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养鸭技术要点(下)

上传人:极*** 文档编号:77748 上传时间:2016-11-2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稻田养鸭技术要点(下)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稻田养鸭技术要点(下)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稻田养鸭技术要点(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稻田养鸭技术要点(下)(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稻田养鸭技术要点(下)4、一般管理 通风 目前绝大多数开放式鸭舍是以调节舍内的温度和湿度为主要标准来进行通风换气的,靠开闭门窗的多少和开闭时间的长短来控制通风。窗户应设在高处,既使风吹不到鸭身,又利于排除较热较轻的废气。同时,防止贼风和温度波动引起雏鸭感冒和生长不良。 密度 通常雏鸭群以 400面平养时,第一周龄每平方米 20 只左右,第二周龄 14 只左右,第三周龄以后不应多于 10 只;网面平养和地网结合饲养时密度可大些,最多可多养 1/3。 温度 雏鸭生长须适宜的温度,要避免室内温度大幅度升降。1龄,温度为 28龄,温度为 24龄,温度为 201 天以后类推。前期当室内温度低于 20,可

2、用红外线灯或电热板供暖。 湿度 充雏时适宜的相对湿度为 56这和雏鸭出孵时机器内湿度接近,可避免雏鸭因呼吸干燥空气而散发体内大量水分,影响机体正常功能。 光照 雏鸭开食后,采食量小,采食速度慢,为了保证雏鸭有足够的采食和饮水时间,一般在最初 3 天采用全天 24 小时光照,即晚上增加人工光照,光线强度以雏鸭能看见饲料和饮水为宜。 免疫接种 免疫接种的程序和种类在各地区是不同的,这取决于当地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状况。最好由禽病专家进行调查,制定好免疫接种计划并严格执行。 适时淘汰 由于稻田养鸭主要在自然的粗放条件下进行,鸭群必须健康。应当适时淘汰健康状况差、生长不良的鸭。 (三)稻田放鸭管理 1、入

3、田时间 稻田养鸭需注意下田时间,雏鸭孵出 20 天,体重约 100 克以上,水稻抛秧 15 天,移栽 12 天以上,可放入大田。成年鸭应适当推迟 2下田。 2、田间饲养设施准备 每稻田准备优质尼龙网 斤左右,不规则稻田和狭长稻田应准备多些。在田的四周用三指尼龙网围成防逃圈,围网高 60隔 树一支撑杆。 在田的一角按每 10 只鸭一个平方米的大小折算建一鸭舍,舍项需遮盖,以避日晒雨淋,三面作档,但必须通风透气,舍底用木板或竹板平铺,舍下挖一个 2 倍于鸭舍的大小 50稻田间开挖 35、30的丰产沟若干条,在放鸭期间始终满水,供鸭子嬉水。 3、放养密度大鸭为每亩 15 羽左右,幼鸭可根据情况适当增

4、加。 4、鸭在育雏期间没有放牧的习惯,下田前的应进行采食训练。稻田放鸭,主要采食稻田里的杂草、昆虫和水生动物等食物。先调教采食落地谷子后,将谷子撒入浅水中,让鸭去啄食,多次后形成条件反射,此后放入稻田会主动寻找食物。 5、每天每只鸭用 50稻谷、玉米、饲草等饲料补饲,注意定时,定点饲喂,就注意视情况增减饲喂量,不可过足或过少。杜绝用发霉、发臭的饲料及发臭、生蛆的动物饲料喂养。 6、合理安排放牧时间。 根据气温和水温确定放牧时间。稻田放牧,通风程度不如江河、池塘,因水浅,易被晒热,气温超过 30,不宜下田放鸭。特别在炎热的夏季,应在上午 9 时前和下午凉爽的时候进行。 适当轮流放牧。同一片稻田不

5、宜多次重复放牧,适当休闲几天再放。稻田不同生长期和收获期,最好进行搭配。 水稻收割后,田中有大量遗粒,这时可集中放牧。 7、稻鸭共栖,放鸭有很长一段时间在炎热的夏天,因此,鸭舍在防止鼠害的基础上,保持鸭舍通风,并设置一此遮荫树枝或小凉棚。丰产沟应满水,让鸭多嬉水,起到防暑降温的作用。 8、结合治虫进行放鸭。先摸清虫情,如虫害较重时,减少补料,让鸭处于半饥饿状态,大量采食害虫,充分发挥防治害虫的目的。 9、水稻喷药前,把鸭子引诱在鸭舍圈住。 10、后期管理。 水稻乳熟期收鸭、以防鸭吃稻穗。为方便收鸭,平时喂养时就养成鸭子听到某种声音集拢的习惯。 收回的鸭子可收回家中或围于田间舍内。 三、常见鸭病

6、预疫 稻田养鸭开放性饲养,容易感染疫病和传播疫病,应十分注重鸭子防疫工作。 1、鸭瘟 肉鸭,7 日龄,鸡胚亿弱毒苗,肉注射。7 天后可产生抗体,并保护肉鸭至上市。 2、鸭病毒性肝炎免疫 雏鸭:1龄,鸡胚化弱毒苗,颈皮下注射,2 天后产生抗体,5 天达到高水平。 3、鸭霍乱免疫程序: 鸭霍乱的疫苗我为禽巴氏杆菌苗,如 731 弱毒菌苗,接种 2 日龄以上的鸭群,免疫期达三个半月。禽霍乱氢氧化铝胶苗,用以 2 月龄以上的鸭群。每只鸭肌肉注射 2隔 10 天再注射一次,免疫期 3 个月,禽霍乱油乳剂灭活苗,用于 2 个月全以上的鸭群,每只鸭皮下注射 1疫期为 6 个月,也有报道用鸭巴氏杆菌 A 制成的疫苗,每只鸭肌肉注射 2产生 4月的免疫力。 四、注意事项 1、建议使用低毒、高效、低残留农药对水稻病虫害进行防治,尽可能地不使用农药。 2、田间鸭舍建造时,应考虑防止鼠类侵害。 3、稻田施药期间,应及时收鸭起田,待安全间隔期后,再下田放鸭。稻田施药安全间隔期内,鸭子饮用水与稻田水应分开,防止鸭中毒和鸭产品污染。 4、发生过鸭瘟或带传染病鸭子走过的地方,以及被矿物油污染的水面、稻田,不能放养鸭。 专利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