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年毕业班第二次联合考试试卷(语文科参考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9600767 上传时间:2019-02-1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18.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三年毕业班第二次联合考试试卷(语文科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届高三年毕业班第二次联合考试试卷(语文科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届高三年毕业班第二次联合考试试卷(语文科参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届高三年毕业班第二次联合考试试卷(语文科参考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届高三年毕业班第二次联合考试试卷(语文科参考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三年毕业班第二次联合考试试卷(语文科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三年毕业班第二次联合考试试卷(语文科参考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年四校联考语文答案 1 永春一中永春一中 培元培元中学中学 季延季延中学中学 石光中学石光中学 2012019 9 届高三年毕业班第届高三年毕业班第二二次联合考试(语文次联合考试(语文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3 分)C(A 项,“商朝、周朝、秦朝分别把 11 月、12 月、10 月算作每年的第一 个月”不正确。由原文“夏正以正月,殷正以十二月,周正以十一月”可知,商朝是 12 月,周朝是 11 月。B 项,扩大范围。原文为“汉武帝时改用太初历,以建寅之月为岁 首,以后约两千年间,除王莽、唐武后等一度改为殷正、周正外,大多沿用夏正”。D 项, “最早提及除夕这一名称的是吕氏春秋季冬纪”,不

2、正确。吕氏春秋季冬 纪 只是记载了有关“除夕”的活动, 但并没有说这本书是最早提及“除夕”这一名称的。 故选 C 项。) 2.(3 分)B(“是为了论证夏历、殷历和周历所定的正月的时间各不一样”不正确。 引用诗经的记载是为了论证“正月名谓的出现甚早”。故选 B 项。) 3. (3 分)B(“三正论揭示了夏历、殷历和周历三者的区别”不正确。由原文 “认为夏正建寅,殷正建丑,周正建子是夏商周三代轮流更改正朔”可知,“三正论”并 没有揭示三者的区别,只是三者正月的月份次序各有更改的情况。故选 B 项。) 4(3 分)A(B 项,“但未必创新交易方式、交易对象”错误,根据原文第二则材 料中的“不难看出

3、,创新的不只是交易方式、交易对象,更是共享的价值理念”,应改为 “至少要创新交易方式、交易对象”。C 项,“知识技能、生活服务和房屋住宿”在 2017 年我国共享经济重点领域市交易额增速中是前三甲,但在 2017 年我国共享经济主要领域 融资额中,前三甲为交通出行、生活服务、知识技能。D 项,“以 300 万套房满足 7600 万 人住”属于强加关系。) 5(3 分)B(B 项,“其生产、销售等环节都带有体验并及时改进的优势”,无中 生有,在原文中找不到依据,属无据推断。) 6(6 分) 加强分类管理,建立共享单车、网约车、知识分享等规则、标准; 制定相关政策,积极提高消费者在共享经济中的安全

4、感; 将共享经济和乡村振兴结合起来,寻找和开发更多的共享经济产业; 出台共享经济的监管条款,促进共享经济的扩张; 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发布共享经济重点领域、主要领域的发展趋势,为投资和消费 提供重要参考。 (本题答案来源于材料,但高于材料,现有材料是寻找解决实际问题的依据,但现有 材料的原句绝不是最佳答案,更不是最佳答案的全部,这就考查了考生真正读懂多文本的 内涵、联系社会生活现实而解决实际问题的高层次能力。根据材料二,“单车的乱停乱 放对原创内容的保护和传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形成要点;根据材料二,“同 时也蕴藏由此而生的风险已经成为共享经济成长过程难以回避的命题”,可形成要点 高三年四校联

5、考语文答案 2 ;根据材料四,可形成要点;根据材料五,“欧洲一些国家因为缺少适用于共享经济 的监管条款,而抵制了共享经济的扩张”,可以推知要点;根据材料三中的图表,可形 成要点。意思相近即可,每点 2 分,共 6 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给满分。) 7(3 分)C(“但也从中看出宏伟对农村前景的失望”分析错误,宏伟让父亲回城并 不能看出宏伟对农村前景的失望,过分拔高) 8(6 分)描写出家乡一片荒凉的景象,烘托了伤感的氛围。反衬出父亲对家 乡的眷恋与热爱,并与下文父亲在田地劳动的场景形成照应。表现作者对农村发展的忧 虑,从而引发人们对于乡村治理的思考。(每点 2 分,共 6 分) 9(6 分)作为

