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教学研究课题娄改生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9615160 上传时间:2019-02-1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67.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教学研究课题娄改生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山东省教学研究课题娄改生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山东省教学研究课题娄改生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山东省教学研究课题娄改生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山东省教学研究课题娄改生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教学研究课题娄改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教学研究课题娄改生(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 东 省 教 学 研 究 课 题申 报 表 课题类别 小学德育课程课题名称 小学德育课程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研究 -课题负责人 娄改生 -负责人所在单位 山东省东明县小井乡中心学校-填表日期 2011-11-16-填 写 说 明1、本表用计算机打印或用钢笔认真填写。2、在课题类别一栏,是具体学科的,填写“小学语文”、“初中数学”、“高中英语”、“中学历史”等;非具体学科的,如“课堂语言艺术研究”、“小学生课堂评价语言研究”、“初中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等,填写“综合”;非学科教学的,如课程与教学管理、校本教研、招生考试改革、教师评价、“后进生”教育研究(“后进生”教育研究,如果是以教学方法为主,

2、应为“学科”或“综合”; 如果是以教育思想和管理举措为主,应为“管理”)等,填写“管理”。3、多人参与研究的课题主要负责人如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含小学高级职称),须由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含小学高级)填写推荐意见。推荐意见包括课题主持人的专业水平、研究能力、组织能力等。4、文字表述清楚,简明扼要。确实需要的,可以附页。5、填写的内容要实事求是。6、课题申报人所在单位,要对其申报资质和研究条件进行认真审核,然后签署书面意见。 课 题 名 称小学德育课程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研究课 题 类 别小学德育课程成 果 形 式结题报告、论文、教案课 题 负 责 人 基 本 情 况负责人姓 名娄改生性

3、 别男民 族汉出 生 年 月1973.10. 行 政职 务专 业 职 称中学一级教师研 究专 长教学方法最后学历大学本科最 后 学 位工 作单 位山东省东明县小井乡中心学校办公电话手 机 13285302168通 讯地 址山东省东明县小井乡中心学校邮 编274514邮 箱X课 题 组 成 员 基 本 情 况 姓 名 专业技术职称工 作 单 位研 究专 长在 课 题 组中 的 分 工 课 题 负 责 人 的 研 究 工 作 近 况 参加课题研究情况课题来源课 题 名 称批准时间担任分工 完成时间县级课题农村小学德育生活化研究2011.9课题负责人2012.9校本课题如何构建三位一体的德育体系20

4、10.9课题负责人2011.9 发表论文出版著作情况论 文 或 著 作 名 称出版部门或发表报刊日 期参加各种教研活动情 况1、积极参加各级组织的教育培训活动,2005年后多次参加新课程培训。2008年参加市骨干班主任培训班,2009年参加聊城大学骨干教师培训班,2010年参加菏泽市德育干部培训班。2、 多次参加县教研室举办的基本功、优质课及教学能手比赛等教研业务活动。3、 积极组织和参加我校的集体备课,公开课和青年教师培训等教研活动。开 展教 学改 革 情 况认真学习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和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热衷于教育教学研究,勇于教学改革和创新。在德育课程教学方面,逐步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

5、以活动为主线,以发展为目标”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灵活多变的和谐快乐的生本课堂模式。2010-2011年获得市县优质课一等奖,并被评为菏泽市教学能手、东明县教学能手。对 不 具 有 高 级 专 业 技 术 职 称 课 题 负 责 人 的 推 荐 意 见推荐人姓名专业职称电话研究专长工作单位邮箱推荐意见: 推荐人签名: 年 月 日推荐人姓名专业职称 电话研究专长工作单位邮箱推荐意见: 推荐人签名: 年 月 日对 选 题 背 景、研 究 目 标 与 意 义 的 简 述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健康、有序、全面地推进,新课程一步步地走进了学校、走进了课堂。为了加强儿童的品德教育,增

6、强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其更加贴近儿童的生活,同时克服现有课程内容的交叉与重复,让课程更适应儿童的需要和特点,我国小学德育课程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正是这一改革的大胆尝试。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品德培养回归生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的著名报告学会生存在谈及学校教育时指出,儿童的人格被分裂成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在一个世界里,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们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教育,尤其是品德教育严重脱离现实生活。现代学校品德教育要走出困境,就应回归生活。鉴于这样

