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气象与减灾》ppt课件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78527828 上传时间:2019-02-14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2.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气象与减灾》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农业气象与减灾》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农业气象与减灾》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农业气象与减灾》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农业气象与减灾》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气象与减灾》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气象与减灾》ppt课件(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章,农业气象与减灾,主要内容,1 农业气象灾害概述 2 农业气象灾害的分类 3 农业气象减灾对策 4 农业气象风险 5 农业气象的灾害保险,1 农业气象灾害概述,农业气象灾害指农业生产过程中因不利天气或气候条件造成的损失,我国农业灾害损失70%80%都是由于气象灾害引起的。 其他的农业灾害,如农业地质灾害,农业生物灾害和农业环境灾害的发生和危害也往往与气象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2 农业气象灾害的分类,水分异常引起的气象灾害 温度异常引起的气象灾害 气流异常引起的气象灾害 光照异常引起的气象灾害,一、水分异常引起的气象灾害(P192195),1.干旱 干旱是农业生产上最常见和最严重的气象灾害

2、 根据其发生原因可分为:土壤干旱 大气干旱 生理干旱和黑灾 根据其发生时期可分为:春旱 夏旱 秋旱 冬旱 季节连旱 连年大旱等 防御对策:1)根据当地水资源条件打井 引水,挖掘水源,发展节水灌溉 2)搞好农田基本建设,提高土壤肥力,合理耕作保墒 3)旱区推广节水栽培技术,建立节水型农业生态结构,干旱,2.洪涝和湿害,因水分过多给农业生产造成的灾害主要有:洪水 涝害 土壤湿害 凌汛 冻涝和空气湿害 其中洪涝按照发生时节又可分为春涝 夏涝和秋涝这三种情况 洪涝的影响因素: 1)天气形势 2)地形 3)土壤质地和结构 4)技术因素 5)作物种类与发育期 6)社会因素,洪涝灾害,防御与减灾对策,1)防

3、御大江大河洪涝:制定防洪规划和设防标准,健全机构,加强管 理和基础建设,建立洪水预警系统,实施防洪、拦蓄、疏浚、排涝等重大水利工程,多方集资开展洪水保险。 2)山区植树造林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 3)开展农田基本建设,改善土壤,提高排涝和耐涝能力。 4)调整农业结构选用耐涝和适应多雨环境的作物品种。 5)推广抗涝栽培技术。,3、水分相变引起的灾害,水分相变引起的灾害有:雪灾 冰凌 冻融灾害 冰雹和雾灾 我国是世界上冰雹灾害比较严重的国家,与大陆性气候和多山有关。,冰凌,雾灾,冰雹, 种植耐雹作物或使其敏感期避开多雹季节 开展人工消雹,打炮震荡冰雹云或发射火箭释放催化剂,促使冰雹云提前下雨 植树

4、种草,改良生态环境,使低层大气结构趋于稳定 开展雹灾保险以取得补偿 灾后采取适宜补救措施,促进植株恢复生长,冰雹的防御与补救,二、温度异常引起的气象灾害(P195-198),三、气流异常导致的气象灾害,1、 大风 我国绝大多数地区春季大风多余冬季,夏季最少,秋季和冬季相近。 危害 。,大风的减灾对策,营造防风林带和风障 牧区注意选择避风场所,看往头畜,沿海渔民即时回港避风 种植抗风作物品种,苗期促进根系和茎杆发育,提高抗风能力 临时加固大棚等农业设施 加强大风的监测和预报,即时采取预防措施,2、风沙和沙尘暴,风沙的发生必须具备三个条件:足够强二持久的风力,能把沙尘吹到空中;大气低层结构不稳定;

5、大风所经地区植被少,土质干燥疏松沙尘量大。 我国风沙最强地区在中蒙边界,沙尘暴多发生在靠近沙漠的地区。,沙尘暴的危害,沙尘暴天气是我国西北地区和华北北部地区出现的强灾害性天气,可造成房屋倒塌、交通供电受阻或中断、火灾、人畜伤亡等,污染自然环境,破坏作物生长。 沙尘暴给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损失和极大的危害。 沙尘暴危害主要在以下几方面: 生态环境恶化 影响交通安全(飞机、火车、汽车等交通事故)沙尘暴天气经常影响交通安全,造成飞机不能正常起飞或降落,使汽车、火车车厢玻璃破损、停运或脱轨。 危害人体健康 当人暴露于沙尘天气中时,含有各种有毒化学物质、病菌等的尘土可透过层层防护进入

