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与物理教学大纲的对比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7906268 上传时间:2017-09-24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36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与物理教学大纲的对比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与物理教学大纲的对比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与物理教学大纲的对比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与物理教学大纲的对比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与物理教学大纲的对比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与物理教学大纲的对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与物理教学大纲的对比(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与物理教学大纲的对比2009-06-27 来源:精华在线第一章 物理课程标准与物理教学大纲的结构对比教育部于 2003 年 3 月颁布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 是物理教材编写、物理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物理课程的基础。它体现了国家对高中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了物理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了教学和评价建议。这一纲领性文件对于课程标准的功能作了很好的定位。对比沿用了几十年的高中物理教学大纲 ,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 在框架结构、体例、内容和表述方法等几个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框架结构

2、的变化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 (以下简称物理课程标准 )框架结构的研制思路主要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课程标准的职能,在于体现国家对课程所提出的统一要求和具体规定,为教科书的编写和教师的教学提供依据,同时也是评价学生学业成绩和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标尺,是国家督导学校办学的一种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学生在知识、技能、能力、态度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了课程的性质、任务以及课程内容的框架和要点,既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也是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和评估考试的依据。第二,制定国家课程标准,应根据基础教育的任务、教育基本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考虑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所必需的基本

3、素质;结合各门类课程特点,渗透对学生思想品德、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方面的要求。首先要根据课程目标与内容划分学习领域,然后根据学生发展的状况确定学习水平,还要结合课程目标和学生特征把学习领域具体化为内容标准。第三,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应注重在追求学生发展的共性的基础上,突出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要求。课程标准规定的是基本的要求、基本的学习水准,由此保证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规定的教育教学目标,体现课程标准的共性 。但基本的学习要求终究要落实到个体学生的身上,那么就应该关照个体学生的兴趣、需要,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第四,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要关注课程内容的选择性和课程评价的过程性。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根据各学习领

4、域的学习目标而进行,课程目标是教学内容选择的依据。要考虑地方和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评价方面,淡化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强化评价的激励和发展功能,突破传统的终结性评价而更加注重过程性评价。基于以上考虑, 物理课程标准框架结构的主要内容包括五部分,即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和附录。第一部分:前言。结合物理课程的特点,阐述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性质、基本理念与基本标准的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及素质教育的要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阐述物理课程的总体目标与学段目标。第三部分:内容标准。该部分具体阐述物理课程的内容目标,

5、就是用明确的行为动词(描述学生达到何种学习程度的动词,如背诵、证明、模仿、绘制等)阐述学生在经过一定阶段的学习后应达到的目标。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为了确保国家课程标准能够在全国范围内绝大多数学生身上实现,需要在国家课程标准中附带提供推广或实施这一标准的建议,主要包括教与学的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以及教材编写建议等。此外, 物理课程标准最后还附加了附录 部分,包括物理实验专题和物理专题研修两部分内容。物理教学大纲主要包括如下内容:教学目的;课程安排;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必修物理课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必修加选修物理课的教学内容和要求;教学评价;附录。 物理教学大

6、纲的“教学目的”项目之前的三段文字,表述了物理课程的性质和课程目标,这对应于物理课程标准的前言部分,但是后者的表述更加全面、清晰。 物理课程标准与物理教学大纲框架结构的对比如表 31。二、框架内容的变化1 物理课程标准与物理教学大纲关于课程性质和价值的表述如表 32。2课程理念的表述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五条课程理念,而物理教学大纲没有明确和系统的表述,体现课程理念的表述散见在各部分之中(见表 3 3)。3课程设计的思路物理课程标准提出了层次分明,表述明确而系统的课程标准设计框图, 物理教学大纲没有这一部分(见图 3 2)。4课程目标物理课程标准提出了课程总目标和具体目标。总目标为:“学习终身

7、发展必备的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了解这些知识与技能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关注科学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能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解决一些问题。发展好奇心与求知欲,发展科学探索兴趣,有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社会责任感。了解科学与技术、经济和社会的互动作用,认识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全球观念。 ”课程具体目标分为三个维度,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其内涵共有多达 15 条详细说明。 物理教学大纲与之对应的三条教学目的:使学生学习物理学基础知识及其实

8、际应用,了解物理学与其他学科以及物理学与技术进步、社会发展的关系。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志趣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树立创新意识,结合物理教学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5课程结构模块化的课程结构设计是物理课程标准最为明显的特色。高中物理课程由 12 个模块构成,每个模块占 2 学分,其中物理 1 和物理 2 为共同必修模块,其余为选修模块。学生完成共同必修模块的学习后,可获 4 学分,接着必须再选择学习一个模块,以便完成 6个必修学分的学习任务。在获得 6 个必修学分后,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发

9、展潜力以及今后的职业需求继续学习若干选修模块。课程结构框图如图 33。在本课程的必修与选修模块设置中,有以下基本思考:(1)在共同必修模块物理 1 和物理 2 中,学生通过对物体运动规律、相互作用、能量等核心内容及相关实验的深入学习,进一步体会物理学的特点和研究方法,了解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潜能,为后续课程的选择和学习做准备。(2)本课程不仅通过选修模块体现了课程的选择性,而且还在必修模块中为学生有个性地发展提供了机会。学生完成共同必修模块学习后,已获 4 个必修学分,余下的两个必修学分可以通过选学后续课程获得。(3)完成必修学分的学习后,学生可以根据学习兴趣、发展潜能和今后的职业需求选学有关内容

