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积累与运用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8862407 上传时间:2019-02-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册语文积累与运用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积累与运用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积累与运用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上册语文积累与运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语文积累与运用(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上册语文(积累与运用)1、搭石一课中出现了一句俗语是:_。2、卡罗纳一课是选自一部日记体儿童小说_,这本小说原名叫_,书中以小学生的口吻,记述了发生在_中的一百个动人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主要是_,还有_以及学生的_等平凡的人。他们都具有_的品质。 3、人们用“杏林”称颂_,用“_”或“_”等成语来赞扬医生的高明医术和高尚医德。4、周恩来站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_!” 5、今天老师在上完数学课后,给我们布置乐一道“挑战题”。反复思考,却总是找不到正确的解题思路。后来,同桌小华给我做了支点,我换了一种解题思路,很快就解出来了,这“_,_6、要和你的朋友送别了,可引用诗“_,_”表达。7

2、、“少小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是一句立志的名言。你还搜集到其他的立志名言吗_,_。8、能说明观察点和角度在变化,看到的结果也在变的诗句是_,_9、新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_,_”来形容。10、写出一副描写自然景观的对联_,_。11、学了幸福是什么一课,你最大的收获是_。课外你一定还读了不少的童话故事,写出来几个_ 12、“我们的交谈很_,仿佛我_小孩,_大人,一个他的老朋友。他亲切之中_的认真,质朴之中_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_了。” 这两句话中的“他”指的是_;这学期,我们还学过他写的文章_。13、语言是一种财富,我们要做积累语言的有心人。我们校园的墙壁上处处有语文,写一句你从校园墙壁上积累到

3、的句子_我还知道它的主要意思:_。14、小明学习不认真,贪玩,我会用名言“_”来劝他 15、周恩来十二三岁的时候就立下了“_”的远大志向,令人佩服。关于这样的立 志名言,你肯定也收集了一些,请将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写下来:_。 16、“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_,_。”这首诗是_朝诗人_写的。而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_,_”是表现朋友深情的千古名句。游山西村的作者是_代的_。其中常用来形容绝处逢生意外惊喜的句子是_,_。 17、刚进里院,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_。夏日的_仿佛一下子减去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_一样在上面跳跃,闪烁着_的光点。落日的余晖染红窗棂,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沉郁,

4、如同一片_,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_。这两段话出自肖复兴的_,在这一册书中我们还学过叶圣陶写_,他们从不同角度向我们展现了这一墙的爬山虎。18、在本册课文里,我们目睹了被称为()的钱塘江大潮,登上了凝结着古代劳动人民( )和( )的万里长城;我们为那一块块联结着乡亲们( )的搭石而感动;更被台湾青年用无私的爱心架起的( )而震撼;周恩来总理小时侯那一句“( )”的豪言壮语时时激励着我们;我们更想在这( )的世纪里实现更多美好的梦想。19、现在常用以形容陷入困境,似以无望,忽而绝处逢生,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的诗句是游山西村里的_,_。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著名诗人_,“故人西辞

5、黄鹤楼,_。_,唯见长江天际流”。我还在课外学习了送别诗 ,知道其中的诗句_,_。20、语文课上,林老师在黑板上把“末”字写成了“未”字,你该怎样给老师指出:我会说:“_。”21、在本学期学过的课文中,留给你印象最深的一篇是_,原因是_。22、“_,_,_,_。”是啊,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我们的日子呢,却是一去不复返。不抓住今天,永远期盼着明天,幸运会向你招手吗?23、人们常常引用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两句诗,“_,_,强调习作是心灵的放飞,是情感的释放,写法要不拘一格,语言要有自己的个性。24、月亮渐渐西沉,星星又悄悄地眨起了眼睛。

6、望着满天星星,我不由得想起了爸爸对我说的话,是啊,“_”。爸爸,请你放心,我不会让你失望的。25、俗话说:“当局者迷”。说明这个道理的诗句是:“_,_。”26、形容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的诗句是“_,_”。27、李白(唐)与友人送别时,写下了“_,_。表达了与友人_!28、王维(唐)与友人送别时,写下了“_,_”。表达了友人 _!29、当遇到困难时,我总是勉励自己_,_”。30、当一个觉得自己很优秀,看不起别人时,你会告诉他_,_”。31、爬山虎的脚细致描写了_、_、_、_。32、蟋蟀的住宅一文全篇采用_的手法,写了蟋蟀_的过程,表现了蟋蟀_、 _的精神。33、巨人的花园作者是_,本文运用了_的方法展开故事情节,揭示了 _的道理。34、去年的树讲的是_和_的故事,这篇童话主要通过_展开故事情节,揭示了 _的道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职业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