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生活的美表现美的生活

上传人:zhuli****0000 文档编号:7911793 上传时间:2017-09-24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现生活的美表现美的生活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发现生活的美表现美的生活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发现生活的美表现美的生活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发现生活的美表现美的生活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发现生活的美表现美的生活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现生活的美表现美的生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现生活的美表现美的生活(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写景的方法:1、人的各种感受,视、味、听、嗅、触。观察静态(颜色、形状)观察它的动态(四季变化、生长过程、刮风下雨)环境气氛。多角度:音响、颜色、气味、形状、质地,静态、动态。2、多种修辞手法相结合,拟人比喻。3、动静结合,虚实结合4、正面侧面结合5、联想想象、情景交融。观察的顺序,由上到下,比喻是景物描写中最常见的方法,它的作用在于使景物明白生动,并可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大大丰富形象的内涵。紫藤萝瀑布拟人,用人的形态、动作、甚至情感来描画事物,使之表现的具有人的细想感情,会说话思考,有喜怒哀乐,具有生命的活力。对比也是常见的方法。初中作文系列化训练教程 系列三、写景作文训练一、训练目的:1

2、、掌握写景基本技巧。2、提高描写景物的能力。二、描写景物的一般方法:1、例文导读:(1)原句:在水天相连的地方,是 乌云。 改写句:在水天相连的地方,是一道尚未退却的 乌云,它翻滚着,好似奔腾的骏马。 (2)原句:而我的脚下是公路。一副多美的画卷啊! 改写句:而我的脚下,银 色的公路像是一条哈达,逶迤着伸向遥远的地方一副多美的画卷啊! (3)原句:一棵一棵的油菜, 连成一片一片的, 颜色是黄的,味道很香。改写句:一棵一棵的油菜, 连成一片一片的,那油菜花的颜色好象是被精灵的画笔渲染过的一样。黄颜色,使人陶醉其中,有风的时候,更是 阵阵清香扑面而来,在花的清香中似乎夹杂着泥土味。也就是这种味道

3、让我记忆深刻的。 (4)原句:雪飘落下来,撒在青松上,又在大风的吹拂下,掉到了地上,大地好像成了一个童话世界。该写句:“雪跳着轻盈的舞蹈向下飘落。 给青松撒下了洁 白的花朵, 为杨柳裹上了素雅的银条。风吹来,玉屑似的雪末儿 纷纷扬扬,轻轻地着陆。雪神给大地铺上了银毯,给屋顶戴上了白帽哈哈!这里简直成了童话世界。 ” 思考:品味上述改写之后的句子,思考怎样能够将景色写得更美?三、写景方法的总结:1. 对所写景物加修饰语:越丰富的修饰词,就越能将景色描写地具体生动。2. 运用修辞手法:恰当的修辞手法能够让你的语言充满灵性。3. 对景物多角度描写:对景色进行描写的时候要注意从多个角度来展开,如“形色

4、味”等。4. 在写景中融入自己的感受或合理的想象:合理的想象能够给文章注上新鲜血液,而在景色描写中的独特感受,更能将情与景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情由景生,景为情活。5、要注意对景物的观察和描写顺序,让文章条理清楚。比如:一天时间变化,一年四季的变化,整体的状态和局部的姿态秋天的树叶作文指导课教学设计 作者:admin 加入时间:2009-11-14 12:52:26 点击:2704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习作3秋天的树叶作文指导课教学设计镇江市金山实验学校 徐 进教学目标:1、在教师指导下,写一篇以秋天的树叶为题的习作,写出秋天树叶的形状、色彩。2、指导学生学习仔细观察周围树叶,能抓住特点,想象丰富,

5、清楚明白、有条理地介绍。3、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写出秋天树叶的特点。教学难点:能做到有序观察,抓住特点,加强体验和想象。教学准备:1、教师制作秋天的树叶(枫树、银杏、冬青、龙爪槐、樟树、红花继木、芭蕉、铁树、松树等)PPT 课件、钢琴曲秋日的私语 、民族音乐秋思 、下水文。2、提前一周组织学生课前观察校园、村庄周围和学校旁金桥大道人行道边的树叶,采集自己喜爱的树叶。3、学生搜集并积累描写秋天树叶的相关语言材料。教学时间:90分钟教学过程:一、 欣赏秋天的树叶,拨动情感的心弦。目标:创设情境,激发动机,乐于表达。作用:引发学生对课前观察秋天树叶的回忆与感受,整体把握秋

