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子半导体器件gtr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78752378 上传时间:2019-02-15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4.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力电子半导体器件gtr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电力电子半导体器件gtr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电力电子半导体器件gtr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电力电子半导体器件gtr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电力电子半导体器件gtr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力电子半导体器件gtr》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电子半导体器件gtr(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电力晶体管,4.1 GTR结构,双极型大功率、高反压晶体管GTR (巨型晶体管) Giant Transistor 三层半导体材料,两个PN结(NPN型、PNP型)。,一、工艺特点 三重扩散;叉指型基极和发射极; 特点:发射区高浓度掺杂 基区很薄(几um几十um),N-掺杂浓度低,提高耐压能力,N+集电区收集电子,使用时要求: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二、GTR与普通晶体管区别,1.普通晶体管:信号晶体管,用于放大信号; 要求增益适当,fT高,噪声系数低,线性度好,温度漂移 和时间漂移小。工作于放大区,以载流子运动为出发点, 分析载流子扩散、漂移、复合现象。电流控制特性为线性 关系。

2、2.GTR:用于功率开关; 要求容量足够大,高电压,大电流,适当增益,较高工作 速度,较低功率损耗。 3.大电流工作下,普通晶体管出现的新特点: 基区大注入效应:引起电流增益下降。 基区扩展效应:使基区注入效率降低,增益下降,fT减小。 发射极电流集边效应:引起电流局部集中,产生局部过热。 因此,GTR在结构上应采取适当措施,减小上述效应。,三、单管GTR,采用三重扩散,台面型结构;可靠性高,对二次击穿特性有改善,易于提高耐压,易于耗散体内热量。 增加N-漂移区,由它的电阻率和厚度决定器件阻断能力,但阻断能力提高,使饱和导通电阻增大,电流增益降低。 一般: 约1020 工作状态:开关状态(导通

3、、截止;开通、关断),饱和压降低,漏电流小,时间短,四、达林顿GTR,为提高电流增益,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晶体管复合组成。,NPN型,PNP型,特点: 电流增益增大: 1 2 ,达几十倍几千倍; 饱和压降VCES增大:VCES VCES1+VBES2 V2管无法饱和导通,VCE2=VCES1 ,反偏状态;导通损耗增大。 开关速度慢:开通时,V1驱动V2; 关断时,V1先关断,V2才能关断,且V2关断 无泻流通路。 改进:,R1、R2稳定电阻,提高温度稳定性和电流通路。 VD1引入,加速V2、V1的同时关断,引出B2极可另外控制。,五、GTR模块 将GTR管芯、稳定电阻R1R2、加速二极管VD1、续

4、流二极管VD2组成一个单元。将几个单元组合在一个外壳内模块。 利用集成工艺将上述单元集成于同一硅片上,器件集成度高,小型轻量化,性能/价格比高。,单臂桥式电路模块,单相桥式电路模块;三相桥式电路模块;,4.2 GTR特性与参数,一、静态特性与参数 1共射输出特性:,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VCES很小,临界饱和,断态,漏电流很小,放大区 严禁工作,2饱和压降: 如图:GTR深饱和时,等效电路;,VBES:基极正向压降 通态下,B-E极电压;,VCES:饱和压降 通态下,C-E极电压;,一般,由于发射区高浓度掺杂,rES可忽略; VCES的大小,关系器件导通功率损耗。达林顿管,VCES、VBES较大

5、。,TC35-400型GTR:电流50A, = 5; VCES随IC电流增大而增大;IC不变时,随温度增加而增加。 VBES随IC电流增大而增大;小电流下,随温度增大而减小, PN结负温度系数。大电流下,随温度增大而增大。,饱和压降特性曲线,基极正向压降特性曲线,3共射电流增益 :反映GTR的电流放大能力,IC与IB比值。,GTR正向偏置时,F随IC减小而减小,基区复合电流占的比例增大。 随IC增大,增大,IC增大到一定程度=max,IC再增大,由于基区大注入效应、基区扩展效应,开始下降。,管子温度相同时,VCE越大,越大。 随温度增加而增加,大电流下,随温度增加而减小。 GTR反接时,很小。

