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发展及对广告业的冲击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9021543 上传时间:2019-02-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互联网发展及对广告业的冲击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互联网发展及对广告业的冲击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互联网发展及对广告业的冲击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互联网发展及对广告业的冲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互联网发展及对广告业的冲击(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中国网民规模与普及率:1. 图示,网络的普及率和网民上网时间,民众一天内接触到媒体比例2010年统计中国网民已经达到4.5亿,互联网普及率34.3% 网民规模居全球第一,网络营销成为企业必备的营销方式。宏观经济形式持续良好,网络基础建设务实推进,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更加完善,推动了2010年我国国民规模和普及率的稳步提升。(1)国家扩内需的政策力度持续加大,推动了信息产品需求的释放。(2)信息设施资源建设稳步推进,互联网发展的基础更为坚实。(3)移动互联网向纵向发展,社会化媒体渗透用户生活。二:图示:中国网民性别结构和中国网民年龄结构 中国网民性别结构图 中国网民年龄结构图(1)2010年女性

2、网民的增长快速,女性网民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男性,大有后来居上之势,在发达国家女性网民数量已经与男性持平或超过了男性网民。(2)2010年,30岁以上各个年龄段网民占比均有所上升,整体从2009年底的38.6%攀升至目前的41.8%。10-19岁年龄段的网民所占比例下降较多,与该年龄段实际人口数下降有关。三:图示:中国网民网络应用行为状况2010年我国网民整体互联网应用呈现三大特点:(1)搜索引擎成为网民的第一大应用,在互联网信息迅速膨胀的今天,传统门户网站地位有所降低,而搜索引擎作为互联网发展的引擎,越来越显现出其“新门户”的特点。(2)2010年12月网络新闻的使用率为77.2%,用户规模达

3、到了3.53亿,网络新闻内容的生产和消费行为快速扩展,未来网络新闻市场将更加繁荣。(3)2010年12月,博客在网民中使用率提升了6.7个百分点,达到64.4% 用户规模达2.95亿人。博客的快速增长与即时通信、SNS、微博等国内社交网络应用的快速发展密切相关。四:中国互联网用户不同媒介接触情况分析:多项影响力指标优势显著,互联网成“泛媒体”时代新赢家接触频次、接触时段、接触时长、购买影响、信息供应指标保持高位。(1)互联网媒体是当今“泛媒体”时代的新赢家,多数媒体受众在接触互联网之后,对互联网媒体的依赖程度都要远远高于其他媒体形式。(2)互联网在接触频次、接触时段和接触时长方面优于其他媒体形式。接触频度方面,互联网是互联网受众接触最 多的媒介/渠道,(3)互联网在受众购买影响力、消费信息提供方面领先其他媒体形式。(4)调查数据显示:在非工作日,受众对娱乐性更强的电视以及网络视频媒体的接触时度均有 明显的增加,但对网络视频媒体的接触度并未受到周末因素较大的影响。整体上看,网络视频全天接触度较电视媒介更为稳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