的认识逐层深入。实验医学兴起后 ,人们借助实验揭示出了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对应关系。于是产生了西医学的生理认识。,二者比较,中医的生理认识没有和人体的具体

6、结构建立必然联系 ,所以它只是提出了一些抽象的生理规律。而西医的生理认识通过实验 ,在某种程度上在人体的结构和功能之间建立起必然联系 ,因此它揭示了人体具体的生理规律。,病理认识上的差异,黄帝内经天元纪大论说 :“阴阳相错 ,而变由生也”,这是从阴阳观来解说失常的产生。当把这种观点移植到对人体发病的认识上时 ,就形成了中医的阴阳病理观。五行学说重在说明整个宇宙内部各部分之间通过相互支持、相互制约形成了一个和谐的平衡体 ,一旦这种和谐的平衡被打破了 ,灾乱就会到来。古人把这种观念运用到人体 ,认为人体内部各藏象系统之间也是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 ,它们协调配合建构一种平衡。如果这种平衡被打破 ,各

7、藏象系统之间就会互相戕害 ,这样就产生了五行脏象病理观。阴阳五行病理观是中医病理观的核心内容。 西医对疾病病理的认识同样是从解剖结构入手 ,本着“正常结构产生生理活动 ,异常结构产生病理活动”的指导思想 ,他们开始寻找疾病症候表现和人体异常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实验医学产生后 ,人们借助实验进一步探讨两者的对应关系。就这样西医的病理学产生了。 比较两种病理认识可见 ,中医的病理认识没有和人体结构建立关系 ,所提出的同样是一些抽象的规律 ,而西医的病理学试图在疾病症候和人体异常结构之间建立必然联系 ,所提出的是关于疾病产生缘由的具体明确的认识。,诊断认识上的差异,中医诊断从目的、方法、效果上与西医

8、诊断不同。前者目的是为了辨证。依据人的感官收集的资料 ,结合中医的病理知识 ,对该阶段疾病的病性、病位做出判断。如病人就诊时症见干咳少痰 ,咽痒 ,白睛红赤 ,口苦 ,心烦易怒 ,小便短赤 ,大便可 ,舌边尖红苔薄少 ,脉弦数。中医病理知识告诉我们“木和金之间有生克乘侮的关系 ,木火太过就会反侮肺金”,今病人见肺金受损和肝木太过的症候表现 ,于是可以诊断为“肝火犯肺证”。这一诊断指出疾病的病位在肺 ,病性属里、属实、属热。 西医诊断的目的是为了辨病。它依据人的感官和仪器收集的资料 ,结合西医的病理知识 ,对该阶段疾病做出定位、定性、定量的判断。如病人症见干咳少痰 ,甚者咯血 ,潮热 ,盗汗 ,

9、消瘦 ;X 片检查提示有结核空洞 ;痰培养有结核杆菌存在 ;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由此可以诊断为肺结核 (空洞型) 。这一诊断指出疾病的病位在肺 (结合 X 片可作准确定位) ,病性属结核性 ,目前该病已到了空洞型病理阶段。 将上面二者进行比较可以看出 ,中医诊断不借助仪器 ,只依赖人的感官 ,收集的信息有限 ,在处理信息时依据的是中医的病理知识 ,所得出的结果由于支持证据不够而准确度不高。如中医诊断结果对疾病的性质和病位的确定都是抽象的、不明确的。西医诊断借助仪器 ,且依赖程度很大 ,其收集的信息量大 ,依据西医病理学知识处理信息 ,得到的结果证据支持率高。在某种程度上西医诊断明确地判断出疾病具

10、体的病位和性质 ,同时对病情的发展程度做出了定量判断。,药理认识上的差异,“神农尝百草 ,一日而遇七十毒”,这句话道出口尝的方法是古人认识药物的一个主要途径。药物进入人体后自然就会促使机体做出反应而表现出一系列症状 ,人们通过长期观察后就认定了药物和症状之间有对应关系。由于人生病时机体也会产生症状 ,借助神秘的互渗思维习惯 ,古人人为地把药物和疾病的症状联系到一起 ,并逐渐形成稳固的对应关系。此外古人对药的认识还有巫的成分。有些医家根据药物生长的环境 ,地域特点及性状等 ,运用比附的方法 ,强行给药物附加一些认识。如古人依据桑寄生的附着在桑树的生长特点认为他可以安胎。依据水蛭吸人血的特点认为可

