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台山研究记录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9021418 上传时间:2019-02-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9.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台山研究记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云台山研究记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云台山研究记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云台山研究记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云台山研究记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台山研究记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台山研究记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云台山地质成因研究报告一开题报告1.组长郜一霏2.相关学科地理3.指导教师郭彩霞4.成员梁凤旸胡萧魏浩王一斌 王凌通5课题产生背景云台山位于河南省焦作市的修武县境内,以独具特色的“北方岩溶地貌”、“云台山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名录。同时又是河南省唯一一个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首批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自然遗产、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级狝猴自然保护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等八个国家级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景区面积240平方公里,含泉瀑峡、潭瀑峡、红石峡、茱萸峰、子房湖、万善寺、百家岩、叠彩洞、猕猴谷、青龙峡、峰林峡等十一大景点。还有亚洲

2、落差最大的瀑布-云台天瀑。2003年7月7日,在北京召开的我国世界地质公园推荐会上,云台山地质公园以103.85分的高分,排名黄山、庐山之后,成为我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的8个地质公园之一。2004年2月13日北京时间23时,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专家评审大会上,云台山金榜题名,成为了首批28个世界地质公园中的一员。云台山景区以世界第五、全国第三的名次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而在国内外引起瞩目,名扬世界。大秦帝国、争霸传奇、马鸣风萧萧、孙子大传等多部影视剧在此取景拍摄。云台山云台山满山覆盖的原始森林,有深邃幽静的沟谷溪潭,千姿百态的飞瀑流泉,如诗如画

3、的奇峰异石,形成了云台山独特完美的自然景观,云气缭绕,仙风回荡,为道教历代重玄派妙真道士仙居之福地洞天,道教妙真祖庭。汉献帝的避暑台和陵基,中国山水园林文化鼻祖“竹林七贤”的隐居地(至今有刘伶醒酒台、稽康淬剑石、孙登啸台等遗迹)。唐代药王孙思邈的采药炼丹遗迹,玄帝宫、重阳阁等等。唐代大诗人王维写出“每逢佳节倍思亲”千古绝唱的茱萸峰,以及众多名人墨客的碑刻、文物,形成了云台山丰富深蕴的文化内涵。云台山以山称奇,整个景区奇峰秀岭连绵不断,主峰茱萸峰海拔1308米,踏千阶的云梯栈道登上茱萸峰顶,北望千里太行深处,巍巍群山层峦叠嶂,南望怀川大平原,沃野千里、田园似棋,黄河如带,山水相连,不禁使人心旷神

4、怡,领略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境。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云台山以水叫绝,素以“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而著称。落差314米的全国、亚洲最高大瀑布-云台天瀑,犹如擎天玉柱,蔚为壮观。天门瀑、白龙潭、黄龙瀑、丫字瀑皆飞流直下,形成了云台山独有的瀑布景观。多孔泉、珍珠泉、王烈泉、明月泉清冽甘甜,让人流连忘返。青龙峡景点有“中原第一峡谷”美誉,这里气候独特,水源丰富,植被原始完整,是生态旅游的好去处。云台山地质公园自然因其独特的地质构造和深邃的原始森林吸引了专家学者探寻的目光。课题目的及意义本次探究性学习有助于小组成员深刻了解和认识家乡的风景名胜和主要地质构造,在学习

5、地理知识了解云台山地质构造之余增进对家乡的感情。课题组分工1.开题报告王一斌魏浩2.研究记录梁凤旸胡萧3.结题报告郜一霏4.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文献研究法5.活动计划第一阶段小组讨论第二阶段实地考察第三阶段参考文献第四阶段汇总调查结果6.预期成果论文7.表达形式文字,图片二.研究记录1查阅资料: 云台山简介:位于河南省焦作市的修武县境内,以独具特色的“北方岩溶地貌”、“云台山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名录。同时又是河南省唯一一个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首批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自然遗产、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级狝猴自然保护区、国家文化产业

6、示范基地等八个国家级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景区面积240平方公里,含泉瀑峡、潭瀑峡、红石峡、茱萸峰、子房湖、万善寺、百家岩、叠彩洞、猕猴谷、青龙峡、峰林峡等十一大景点。还有亚洲落差最大的瀑布-云台天瀑。云台山满山覆盖的原始森林,有深邃幽静的沟谷溪潭,千姿百态的飞瀑流泉,如诗如画的奇峰异石,形成了云台山独特完美的自然景观,云气缭绕,仙风回荡,为道教历代重玄派妙真道士仙居之福地洞天,道教妙真祖庭。汉献帝的避暑台和陵基,中国山水园林文化鼻祖“竹林七贤”的隐居地(至今有刘伶醒酒台、稽康淬剑石、孙登啸台等遗迹)。唐代药王孙思邈的采药炼丹遗迹,玄帝宫、重阳阁等等。唐代大诗人王维写出“每逢佳节倍思亲”千古绝唱

