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2013年自考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04579)考试大纲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9617235 上传时间:2019-02-17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175.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2013年自考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04579)考试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广东2013年自考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04579)考试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广东2013年自考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04579)考试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广东2013年自考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04579)考试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广东2013年自考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04579)考试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2013年自考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04579)考试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2013年自考中学语文教学法课程(04579)考试大纲(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 中学语文课程的性质与目标第一节 中学语文课程的性质第二节 中学语文课程的目标第二章 中学语文课程的内容及文本第一节 中学语文课程的内容的依据及构成第二节 中学语文课程的纲领性文件第三节 中学语文教材第三章 中学语文教学与学生的发展第一节 语文教学的教育功能第二节 中学语文教学与德育第三节 中学语文教学与智育第四节 中学语文教学与美育第五节 中学语文教学与情育第四章 中学语文教学与中学生教师第一节 中学语文教学的任务第二节 中学语文教师的素质第五章 语言知识和语文能力教学第一节 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教学的意义第二节 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教学的内容第

2、三节 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教学的特点及要求第六章 中学的阅读教学第一节 中学阅读教学的作用和地位第二节 中学阅读教学的目的和内容第三节 中学阅读教学的过程和方法第四节 各类课文的阅读教学第五节 中学阅读教学的备课第七章 中学的作文教学第一节 中学作文教学的目的和内容第二节 中学作文训练的要求及方式第三节 中学作文训练的科学序列第四节 一次作文教学的过程和课型第五节 中学作文教学的备课第八章 中学的口语交际训练第一节 学生口语交际训练的意义和任务第二节 学生口语交际训练的特点第三节 常用的口语交际训练方式第四节 口语交际训练方案的制订第九章 中学课外语文活动第一节 中学课外语文活动的意义第二节 中

3、学课外语文活动的方式第三节 中学课外语文活动的原则第十章 中学语文课的复习与测试第一节 中学语文课的复习第二节 中学语文课的测试、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附录:题型举例、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一)课程性质和设置目的中学语文教学法是一门综合性与实践性的教育应用理论学科,也是中学语文教育从业者必须修读的一门课程。设置该课程的目的,是使学习者认识中学语文课程的基本理论,明确中学语文课程的基本任务,掌握中学语文教学的原理和方法,形成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技能,为成为中学语文教育专业工作者打下基础。(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习者热爱教育事业,热爱语文教学工作,具备本学科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

4、和专门知识,能够运用本学科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学习本课程,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包括:中学语文课程的性质、目标和内容;中学语文教学与德育、智育、美育和情感教育的本质联系;中学语文课程的任务与教师专业素养;中学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教学;中学语文课中阅读、作文、口语交际教学以及课外活动各个领域的特殊原理和方法;中学语文课程的复习与测试等。学习本课程,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包括:范读、课文分析、教材处理、教学评议、“双基”分析、板书设计、作文批改、讲课、课外辅导、考试命题等。学习本课程,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切忌空谈。在学习本课程时应注意联系教育科学、心理科学以及与语文相关的

5、学科知识,联系语文教学实际,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深入理解课程的内容。(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分工或区别。学习本课程,应先修教育学课程,因为,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研究中学语文教育阶段中课程与教学领域的矛盾及其运动的学科。它是教育科学的一个分支,以教育学尤其是课程论、教学论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学习本课程,还应先修心理学课程,因为,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语文素养,所以,它以心理学尤其是教育心理学、语言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为依据。学习本课程,需要有良好的汉语言文学学科基础。因为,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特定领域为中学语文教育实践,所以,汉语言文学学科如语言学、文学、文章学、

6、阅读学、写作学、言语交际学等的基础理论,也都是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必然依据。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综合运用上述相关学科的理论去解决中学语文教育问题的,所以,学习本课程必须先具备上述相关学科的理论基础。、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分章设置。其中,第一章至第四章为课程论部分;第五章至第十章为教学论部分。本课程的重点章为第一、六章,次重点章为第三、七章,其余为一般章。学习的难点主要集中在重点章和次重点章。本课程的学习时间应不少于 72 学时。第一章中学语文课程的性质与目标(一)学习目的与要求理解中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掌握中学语文课程的目标。本章是本课程的重点部分,需要深入理解其中关于中

7、学语文课程性质的分析以及中学语文课程目标的意义和体系。难点在于对中学语文课程性质的理解。学习时间不应少于 12 学时。(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中学语文课程的性质一、中学语文课程的设立1、语文教育的含义2、语文课的设立3、“语文”名称的含义二、中学语文课程的性质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2、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3、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三、中学语文课程的地位1、语文素质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2、语文素养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第二节 中学语文课程的目标一、中学语文课程目标的概念二、中学语文课程目标确立的依据1、国家的教育方针2、中学阶段的教育目的3、中学生的年龄特