7、的认识,我们提出“小学德育课程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研究”这个课题,希望通过研究如何开展生活化教学,提出本课程生活化教学有效实施的基本策略,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与发展,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二、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目标儿童道德生命自由生长最肥沃、最鲜活的土壤永远是生活。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这一课题根本目的在于突出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和提高课程教学的实效性,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研究目标如下:1、通过课题的实施,使德育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有机结合,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与自主性。并且通过对典型课例的

8、设计、实践和分析总结,对如何有效开展生活化教学进行研究,提出本课程生活化教学有效实施的基本策略,为教师开展生活化教学提供指导和支持,提高教学实效。2、通过课题的实施,关注学生在生活世界里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在课堂中充分体验生活,真正学会生活真诚热爱生活,自主创造生活,健康享用生活。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的著名报告学会生存。2、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其主要精神是:(1)、强调教育与生活的联接,要求教育活动既关心儿童未来的生活,也关心儿童的现实生活;(2)、强调儿童的主体地位,指出教育要尊重

9、儿童的个性,要依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3)、强调儿童自我人格的完善,指出教育既要适应社会发展对人的需要,也要满足个体自身发展的需要;强调教、学、做合一。3、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4、加强书本知识同现实生活与实践经验的联系,从“书中学”到“做中学”。(新课程教师学科培训丛书)对 研 究 途 径、方 法、步 骤 的 简 述四、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及研究措施(一)课程内容生活化从内容上讲,实施生活化教学的关键在于全面关注学生个体的发展,主要包括:关注学生身体和心理健康、关注和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关注和指导学生的交往生活、关注和指导学生的日常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关注和指导学生适当参与社会

10、生活等。其中“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是最基本的、也是最核心的,是关注其他内容的前提;而“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往生活和日常生活”是学生生活的主体部分;“社区生活”则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学校生活的重要延伸,也是学生未来生活的必然归宿。就生活的范围来说,以上三个部分是一个依次逐步扩大的过程。课题组成员认真分析了这一点,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始终遵循“让品德培养回归生活”的理念,以“源于学生生活、贴近学生生活、引导学生生活”为基本思路,遵循学生生活的逻辑,使学生的认知在现实生活中提升。主要措施如下:1、内容的选择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 既要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资源,又要从儿童

11、的实际生活中捕捉具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或与儿童合作选择内容。选择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来源于学生生活,考虑学生的生活背景。2、整合教学内容,重组教材。品德与生活(社会)教材呈现为一种静态的结构,体现了编者的教学意图,作为对话的文本,课文的结构基本上预设了教学的流程。而课堂面对的是不同地区不同学校里的千差万别的学生,用一样的教学流程显然是不可取的,必须根据本班的学生实际对教学内容重新加以整合,设计出不同的教学结构,以动态的、具有弹性的流程实施教学,赋予教材以现实的生命力,从而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3、展现教学内容。充分利用社会、家庭的各种教育资源 ,为品德教育活动服务,引导儿童全面发展。我们主要通过两

12、种方式把学生的现实生活表现出来:一是发生在儿童身边的真实的生活,如个人自理、观察小动物、家务劳动等;二是模拟儿童身边的真实生活,如游戏、表演等等。(二)课堂教学方法生活化品德教育实际上是价值观教育,必须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尤其是在当前处于一个价值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中,更要引导学生能够在多元的价值中做出合理的正确的选择,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这是品德教育的核心所在。所以,我们的品德与生活(社会)课通过何种方式、方法加强德育与生活的联系,从而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是我们在进行课题研究时十分注重的问题。主要方法如下:1、调查法,课前布置学生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调查,作好记录。2、讨论法,课上调动学

13、生的生活经验与积累,开展讨论。3、列举法,通过讲故事、举事例、列图片的方式感染学生。4、情境法,创设情境,如观看相关内容的影视片段,或课前实地拍摄录象,截取生活中的场景或现象制作成课件。借助媒体再现生活场景,创设一种生活情境,拉近学生和教材的联系,使品德教育落到实处。5、知识竞赛法(表演),这些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6、榜样示范法,邀请生活中的人物进课堂,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榜样示范是有效发挥德育功能的方法。课题组成员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等情况研究选择何种方法,这些方法在具体的课堂中如何搭配使用。不管选择什么方法,都要让教学过程成为生活过程,并通过学校这种生活过程去影响学生的其他生活。(三)德育活动生活化生活化德育活动从生活材料来源角度划分,主要包括创设生活情境开展教育活动和真实生活实践教育活动。这两类活动各有侧重点,前者重在促进学生道德认知和激发学生道德情感,后者重在深化学生道德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