7、的茱萸峰,以及众多名人墨客的碑刻、文物,形成了云台山丰富深蕴的文化内涵。云台山以山称奇,整个景区奇峰秀岭连绵不断,主峰茱萸峰海拔1308米,踏千阶的云梯栈道登上茱萸峰顶,北望千里太行深处,巍巍群山层峦叠嶂,南望怀川大平原,沃野千里、田园似棋,黄河如带,山水相连,不禁使人心旷神怡,领略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境。云台山以水叫绝,素以“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而著称。落差314米的全国、亚洲最高大瀑布-云台天瀑,犹如擎天玉柱,蔚为壮观。天门瀑、白龙潭、黄龙瀑、丫字瀑皆飞流直下,形成了云台山独有的瀑布景观。多孔泉、珍珠泉、王烈泉、明月泉清冽甘甜,让人流连忘返。青龙峡景点有“中原第一峡谷

8、”美誉,这里气候独特,水源丰富,植被原始完整,是生态旅游的好去处。云台山地质地貌:公园内群峡间列、峰谷交错、悬崖长墙、崖台梯叠的“云台地貌”景观,是以构造作用为主,与自然侵蚀共同作用形成的特殊景观,是地貌类型中的新类型,既具有美学观赏价值,又具有典型性。距今约14亿至3亿年间的中元古界蓟县系云梦山组上石炭统太原组地层,出露系统而完整;有太古界早元古界基底、还有典型的构造遗迹,诸如基底太古界片麻杂岩构造,早元古界表壳岩的底僻穹窿构造,盖层的超覆构造,韧性剪切带构造,韧-脆性变形构造,脆性断裂构造,单面山构造,以及盖层中的垮塌构造,滑坡构造等。特殊的构造部位和地层岩性条件,使公园内水体和水动力作用

9、极为发育,形成的瀑布、溪泉和河流钙华阶地、钙华瀑、钙华滩等代表了中国北方岩溶的特点,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尤其是新构造运动遗迹,遍布园区各处,十分典型。云台山的形成云台山在远古时代乃是一片汪洋,随着世纪的流逝,地壳的变动,逐渐升起、抬高形成平原。在十几亿年前造山运动时期(奥陶纪和震旦纪),地貌景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燕山期,北部上升,形成高山,南部下降,形成平原。在喜玛拉雅造山运动影响下,又使山区激剧上升,河流迅速下切,形成又深又陡的峡谷。其后, 地表、地下水沿裂隙对岩石进行溶蚀,再加上其它风化营力的影响,就造成如今的山、石形态。心得体会 郜一霏: 此次云台之行,在玩的同时,我也学到了很多。我们

10、拿着地理图册对着几乎见到的每一块岩石研究它的来历、结构,猜测它的形成,恨不得钻进岩石里。因为是假期所以人往常还要多很多,我们于是挤在人群中挣扎着,边走边摸着岩石感受它没有体温的体温。走进温盘峪,抬头望去满山满谷都是红色的岩石,据说原来这里是被海水淹没的,后来经过长时间的冲刷和侵蚀就都变成了红色。我们通过仔细观察看出了那是沉积岩,分层现象很明显。 听别人说以前的云台山只有两处景观:潭瀑峡和泉瀑峡。现在云台山又开发了温盘峪、叠彩洞等景区,使云台山地质公园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也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更多丰富的素材。云台山据介绍说地质构造很复杂,是经过很久的历史侵蚀堆积而成的。在研究过程中虽然很艰难但大家互

11、相帮助所以困难显得没那么艰难。 我的地理一直不是很理想,而我家这又离山近,所以我就借此机会增长一下我的地理知识,我身边也有人立志要当地质学家,可我真正自己实践了之后才发现是很艰难的事,所以也更加佩服像李四光这样的科学家。不止这些,在喧闹的城市生活久了其实心会很累,所以,在吸够了城市里光鲜亮丽的气息和“新鲜的尾气”之后到山里接近一下大自然其实是一件蛮惬意的事情。啜一口凉丝丝的山泉水,接一个猴子手里扔过来的桃子,吹吹山风,把尘世和烦恼都撇在身后,那么下一年都会有个好的心情。这也是我这次研究学习的另一大收获吧。 胡潇:本学期我们课题组的课题是云台上的地质情况,转眼间,3周已经过去了,我们开始完成最后

