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积分UG NX5编程精解与实例 3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778595 上传时间:2017-05-14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1.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免积分UG NX5编程精解与实例 3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免积分UG NX5编程精解与实例 3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免积分UG NX5编程精解与实例 3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免积分UG NX5编程精解与实例 3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免积分UG NX5编程精解与实例 3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免积分UG NX5编程精解与实例 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免积分UG NX5编程精解与实例 3(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3 章 点位加工的数控编程3.1 概述3.2 循环类型3.3 点位加工的参数3.4 点位加工的几何体3.1 概述 点位加工的加工应用钻孔扩孔镗孔铰孔攻螺纹点焊 3.1.1 点位加工操作的一般创建步骤 步骤 1:模型准备 步骤 2:初始化加工环境 步骤 3:编辑和创建父级组 步骤 4:创建点位加工操作 步骤 5:指定循环类型及参数 步骤 6:指定点位加工几何体 步骤 7:设置主轴转速和进给 步骤 8:指定刀具号及补偿寄存器 步骤 9:编辑刀轨的显示 步骤 10:刀轨的生成与确认 注: 实际的操作步骤会有所不同。 3.1.2 点位加工的子操作类型 操作界面 3.1.3 点位加工的刀具 3.2

2、循环类型 【标准钻,深度】循环类型将在每个点位激活一个标准深孔钻循环,产生的刀轨移动过程与【啄钻】循环类型的刀轨相似,所不同的是【标准钻,深度】循环类型使用 CYCLE 命令而不是 GOTO 命令来描述刀轨。 3.3.1 循环参数组 允许设置 15 个参数组,每个参数组具有相同类型的循环参数,包括深度、进给率和步进量等参数,但参数值可以不相同 3.3.2 循环参数 循环类型不同,其循环参数也不同 注: 此处的进给率值优先。 深度 注: 如果选择【至底面】或【穿过底面】选项确定钻削深度,则必须指定孔底面位置。 步进量 注: 从工艺考虑,深孔钻时必须至少设置第一个步进量; 最多仅能设置 7 个步进

3、量,超过 7 步后,其步进量的值均等于第 7 步的步进量; 若第 N 个步进量为 0 时,则实际步进量为第 N-1 步的步进量,并且第N+1 步以后的步进量均等于第 N-1 步的步进量 3.3.2 通用参数 最小安全高度 深度偏置 注:1. 如果深度选项设置为【模型深度】 ,则【深度偏置】将只适用于实体孔,它不适用于点、圆弧或片体中的孔。2. 如果深度选项设置为【刀尖深度】和【至底面】 ,则【盲孔余量】将应用于所有选定的点位,此时,必须指定“孔底面” 。3. 如果深度选项设置为【穿过底面】 ,则【通孔安全距离】将应用于所有选定的点位,此时,必须指定“孔底面” 。3.4 点位几何体 任意点、圆弧

4、、片体或实体孔均可指定为钻孔点注:1. 只有在特定场合,才需要制定部件表面和底面几何。 3.4.1 点位的指定注:Rapto 偏置参数优先于最小安全距离。注:若指定了多个循环参数组,则在指定点位之前,必须先指定是用哪一组的参数来加工该点位。注:若指定了多个循环参数组,则在指定点位之前,必须先指定是用哪一组的参数来加工该点位。1. 点位的排序 注:1. 根据点位的位置特点和点位的数量来确定采用何种排序方法2. 点位的排序最短路径 注:1. 适合于点位数量多并且点位无规律分布的场合。 点位的排序水平/垂直带 升序 降序 避让第 4 章 平面加工的数控编程4.1 概述 4.2 平面铣的几何体4.3.