6、天树叶的特点,产生喜爱之情,使秋天的树叶成为学生由内向外,自己想倾吐的内容,产生习作的内驱力。注意点:课件中的图片要是学生所熟悉的,既要有整棵树的全景展示,更要有树叶的特写。观赏树叶,提醒学生注意留心各种树叶的色彩、形状。1、师述:现在正是金秋时节。课前,同学们已经在校园内、上学路上以及村庄周围注意观察过秋天的树叶(板书:秋天的树叶) ,现在请同学们简要交流你们看到的秋天的树叶,从树叶的颜色、形状或感受等方面说一说。2、学生简要汇报。(过渡)秋天的树叶,颜色美,形状美。老师觉得秋天的树叶就是一幅幅画,色彩斑斓,多彩多姿。下面请同学们欣赏校园里和学校附近老师拍摄的一组秋天的树叶。4、学生欣赏秋叶

7、。 (出示课件) 在优美的音乐背景下,欣赏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树叶,激发学生对树叶的喜爱之情,引导学生说出真实而独特的感受。5、激发习作的内驱力。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说一说、写一写秋天的树叶。同学们习作完成后,老师将以“秋天的树叶”为主题,在学校为我们班举办一个习作展览,优秀的习作还将被推荐到学校网站和京江晚报 凤凰资讯等报纸上发表。二、指导观察秋天的枫叶。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按一定的顺序,抓住特点,清楚介绍,有序表达。作用:指导学生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树叶,大胆想象,渗透表达的顺序。注意点:提醒学生不必拘泥于老师提供的句式,可以按照自己的表达习惯与方法,组织好介绍的语言,主动观察,自由表

8、达。同时告诉学生,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不要只停留在一片叶子上,要注意发现同是一种树叶的不同的地方。一) 、观察“枫树叶 ”,学会由整体到部分进行有序介绍。 观察一树枫叶:1、 师述:首先看一树的枫叶。 (出示 金黄的、红中透黄的、火红的三幅图)2、 学生观察,把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说出来。教师出示下列句式:颜色:( )的叶子,就像( ) 。形状:( )的枫树,仿佛( ) 。阳光下,犹如( ) 。动态:风乍起,树叶摇动,枫树好似( ) 。2、交流、点评。指导学生从抓住特点、叙述顺序、表达方法几方面点评。(板书:颜色 形状 )过渡:同学们对一棵枫树的观察与介绍,抓住了特点,想象丰富。

9、下面请看一片枫叶,用同样的方法进行观察与介绍。 观察一片枫叶:出示(火红的枫叶特写图)或学生拿出自己采摘的枫叶观察,同桌相互介绍。1、自主观察枫叶的颜色、形状,想象风儿吹过的情景。2、指名口述;指导学会由整体到部分,有序观察,想像丰富,叙述具体。颜色 形状 叶柄、叶片、叶边缘、叶脉动态 微风吹过 学生口述风中的枫叶。 指导抓住特点,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具体形象地表达。 小结:我们在介绍秋天的树叶时,抓住树叶的特点,展开丰富的想象,同时,做到动静结合,秋天的树叶就会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板书:静态 动态) 阅读教师下水文, 在体会与比较中习得观察与表达的方法。1、学生阅读秋天的枫叶 。

10、秋天的枫叶牡丹虽然雍容华贵,桂花尽管芳香扑鼻,我却更爱秋天的枫叶。阳光下,远远望去,火红的枫树分外耀眼,如同烧着的晚霞。走近观赏,枫叶长在树梢,疏密有致。它们有的红得鲜,有的红得艳。一片片叶子,精神抖擞地平展着,绝无低垂。淡红的叶柄和鲜红的叶片组成了可爱的枫叶。每一片叶子分为七片中间宽末端细的小叶子。它们长短不同、大小各异。长的,像一根根美丽的羽毛;短的,似一枚枚漂亮的发卡。它们组合得又是那样的自然、妥帖,充满韵味,仿佛小金鱼美丽的大尾巴,又似惹人喜爱的蝴蝶再瞧,一根根叶脉清晰可见,伸向叶子的四周。摸一摸,叶片正面软软的,滑滑的,就像绒布;手指滑过叶片边缘,感到痒痒的,原来那儿分布着许多有规则

