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文填空复习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8871207 上传时间:2019-02-1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文填空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文填空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文填空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文填空复习(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文填空复习1、我们爱你啊,中国这首诗以饱含深情的笔墨赞美了祖国的美丽富饶,以及悠久的历史、辉煌的成就,抒发了对伟大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2、全诗共分三部分,第一节为第一部分,歌颂祖国的幅员辽阔,总写对祖国的热爱;第二至第六节为第二部分,从不同的侧面歌颂祖国壮丽的山河、丰富的物产、光辉的历史、伟大的成就。第七节为第三部分,表达了誓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的坚定决心。全诗是按总分总的结构写的。3、布达拉宫在西藏拉萨市西北角布日山上,是中国著名的古代建筑。像这样的古代建筑还有故宫、长城、颐和园、圆明园、赵州桥、卢沟桥、天坛等。桂林山水在广西,它有“山水甲天下”的美誉。桂林“四绝”为山青

2、水秀洞奇石美。西湖在浙江杭州,主要景点有:断桥残雪、平湖秋月、书堤春晓、三潭映月等。西湖龙井茶堪称“一绝”。“中国瓷都”为景德镇,是中国的“四大名镇”之一。4、暖流这篇课文讲的是江泽民主席看望南开大学师生员工并和他们亲切交谈的事,说明了江泽民主席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表达了他对青年人的关怀。“暖流”是指江泽民来到南开大学。南开大学的师生感到非常温暖。读了这一课,你了解到的古代文学作品集有古文观止中国古代文学史唐诗三百首,你还知道那些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诗经论语5、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和苏洵、苏澈并称“三苏”,其中苏轼和苏澈是兄弟,苏洵是他们的父亲。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

3、。6、海伦凯勒生动记述了海伦一岁半的时候,遭受了双目失明双耳失聪极大不幸后,以惊人的毅力顽强刻苦的学习,渴求知识的故事,表现了她对生活的无比热爱以及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课文主要讲了事件事:一、海伦一岁半时,一场大病给他带来的灾难;二、在沙利文老师的热情鼓励和精心指导下,海伦如饥似渴地摸读盲文,拼写单词;三、海伦经过艰苦的努力,使自己的说话能力和一般人没有什么两样;四、海伦考上大学,决心毕业后像自己的老师那样,为更多和自己一样不幸的人服务。7、海伦一生完成了14部著作,其中我生活的故事、石墙之歌、走出黑暗、乐观影响极大,她是美国著名的女学者,像她这样身残志坚的人还有贝多芬、爱迪生、保尔、张海迪、

4、霍金等。8、村居的作者是清代的高鼎。题目的意思是在乡村居住。全诗描写了早春二月乡村田野的迷人景色和散学儿童竞放风筝的欢快情景,表现了诗人沉醉于迷人春色的愉悦的心情。一二句写景,三四句叙事。诗人为我们描绘了这样的画面:农历二月,地面青草生长,空中莺儿飞翔;堤岸上杨柳飘拂,仿佛也陶醉在大好春光里。孩子放学回来,春色还早,赶忙趁着东风放起了风筝,那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忙”最能看出孩子们放莺的愉悦心情。宿新市徐公店的作者是南宋代的杨万里。题目的意思是住宿在新市姓徐的人家开的旅店时看到的景色。诗的前两句写了稀疏的篱笆、深远的小路、落花的枝头,展示了一派幽静安适的田园风光;后两句写了儿童追逐黄蝶,表现了

5、儿童的天真可爱。前两句是静态描写,后两句是动态描写,全诗动静结合,情趣盎然。作者尤袤、范大成、陆游齐名,并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你还学过他的诗有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两首古诗都采用了白描的手法描写田园风光的名作。都是七言绝句,前两行写春景的特征,后两行写儿童活动。洋溢着浓烈的乡村生活的情趣,渗透着诗人对美丽的田园春色的赞美和对乡村儿童喜爱的感情。9、烟台的海生动描写了烟台的海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和烟台人民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激发我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为不断提高生活质量而努力的美好感情。本文按照冬春夏秋的季节顺序写的。全文是“总分总”结构。烟台的海冬天的特点是凝重,春天的特点是活泼,夏天的特点是宁静,秋天的特点是高远。说它是一幅画,是因为它像画一样美丽多姿;说它是广阔的背景,因为它是烟台人物质、文化生活的依托;说它是一座壮丽的舞台,是因为它为烟台人的生存、发展、创造提供了巨大的空间。10、黄果树瀑布是一篇游记散文。写在黄果树瀑布景区游览的所见、所闻、所感,描绘了黄果树瀑布景观的壮美,讴歌了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本文写作特点鲜明,一是移步换景,二是善用、巧用比喻。黄果树瀑布是中国最大的瀑布,在贵州省镇宁市苗依族苗族自治县境内,徐霞客是明代地理学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职业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