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中考一轮复习化学精品课件鲁教版(含中考真题)九年级第二单元水和溶液.ppt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7881621 上传时间:2019-02-10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2.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月中考一轮复习化学精品课件鲁教版(含中考真题)九年级第二单元水和溶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2月中考一轮复习化学精品课件鲁教版(含中考真题)九年级第二单元水和溶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2月中考一轮复习化学精品课件鲁教版(含中考真题)九年级第二单元水和溶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2月中考一轮复习化学精品课件鲁教版(含中考真题)九年级第二单元水和溶液.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2月中考一轮复习化学精品课件鲁教版(含中考真题)九年级第二单元水和溶液.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月中考一轮复习化学精品课件鲁教版(含中考真题)九年级第二单元水和溶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月中考一轮复习化学精品课件鲁教版(含中考真题)九年级第二单元水和溶液.ppt(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2012年2月中考轮一复习化学精品课件鲁教版 (含2011中考真题) 九年级,目 录,第3课时 水的分解、合成与净化 第4课时 构成物质的粒子 第5课时 溶液,第二单元 水和溶液,第二单元 水和溶液,山东教育版,第3课时 水的分解、合成与净化,第3课时 水的分解、合成与净化,山东教育版,第3课时 知识网络,知识网络,山东教育版,第3课时 知识网络,山东教育版,第3课时 考点聚焦,考点聚焦,山东教育版,考点1 水的物理性质,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在101 kPa下,水的凝固点是0 ,沸点是100 。水在4 密度最大,为_。水结冰时,体积会膨胀。,1 g/cm3,第3课时 考点聚焦,山东教

2、育版,考点2 水的人工净化,烧杯内壁,过滤,吸附,蒸馏,紧贴漏斗内壁,漏斗边缘,滤纸边缘,玻璃棒,三层滤纸,第3课时 考点聚焦,山东教育版,软水,硬水,第3课时 考点聚焦,山东教育版,软化水:在生活中可用_的方法,实验室中常用_或离子交换法。 (4)自来水厂净化过程 取水沉淀_ 消毒配水 注意 净化程度由低到高是:静置沉淀、吸附沉淀、过滤、吸附、 蒸馏。 自来水厂净水时,只有投药消毒属于化学变化,其余都属于物理变化。,煮沸,蒸馏,过滤,吸附,第3课时 考点聚焦,山东教育版,考点3 保护水资源,(1)节约用水:如工业中提倡对水重复利用,农业上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生活中提倡一水多用,使用节水型

3、器具等。 (2)防止水体污染:如工业上对污染的水体作处理、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生活中的污水集中处理排放等。,第3课时 考点聚焦,山东教育版,考点4 水的电解实验,原理:2H2O O2 2H2 现象:两极均产生气泡;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大约是正极产生气体的体积的_倍。 气体的检验: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是_;将负极产生的气体移近火焰,气体能燃烧,证明是_。 结论:水由_、_两种元素组成; 在化学变化中_可分,_不可再分。,2,氧气,氢气,氢,氧,分子,原子,第3课时 考点聚焦,山东教育版,注意 接电源负极的一极产生的是氢气,接电源正极的一极产生的是氧气,其体积比约是21。即

4、正氧负氢,氢二氧一。 做水的电解实验时,要在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其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第3课时 考点聚焦,山东教育版,考点5 水的合成,发烫,放热,水珠,蓝,点燃,第3课时 考点聚焦,山东教育版,(2)H2作为燃料的优点 _。 _。 _。,产物为水,无污染,原料来源广,放热量高,第3课时 归类示例,归类示例,山东教育版, 类型一 水的人工净化,命题角度:结合生活实际或家庭小实验,考查水净化的常用方法、过滤等操作。,D,第3课时 归类示例,山东教育版,解析 活性炭的作用主要在于吸附杂质、色素和异味,故D正确;能杀菌消毒的是杀菌剂、消毒剂,如漂白粉、二氧化氯等,净化河水的简易装置

5、中没有此类物质,A错误;能把硬水变为软水的措施是加热或煮沸,B错误;能得到纯净水的措施是蒸馏,简易装置中只进行了过滤和吸附的净化措施,C错误。,第3课时 归类示例,山东教育版,烧杯,引流,漏斗的下端没有紧贴烧杯的内壁,不溶性,山东教育版,(3)小波将浑浊的水样过滤后,得到的水仍浑浊,其原因可能是_(写出一点即可),然后小波进行了有效处理,从而使水样变得澄清透明。,滤纸可能破损、滤液边缘高于滤纸边缘等,方法点拨 净水的方法主要有:静置沉淀、吸附沉淀、过滤、蒸馏四种,在准确掌握各种净水方法、目的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或判断净水方法。,第3课时 归类示例,山东教育版, 类型二 硬水的软化和鉴别,

6、命题角度:结合实验考查硬水和软水的鉴别方法及硬水的软化。,例2 井水中通常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如果想知道某井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以用_检验。为降低水的硬度,可采用的方法是_。,煮沸(或蒸馏等),肥皂水,解析 检验井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肥皂水;降低水的硬度,可采用煮沸、蒸馏等方法。,方法点拨 硬水的软化方法是把水煮沸或蒸馏,可使部分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以沉淀析出,来降低水的硬度。硬水的检验方法使用肥皂水,观察泡沫的丰富程度。,第3课时 归类示例,山东教育版, 类型三 水资源的污染及保护,命题角度: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做法考查水资源的保护。,例3 2011泉州 为了保护水资源,下列做法中应制止的是( )

