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19年3月课程考试《市政学》作业考核试题

上传人:lyj****12 文档编号:78415795 上传时间:2019-02-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师范大学19年3月课程考试《市政学》作业考核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福建师范大学19年3月课程考试《市政学》作业考核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师范大学19年3月课程考试《市政学》作业考核试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年秋市政学期末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1.现代环境污染的核心是( B )A. 自然环境污染 B. 城市环境污染 C. 人工环境污染 D. 城市大气污染2从狭义上讲,市政主体仅指城市政权机构中的( B )A. 政党组织 B. 行政机关 C. 社区组织 D. 立法机关3法国的城市普遍实行的市政体制是( D )A. 人民代表大会制 B. 市议会制 C. 议会市长制 D. 市长议会制4在我国,市政府中承担城市规划管理职能的部门是( C )A. 城市规划司 B. 城市土地管理局 C. 城市规划管理局 D. 国家建设部5我国城市主要的社会救济制度是( D )A. 养老保险制度 B. 失业

2、保险制度 C. 医疗保险制度 D.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6我国城市居住用地使用权出让的最高年限为( A )年A. 70 B. 60 C. 50 D. 407.下列各项,不属于市政的特点的是( C )A、政治性 B、动态性 C、独立性 D、历史性8. 城市最主要的特征是( B )A. 聚集性 B. 社会性 C. 经济性 D. 系统性9城市化的初始动力是( B )A. 工业化 B. 农业发展 C. 第三产业发展 D. 市场化10. 城市化的后续动力是( D )A、工业化 B、市场化 C、农业的发展 D、第三产业的发展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1.我国城市人口运动的基本趋势是(ABCD) A城市

3、人口总量增加B城市人口老龄化C城市人口受教育水平不断提升D第三产业就业人员不断增加E脑力劳动者所占比例逐渐下降2. 我国城市教育基本制度主要有(ABCDE) A学校教育制度B义务教育制度C职业和成人教育制度D教育管理制度E学业证书和学位制度3、传统城市经济管理体制的弊端主要有(ABCDE) A政企职责不分B条块分割,城乡分割C忽视市场作用D分配平均主义E排斥非公有制经济4、按照城市的行政地位,可以把城市划分为(ABCE) A直辖市B副省级市C地级市D副地级市E县级市5、我国市领导县的主要类型有(ABC) A地市合并型B划县入市型C升市领县型D县市合并型E撤县升市型三、简答题(每题10分)1.简

4、述城市产生的条件答:城市的产生是需要一定条件的。(1)首先,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社会分工的扩大是城市产生的社会经济基础。(2)其次,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促进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3)最后,自然条件、气候状况和地理位置也是城市产生的重要总而言之,城市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是历史前进的产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现象。它是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社会分工的深化、商品经济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2.简述城市化发展的制约因素有哪些答:城市化发展的制约因素有:1、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农业是城市化的基础。2、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3、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4、市场化是城市化的直

5、接动力 5、制度安排和变迁对城市化重要影响6、交通运输是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条件。3. 简述我国城市基础设施的主要内容答:城市基础设施对生产单位尤为重要,是其达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必要条件之一。城市基础设施一般分为两类,分别是工程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施。1、工程性基础设施一般指能源供给系统、给排水系统、道路交通系统、通信系统、环境卫生系统以及城市防灾系统等六大系统。2、社会性基础设施则指城市行政管理、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基础性商业服务、教育科研、宗教、社会福利及住房保障等。按服务性质分为三类:生产基础设施:包括服务于生产部门的供水、供电、道路和交通设施、仓储设备、邮电通讯设施、排污

