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威海市2011届高三语文模拟考试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9615056 上传时间:2019-02-1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14.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威海市2011届高三语文模拟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山东省威海市2011届高三语文模拟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山东省威海市2011届高三语文模拟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山东省威海市2011届高三语文模拟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山东省威海市2011届高三语文模拟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威海市2011届高三语文模拟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威海市2011届高三语文模拟考试(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绝密启用前2011年威海市高考模拟考试语 文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共10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答题纸及试卷规定的位置上。2. 第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 第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不能写在试卷上;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笔和其他笔。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 第卷第六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2、,不能全选。第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祛除(q) 狡黠(xi) 兴奋剂(xng) 津津有味(jng)B粘连(zhn) 答理(d) 烘焙机(pi) 引吭高歌(hng)C沸点(fi) 哂笑(shn) 撒手锏(jin) 一哄而散(hng)D抹脸(m) 帛画(jn) 户口簿(b) 猝不及防(c)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下榻 头炷香 再接再厉 风马牛不相及 B.精萃 初生犊 合二为一 毕其功于一役 C.毕竟 核威摄 一成不变 天机不可泄露 D.辑录 副产品 两全其美 不废吹灰之力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A身为

3、王室后裔的杰克,虽然只有十七岁,又是第一次参加如此重要的媒体见面会,但他应对自如,沉稳风趣,性情乖张,表现出了良好的教养。B近年来,我们克服了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平稳渡过了金融危机,取得了令全世界为之侧目的成就,国际地位得到大幅度提升。C大学毕业刚刚进入加工厂的那段时光,夏天的闷热、蚊子的叮咬、往返路程的遥远无一不在与人过意不去,而今也都成了美好的回忆。D领导干部应该多到基层,深入调查研究,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把精力花在推进工作落实、提高效率上,不能粗枝大叶,大而化之。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国内一位从事铁矿石贸易公司的经理表示,日本大地震给从事铁矿石交易的企业提供了抄底的

4、可能,增加了铁矿石价格的不确定性。B现场的一位工作人员指出,由于是在二十层以上的屋顶实施违章建筑的拆除工作,高空作业安全系数比较大,预计进度将比平地拆除多用时四天。C鉴于西班牙半年来经济低迷、对外借债额度过高的情况,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公司近日宣布下调西班牙信用等级。D. 大部分经济发达国家的紧急救援管理,都是设立专门机构对各类灾害和民防事务实行统一指挥和协调,这必然需要大量的专业灾难救援工作者参与其中。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山的对面是山。 。 。 。 , ,如同浩荡的秋风,一直不离不弃地陪伴着我,在我的心间长久地凛冽。高高的山峦,稀疏的人家,我在其中的徘

5、徊,构成了一帘晴爽的秋色曾经的孤独无依是我成熟后生命的基调人家的高处还有人家山的静默类似于我之前多少年间的生活,悄无声息、平平淡淡,我深处其中,爱着自己的家园高高低低的村庄像大山的口袋,装满孩子们的忧伤和欢乐,零落的房屋在密林壑谷之间A B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云何尝能飞?泉何尝能跃?我们却常说云飞泉跃;山何尝能鸣?谷何尝能应?我们却常说山鸣谷应。我们把无生气的东西看成有生气的东西,把它们看做我们的同类,觉得它们也有性格,也有情感,也能活动。根据自己的经验来了解外物,这种心理活动通常叫做“移情作用”。“移情作用”是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仿佛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情

6、感。比如自己欢喜时,大地山河都在扬眉带笑;自己悲伤时,风云花鸟都在叹气凝愁。陶渊明何以爱菊?因为他在傲霜残枝中见出孤臣的劲节;林和靖何以爱梅?因为他在暗香疏影中见出隐者的高标。由此可见,移情作用是和美感经验有密切关系的,移情作用不一定就是美感经验,而美感经验却常含有移情作用。美感经验中的移情作用不单是由我及物的,同时也把物的姿态吸收于我。所谓美感经验,不过是在聚精会神之中,我的情趣和物的情趣往复回流而已。比如我在观赏一棵古松,我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古松本身的形象上,我的意识之中除了古松的意象之外,一无所有,我没有心思去分别我是我而古松是古松。古松的形象引起清风亮节的类似联想,我就于无意之中把这种

7、清风亮节的气概移置到古松上面去,仿佛古松原来就有这种性格。同时我又不知不觉地受古松的这种性格影响,自己也振作起来,模仿它那一副苍老劲拔的姿态。所以古松俨然变成一个人,人也俨然变成一棵古松。真正的美感经验都是如此,都要达到物我同一的境界,此时,移情作用最容易发生。移情作用往往带有无意的模仿。从心理学看,这本来不是奇事。凡是观念都有实现于运动的倾向。念到跳舞时脚往往不自主的地跳动,念到“山”字时口舌往往不由自主地说出“山”字。通常观念不能实现于动作者,是由于同时有反对的观念阻止它。比如念到打球又念到泅水,则既不能打球又不能泅水。如果心中只有一个观念,没有旁的观念和它的对敌,则它常自动地现于运动。聚

8、精会神看赛跑时,自己也往往不知不觉地弯起胳膊动起脚来,便是一个好例。在美感经验之中,注意力都集中在一个意象上面,所以极容易起模仿运动。移情的现象可以称之为“宇宙的人情化”,因为有移情作用然后本来只有物理的东西可具人情,本来无生气的东西可有生气。从理智观点看,移情作用是一种错觉,是一种迷信。但是如果把它勾销,不但艺术无由产生,即宗教也无由出现。艺术和宗教都是把宇宙加以生气化和人情化,把人和物的距离以及人和神的距离都缩小,它们都带有若干神秘主义的色彩。所谓神秘主义不过是在寻常事物之中见出不寻常的意义,这仍然是移情作用。从一草一木之中见出生气和人情以至于极玄奥的泛神主义,深浅程度虽有不同,道理却是一

9、样。(选自朱光潜谈美,有删改)6.关于“移情作用”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它是一种心理活动,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来了解外物,把无生气的东西看成有性格、有情感、能活动的东西。B.它常常发生在聚精会神地观赏一个意象时,我们常由物我两忘走到物我同一,于无意之中以我的情趣移注于物,以物的姿态移注于我。 C.它带有无意的模仿,因为在欣赏外物时,注意力集中在一个意象上,这时观念很容易实现于行动,形成模仿。D.它使本来只有物理的东西具有人情,形成人的一种错觉,是一种神秘主义,但对于艺术和宗教而言,它却是必要的。7.对于“移情作用”和“美感经验”关系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二者关系密切,移情作用离不开美感经验,是产生美感经验的必要条件。B.审美心理活动并不等同于移情作用,移情作用仅仅是美感经验的心理活动之一。C.真正的美感经验都要达到物我同一的境界,这时必定会发生移情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