11、以活血化积。一些道人认为生长于仙山的动植物就可以益寿延年 ,大补元气。张锡纯运用中医取类比象的思维方法 ,依据麦芽为初生之嫩芽认为此物可以调畅肝气。 西医学则通过化学试验方法提取、合成、修饰的方法得到药物 ,然后去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机制 ,毒性以及代谢机制 ,这样便产生了西医的药理学。它把病理学知识和药物的作用机制结合起来 ,从而在疾病症状表现和药物作用机理之间建立联系。其中间桥梁是人体的异常结构。病理学是在疾病的症状表现和人体的异常结构之间建立联系 ,药理学则是在人体的异常结构和药物作用之间建立联系。 将两者进行比较可以看出 ,中医在疾病症状和药物作用之间建立联系时没有任何依据 ,是人为

12、地刻意地把两者拉到一起 ,这种联系不是必然联系 ,而是或然的。西医在建立上面两者的联系时是以人体的异常结构为中介的 ,因为以实验事实为基础 ,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这种联系是必然的 ,牢靠的。,治疗认识上的差异,从整体角度来看 ,中西医学在治疗上都是试图在疾病的症候表现和治疗操作之间建立联系。其中介就是疾病的病理。由于中西医病理理论各自的特点不同 ,因此这种联系也是不同的。中医依据医者的治疗操作加于人体后产生的反应与疾病症候表现的相似性 ,从而把治疗操作和疾病症候之间联系起来。这种联系显然是牵强的、毫无根据的 ,因而是非必然的联系。西医治疗认识的立足点在人体的异常结构 ,通过它把治疗操作和疾病症候对

13、应联系起来。这种联系建立在客观依据之上 ,因而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必然的联系。,两种医学差异产生之根源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决定意 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 中医也 好,西医也罢,医的产生是人类在 于疾病长期斗争中积累下来的经验、 知识。属于(社会)意识范畴,都是 由当时当地的物质基础决定的,是对 当时当地的物质基础的反映。两种医 学差异产生的根源在于两个不同地域 的物质生活条件。东、西方文化历史 背景是中、西医学形成、发展的土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古代东方大河文明 :一片大河冲刷出来的肥沃土地,农耕文明发达 ;政治上缺乏民主的元素 ;文化宗教色彩十分浓重,君权与神权紧密配合 。这种

14、物质生活条件就产生了内敛 ,含蓄 ,屈服顺从 ,习惯稳定 ,不习惯变革 ,愿意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而不外求于神的力量的思维方式。渐渐地在(医学)实践中就形成了中医的思维方式和理论基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古代西方海洋文明 :土地不适宜农作物生产,农耕文明欠发达 ;优良港口众多,海上贸易繁荣 ;对大自然的崇拜程度较轻,宗教与神的神秘色彩较淡 ;政治制度相对于东方文明较民主,政权与神权联系不紧密 。在这种物质生活条件下就产生了外露 ,张扬 ,习惯变革 ,不习惯守旧 ,愿意接收神的庇护的心理特点,在(医学)实践中就形成了有别于东方的理论体系。,两者之间的联系,尽管目前中、西医学还不可能融合成为一种统一的医学模式,但可以独立发展,并存共荣,整合互补。缘于现代信息论、系统论和控制论的影响,西医学的发展趋势若仅仅是单纯地重视分析而忽略了整体结构和整体功能,无疑将渐行渐窄。而中医讲究“感悟”,未免夹带有很多主观因素,难以客观地定量,定性。若中医的诊察疾病能参考现代医学的微观分析,将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实现宏观与微观的统一,使中医诊断客观化,即把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引入中医理、法、方、药的研究,使二者有机结合,互相借鉴、补充,避免各自的片面性、局限性,这将有利于中西医学的优势互补,“和而不同”,多元发展。,医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