6、,4最大额定值极限参数 由GTR材料、结构、设计水平、制造工艺决定。 最高电压额定值: BVCEO,BVCBO,BVCES,BVCER,BVCEX O:另一极开路;S:短路;R:外接电阻;X:反向偏置;,Va::IB=0时,IC电流急剧 增加时电压; Vb::IE=0时,IC电流急剧 增加时电压;,一般:,另:BVEBO集电极开路时,发射结最高反向偏置电压。 几伏,典型值8V。,最大电流额定值: 大电流下,三种物理效应会使GTR电气性能变差,甚至损坏器件。 集电极电流最大额定值ICM: ICM定义:a.以值下降到额定值1/2到1/3时,对应IC值。 b.以结温和耗散功率为尺度确定ICM。 最大

7、脉冲电流额定值: 直流ICM的1.5倍定额;引起内部引线熔断的集电极电流; 引起集电结损坏的集电极电流。 基极电流最大额定值IBM: 内部引线允许流过的最大基极电流,约为(1/21/6)ICM,最高结温TJM 塑封,硅管:12501500C; 金属封装,硅管:15001750C; 高可靠平面管:17502000C; 最大功耗PCM PCM = VCE IC 受结温限制,使用时注意散热条件。 例:3DF20型GTR各最大额定值参数:,二、动态特性与参数 动态特性是GTR开关过程的瞬态性能,称开关特性;主要受结电容(势垒电容、扩散电容)充、放电和两种载流子运动影响。 如图:TC40U400型GTR

8、动态特性实验电路和电流波形,电路参数: VCC=200V;RC=10 ; RB1=4.7 ; RB2=1.2 ;,1开通时间ton: ton = td + tr (ns级,很小) td:延迟时间,基极电流向发射结电容充电。大小取决于结 电容大小、驱动电流大小和上升率,及反偏时电压大小。 tr:上升时间,取决于稳定电流和驱动电流大小。 2关断时间toff: toff = ts + tf ts:存储时间,过剩载流子从体内抽走时间,由反向驱动电 流大小决定。(3us) tf:下降时间,取决于结电容、正向集电极电流大小。(1us) 说明:为加速开通,采用过驱动方法,但基区过剩大量载流子, 关断时,载流

9、子耗散严重影响关断时间; 减小关断时间,可选用电流增益小的器件,防止深饱和, 增加反向驱动电流。,3集电极电压上升率dv/dt对GTR的影响 当GTR用于桥式变换电路时,如图:,dv/dt产生的过损耗现象严重威胁器件和电路安全;当基极开路时, dv/dt通过集电结寄生电容产生容性位移电流,注入发射结形成基极电流,放大倍后,形成集电极电流,使GTR进入放大区,因瞬时电流过大引起二次击穿。在GTR换流关断时,dv/dt会引起正在关断的GTR误导通,造成桥臂直通。 抑制dv/dt,可在集射极间并联RCD缓冲网络进行吸收。,三、二次击穿与安全工作区 (一)二次击穿现象 一次击穿电压BVCEO ;发生一

10、次击穿后,电流急剧增大,若外接有限流电阻,不会损坏GTR。否则,集电极电流继续增大,在某电压、电流点产生向低阻抗区高速移动的负阻现象,称为二次击穿。用S/B表示。 二次击穿时间很短,纳秒到微秒数量级,短时间内的大电流会使器件内出现明显的电流集中和过热点(热斑),轻者使GTR耐压降低,性能变差;严重时,集电结、发射结熔通,永久损坏。 二次击穿按偏置状态分为两种:正偏二次击穿和反偏二次击穿。,1正偏二次击穿:BE结正偏,GTR工作于放大区。,如图,GTR正偏时,由于基极与发射极在同一平面,基区电阻存在,使发射结各点的偏置电压不同,边缘大而中心小。同时存在的集射电场将电流集中到发射极边缘下很窄的区域

11、内,造成电,流局部集中,电流密度大,温度升高,出现负阻现象,严重时造成热点、热斑,使PN结失效。 热点严重程度与基区宽度成反比;与集电极外加电压成正比。,2反偏二次击穿:GTR导通 截止变化时,发射结反偏。 存储电荷存在,使CE间仍流过电流,由于基区电阻存在,使发射极与基极相接的周边反偏电压大,中心反偏很弱,甚至仍为正偏。造成发射极下,基区的横向电场由中心指向边缘,形成集电极电流被集中于发射结中心很小局部的不均匀现象。在该局部电流密度很高,形成二次击穿热点。 一般,比正向偏置时低很多的能量水平下,即可发生二次击穿。 影响二次击穿的因素:集电极电压、电流;负载性质;导通脉冲宽度;基极电路的配置、