6、文章隐藏的线索,串联起了全文。父亲多次从城市偷跑回来,其实 都是离不开他视为“命根子”的庄稼。“命根子”一词运用借喻的方式,形象生动地表 达出作者对庄稼的情感,同时引发读者的思考。深化了小说的主题。“命根子”一词突 出了庄稼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呼吁我们要重视农民、农村、农业的发展。(每点 2 分, 共 6 分) 10.(3 分)D(原文标点:初,欲直书仲鸿名,同台张孝伯见之曰:“书其名则窜矣。 凡阿附宰相,本冀官爵,此人沉埋六院且二年,心迹可察。”卒不书其名。) 11.(3 分)D(古代统治者在朝堂外悬鼓,让官民击鼓上闻,以陈述冤屈,或者陈述谏 议,称为“登闻鼓”。) 12.(3 分)C(“韩

7、侂胄仗势打击报复,说赵汝愚与游仲鸿搞宗派”错,说汝愚与游仲 鸿搞宗派的是胡纮) 13.(10 分) (1)询问这件事争端的起因,是因为州里拖欠买马的钱,于是派人告诉董蛮说:“放回 俘虏就偿还买马的钱,不然大军就来了。”(得分点:“端”“直”各 1 分,句意 3 分) (2)大臣事奉君主的原则,如果有利于国家,生死随它。既然不能死,为什么不辞官? (得分点:“道”“曷”各 1 分,句意 3 分) 14.(3 分) B(诗的第三、四句所写并非“风筝挣脱线绳飞天而去”,而是乘线凭风 高飞的场景。故选 B。) 15.(6 分)本诗的纸鸢和逍遥游中的斥鴳都显得自大无知(2 分),但本诗中“笑 杀鹏抟”的

8、纸鸢,暂时高飞却嘲笑未能远飞的大鹏,这是一旦得势便嘲笑有志难伸之人的 小人行径(2 分),而庄子逍遥游中斥 鴳不知自己也有所待,见识短浅。(2 分) 16.(6 分) (1)临溪而渔 山肴野蔌 (2)子无良媒 士贰其行 (3)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一空 1 分,写错别字不得分,字迹辨认不清不给 分) 高三年四校联考语文答案 3 17.(3 分)B 18.(3 分)D(过渡句) 19. (3 分)A(因地制宜: 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条件,制定相应的妥善措施。就地取 材:在原处选取材料而不假外求。后用于指在自己所处之地,选取合意的人才或事物。直 言不讳:无保留地、坦率地谈出事实、意见或感情。单刀直

9、入:原意是勇猛前进,现在则 比喻说话直截了当,锋芒甚锐。高歌猛进:大声唱歌,勇猛前进。形容情绪激昂,勇往直 前。急流勇进:在急流中勇敢前进,形容果断、勇猛,一往无前。志同道合:志向相同, 意见一致。同舟共济: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 20(5 分) (1)“不断”改为“持续”; (2)“估计”改为“预计”; (3)“很冷”改为“降温”或“寒冷”; (4)“要求”改为“希望”或“请”; (5)“打开”改为“启动”。(每点 1 分,指出不得体之处并改正才能得分,共 5 分) 21.(6 分)示例:用户首先查询车票,如果没有售完,用户可以直接选择购票并按提 示支付即可完成购票任务;(3

10、分)否则,系统会自动监控,一旦有余票就会自动为用户 抢票并通知用户购票和完成支付,如果没有就继续检测。(3 分) 【参考译文】 游仲鸿宇子正,果州南充人。淳照二年者中进士。李昌图总领蜀地赋税,(游仲鸿)被 征召担任买粮官, (李昌图)认为他的才能杰出, 说: “我负责粮饷多年, 只得到一个人才。 ” 李昌图被召入朝廷,首先推荐游仲鸿,提拔为四川制置司干办公事。叙州董蛮侵犯犍为边 境,宪司准备联兵讨伐他们,游仲鸿请求前往。询问这件事争端的起因,是因为州里拖欠 买马的钱,于是派人告诉董蛮说:“放回俘虏就偿还买马的钱,不然大军就来了。”蛮人 听从命令,游仲鸿接受蛮人投降而返回。担任中江县知县,总领杨

11、辅发文征召安排在幕府 下。当时关外营田共有一万四千顷,每亩只收七升粮。游仲鸿建议,请求分田给应当淘汰 的士兵,保留兵籍,等几年后,淘汰的多了,耕田的多了,那么强行征收的一切赋税可以 依次减少。杨辅赞同他的建议。赵汝愚在枢密院,认为游仲鸿正直诚实见识广,向他询问 蜀地的利弊。光宗因病很久没到重华宫上朝,游仲鸿给赵汝愚写信,说:“大臣事奉君主 的原则,如果有利于国家,生死随它。既然不能死,为什么不辞官?”赵汝愚担任右丞相 后,因为游仲鸿长期往来在他的门下,避嫌不使用。当初,赵汝愚决定策略时,知阁韩侂 胄很有功劳,希望掌管军事,赵汝愚不同意。韩侂胄正在朝廷中得势,很生气。赵汝愚已 有危险的迹象。赵汝

