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利润表的变化及分1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7715295 上传时间:2017-09-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9.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利润表的变化及分1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利润表的变化及分1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利润表的变化及分1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利润表的变化及分1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利润表的变化及分1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利润表的变化及分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利润表的变化及分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毕 业 论 文学 院 继 续 教 育 学 院 专 业 财务会计 年 级 2009 级 学生姓名 徐小婵 学 号 2011 年 12 月 8 日1目录一、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利润表的变化(一) 理念的变化:收入费用观资产负债表观(3)(二) 计量的变化:历史成本公允价值(3)(三) 报表列报的变化(4 )(四) 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内涵的变化(4)二、对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利润表的分析 (一) 经常性收益与非经常性收益(5)(二) 已确认已实现收益与已确认未实现收益 (5)(三) 计入损益的利得和损失与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5)2摘要本文主要从新准则下利润表的理念变化、计量变化、列报变化以及

2、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内涵变化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提出在分析新企业会计准则下的利润表时,要在经常性收益与非经常性收益、已确认已实现收益与已确认未实现收益、计入损益的利得和损失与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等三个方面加以关注。关键词:新准则;资产负债表;利润表 3我国财政部 2006 年发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按照国际通行的规则和惯例,严格界定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会计要素的定义,明确规定了有关会计要素的确认条件、计量原则,引入了资产负债表观的理念,凸显了资产负债表的核心地位,改变了收入费用观下利润表在企业财务报告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的情况。因此,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下,企业的

3、利润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利润表的变化 (一) 理念的变化:收入费用观资产负债表观 多年来。我国的会计准则遵循的是收入费用观。在收入费用观下,收益是一定时期的收入减去各类相关成本费用后的差额。即收益=收入-费用。1993 年7 月 1 日开始施行的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五十四条明确“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也就是说,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各项目的数据都是考虑到收入确认和费用配比之后的结果。在收入费用观下资产负债表是利润表的副产品。 2006 年发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引入了资产负债表观的理念,即会计准则的制定者在制定规范某类

4、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准则时。应首先定义并规范由此类交易产生的资产或负债的计量;然后,再根据所定义的资产和负债的变化来确认收益。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三十七条规定“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简单的说,利润表中利润的度量主要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利润表可以被看作反映企业一定期间净资产的变动表。 (二) 计量的变化:历史成本公允价值 1993 年企业会计准则 基本准则的第十九条明确“

5、各项财产物资应当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物价变动时,除国家另有规定者外,不得调整其账面价值”,也就是说历史成本是会计计量的基本属性。 2006 年发布的新准则不再单纯强调历史成本为基本计量属性,而是适度、谨慎地引入公允价值,在投资性房地产、生物资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资产减值、债务重组、金融工具、套期保值、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等方面都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并且将符合一定条件的公允价值的变动直接计入了损益,进入利润表。按照公允价值进行会计计量,能够更加客观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向投资者提供更加相关的信息,有利于提升会计信息的有用性,符合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 4(三) 报表列报的

6、变化 新旧准则下的利润表的列报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首先,新准则下的利润表不再区分主营业务与其他业务。而是统一在“营业收入”、“营业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中进行列报。这一方面是基于市场经济中企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经营内容呈多元化发展,不同经营业务收入相当,主营业务与其他业务的界限已经很模糊;另一方面也是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与国际准则的趋同。 其次,由于新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新准则下的利润表增加了“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项目;新准则下的利润表还单独列报“资产减值损失”项目,明细列报“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 项目等,并将“营业费用 ”改为“销售费用”、将“

7、投资收益” 纳入营业利润的范围,使会计信息更加简洁透明。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充分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四) 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内涵的变化 由于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凸现了资产负债表观的理念。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所得税会计处理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以及列报变化等因素,使得新准则下的利润表中的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内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准则下的利润表将“投资收益” 项目列入营业利润的范围,改变了旧准则下的营业利润仅反映企业正常营业活动所产生的经常性收益的状况,即企业利用资产对外投资所获得的报酬也属于营业利润,符合资产负债表观的理念。 新准则下的利润表增加了“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项