5、1 平面铣的切削参数4.3.2 平面铣的分层切削参数4.5 面铣削的几何体4.6.1 面铣削的主要参数4.6.2 面铣削的分层切削 4.1 概述 平面加工操作仅适合于加工平面类工件,即适合于面法向与刀轴平行的那些工件平面,它不管工件的侧壁。 平面加工中,要切除的材料量等于毛坯边界所定义的材料量减去部件边界所定义的材料量。如果没有毛坯边界,就由部件边界定义材料量。 平面加工操作产生的刀轨以层状方式切除这些材料,也就是说,每一层的刀轨(简称切削层)都是位于垂直于刀轴的平面内,从上到下,完成一个切削层后再进入下一个切削层切削,直至到达最大深度处。所以,平面加工实质是两轴半加工。 4.1.1 平面加工

6、操作的一般创建步骤 步骤 1:模型准备 步骤 2:初始化加工环境 步骤 3:编辑和创建父级组 步骤 4:创建平面加工操作 步骤 5:指定各种几何体 步骤 6:设置切削层参数 步骤 7:指定切削模式和切削步距 步骤 8:设置切削移动参数 步骤 9:设置非切削移动参数 步骤 10:设置主轴转速和进给 步骤 11:指定刀具号及补偿寄存器 步骤 12:编辑刀轨的显示 步骤 13:刀轨的生成与确认 注:实际的操作步骤会有所不同。4.1.2 平面加工的子操作类型 注: 【平面铣】操作是基础操作,它基本上能够满足大部分的平面加工要求,其他子操作大都由【平面铣】操作演变而来。 4.1.3 平面加工的刀具 4.

7、2 平面铣的几何体 4.2.1 边界的应用 部件边界定义刀具理论切削的几何形状区域,如果没有指定毛坯几何体,部件边界将与底面共同确定刀具的切削量 毛坯边界定义刀具切削前工件的几何形状,通常与部件边界一起共同确定刀具的切削区域。% 检查边界定义刀具要避免切削的区域,例如,应用检查边界可以用来定义固定工件的夹具。% 修剪边界用来修剪(或限制)一部分切削区域。 4.2.2 边界的特征 边界类型 封闭式边界:定义一个切削区域,边界中第一个边界成员的起点与最后一个边界成员的终点为同一点; 开放式边界:定义一个路径,边界中第一个边界成员的起点与最后一个边界成员的端点不共点注: 判断一个边界是开方式边界还是

8、封闭式边界时,不能仅从表观形状上来确定,看似“ 封闭” ,它可能是开放式边界。若选择“封闭”的曲线/边缘,既可能生成开放式边界,也可能生成封闭式边界,同样,若选择“开放”的曲线/边缘,既可能生成开放式边界,也可能生成封闭式边界% 边界平面 如果选择点生成边界,则系统默认前三个点所构建的平面作为边界平面。 如果选择直线生成边界,则系统默认前两条直线所构建的平面作为边界平面。 如果选择圆弧生成边界,则系统默认第一个圆弧所构建的平面作为边界平面。 如果选择曲线生成边界,若该曲线为平面曲线,则系统默认曲线所在平面作为边界平面。 如果选择任意点、直线、圆弧、曲线组合生成边界,则系统默认由这些对象(按选择

9、顺序)所构建的第一个平面作为边界平面。 如果选择的对象无法构建一个平面,则系统默认 XcYc 平面作为边界平面。注: 当选择三维空间的曲线或边缘生成边界时,应指定合适的边界平面,否则,可能得到不正确的刀具路径。 边界的起点第一个对象最接近光标位置的端点默认为边界的起始点注: 通过指定边界的起始点,可控制刀具开始切削的位置。% 边界的刀具位置边界与刀具之间的位置关系注:操作类型不同,可指定刀具的位置也不同: 平面加工操作:可指定相切和对中两种位置,并且在同一个边界中的各成员间,可混合使用相切和对中两种位置。 穴型加工操作:系统默认刀具与边界之间的位置为相切。 固定轴/可变轴轮廓加工操作:可指定三

