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药理学》授课教案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79776469 上传时间:2019-02-18 格式:DOC 页数:113 大小:4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兽医药理学》授课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3页
《兽医药理学》授课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3页
《兽医药理学》授课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3页
《兽医药理学》授课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3页
《兽医药理学》授课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兽医药理学》授课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兽医药理学》授课教案(1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第一篇第一篇 总论总论 第一章第一章 -绪言绪言 【目的要求目的要求】 1.掌握药理学、药物、药效动力学、药代动力学的概念。熟悉药理学的学科任务。 2.了解药物与药理学的发展简史。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第一节 药理学的任务和内容 1 药理学(pharmacology)是研究药物与机体之间相互作用和规律及原理的一门 学科。 2 药物(drug)是用以防治及诊断疾病的物质,在理论上指凡能影响机体器官生 理功能及(或)细胞代谢活动的化学物质都属于药物的范畴。 3药效动力学(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 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作用规律及作 用原理。 4药代动力学(药动学, phar

2、macokinetics)研究机体对药物的作用及作用规律。 5药理学的学科任务 (1) 阐明药物作用机制; (2) 提高药物疗效; (3) 研究开发新药; (4) 发现药物新用途; (5) 探索细胞生理、生化及病理过程。 第二节 药理学的发展史 1药物学阶段 中国的神农本草经 、 本草纲目为药物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 的贡献。 2药理学的发展 德国化学家 F.W. Serturner(1783-1841)分离吗啡;后来相继发现士的宁(1819),咖 啡因(1819),奎宁(1820),阿托品(1831);德国微生物学家 P. Ehrlich(1906)发现新胂凡纳 明;德国 R. Buchhnei

3、m(1820-1879)建立第一个药理学试验室;J N. Langley(1905)提出 受体学说;20 世纪药理学新领域及新药的发现:抗生素、抗精神病药、抗高血压药、镇 痛药、基因药等。我国药理学家在麻黄碱、吗啡镇痛作用部位及青蒿素的研究方面做了 2 重要贡献。 3药理学从实验药理学到器官药理学,进一步发展到分子药理学;并出现了许多 药理学分支如临床药理学(Clinical pharmacology) 、生化药理学(Biochemical pharmacology) 、分子药理学(Molecular pharmacology) 、免疫药理学 (Immunopharmacology) 、心血管

4、药理学(Cardiovascular pharmacology) 、神经药理学 (Neuropharmacology) 、遗传药理学(Pharmacogenetics) 、化学治疗学 (Chemotherapy)等。 第三节 新药的药理学研究 新药包括化学药、中药和生物药品 新药研究过程分: 临床前研究包括药学、药理学研究 临床研究 售后调研 (四)学习药理学的参考书 1李端主编.药理学 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 2杨藻宸主编。药理学和药物治疗学,2000,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3Katzung BG. Basic and Clinical Pharmacology. 7th

5、edition. Stamford, Connecticut, USA: A Simon and Schuster Company, 1998. 4Hardman JG, Limbird LE. Goodman Gilmans .The Pharmacological Basis of Therapeutics, Tenth edition, USA: McGraw-Hill Company,New York, 2001. 附 一、处方药与非处方药 1. 处方药 (1)疾病必须由医生或试验室确诊,使用药物需医师处方,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如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 可产生依赖性的药物:吗啡类、中

6、枢性药物等。 药物本身毒性较大:如抗肿瘤药。 刚上市的新药:对其活性、副作用还要进一步观察。 2. 非处方药(nonprescription drugs, over the counter drugs, OTC ) 3 二、药品名称 1. 中文 采用中国药品通用名称(药典名称) 2.英文 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International nonproprietary names for pharmaceutical substances, INM) 3. 商品名(trade mark name) 例: 中文名:普萘洛尔 英文名:Propranolol 商品名:心得安,恩得来,萘心安,indera

7、l , angilol, cardinol. 第二章 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效学药效学 【目的要求目的要求】 1掌握药物的基本作用及治疗效果。 2掌握药物作用的量效关系。 3熟悉药物作用机制。了解构效关系。 4掌握药物与受体相互作用的相关概念。了解受体类型及第二信使。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第一节 药物的基本作用 一,药物作用的性质和方式 (一)药物作用的性质 药物作用(drug action)是指药物对机体细胞的间的初始作用,是动因,是分子反 应机制。 药理效应(pharmacological effect)是机体器官原有功能水平的改变,是药物作用的 结果。功能提高称兴奋(ex