8、目,将未实现的资本利得和损失纳入了利润表,使得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中包含了部分资本性收益,符合综合收益观点,同样符合资产负债表观的理念。 所得税的会计处理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即企业在取得资产和负债时,应当首先确定其计税基础,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为(应纳税 或可抵扣 )暂时性差异,然后确认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实质上就是资产负债表观的体现。同时,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所得税会计的实施使得新准则下的利润表中列示的所得税费用与当期会计利润相配比。减少了由于税法规定与会计准则不一致产生的税后利润的波动。 二、对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利润表的分析 5新

9、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与旧准则相比,理念更先进,体系更完整,内容更丰富。新准则按照国际会计惯例对会计信息的生成和披露作了更加严格和科学的规定,强调了财务报表列报项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在主要方面和关键环节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笔者在实务中分析新准则下的利润表时,认为以下三个方面值得关注。 (一) 经常性收益与非经常性收益 旧准则下的利润表中营业利润不包括“投资收益”项目。因此在分析企业的利润情况时。一般认为营业利润即为企业的经常性收益,很多企业在进行考核时也会用到经常性收益的指标,主要用来反映通过经营者努力所获取的经营性收益。新准则下的利润表中将“投资收益” 项目包括在营业利润中,并且还增加了“

10、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项目,因此在分析企业的利润表或对企业进行考核时,都要注意营业利润的内涵已经发生了变化,经常性收益要重新分析计算,以真实反映企业的经常性收益。 (二) 已确认已实现收益与已确认未实现收益 对于收益的确定,旧准则遵循的是收入费用观,因而利润表上所反映的收益并不是企业的全部收益。即未包括持有资产价值增值(或减值)的收益,利润表中的收益只是已确认已实现的收益;新准则则遵循的是资产负债表观,引入了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并将符合一定条件的公允价值变动直接计入损益、进入利润表,利润表中的收益不仅包括已确认已实现的收益,还包括已确认未实现的持有资产价值增值(或减值) 的收益。因此,在执行新准

11、则的企业制定利润分配方案时,要注意区分已确认已实现收益与已确认未实现收益。这是因为一方面已确认未实现收益并没有给企业带来现金流量,过度的利润分配会影响企业的发展和经营;另一方面。当持有资产的市场价值扭曲或波动剧烈时,过度的利润分配中可能隐含了资本的返还,从而损害企业的盈利能力。 (三) 计入损益的利得和损失与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新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将符合一定条件的公允价值变动直接计入损益,即将未实现的资本利得和损失纳入了利润表。使得利润表的收益中包含了部分资本性收益,符合综合收益观。但新准则下的利润表并非完全的综合收益观。综合收益观认为“收益是除股利分配和资本交易外特定时期

12、内所有的交易或企业重估所确认的权益的总变化”(会计理论汤云为、钱逢胜),但是我国新准则将“ 利得和损失 ”分为“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 和“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例如 企业会计准则第 3 号投资性房地产第十六条规定“ 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投资性房地产按照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计价,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小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6额计入所有者权益。”因此,报表使用者要全面了解企业的收益情况。不仅要分析利润表,还要关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结束语从客观上说,当今世纪世界经济的基本特征是国际化,金融化和知识化。从微观上说,人类社会从工业转入信息社会,企业的经营环境也发生的巨大的变化。由于实践不够,本文存在不足之处,留得以后进一步深入。在这段时间里,老师对论文的开题报告,提纲及初稿给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在这里表示深深的感谢!7参 考 文 献1 阳秋林论社会责任会计的计量方法J.南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5(1):44 -47.2 张根文.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7,6:43-44.3 刘力燕.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内涵、目标与计量 J.财会理论,2006,11:13-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