6、、绿化等环境保护和灾害防治设施;社会基础设施:指服务于居民的各种机构和设施,如商业和饮食、服务业、金融保险机构、住宅和公用事业、公共交通、运输和通讯机构、教育和保健机构、文化和体育设施等;制度保障机构:如公安、政法和城市建设规划与管理部门等。基础设施水平随经济和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提高,种类更加增多,服务更加完善。4.简述城市信息安全管理的意义答:城市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活跃,也 成为信息的集散地和交流中心。因此,确保信息安全, 加强城市信息安全管理对于维护城市稳定、促进城市发展有重要的意义。(1)是促进城市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坚实基础; (2)是维护城市政治治安的重要保障;(3)是推进城市信息

7、化建设的必备条件; (4 )维系城市社会秩序稳定的重要手段;(5)有助于塑造健康的城市文化氛围。5.简述影响城市竞争力的关键要素答:城市竞争力是一个复杂的城市价值链模型,它必须以市场为目标、以战略为核心、以整合为导向,目标是建立高度区域一体化的全球资源配置机制和城市形态演化模式。 城市价 值链包括城市的价值活动和价值流。价值活动是城市价值创造过程中实现价值增值的每一 个环节,由城市实力系统、城市能力系统、城市活力系统城市潜力系统和城市魅力系统组 成。价值流则是指一个城市以相应的平台和条件,吸引区外物资、技术、资本、人才、信 息、服务等资源要素向区内聚集,借助资源要素的整合促进和推动产业升级和扩

8、充,并将 竞争优势向周边和外界扩张和辐射,在资源要素高效、规范、快速、有序的流动中实现价值,再在循环往复中不断扩大规模和持续增长,从而提升城市竞争力。四、论述题(每题20分)1.论述善治城市与城市治理模式的重构答:治理的主体是多元化的,主体间权力具有互动性和依赖性。它强调政府要促进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动与多向协调沟通,为公民提供参与公共管理的机会,使公民积极参与政府对公共生活的管理,让公民能更直接、更便利地表达自己的意愿,从而实现管理的民主化。传统的城市管理是指政府运用权威进行单向控制来达到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城市治理则是城市政府、私人部门等主体通过对话、协作等方式管理公共事务。为有效解决治理

9、过程中出现的市场失效、政府失灵问题,学者在治理理论之上,提出了善治概念。政府不仅能够治理,而且善于治理,从而达到善治的要求。善治是国家治理的最终目标,即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善治理论是一套系统完善、科学实用的理论体系,在当代开放、民主、法治背景下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在治理/善治理念下,城市管理工作应把行政机关、执法对象、社会组织及其他利益相关者都纳入治理主体,形成合作共治关系,实现良性互动、协同发展,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治理可以弥补国家和市场在调控和协调过程中的缺陷,而有效的治理必须建立在国家和市场的基础之上。它是对国家和市场手段的补充。从统治走向治理,从善政走向善治就成了完善治理结构和建立

10、有效治理的必然趋势。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善治的本质就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善治的基本要素民括合法性、法治性、透明性、责任性、回应性、有效性、参与性、稳定性、廉洁性和公正性等方面。善治城市不仅带来市政管理理念的变革,更重要的是推动了市政管理的制度创新,引发了城市治理模式的重构。主要包括1、推动城市治理结构的变革。是一个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的治理结构,政府已不是唯一的角色,各种百政府组织成为重要的治理主体,它们不但承担社会公共事务治理功能,还能够独立地实施治理活动。2、引发城市治理手段的转变。城市治理不再是依靠政府权威和行政命令的单向控制。通过与社会、公共部门与民间机构的合作来实施对城市公共事务有效管理,提高城市经济管理和社会管理效率,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3、推进公民社会的培育过程。公民社会是建设善治城市的基础,是国家和政府之外所有民间组织或民间关系的总和,因而,培育公民社会的关键和核心内容是创造良好的机制和宽松的社会环境,促进民间组织或公民社会组织的发展。4、深化政府再造,提升城市政府治理能力。政府再造是对政府组织体制实施的根本性转型,创造具有创新惯性和质量持续改进的机制和体制。政府再造并非否定政府在城市治理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而是以提升城市政府治理能力的基本价值取向。通过创建竞争型政府以提升城市政府的治理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