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成武教研室整理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示范教案(第四单元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第2课时).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8269925 上传时间:2019-02-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成武教研室整理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示范教案(第四单元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第2课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山东成武教研室整理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示范教案(第四单元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第2课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山东成武教研室整理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示范教案(第四单元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第2课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山东成武教研室整理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示范教案(第四单元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第2课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成武教研室整理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示范教案(第四单元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第2课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成武教研室整理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示范教案(第四单元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第2课时).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课时 根据化学式的计算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化学式与化合价,知道了化学式可以表示物质的组成,化合价能表示原子之间相互化合的数目。每一个化学式中元素原子个数比是一定的,因此我们也可以说原子质量比是一定的,原子所占的比例也是一定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推进新课根据化学式可以进行以下几种常见计算。1.根据化学式计算相对分子质量例1 计算H2O的相对分子质量。因为H2O中有两个H原子和一个O原子所以应计算两个H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和一个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解:H2O的相对分子质量=21+161=18(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为1,一般不写出)例2 计算2H2O的相对分子质量。解:2H

2、2O的相对分子质量=2(21+161)=36练习 计算3HNO3、NH4NO3、(NH4)2SO4的相对分子质量。2.根据化学式计算组成物质的元素质量比例 计算H2O中H、O元素的质量比。来源:gkstk.Com在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就是同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之比。来源:学优高考网解:H2O中H、O元素的质量比=(21)(161)=216=18(化为最简整数比)计算二氧化碳中各元素的质量比m(C)m(O)=(121)(162)=1232=38计算硫酸中各元素的质量比:m(H)m(S)m(O)=(12)32(164) =11632计算硫酸铵中各元素的质量比:m(N)m(H)m(S)m(O)=

3、(214)(18)32(164)=72816练习 计算HNO3、NH4NO3中各元素的质量比。3.计算物质中某一元素的质量分数。(质量分数又称为质量百分含量)例 计算水中H元素的质量分数100%=100% =11.1%答:水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1.1%。练习 计算NH4NO3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来源:gkstk.Com来源:gkstk.Com4.根据化学式的其他计算(1)计算化合物中的原子个数之比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就是表示该元素原子的个数,因此这些数字的比值就是化合物中的原子个数比。如:Fe2O3中,铁原子与氧原子个数比就是23,CaCO3中钙、碳、氧原子个数比为113。注意某

4、些物质的化学式中,同种元素并不写在一起的,这时要注意原子个数。如:NH4NO3中,氮、氢、氧原子个数比应该为243Cu2(OH)2CO3中,铜、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125(2)计算一定质量的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 某元素的质量=物质的质量该元素在物质中的质量分数 例1 求 60 g MgSO4 中含有氧的质量。解:m(O)=m(MgSO4)w(O)=60 g=32 g例2 多少克碳酸氢铵( NH4HCO3 )与 400 g 硝酸铵(NH4NO3 )含氮元素质量相等?解:根据所含氮元素质量相等来列等式设需要碳酸氢铵的质量为x,则质量为x的碳酸氢铵中含有氮元素的质量为m1(N)=x=17.7%x

5、400 g硝酸铵中含有氮元素质量为m2(N)=400100%=400 g35%根据题意:17.7%x=400 g35%;x=790 g(3)有关混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例1 硝酸铵样品中含有杂质10%(杂质中不含氮元素),求样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解:先求出纯净的硝酸铵中氮的质量分数为: 来源:学优高考网w(N)=100=100=35 设不纯的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x,则有如下关系:,x=31.5% 例2 某不纯的尿素CO(NH2) 2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42.4% ,求这种尿素中杂质(不含氮元素)的质量分数。解: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12+16+(14+21)2=60尿素中氮元素的

6、质量分数w(N)=100=100=46.7 设不纯的尿素中含尿素的质量分数为x,则有如下的关系:,x=90.8%所以该尿素中所含杂质的质量分数是w(杂)=1-90.8%=9.2%课堂练习1.计算下列相对分子质量。H2SO4_2Ca(OH)2_2.计算NH4HCO3中N、H、C、O四种元素的质量比。3.计算12.25 g KClO3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4.计算120 g NH4NO3中含N元素的质量与多少克CO(NH2)2中所含N元素的质量相等?答案:1.98 148 2.1451248 3.4.8 g 4.90 g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关于化学式的相关计算。化学式的计算是化学计算中的基础知识

