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那冷雨》学案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78809707 上传时间:2019-02-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听听那冷雨》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听听那冷雨》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听听那冷雨》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听听那冷雨》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听听那冷雨》学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听听那冷雨学案学习目标:1.体会在雨中寄寓的思乡之情。2.通过反复朗读,整体感知文章,品味文中精美的语言。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大自然的情操。使用说明:1早自习朗读课文,标好段落,划出重点字词,借助工具书掌握,完成学案基础部分。2研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把握主旨,用10分钟时间完成“文本理解”部分。3精读课文重点段落,划出比喻句、通感句、拟人句、叠词句,用15分钟时间完成“课内探究”部分。4积累“相关链接”部分的诗句。【课前预习】一、自主学习1、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见非常学案P42)2、给加点的字注音万籁( ) 舔舐( ) 寒濑( ) 氤氲( ) 滂沱( ) 鞭挞( ) 岑寂( ) 沁鼻

2、( ) 咬啮( ) 铿锵( ) 啁啾( ) 揪住( ) 铁锹( ) 愀然( ) 如椽大笔( )二、文本理解(一)解题:“冷”的含义是什么?(从自然和情感角度思考)“那”指代的是什么?(二)整体感知文章第一部分:(1段) 第二部分:(24段) 第三部分:(511段) 第四部分:(12段) 【课内探究】(一)找出文中关于体现作者深沉浓郁的思乡之情的句子,并简要分析这一情感是如何体现的。(至少找两句)例:第一段中的“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解析:身在异地他乡,有时虽然可以暂时派遣心境,但是那份游子思乡的牵挂却是无处不在的。(1)(2)(二)细细品读

3、鉴赏文章独具魅力的语言。下面两段文字的语言有何特色?请简要分析。1、惊蛰一过,春寒加剧。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使在梦里,也似乎把伞撑着。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2、千片万片的瓦翩翩,美丽的灰蝴蝶纷纷飞走,飞入历史的记忆。现在雨下下来,下在水泥的屋顶和墙上,没有音韵的雨季。树也砍光了,那月桂,那枫树,柳树和擎天的巨椰,雨来的时候不再有丛叶嘈嘈切切,闪动湿湿的绿光迎接。鸟声减了啾啾,蛙声沉了阁阁,秋天的虫吟也减了唧唧。(三)第五段中作者借用蒋捷的虞美人听雨:写到了少年听雨、中年听雨和白头听雨,不同时

4、期、不同情境下的听雨,实际上作者的用意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联系作者经历思考)(四)读余光中的散文,对于爱好古典文学的人来说,则常有会心,时而颔首;对于发蒙于新文学的青年来说,则知、美兼得,受益匪浅。快从文中找出你喜爱的文段,背一背,写一写吧。【迁移训练】余光中用一场冷雨向我们展示了他内心凄凉而缠绵的思乡之情他满怀的愁绪可曾勾起你的一丝感伤呢?其实,人人心中都有冷雨,比如说,“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是李煜心中的冷雨,表达了深切的亡国之恨;“十年生死两茫茫”是苏轼心中的冷雨,表达了他对妻子深深的悼念之情;而“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是辛弃疾心中的冷雨,抒发的是他心中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那

5、么,你心中的冷雨又是什么呢?请以“我心中的冷雨”为话题写一段短文。要求:(1)“我心中的”,一定要融入自己的主观感受和理解。(2)描写要生动、细腻,能够体现出情感与冷雨的共通之处。(3)字数:300字以上。【当堂检测】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薄荷(b) 耀目(yo)万籁(li)雷电霹雹(bo)B滂沱(tu)青霭(i) 夜宿(xi)淅淅沥沥(l)C氤氲(yn)羯鼓(ji)潺潺(chn)如椽大笔(yun)D仓颉(ji)岑寂(cn)惊蛰(zh)鸟声啾啾(ji)2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淋淋离离 和蔼 皑皑 空濛B秋雨萧萧 潺潺 蓊郁 绿树成阴C霏霏细雨 淅沥 磅礴

6、 擎天D闲情逸志 灰蒙蒙 料峭 晌午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翻开一部辞源或辞海,金木水火土,各成世界,而一入“雨”部,古神州的天颜千变万化,便悉在望中。B不过要领略“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的境界,仍许回来中国。C而究竟,是米氏父子下笔像中国的山水,还是中国的山水上纸像宋画,恐怕是谁也说不清楚了吧?D无论鼓琴,咏诗,下棋,投壶,共鸣的效果都特别好。【相关链接】(一)听听那冷雨中相关诗作:原文:只是杏花春雨已不再,牧童遥指已不再,剑门细雨渭轻尘也都已不再。相关诗作:1、绝句志南(宋)古木阴中系短蓬,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2、送元二使安西王维(唐)

7、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3、清明王维(唐)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4、剑门道中遇微雨陆游(宋)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原文:中国诗词里“荡胸生层云”,或是“商略黄昏雨”的意趣,是落矶山上难睹的景象。相关诗作:1、望岳杜甫(唐)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点绛唇姜夔(宋)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第四桥边,拟共天随往。今何许?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原文:不过要领略“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

8、无”的境界,仍须回来中国。相关诗作:钟南山王维(唐)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原文: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再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在僧庐下,这便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相关诗作:虞美人听雨蒋捷(宋)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二)余光中诗文选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乡愁四韵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酒一样的长江水/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血一样的海棠红/沸血的烧痛/是乡愁的烧痛/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信一样的雪花白/家信的等待/是乡愁的等待/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给我一朵腊梅得啊腊梅香/母亲一样的腊梅香/母亲的芬芳/是乡土的芬芳/给我一朵腊梅得啊腊梅香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职业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