6、到口、鼻、眼、耳中。这些含有大量有害物质的尘土若得不到及时清理将对这些器官造成损害或病菌以这些器官为侵入点,引发各种疾病。,风沙,沙尘暴,风沙的防御,风沙的防御最重要的是增加地面植被覆盖 草原应防止超载过牧,农业过渡带应防止滥垦,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要营造林草防护带。 我国自2000年以后加强了沙区和农牧交错带的生态治理,风沙危害强剧的态势已得到初步流转。,四、光照异常引起的气象灾害,光照异常引起的气象灾害主要分三种:日灼或日烧病、阴害、紫外辐射增加的伤害,第二节 农业气象减灾对策,一农业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和警示 1.灾害监测 灾害监测包括灾害发生前对灾害前兆那个与孕灾环境的监测,灾害过程中对

7、灾害现象的监测和灾害结束后对灾害后果的监测,是与整个灾害过程并存的一项减灾基础性工作。 灾害监测的目的是掌握灾害系统孕育,发生,发展,演变和消失的动态,以便采取相应的防灾,抗灾和补救措施。 灾害监测依观察对象可分为直接监测和间接监测,前者指对灾害现象的直接观察;后者指对于灾害系统有关联的事物进行观察。既包括对受灾体的监测,也包括对致灾因子的监测。 灾害监测依其内容还可分为气象监测,水文监测,地震监测,海洋监测,植物病虫监测等种类,通常由各有关部门组织实施。 气象部门对影响农业生产气象条件的监测及运用监测资料开展的服务,包括灾害监测和减灾服务是通过农业气象情报业务系统进行的。,2.灾害预报 1)

8、灾害预报的意义与内容 农业气象灾害预报是关于某种对农业生产有灾害的气象灾害能否发生,及发生发生时间,空间分布,强度和危害程度的专题性预报,其中灾害性天气预报由气象台站发布,某些特殊农业气象灾害有时也可由农业气象部门专门发布。 灾害预测的内容主要是灾害种类及灾害三要素-发生时间,地点及强度,更具体一些还包括灾害分布,未来的灾害演变趋势和灾害时间的预测。 2)自然灾害预报的基本原理 3)自然灾害预报的基本原则 (1)相关性原则 (2)相似性原则 (3)延续性原则 (4)统计规律原则 4)灾害的基本预测方法 (1)相关分析法 (2)趋势外推法 (3)周期分析法,(4)概率法 (5)研究灾害的触发条件

9、 (6)农业生物的抗逆性评定 (7)计算机智能模拟法 5)农业气象灾害预报方法 (1)统计学方法 (2)天气学方法 (3)气候学方法 (4)物候学方法 (5)数值模拟方法 (6)卫星遥感方法 3灾害预警 灾害预警是在监测到灾害前兆或发出灾害预报之后,根据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在灾害发生之前向社会公众发出的警告。 中国气象局规定应发布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分为台风,暴雨,高温,寒潮,大雾,雷雨大风,大风,沙尘暴,冰雹,雪灾,道路积冰共11类。,灾害防御,气象灾害防御包括减轻气象灾害采取的各种社会行动和工程措施,狭义的灾害防御指灾害发生前采取的行动,广义的还包括在后防止次生和衍生灾害而采取的措施。 防灾

10、措施包括工程性和非工程性两种。 工程性措施有针对灾害源的,如多风地带营造防风林,河流上游修建水库;更多的是加强受灾体的抗灾能力,如修建大棚进行保护性生产 非工程措施指以 经济,行政,管理,法律等社会性行动达到减灾目的的措施。对盲目开采源造成生态破坏和气候恶化的进行惩治,建立灾害保险业务和灾害救济基金。 在灾害工作中,防灾救灾演习具有特殊意义。 备灾包括物质;技术;人员和经费的准备。,抗灾,紧急抗灾时要特别注意关键地段和设施的防护和抢险,还包括组织人员和重要物资的疏散,灾后救援或补救,在灾情严重的地区,单靠灾区自身的人力物力已很难抗御,需要政府动员灾区以外和全社会的力量来支援和救助。 紧急救援方