7、,大家需要熟练掌握,在以后学习中才能应用自如。板书设计根据化学式的计算1.根据化学式计算相对分子质量2.根据化学式计算组成物质的元素质量比3.计算物质中某一元素的质量分数(质量分数又称为质量百分含量)4.根据化学式的其他计算布置作业1.上册课本P87 习题7、8、9、102.锌是人体健康必需的元素,锌缺乏容易造成发育障碍,易患异食癖等病症,使人体免疫功能低下。市售的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对治疗锌缺乏症具有较好的疗效。下图是某品牌葡萄糖酸锌口服液的标签,请根据标签信息回答:牌口服液主要成分:葡萄糖酸锌化学式:C12H22O14Zn含锌量:每支口服液含锌6.5 mg 制药厂(1)葡萄糖酸锌的相对分子质量

8、为_;(2)葡萄糖酸锌中锌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精确到0.1%)3.蛋白质在人体胃肠内与水反应,最终生成氨基酸被人体吸收。丙氨酸(化学式为C3H7O2N)就是其中的一种。请回答下列问题:(1)丙氨酸分子中C、H、O、N原子个数比为_。(2)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计算结果精确到0.1)。(3)合格奶粉每100 g中含蛋白质约18 g,蛋白质中氮元素的平均质量分数为16。现测定某奶粉每100 g中含有氮元素的质量为2 g。请通过计算判断该奶粉是否属于合格奶粉。答案:2.(1)455 (2)14.3%3.(1)3721 (2)89 15.7 (3)氮元素的质量:18 g16

9、=2.88 g2 g,不合格奶粉(或蛋白质的质量:2 g16=12.5 g18 g,不合格奶粉)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学生学习化学以来第一次进行计算,学生比较好奇。教学过程中都是呈现比较简单的练习题。通过简单运算了解了化学物质组成的特点,知道了物质组成中元素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学生学习热情较高,掌握得也比较好,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备课资料“H2O”是什么? 全世界无论哪个国家,只要学过化学的人都知道,这是水的化学式,它是化学学科所特有的语言,蕴藏着丰富的内容,既表明水的组成,也表示氢、氧两元素的原子个数比、质量比等。应用它表示化学反应更是一目了然。而这些符号名称是怎样得到的呢?在古代,没有统一

10、的化学符号。如古希腊用行星的形象符号来表示一些金属元素。 后来炼金术士们还采用一些图画符号来表示元素和化合物,不过他们把这些符号视为机密,所以往往因人而异,如: 这种与物质的组成毫不相干的命名和符号不利于化学的发展。 1808年,道尔顿自行设计出一整套符号来表示他的理论。他认为简单原子都是球形的,所以他的元素符号都是圆圈,或用圆圈内标出一些字母的方法表示元素。如: 再将这些基本元素符号组合起来形成各种化合物。如硫酸气(SO3)用表示,显然道尔顿采用的符号仍然没有跳出象形文字的圈子,使用起来还很不方便。鉴于以上原因,瑞典化学家贝采里乌斯(17791848)对化学符号进行了改革。他所创造的符号比较

11、简单,不用那么多的几何图形,而是取元素拉丁文名称的起首大写字母作为该元素的符号。如果几种元素的拉丁文名称起首字母相同,则要加上另外一个小写字母以示区别。他在谈到这种表示方法的目的和特点时说:“这种新的化学符号是为了用作实验室中药品容器的标签而创造的。这是唯一的简明地表示药品的化学组成的方式。如果我们用文字和词汇来表示一个化合物,往往需要写一行字,但是使用化学符号则要简短得多,而且可以达到一目了然的效果。”他还指出:“化学符号用字母表示,以便书写起来极其容易,并且消除书刊印刷中的困难”。他还用幂数(指数)的形式来表示化合物中元素的数目,例如:SO2、P2O5。他的表示方法与我们现今所采用的方法的差别只在于他将阿拉伯数字放在右上角,而现在通用的符号是把数字放在右下角。贝采里乌斯进行化学符号的改革对化学的发展起了不小的作用,不仅为每一个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人提供了方便,也给各国化学家提供了一个通用符号,成为世界性的化学语言,这些符号已沿用了一百多年,至今还在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