10、。学生最好参照“高中物理课程结构框图”的顺序选择课程,以便循序渐进,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学生也可以跨系列选学相关模块,根据需要决定学习某系列模块的先后顺序。(4)本课程是为大多数高中学生发展设置的国家课程,为了让学有所长的学生更充分地发展,我们建议学校根据具体情况开设相关的课程,如“物理实验专题”、 “物理专题研修”等,以便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验素养,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研究能力等。物理教学大纲把课程设置为两类课程,以适应不同学校和具有不同兴趣、特长的学生的需求,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其中必修物理课是基本要求的物理课,是全体学生必须学习的,简称类物理课。必修加选修物理课是

11、较高要求的物理课,适合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学习,简称类物理课。对比原来“二一分段”的课程模式,两类课的设计使学生的选择性仍然是非常有限的。采用“二一分段” 的课程设置,学生在高一和高二都要学习共同的课程,只有在高三,可以选择学或者不学物理。两类课程是个交集,两类课程的实施,学生在高一都学习共同的课程,在高二可以选择学习类物理课或者类物理课,学生只有两种选择。采用模块化的课程设置,物理科目的必修学分是 6 分。由于每个模块占 2 学分,因此学生至少要修习三个模块才能完成必修学分。但学生选择哪三个模块修习不是任意的,并不是在十二个模块中任意选择三个,只可以选择三种“2+1”组合模式之一,即两个共同必修

12、模块(物理 1和物理 2)加一个选择必修模块(选修 11、选修 21、选修 31 中的一个) ,如图35 表示。图中的箭头表示学习三个模块的顺序,前一个模块是学习后一个模块的基础。其中物理 1 和物理 2 都是力学模块,选修 11、选修 21、选修 31 都是电学模块。这就是说,学生达到最基本的物理学分要求,就有三种选择,完成必修学分后,学生还可以选择其他9 个选修模块中的任意组合,这就使得选择性丰富多彩了,当然,在实施中还要受到实际教学条件等因素的限制。第二章 必修内容的比较在必修内容部分,主要就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的组织体系、力学内容、电学内容和物理实验四个方面作一个初步的比较。第一节 组织

13、体系的变化一、必修物理课程设置的变化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 规定,普通高中学制为三年。课程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构成,并通过学分描述学生的课程修习状况,其中物理科目的必修学分是 6 分。由于每个模块占 2 学分,因此学生至少要修习三个模块才能完成必修学分。但学生选择哪三个模块修习不是任意的,并不是在总计十二个物理模块中任意选择三个,只可以选择 A、B、C三种“2+1”组合模式之一,即两个共同必修模块(物理 1 和物理 2)加一个选择必修模块(选修 11、选修 21、选修 31 中的任意一个) ,见图 35 表示。学分制的课程设置模式,在必修阶段就给学生提供了三种选择,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下面我们

14、就把以上 5 个模块作为物理课程标准的必修内容和物理教学大纲规定的必修物理课(或类物理课)作一个比较。 二、必修内容知识体系的变化与物理教学大纲相比, 物理课程标准在必修内容知识体系上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不再刻意追求知识体系的全面性,在原来力、热、电、光、原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中,只保留了力、电两部分核心内容,如图 41 所示。在物理教学大纲必修内容中,包含力、热、电、光、原五部分共 17 个单元;在物理课程标准必修内容中,包括力、电两部分,13 个二级主题。这些主题与物理教学大纲中的 11 个单元有对应关系,两者的对比如图 42。三、必修知识内容的变化物理教学大纲与物理课程标准的必修内容对比如

15、表 41。物理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必修内容,共有 17 个单元,153 个教学要求条目(或称知识点) ,其中 A 层次要求 117 个,B 层次要求 23 个,选学条目 19 个;演示试验 70 个,其中选做 7 个;学生实验 15 个,课题研究 4 个。教学要求条目的分类如表 42 所示。表 42 教学要求条目的分类*注:A 层次中含有 6 个选学条目, 1 个力,5 个电;表中选学的 13 个条目没有层次要求。由上表可以看出,力学和电学内容占有绝对优势,是核心内容,其知识点占 153 个条目中的 70%,占 A 层次 117 个条目中的 69%,占 B 层次 23 个条目中的 92%。物理课程

16、标准必修模块的 13 个二级主题中,力学占 5 个,电学占 8 个,具体内容的变化分析如下。第二节 力学内容的变化物理课程标准中的共同必修内容物理 1 和物理 2 都是力学模块,物理 1 中的内容对应于物理教学大纲中的直线运动、力、牛顿运动定律三部分内容,这是力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习其他力学等模块的必备知识。物理 2 中的内容和物理教学大纲中的曲线运动、万有引力、机械能等部分对应(见图 44) 。为了便于比较,把物理课程标准中知识目标行为动词的“了解”和“认识”与物理教学大纲中教学要求的 A 层次对应;把物理课程标准 中知识目标行为动词的“理解”和“应用”及“会 ”与物理教学大纲中教学要求的 B 层次对应。这样就可以把物理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