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第五章光学综合测试卷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77439438 上传时间:2019-02-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3.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第五章光学综合测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第五章光学综合测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第五章光学综合测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第五章光学综合测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第五章光学综合测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第五章光学综合测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第五章光学综合测试卷(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光学综合测试卷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通用光的反射规律解释的是 ( )2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一个凸透镜前某个位置,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了清晰放大的像,那么蜡烛位于此凸透镜的 ( ) A焦距以内 B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C二倍焦距处 D二倍焦距以外3.小明同学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放大的实像保持透镜位置不变,把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对换,则 ( )A光屏上有倒立、缩小的实像 B光屏上有倒立、放大的实像C 光屏上有正立等大的虚像 D光屏上没有像4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 )A.盛

2、了水的碗,看上去好像变浅了 B.人在河边看见“白云”在水中飘动C.“海市蜃楼”奇观 D.太阳光穿过茂密的树叶,在地面上留下光斑5下列有关光的现象中,正确的说法是 ( )A.阳光下,微风吹拂的河面,波光粼粼,这里蕴含着光的反射B.光与镜面成30角射在平面镜上,则其反射角也是30C.人在照镜子时,总是靠近镜子去看,其原因是靠近时像会变大D.老年人通过放大镜看书,看到的字的实像6下列现象中,属于光得折射现象得是 ( )A小孔成像 B用放大镜看地图C天鹅在水中形成倒影 D在潜望镜中观察倒景物7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从高空飞机上拍摄到的画面,若用一镜头焦距为60mm的相机在高空拍照,此时胶片到镜头的距离

3、( )A大于120mmB恰为60mm C小于60mm D略大于60mm8.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A立竿见影B在河岸上能看到水中游动的鱼C杯弓蛇影 D阳光照射浓密的树叶时,在地面上出现光斑9平面镜中的“花”的大小取决于 ( ) A花本身的大小 B平面镜的大小 C花到平面镜的距离 D平面镜放置的高低1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提出的探究问题应该是 ( )A凸透镜对光是否有会聚作用B凸透镜对光是否有发散作用C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什么关系D凸透镜是否能成像1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中,小明同学观察到了宣传标语“请随手关灯”如图所示的现象下列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与该现象

4、所反映的规律相同的是 ( ) A.放大镜 B.照相机 C.投影仪 D.汽车的后视镜12.一束与水面成50夹角的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则折射角 ( )A小于50 B大于50 C大于40 D小于4013.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时,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30cm处,光屏上可接收到倒立缩小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 )A10cmB15cmC20cmD30cm。14使用下列光学器材,其目的是使物体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是( )A放大镜 B照相机 C幻灯机 D投影仪15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光发生漫反射时,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B光从空气射人水中传播速度不变 C月食是因为光的反射而形成的

5、D平面镜可以成实像16把高2 cm的发光棒立于焦距为5 cm的凸透镜前,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成了4 cm高的 像,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 ( ) A7.5 cm B12.5 cm C4.5 cm D 10 cm17某物体经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像, 现将透镜上部遮住不让光通过,则屏上的像 ( ) A.缺少上部分 B.缺少下部分 C.大小变化了 D.像仍然完整,只是变暗了 18如图5是小明同学画的一条通过凸透镜或凹透镜后折射的光线光路图,错误的是( )19以下是关于光现象的一些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A在岸上看到水里的鱼比它的实际位置浅一些B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的筷子,看上去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

6、这是光的折射现象 C看到物体成的虚像时,并没有光线射入我们的眼睛D小孔成像说明了光沿直线传播20下图是有关近视眼、远视眼及其矫正的示意图,其中表示近视眼矫正的是 (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21.电视屏幕上丰富的色彩是由_、绿、蓝三种色光合成的。2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两支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分别置于图9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C、D两处会得到清晰_(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烛焰的像,生活中的光学器件_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用一厚纸板挡住A处的烛焰,在光屏上_(选填“C”或“D”)处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23.图3是一束光在玻璃和空气的分界面上发生折射

7、的。可知光线是从 射入_中。24. 如图所示,早晨的太阳光与水平方向成30。角射到一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经镜面反射后,反射角为 ,随着时间的推移,从早晨到中午,反射角将 (增大不变减小)25.小芳同学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她首先按图11所示完成仪器装配,图中H点是2倍焦距处。经过调节,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把蜡烛向_(选填“上”或“下”)调;调节好蜡烛的高度后,她把蜡烛移到A点处,此时光屏上的像很模糊,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_移动(填“左”或“右”),这次成的是倒立、_的实像。26.位于我市市中心的镜湖以环种杨柳而景胜一方,湖畔垂柳成

8、萌,水面倒影如镜。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垂柳成荫”是由于光的_形成的,“倒影如镜”是由光的_所形成的岸边柳树的虚像。三、作图题(每图3分,共6分)27. 如图8所示,S为某发光点,SO是它发出的其中一条光线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入射光线SO的反射光线。并完成图10的光路图。28. 如图,M N为空气与水的分界面,AO为人射光线,O为入射点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四、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8分)29. 图l6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装置,关于这个实验:(1)应选择_来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填“平面镜”或“平板玻璃”);(2)观察像时,会发现两个几乎重叠的像,这是_造成的;(3)如果在像A的位

9、置放一个光屏,在光屏上_承接到像A(填“能或“不能”),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像;(4)如果将蜡烛向靠近镜面的方向移动,那么像的大小将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图17是小军本人,他在进行实验时,从镜中也观察到了自己的像。那么他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应是图18中的_(填序号)。30.小明利用一未知焦距的凸透镜探究透镜的成像规律,进行了如下操作并得到了相关结论请你将空缺部分补充完整。 (1)将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得到如图所示的光路图则该透镜的焦距为 cm(2)将蜡烛、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并使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 (3)按要求进行观察和测量,并将观测情况记录在下表中3040cm 上表中实验序号2中像的性质为 ,实验序号4中像距为 cm 当烛焰从远处向透镜靠近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31. 小明进行“视力的矫正”的探究活动,他将自己戴的近视眼镜放在烛焰与凸透镜之间如图所示,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实像,拿开眼镜后,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 (1)小明为了使光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蜡烛和凸透镜的前提下他应该使光屏_(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 (2)如图所示的(a)、(b)、(c)、(d)四幅图,能正确表示远视眼成像情况的是图_,其矫正做法是图_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光学综合测试卷 第 5 页 共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