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实际应用》教案设计.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78666092 上传时间:2019-02-1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实际应用》教案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最新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实际应用》教案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最新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实际应用》教案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最新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实际应用》教案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实际应用》教案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实际应用》教案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实际应用教案设计设计说明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素材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解决问题。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学习,有助于学生获取知识。“铺墙砖”这一生活情境,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加强思考与探索,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2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获取新知。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认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为了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必须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去思考,去探索。本设计直接出示例题,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

2、经过自主探究和充分的讨论,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学生准备若干张长3 dm、宽2 dm的卡片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忆。师:同学们还记得前面我们学习的给贮藏室铺地砖的例题吗?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铺墙砖”的知识。2课件出示例3:用一种长3 dm,宽2 dm的墙砖铺一个正方形(用的墙砖必须都是整块),正方形的边长可以是多少分米?最小是多少分米?设计意图:在以前学习过的“铺地砖”的基础上创设类似的情境,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加强思考与探索,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完成数学建模。小组合作,解决问题1拼一拼。(1)用长3 dm、

3、宽2 dm的卡片代替墙砖拼正方形。(2)在印有格子的纸上画出拼成的正方形。边操作边思考:正方形的边长可以是多少分米?最小是多少分米?正方形的边长与墙砖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2说发现。师:你拼出来了吗?想一想,正方形的边长必须满足什么条件?(正方形的边长必须是2和3的公倍数)3解决问题。师:正方形的边长可以是多少分米?最小是多少分米?(正方形的边长可以是6 dm,12 dm,18 dm,最小是6 dm)4回顾解决“铺墙砖”问题的关键。把“铺墙砖”问题转化成求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问题,也就是铺成的正方形的边长必须是墙砖长和宽的公倍数,铺成的正方形的边长最小是墙砖长和宽的最小公倍数,这样才能保证用的墙

4、砖都是整块。学习公倍数的应用1解决教材72页11题。爸爸、妈妈和我一起跑步,爸爸跑一圈用3分钟,妈妈跑一圈用4分钟,我跑一圈用6分钟。如果爸爸、妈妈同时起跑,至少多少分钟后两人在起点再次相遇?此题爸爸、妈妈分别跑了多少圈?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各组汇报:求至少多少分钟后两人在起点再次相遇,就是求3和4的最小公倍数,3和4的最小公倍数是12,也就是至少12分钟后两人在起点再次相遇,此时爸爸跑了1234(圈),妈妈跑了1243(圈)2引导学生在组内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合作解答,明确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预设生1:我和爸爸同时起跑,至少多少分钟后我们在起点再次相遇?(3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6,也就是至少6分钟后我们在起点再次相遇)生2:我和妈妈同时起跑,至少多少分钟后我们在起点再次相遇?(4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12,也就是至少12分钟后我们在起点再次相遇)生3:三人同时起跑,至少多少分钟后三人在起点再次相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