12、的工作:结题。在研究期间,我们每周多会积极参与,认真完成。虽然这个过程看上去有些漫长,但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我们也最终走过来了。记得第一周开题的时候,组长分配了各个成员的任务后,各个小组都立即分头行动,寻找,搜集。各个小组需要的资料,成员个个都很激情。于是,在这种氛围下,我们的任务很快便完成了,而且过程轻松高效。没留下一点遗憾。经过3周的努力,我们终于结题了,结束任务时,我们谈论着各自的研究成果。每次结束本周的任务时,我们都欢声笑语,一次次的任务被我们圆满完成,我们都很高兴,回望过去那一周的心情,至今历历在目。云台山的历史奇闻,云台山神奇的地质奇观,那一切的一切都是我们用辛勤的汗水搜集来的

13、,都将在我们的欢声笑语中结束。 任何一个探究的过程有喜必有忧,有苦必有乐。云台山是一个神奇的地方,研究它必然要花一番精力去细细欣赏,从而得到感悟。从欣赏云台山中我得到的一条结论: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回到现实之中,回到起点,原来这一过程需要学习更多团结与合作精神,更多欢乐。唯有团结,上下一心,才能缔造奇迹,唯有欢乐才能持之以恒。梁凤旸:好不容易完成了堆积如山的寒假作业,就打算给自己放个“假”。叫上几个同学打算来个“云台山一日游”,顺便做一下研究性学习。 一到目的地我便开始忘乎所以,把学习的事抛到了脑后。在同学的督促下才开始“步入正途”。我们一边行赏沿途如画的风景一边不忘对着地理书研究着岩石的构

14、造,推测着它们的形成,看着这岩石有序的纹理我们仿佛看见了千百年来它的历史、它的经历。资料上说云台山曾是一片汪洋,摸着这些饱经风霜的红色岩石便一目了然了,于是我们开始突发奇想,漫山地开始找化石,甚至想发现一种新的古代生物!可是找了近一天都没看见一块“化石”,最后空手而归。不!不能说是空手!我们收获了许多:我们了解了云台山的岩石结构,明白了云台山的形成,最重要的是收获了最珍贵的友情!魏浩: 在具有全球构造规模效应的东亚裂谷体系中,云台山地质公园处在华北陆块新生代东亚裂谷系的华北裂谷带与西安郑州徐州近东西向裂谷转换带的交汇部位。受太行山前深大断裂控制,在喜马拉雅造山运动过程中,于寒武系奥陶系石灰岩地

15、层中形成了一系列“之”字形、线形、环形、台阶状长崖、翁谷、深切障谷、悬沟等地形组合的“云台”地貌,构成了区内峡谷幽深、群山耸峙、飞瀑清泉的太行绝景,对研究新构造运动和裂谷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园区内有形成于距今约14亿至3亿年间的中元古界蓟县系云梦山组上石炭统太原组地层,出露系统而完整;有太古界早元古界基底、还有典型的构造遗迹,诸如基底太古界片麻杂岩构造,早元古界表壳岩的底僻穹窿构造,盖层的超覆构造,韧性剪切带构造,韧-脆性变形构造,脆性断裂构造,单面山构造,以及盖层中的垮塌构造,滑坡构造等。虽曾经一游云台山,可食不知味,未曾尽其美。今再看云台,美无言。这秀美云台,这天地画卷!王凌通: 特殊的构造部位和地层岩性条件,使公园内水体和水动力作用极为发育,形成的瀑布、溪泉和河流钙华阶地、钙华瀑、钙华滩等代表了中国北方岩溶的特点,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公园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使公园内保存和生长了一些如白鹤松、大国榉等古老树种及竹林等特殊植物,太行猕猴、金钱豹等保护动物。有些特殊植物和动物还成为在中国北方生长和分布的北界,因此,具有重要保护价值。云台山之美,自然之美。秀美云台山,鬼斧天地成。岂能独自享?愿君与我游。本次研究性学习,我们小组成员通过对云台山地质构造的研究,欣赏了家乡的独特美景云台山国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