12、愚因淮东、淮西总领赋税积累很多弊端,上奏派游仲鸿去核实。游仲 鸿说:“丞相的势力已经孤单,不担忧这个方面却反而担忧那个方面吗?”改为监登闻鼓 高三年四校联考语文答案 4 院处罚。监察御史胡纮迎合韩侂胄的意思,诬陷赵汝愚藏邪心,说朝官中有人推知他的宗 派,是游仲鸿。开始想直接写游仲鸿的名宇,同台张孝伯见了说:“写了他的名字就要贬 官。凡是阿附宰相的,本来是希望求官爵,这个人埋没六院将近两年,心迹可见。”最终 没有写他的名字。吴曦反叛,宣抚司幕官薛绂到采山拜访游仲鸿,游仲鸿对他哭泣,指着 案桌上一部书给薛绂看并说:“开禧丁卯正月游某死去。对家人说:“吴曦逼我死,就填 那天的日子。”宣抚使程松已经差

13、不多全部拋弃他的军队逃跑。程松到了果州,游仲鸿对 薛紱说:“宣威肯留下来,那么我用积蓄的二万缗钱犒赏士兵,护送宣威到成都。”程松 不理会而离去。不久,吴曦被杀。请求退休去世,享年七十八岁。 “猪肉奖学金”激励学习淬炼品德 11 月 24 日,福建南安南安九都中学举行 2018 年家长会暨期中考表彰大会上,学校向 优秀学子奖励农家土猪蹄和腿肉的视频,一下子在网上火了。“猪蹄寓意金榜题名,而古 代就有功名肉之说,效仿古人。”该校校长黄泉水说,“我们就是想让孩子们明白, 能够取得好的成绩,要懂得去感恩,感恩很多人为自己的付出,要能够去跟父母们分享成 长的喜悦。”学校还特意在猪肉奖品上绑了一张标签:感

14、恩、分享、奋进。(东南早报 11 月 25 日) 事实上,相较于以往学校直接发奖金、奖状等很多常见类型奖励,像此次当事学校这 样把猪肉当做奖学金的,虽然并非首创,比如早在 2016 年浙江温岭一中学的开学典礼, 学校就奖励给 45 名优秀学生的“猪肉奖学金”:一等奖 5 斤,二等奖 3 斤。但就现实来 看这却还是并不多见,还属于现实中的稀缺品。 也正因为此,此次“猪肉奖学金”的新闻一出,就又立刻获得了舆论的高度关注。对 此,舆论有赞有弹,也有不置可否一笑了之的。笔者以为,“猪肉奖学金”不仅是一种积 极的奖励学生方式创新, 而且这种奖励方式激励效果更佳, 一举多得, 置于现实教育而言, 这值得关

15、注可定。 相较于以往奖金、奖状、笔记本等很多常见类型奖励可以长久保存、独享性较强的特 性,由于猪肉这种奖品不宜太长存放,就决定了这种奖励更具共享分享性。这也就进一步 决定了“猪肉奖学金”相较于以往的奖励方式,更能让父母、亲朋感受到孩子(自己)努 力学习结果的快乐,因而更具示范意义,更能让孩子感受学习好的自豪感,更能大范围、 直观的传播学习好的魅力,最大化凸显奖励鼓励好好努力学习的功能。 更重要的是,“猪肉奖学金”在孩子与家人、朋友、邻居等分享成果过程中,让孩子 感受最大学习好的自豪感、激励更大学习兴趣的同时,无形中也教育培养孩子学会了与人 分享、同人分享可以享受更大更多的快乐,对孩子从小的待人

16、处事,尤其是学会与人分享 品德的淬炼、培养上,具有很好的潜移默化和直观效应,是一种很好的分享教育创新,是 对目前社会、家庭等相对缺少分享教育的一个很好弥补。 高三年四校联考语文答案 5 而且相较于目前不管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教育过多注重孩子文化课学习,但偏少 品质培养,且基本都是课堂说教多、书本学习等枯燥无味和说服力差,形式死板教育效果 不佳等而言,“猪肉奖学金”无形中不但让孩子们知道了与人分享品质的必要性,而且是 在提前的快乐感受中知道这种分享的可贵与诸多快乐,自觉积极的参与到与人分享的实践 中,更容易让孩子接受和无形中自觉不自觉的置身实践当中,教育效果和社会价值更佳。 此外,“猪肉奖学金”对当事的学校、老师形象、能力、智慧等,都是一种有效的正 面无形宣传,凸显他们在教育改革创新、大胆实践等方面的积极作为。在不断强调和倡导 教育改革创新要有更大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当下,这样的举动无疑也是一个榜样,具有示 范意义。 一个“猪肉奖学金”创新,也许对我国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