7、 A. 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B. 加强对水资源的统筹规划 C. 往江河里倾倒垃圾 D. 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C,第3课时 归类示例,山东教育版,方法点拨 爱护水资源,要从两方面去考虑:一方面要防止水体污染,另一方面就是要节约用水。可从水体污染形成的原因提出防止水污染的方法。,第3课时 归类示例,山东教育版, 类型四 水的电解实验,命题角度:通过电解水实验考查实验现象和结论等。,第3课时 归类示例,山东教育版,(1)根据实验中只生成氢气和氧气,确定了水是由_组成。得出此结论的依据是_。 (2)已知相同状况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通过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推求出水分子

8、组成中_为21,经进一步科学确认,得出水的化学式为H2O。 (3)写出此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种类不变(或质量守恒定律),氢元素和氧元素,氢原子与氧原子个数比,通电,第3课时 归类示例,山东教育版,解析 (1)实验中只生成氢气和氧气,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确定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2)根据正、负极产生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12,可以推求出水分子组成中氢原子与氧原子个数比也为21。(3)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根据最小公倍数法配平化学方程式即可。,第3课时 归类示例,山东教育版,2011苏州 下列关于电解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为增强水

9、的导电性,常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 B. 在水电解器中加满水,然后接通直流电源 C. 电解水的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D. 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D,第3课时 归类示例,山东教育版,解析 纯水不导电,电解水时需加入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以增强水的导电性,提高电解速率;电解水时应通直流电;水电解生成了氢气和氧气,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电解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是氧气,能支持燃烧,但不能燃烧。,方法点拨 此类题目通常给出电解水的装置图,解题时要仔细观察装置图,根据“正氧负氢、氢二氧一”来判断两极生成的气体。此类题目还常将

10、宏观和微观知识联系起来考查,可从物质的元素组成和化学变化的实质等角度来分析。,第4课时 构成物质的粒子,第4课时 构成物质的粒子,山东教育版,第4课时 知识网络,知识网络,山东教育版,第4课时 考点聚焦,考点聚焦,山东教育版,考点1 原子的结构,原子核,质子,正电荷,中子,电子,负电荷,注意 原子是不显电性的,在原子中: 核电荷数_原子序数,电子数,质子数,第4课时 考点聚焦,山东教育版,考点2 原子和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注意 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中_关系非常密切。,最外层电子数,分层排布,第4课时 考点聚焦,山东教育版,考点3 相对原子质量,(1)概念 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_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

11、量与这个标准的_。 (2)表达式 相对原子质量_。,说明 相对原子质量只是一个比值,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电子质量很小,跟质子和中子相比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_上,故相对原子质量_数_数。,比值,中子,原子核,质子,第4课时 考点聚焦,山东教育版,考点4 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原子、离子,化学性质,化学变化,原子,阳,阴,原子,原子核,电子,得失,第4课时 考点聚焦,山东教育版,第4课时 考点聚焦,山东教育版,注意 由于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很多种,因此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也有很多种。如水由水分子构成,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铁由铁原子构成,铁原子保持铁的化学性质等等。 原子在化学变

12、化中不能再分,但在其他的条件下(如核裂变时)可以再分。,第4课时 考点聚焦,山东教育版,原子团与原子、分子的区别,化学变化,第4课时 归类示例,归类示例,山东教育版, 类型一 粒子的基本性质,命题角度:根据宏观物质表现出来的现象考查粒子的基本性质。,例1 2011杭州 下列表中所列分子的性质和实验现象无关的是( ),A,第4课时 归类示例,山东教育版,解析 一块蔗糖溶于一杯水中形成糖水,是由于糖的分子不停运动造成的,糖的分子本身并没有发生改变。,第4课时 归类示例,山东教育版,A,第4课时 归类示例,山东教育版,A. 氨分子和氯化氢分子在不断运动 B. 氨分子和氯化氢分子运动的速率相等 C.

13、氯化铵微粒不运动 D. 该反应说明化学变化中分子不可再分,解析 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白烟离蘸有浓氨水的棉球距离远,说明氨分子运动快;氯化铵微粒是不断运动的;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第4课时 归类示例,山东教育版,方法点拨 构成物质的粒子具有一些基本性质,运用这些基本性质可以解释一些宏观现象。解题的关键是要将粒子的基本性质与宏观现象对应起来。当物质发生体积或状态变化时,主要是与粒子之间的间隔发生变化有关;一些扩散现象(如溶解、蒸发、挥发等)与粒子的不停运动有关。,第4课时 归类示例,山东教育版, 类型二 原子的结构,命题角度:从构成原子的粒子之间的关系考查对原子构成知识的掌握情况。,

14、例2 2011芜湖 今年3月日本大地震引发了核泄漏事故。事故发生时,放射性原子氮16可能短暂时存在。氮16的质子数为7,中子数为9。下列关于氮16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核外电子数9 B. 相对原子质量为14 C. 和普通氮原子是相同的原子 D. 和普通的氮原子属于同种元素,D,第4课时 归类示例,山东教育版,解析 根据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以及质子数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可以得出氮16的核外电子数是7,相对原子质量是16;由于氮16的中子数与普通氮原子不同,所以它和普通氮原子属于不同原子,但由于它们的质子数相同,因此属于同一种元素。,方法点拨 在原子中,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原子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原子的质量由质子数和中子数决定等等。理解这些关系是解决有关问题的关键。,第4课时 归类示例,山东教育版, 类型三 粒子结构示意图,命题角度:认识结构示意图所包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