10、种位置,但在同一个边界的各个成员间,接触位置不能与其它两种位置混合使用。 边界的方向 若选择面生成边界时,则边界方向由系统自动产生 若选择点、曲线/边缘生成边界时,则由边界成员的选择顺序确定边界的方向 注: 边界一旦生成后,其方向不可编辑 边界方向可以用来判断开放式边界的左、右材料侧% 边界的材料侧确定在边界的哪一侧材料将被切除或保留 封闭式边界: 内部和外部 开放式边界:左侧和右侧 注: 材料侧为哪一侧取决于边界的用途。对于部件边界、检查边界、驱动边界,材料侧是指刀具切削后材料保留下来的哪一侧;而对于毛坯边界,材料侧是指材料被切削的哪一侧;而对于修剪边界,材料侧是指材料被限制切削而保留下来的

11、哪一侧 边界的显示 临时边界 永久边界 边界的关联临时边界与“父”几何相关 一旦“父”几何被修改,临时边界将作相应变化。 当用永久边界生成临时边界时,临时边界与永久边界的“父”几何体相关,也就是说,删除永久边界,不会影响由它产生的临时边界。 当使用点生成临时边界时,你有机会确定是否临时边界与点保持相关性% 4.2.3 边界的创建 永久边界注: 永久边界一旦创建,就可永久显示在屏幕中。% 临时边界 面模式 临时边界 曲线/边模式 底面几何体 4.2.4 临时边界的编辑 边界的编辑 边界的类型 边界平面位置 边界材料侧 移除边界 附加边界 定制边界数据 。 。 。% 边界成员的编辑 刀具位置 边界

12、起点 第一个成员 定制成员数据 边界与边界成员的数据定制注: 根据加工工艺考虑,可定制边界之间或边界成员时间的余量值、切削进给率等参数 4.3.1 平面铣的切削参数 切削角注: 仅当在 【 平面铣 】 、 【 面铣削 】 和 【 型腔铣 】 操作中使用 【 往复 】 、 【 单向 】和 【 单向轮廓 】 切削模式时, 【 切削角 】 选项才有效 。 改变 WCS 的方位,不会改变已设置的切削角。 清除岛屿与侧壁注: 仅当使用【跟随周边】和【轮廓加工】切削模式时, 【岛清理】才有效。 仅当使用【往复】 、 【单向】和【跟随周边】切削模式时, 【壁清理】才有效 。 毛坯距离 可应用于压铸零件的精加

13、工注: 对于【平面铣】操作,毛坯距离仅应用于封闭的边界,它在边界平面内沿材料侧相反方向进行偏置。$ 区域排序 【标准】:使得系统按照部件几何体的指定顺序来加工各个区域。 【优化】:使得系统以最快的时间效率来确定各个区域的加工顺序,产生的刀轨将尽量减少区域之间的往复移动次数和重复距离 【跟随起点】:使得系统以区域起点的指定顺序为各个区域的加工顺序,必须在非切削移动参数中指定区域起点 【跟随预钻点】:使得系统以预钻孔点的指定顺序为各个区域的加工顺序,必须在非切削移动参数中指定预钻孔点 开放刀路注: 仅当使用【跟随部件】 、 【轮廓加工】和【标准】切削模式时, 【开放刀路】才有效 。 跨空区域注: 仅当在【平面铣】 、 【面铣削】和【型腔铣】操作中使用【往复】 、 【单向】和【单向轮廓】切削模式时, 【跨空区域】才有效 。 未切削区域注: 一般在精加工侧壁时,才激活“自动保存边界”,以保存未切削区域边界留待后续操作使用。 4.3.2 平面铣的分层切削参数 【用户定义】:使系统以用户输入排外性的切削层深度而产生多切削层刀轨 【仅底部面】:使系统仅在底面生成一个切削层刀轨,一般在加工底面时才使用 【底部面和岛的顶面】:使系统先在底面生成一个切削层刀轨,接着依次在各个岛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