8、点4、语文素养的基本内涵三、中学语文课程目标的意义1、中学语文课程目标是编制中学语文课程的依据2、中学语文课程目标是中学语文课程实施的依据3、中学语文课程目标是中学语文课程评价的依据四、中学语文课程的目标体系1、中学语文课程目标的结构2、初中语文课程目标的内涵3、高中语文课程目标的内涵(三)考核知识点1、中学语文课程的性质2、中学语文课程的目标(四)考核要求1、中学语文课程的性质(1)识记:语文教育;语文课的设立:“语文”名称的含义。(2)领会: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3)简单运用:中学语文课程的地位。(4)综合运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2、中学语文课程的目标(1)识记:中学语文课程目标的概念

9、;中学语文课程目标确立的依据。(2)领会:中学语文课程目标的结构;语文素养的内涵。(3)简单运用:中学语文课程目标的意义。(4)综合运用:初中语文课程目标的内涵,高中语文课程目标的内涵。第二章中学语文课程的内容及文本(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语文课程内容系统的构成,认识中学语文课程的纲领性文件,掌握中学语文教科书的构成及其使用。学习时间不应少于 6 学时。(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中学语文课程内容的依据及构成一、中学语文课程内容组织的依据1、课程理论依据2、社会需要依据3、学科规律依据4、学生心理依据二、中学语文课程内容系统的构成1、识字与写字2、阅读3、写作4、口语交际5、综合性学习第二节 中学语

10、文课程的纲领性文件一、语文课程纲领性文件的编订1、过去的语文课程纲领性文件2、现行的语文课程标准二、语文课程纲领性文件的内容1、课程导引2、课程性质3、课程目标4、课程内容5、教学建议6、相关附录三、中学语文课程纲领性文件的作用1、中学语文教学活动的依据2、中学语文课程管理及其评价的基础第三节 中学语文教材一、语文教材的意义1、凭借功能2、示范功能3、教育功能4、发展功能二、中学语文教科书1、中学语文教科书的构成2、中学语文教科书的编排三、现行语文教材的编写要求四、中学语文教材的使用1、语文教材的使用理念2、语文教科书的钻研(三)考核知识点1、中学语文课程内容的依据及构成2、语文课程纲领性文件

11、的内容3、中学语文教材(四)考核要求1、中学语文课程内容的依据及构成(1)识记:课程。(2)领会:中学语文课程内容组织的依据。(3)简单应用:中学语文课程内容的要素。(4)综合应用:中学语文课程内容的系统。2、中学语文课程的纲领性文件(1)识记:语文课程纲领性文件。(2)领会:语文课程纲领性文件的内容。(3)简单应用:现行的语文课程标准。(4)综合应用:中学语文课程纲领性文件的作用。3、中学语文教材(1)识记:中学语文教材的概念;中学语文教科书的构成。(2)领会:现行语文教材的编写要求;语文教材的使用理念。(3)简单应用:语文教材的意义。(4)综合应用:语文教科书的钻研。第三章中学语文教学与学

12、生的发展(一)学习目的与要求理解语文教学的教育功能,掌握中学语文德育、智育、美育和情感教育的依据、特点和内容。本章是本课程的次重点部分,需要理解中学语文教学与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联系。难点在于理解和掌握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德育、智育、美育和情感教育的特点。学习时间不应少于 8 学时。(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语文教学的教育功能一、语文教育的基础性二、语文教育的整体性三、语文教育的终身性第二节 中学语文教学与德育一、语文德育的依据1、从我国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看2、从语文课程的特点和教学过程看二、语文德育的特点1、情与理的结合2、德育内容的明朗性与隐蔽性三、语文德育的内容1、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品质2、培

13、养学生优良的政治品质3、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第三节 中学语文教学与智育一、语文智育的依据1、从语言和思维的关系看2、从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看二、语文智育的特点1、语文智育与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关系紧密2、语文智育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关系紧密三、语文智育的内容1、培养观察力2、培养记忆力3、培养思维能力4、培养想象力5、培养注意力第四节 中学语文教学与美育一、语文美育的依据1、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2、语文学科的优越条件二、语文美育的特点1、形象生动性2、情感愉悦性3、个性鲜明性4、和谐统一性三、语文美育的内容1、自然美2、社会美3、艺术美第五节 中学语文教学与情育一、语文情育的依据1、语文情育是培养人全面发展的需要2、语文学科具有丰富的情育因素3、学生情感活动特点为情育提供条件二、语文情育的特点1、语文情育以语言为媒介2、语文情育始终伴随认知教育进行3、语文情育与认知教育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三、语文情育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