12、材料和工艺等。 二次击穿由于器件芯片局部过热引起,热点形成需要能量积累,需要一定的电压、电流数值和一定的时间。,二次击穿特性曲线:,IS/B:二次击穿触发电流 PS/B:二次击穿触发功率 PS/B = IS/B * VCE,集射极保持电压,外加电压越高,电流更易集中而产生热点, IS/B下降。,(二)安全工作区:SOA GTR运行中受电压、电流、功率损耗和二次击穿定额限制的安全工作范围。,正向偏置安全工作区FBSOA,反向偏置安全工作区RBSOA,反向关断电流,脉冲宽度,直流安全工作区,四、温度特性与散热 半导体器件特性参数随温度升高而变差,如:耐压降低,VCES升高、IC增大、输出功率下降,

13、PCM和PS/B下降,安全区面积缩小。 为保证GTR不超过规定的结温,应根据容量等级配以相应的散热器和采用相应的冷却方式。否则,会因结温过高导致热损坏。 减小GTR的发热,应从根本上减小功耗。在开关状态下工作的GTR,功耗由静态导通功耗、动态开关损耗和基极驱动功耗三部分。减小导通压降,采用缓冲电路、改变主电路形式(谐振型)均可减小功耗,减少发热。,GTR静态参数:,GTR动态参数:,4.3 GTR驱动和保护,一、驱动电路设计原则 1GTR的特点 全控型器件,功率大,热容量小,过载能力低。 与SCR相比,具有自关断能力,使DCAC,DCDC,ACAC变换电路的变换方式灵活,控制方便,主电路结构简

14、单。但GTR驱动方式直接影响管子工作状态和管子特性。 如:过驱动(驱动电流大)可减小开通损耗,降低导通压降,但对关断不利,增加关断损耗,对管子di/dt影响很大。 GTR过载/短路时,us级时间内,结温会超过最大允许值,导致器件损坏,不能用快速熔断器、过流继电器(ms级)进行主电路切断保护。在系统出现故障时,需快速检测,对控制信号加以关断(缓关断),因此驱动与保护密切联系。,2驱动电路设计原则 最优化驱动特性:应提高开关速度,减小开关损耗。,开通时:基极电流上升沿快速且短时过冲,加速开通。 导通后:VCES较低,导通损耗小。为减小关断时间,应工作在准饱和状态。 关断时:提供反向驱动电流,加速载

15、流子耗散,缩短关断时间,减小关断损耗。,驱动方式:由主电路结构决定 直接驱动:简单驱动、推挽驱动、抗饱和驱动 隔离驱动:光电隔离、电磁隔离 快速保护功能: GTR故障时,自动关断基极驱动信号,保护GTR。 如:抗饱和、退抗饱和、过流、过压、过热、脉宽限制、 智能化自保护能力。,二、基极驱动电路基本形式 (一)恒流驱动电路: 基极电流恒定,不随IC电流变化而变化。 IB ICmax / 问题:空载、轻载时,饱和深度加剧,存储时间大,关断时间长。 改进:1抗饱和电路(贝克嵌位电路),VD2存在,使GTR导通时b-c结处于零偏或轻微正偏,基极多余电流由VD2从集电极流出,管子处于准饱和状态。VCES

16、=VBE+VD1VD2=VBE VD1、VD2抗饱和二极管;根据不同情况调整VD1数量,控制VCES大小。,VD2应选快速二极管,耐压与GTR一致,电流 IB VD1、VD3为普通二极管,VD1反向恢复有助于GTR关断。 缺点:导通损耗增大。,截止反偏驱动电路 目的:关断时加反偏驱动,迅速抽出基区过剩载流子,减 小存储时间,加速GTR关断。 单极性脉冲变压器驱动电路,缺点:变压器单边工作,有直流磁化现象,铁心体积大。 反偏电压大小随导通时间变化。,电容储能式驱动电路 工作原理: Vi高电平,*端为正,W2经GTR的B-E结、C、VD2使GTR导通,V截止,电容C充电。 Vi低电平,*端为负, VD2截止,W2经还在导通的B-E结、R2、V发射结、C使V迅速饱和导通,电容C上电压反加于GTR的B-E结,GTR迅速截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