11、式有人力物力财力,靠四面八方的支援救助。 农业气象灾害中很大的部分属累积型灾害,关键是正确诊断作物的受灾程度与恢复潜力,,第三节 农业气象风险与灾害保险,一、农业气象风险 风险是指人们从事生产活动或社会活动可能产生有害后果的定量描述。 风险R等于一定时期内有害事件的发生频率P与有害事件后果S的乘积,可表示为:R=P*S 农业风险的类型:社会经济风险、自然灾害风险、资源环境风险和农业科技风险。,二、风险分析与管理,1.风险管理的全过程 风险管理的全过程包括以下阶段:确定风险管理的对象与目的、风险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2.风险辨识 风险辨识包括对风险识别的认识、灾害或事故类型的划分

12、以及对灾害与事故的影响因素与危害机制的辨识。 1)风险源认识与分类 2)灾害与事故类型的划分 3)影响因素与驱动机制 3.风险分析 风险分析的内容包括灾害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两个方面。 4.风险评估 在计算灾害与事故的发生概率与危害严重程度之后,就可以计算出风险的大小,即风险度。然后根据所研究对象将风险度划分为若干等级,如风险极大、较大、大、中等、较小、很小、几乎没有等。,5.风险决策 风险决策所要采取的对策主要包括消除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和减少风险四种。 6.风险管理中的一些误区,三、农业气象灾害的保险,1、保险的实质是转移与分散风险 保险防灾防损工作主要包括:保险标的验险,建立被

13、保险人防灾档案和防灾损资料数据库,进行防灾防损安全检查,进行风险评估,防灾防损安全技术研究、开发和咨询服务,防灾防损宣传,防灾费的使用管理等,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还专门制定了防灾防损工作规范。 2、农业灾害保险 农业保险是指专为农业生产者在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生产过程中,根据互助共济原则,对各种可保风险进行防灾防损,对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经济地损失提供保障的一种保险。 3、农业气象灾害的保险 气象灾害是农业生产中最主要的一类灾害,也是各国进行农业灾害保险的主要对象。,五、减灾的综合管理,1.农业减灾系统工程,减轻自然灾害的系统工程由监测、信息系统、基础理论研究与灾害预报系统、防抗系统、救援系

14、统等子系统组成。每一个子系统还可以包括若干更小的系统和单元。 从控制论的角度看,减灾可看成是一个输入输出系统: 由减灾综合管理系统对灾害、灾情和减灾效果的反馈信息分析研究做出判断和决策并制定减灾行动,依其作用可分为四类:作用于灾害源的旨在削弱或消除之;作用于灾害载体的旨在限制或削弱之;作用于受灾体环境的旨在改善之以利提高受灾体的承受和恢复能力;作用于受灾体的旨在加强其抗灾耐灾能力;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则要使受灾体躲避或隔离。,2.农业气象减灾的管理机构,目前我国已建成气象监测站网,成立了“国家气象中心区域气象中心省气象台地市气象台县气象站”的气象预报和服务体系;此外还开展了专业气象服务,其中以气

15、象服务的规模为最大;开展了消雹、增雨、消雾、防霜等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并取得一定成效。 农业部由种植业司、畜牧管理局、水产局等机构对有关产业的自然灾害进行管理。 建设减灾示范区也是一种重要的工作方法。,3.农业气象减灾预案的编制,主要内容: (1)农业气象灾害情景的设计。 (2)灾害损失的预评估。 (3)灾害监测预报措施和灾情报告制度。 (4)防灾减灾组织机构的运作,各类救灾队伍的数量、配置与指挥调动。 (5)防灾重点地段的确定,关键部位的设防与保护。生命系统的维护与抢修。 (6)防灾屋物资的准备、贮藏与紧急情况下的调运办法。 (7)灾民的抢救、医治、安置与社会治安。 (8)灾后生产与社会秩序的恢复措施与灾区的重建。,减灾预案的制定程序: (1)识别灾害问题,确定编制减灾预案的原则和基本框架。 (2)收集整理历史灾情资料,分析、预测可能的灾害情景。 (3)掌握典型减灾案例,建立预案的范本。 (4)全面编制减灾预案。 (5)组织专拣对预案进行全面论证,进行必要的修改补充。 (6)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予以确认,是之灾相应的范围内具有法规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