8、icitation) ;功能降低成为抑制(inhibition)、麻痹(paralysis) (二)药物作用的方式 局部作用 全身作用 二,药物作用的选择性和两重性 4 (一)药物作用的选择性 药物作用的选择性(selectivity)在一定的剂量下,药物对不同的组织器官作用的差 异性。 药物作用的特异性取决于药物的化学结构,这就是构效关系。 (二)药物作用的两重性 1, 治疗作用 治疗作用(therapeutic effects)是指药物作用的结果有利于改变病人的生理、生化功 能或病理过程,使患病的机体恢复正常。 (1)对因治疗(etiological treatment)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

9、发致病因子,彻底治愈 疾病,成对因治疗,或称治本。 (2)对症治疗(symptomatic treatment)用药目的在于改善症状,称对症治疗,或称 治标。 (3)补充治疗(supplementary therapy)也称替代疗法(replacement therapy)用药的目的 在于补充营养物质或内源性活性物质的不足。 2, 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adverse reactions, ADR):凡不符和用药目的并为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 有害反应。 (1)副作用(side reaction)在治疗剂量下,药物产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其他效应。 (2)毒性反应(toxic reaction)药物

10、剂量过大或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发生的危害性反应。 急性毒性(acute toxication)、慢性毒性(chronic toxication)和特殊毒性如 致癌(carcinogenesis)、致畸(teratogenesis)、致突变(mutagenesis)等。 (3)变态反应(allergic reaction, hypersensitive reaction,过敏反应)药物产生的病理 性免疫反应。 (4)继发性反应(secondery reaction):由药物的治疗作用引起的不良后果. (5)后遗效应(after effect, residual effect)停药后血浆药物浓度已降

11、至阈浓度以下时残 存的药理效应。 (6)致畸作用(teratogenesis): 指某些药物可影响胚胎正常发育。 (7)停药反应(withdrawal reaction, rebound, 反跳) 突然停药原有的疾病加剧。 (8)特异质反应(idiosyncrasy)少数特异体质病人对某些药物产生的特殊反应。 5 第二节 受体理论 一,受体基本概念 1受体(receptor)是细胞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细胞蛋白成分,能识别周围环境中的 某些物质,并与之结合,并通过中介的信息转导与放大系统触发生理反应或药理效应。 2.受体的特性 (1)饱和性(saturability) (2)特异性(specifi

12、city) (3)可逆性(reversibility) R+ L RL 效应 E+ S ESES E + 代谢物质 (4)高亲和力(high affinity) (5)多样性(multiple-variation) 3配体(ligand)能与药物特异性结合的物质(如神经递质、激素、自体活性物 质或药物) 。 三,受体类型和调节 (一)受体类型 1门控离子通道型受体(ligand-gated channel receptors ,receptors containing ion channel) N, GABA 受体等属门控离子通道型受体。 2G 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 couplin

13、g receptor) Gs, Si, Gt(transducin), Go , D ,5-HT, M, 阿片, 嘌呤, PG 等受体属 G 蛋白偶联受体。 3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受体(tyrosine kinase activity receptor) 胰岛素(insulin)、上皮细胞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 EGF)、血小板衍生的生 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PDGF)、转化生长因子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T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14、 factor)等受体属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受体。 6 4细胞内受体(cellular receptor)甾体激素、vitamin A, D、甲状腺激素等受体属细胞内受 体。 5细胞因子受体(cytokin receptor) 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ranulocyte 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s)、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催乳素(prolactin)、淋巴因子(lymphokin

15、es)等受体属细胞因子受体。 (二)受体的调节(the regulation of receptor) 1.向下调节(down-regulation):受体脱敏(receptor desensitization)受体长期反复与激动药接 触产生的受体数目减少或对激动药的敏感性降低。如异丙肾上腺素治疗哮喘产生的耐受性。 2向上调节(up-regulation): 受体增敏(receptor hypersitization)受体长期反复与拮抗药接触产生的 受体数目增加或对药物的敏感性升高。如长期应用普萘洛尔突然停药的反跳现象(rebound) 。 四受体学说 (1) 占领学说(Occupation

16、theory by Clark,1926) 药物作用强度与药物占领受体的数量成正比, 药物与受体的相互作用是可逆的;药 物浓度与效应服从质量作用定律;药物占领受体的数量取决于受体周围的药物浓度、 单位面积或单位容积内受体总数;被占领的受体数目增多时, 药物效应增强, 当全部受 体被占领时, 药物效应达 Emax. A + R = AR E, KD = AR/ AR KD: 解离常数;由于 RT = R + AR (RT: 代表受体总数) AR/RT = A/KD + A; 因为只有 AR 是有效的, E/Emax = AR/RT = A/KD + A 当 A = 0, E = 0 当 A KD, AR/RT = 100%, Emax ,ARmax = RT 当AR/RT = 50%, EC50, KD = A KD 代表药物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