11、排列的“小锯齿” 。一阵微风吹来,枫叶在树枝上不停地颤动着,似乎兴奋不已。叶片在风中发出的沙沙声,那是在悄悄地告诉我:“ 看!我们红艳艳的,多么漂亮 ”哦,秋天的枫叶,红似火,美如画。2、交流,体会观察与表达的方法。 (抓住特点,动静结合,大胆想象,有序观察与描写。 )3、介绍开头和结尾的方法开头方法 开门见山(例:秋天到了,许多树叶无声无息地脱下自己绿色的外衣,穿上了艳丽的礼服。 ) 作比较(例:牡丹虽然雍容华贵,桂花尽管芳香扑鼻,我却更爱秋天五彩斑斓的树叶。 ) 名言警句引入(例:“一叶知秋” “霜叶红于二月花”)抒发感受 (例:秋天的树叶,美不胜收,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景象令人心旷神怡,

12、流连忘返。)结尾方法 首尾呼应 (例:秋天的树叶,绚丽多姿,是一幅画,是一首诗。 )抒发情感 (例:多么迷人的秋叶啊!或我真想做一片秋天的树叶。 二) 、学生观察自带的树叶,自主习作。目标:清楚明白地写出树叶的特点,动静结合,想象丰富。作用:运用习得的观察和表达方法,自主观察,乐于表达。注意点:教师要维持好教室的纪律,帮助个别学生观察时抓住树叶的特点,指导学生遣词造句。同时,通过比赛激励的方式,比一比谁写得快,使习作一气呵成。1、 学生回想观察树叶的情景,观察、描写自己喜爱的两种树叶。预设:银杏叶 樟树叶 桂树叶 冬青叶 芭蕉叶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带的树叶,先仔细观察树叶的形状、颜色,注意展开

13、丰富的想象,然后有条理地写下来,等会儿请你为大家介绍。2、学生自主习作,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遣词造句,做好个别辅导。同时,通过比赛激励的方式,比一比谁写得快,使习作一气呵成。四、示范评改。目标:在示范评改中明确习作的要求和方法,抓住特点,想象合理,动静结合,有序介绍,学会使用规范的批改符号。作用:发挥学生中典型习作的指导作用,优秀的给予鼓励,不足的指出问题,并提出修改的要求,为下一环节 学生自改,提供示范。注意点:评改以教师为主,突出本次习作的要求,少引导学生发表意见,把时间留给学生自主修改。挑选3 5篇学生典型习作,指名朗读,教师进行评点。优秀的给予鼓励,不足的指出问题,并提出修改的要求,

14、为下一环节 学生自改,提供示范。五、自改习作目标:在自主评改的实践中,将树叶的特点能具体明白、文从字顺、有条理地表达,做到想象丰富,表达明白具体。作用:让学生在评改的实践中提高习作水平和修改文章的能力。注意点:评改需要反复地读,敢于出声地读,要仅仅围绕本次习作的要求,正确使用修改符号。教师重点对个别学生给予修改的辅导。六、展示交流目标:在交流中,享受书面表达带来的精神愉悦。作用:通过交流,展示书面表达的成果,相互学习和激励。注意点:重在树立学生习作的自信心,面向全体,给予更多的学生展示的机会。七、板书设计。颜色 形状 秋 天 的 树 叶静态 动态 (此文获全国作文教学设计一等奖)先展示某专家的

15、看法,请各位发表高见中学作文教学的基本内容:1感受写作的过程古人说:“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这可能是说写作的责任和艰难。但我想理解为写作需要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验也是不错的。写作过程,是一种极为复杂和丰富的过程,恐怕谁都说不清楚,听不清楚。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即使说清楚了,听清楚了,也是非亲历不能真正理解。这个亲历的过程,就是一种最好的学习方式,也是最重要的学习内容。很多写作的大家,并没有名师的指导;很多名师,也没有能指导出大家。这足以说明,所谓的“教学” 对于写作能力的提高是多么的苍白无力,而亲历和体验是多么的重要。因此,对于作文来说, “不教而教 ”,让学生亲历写作的过程,体验写作的过程,去经历体验和积累种种写作的感受,是作文教学最最基本的教学内容。毛泽东说: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只有亲口尝一尝。这对写作来说是至理名言。小马过河,只有自己到河里一探深浅。站在岸上,听老马“讲” 和在老马指导下“练”,终究不能解决问题。无论是作文指导还是作文评讲,教师都不可剥夺学生这样的权利,更不能以自己的主观认识或他人的经验强势压迫和替代学生的写作体验;而要善于激活学生自觉体验写作过程、反思写作过程的意识,共享写作体验的资源。2体悟写作的规律写作是一种高层级的语文能力,是一种复杂的学习活动。尽管人们对它的认识还很肤浅,但它有其自身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