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4年4月00292市政学自考试题.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7149938 上传时间:2019-02-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2014年4月00292市政学自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全国2014年4月00292市政学自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全国2014年4月00292市政学自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全国2014年4月00292市政学自考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全国2014年4月00292市政学自考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2014年4月00292市政学自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2014年4月00292市政学自考试题.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绝密考试结束前全国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市政学试题课程代码:00292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1.最早对城市进行观察和研究的是A.城市社会

2、学B.地理学C.城市经济学D.城市政治学2.世界城市发展史上,城市公用设施得到普遍发展是在A.早期城市阶段B.中世纪城市阶段C.近代城市阶段D.现代城市阶段3.认为市政主体是城市全部政治力量和政治组织,既包括城市的国家权力政治系统,也包括城市的国家非权力政治系统,这种理解是A.广义的市政B.狭义的市政C.中义的市政D.统一的市政4.目前我国城市市民的主要政治表达方式是A.上访B.参加社会团体C.通过听证制度影响决策D.游行集会5.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实质是A.政府权力下放B.政府权力向社会回归C.人民直接参与政府管理D.人民管理社会6.以下国家中较多采用市委员会制的是A.美国B.法国C.英国D.日

3、本7.我国正式开始使用地级市的行政建制名称是在A.1980年B.1982年C.1983年D.1985年8.对科学馆等文化设施的修建、维护和管理属于政府的A.规划职能B.社会福利和保障职能C.公共卫生和环境保护职能D.文化教育职能9.某市公安局要修建刑侦大楼,其获取土地的方式是A.划拨B.出让C.转让D.赠与10.城市发展战略的先导和关键是A.经济发展战略B.科技发展战略C.社会发展战略D.文化发展战略l1.发生在城市化初级阶段的是A.积极型城市化B.消极型城市化C.集中性城市化D.离心型城市化12.第一次把城市中的工业区、港口、铁路与居住区在用地布局上严格区分开,将城市空间结构按现代化城市的功

4、能进行分区的是A.英国记者霍华德B.美国建筑师欧姆斯特C.英国伦敦规划委员会顾问昂温D.法国建筑师夏纳尔13.20世纪以来,对城市规划影响最大的文献是A.雅典宪章B.马丘比丘宪章C.理想的城市D.明日之城市14.城市的电力、煤气、天然气和液化气属于城市基础设施中的A.生产设施B.能源设施C.生活设施D.防灾设施15.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是A.国际贷款B.社会融资C.国家和城市的财政支出D.企业投资16.城市公共事业管理的效益关系应当是A.社会效益为主,兼顾经济效益B.经济效益为主,兼顾社会效益C.社会效益优先、经济效益为主,兼顾环境效益D.环境效益优先、社会效益为主,兼顾经济效益

5、17.城市政府所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成本费用的分摊,要与社会成员从城市政府所提供的商品或服务中所获得的收益相联系,这是城市公共收入的A.支付能力原则B.受益原则C.效率原则D.平衡原则18.衡量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方面是A.城市的资源质量B.人群健康C.生态状况D.环境污染程度1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生态城市”的概念是在A.1971年B.1972年C.1973年D.1974年20.对我国城市流动人口管理应采取A.落地管理B.限制管理C.综合治理D.区别治理21.我国城市主要的社会救济制度是A.慈善捐赠制度B.养老保险制度C.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D.贫困人口救济制度22.城市

6、公共安全管理的首要任务是A.维护社会治安B.实施卫生防疫C.防范恐怖事件D.预防和抵御自然灾害23.应对城市公共安全管理问题和事件应贯彻的方针是A.因地制宜B.正确决策C.预防为主D.效率至上24.市政绩效管理的基本前提是A.设置科学的市政绩效指标B.明确城市发展战略和价值导向C.明确市政绩效管理的法定地位D.制定市政绩效管理协议25.市政绩效管理的核心内容是A.市政管理机构B.市政管理人员C.市政绩效指标D.市政绩效评估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

7、无分。26.市政管理手段主要分为A.经济手段B.法律手段C.金融手段D.道德手段E.行政手段27.市长负责制的优点有A.结构优化B.责任明确C.效率较高D.权力集中E.行动迅速28.市政体制涉及的方面包括A.决策审批B.人事任免C.经费分配D.业务指导E.工作联系29.市政社会职能关心的重点有A.市民生活质量B.市民素质C.城市经济水平D.公共安全秩序E.社会风尚30.城市发展的人文地理条件包括A.劳动力的传统优势B.人口年龄结构C.人口文化结构D.人口就业、收入结构E.人口消费结构31.城市规划的特性包括A.政策性B.综合性C.权威性D.地方性E.科学性32.近代城市规划史上影响较大的理论和

8、实践有A.市区公园B.田园城市C.功能分区D.卫星城E.增长极核33.现代城市基础设施的种类有A.能源设施B.交通设施C.邮电通信设施D.环保设施E.防灾设施34.城市公共事业基础管理包括A.规划管理B.准入管理C.价格管理D.税收管理E.防灾管理35.我国城市土地有偿使用主要是通过征收税费进行的,税费形式有A.土地出让金B.土地使用税C.土地规划税D.土地增值税E.土地使用费36.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有A.以人为主体B.非完整性C.非稳定性D.脆弱性E.协调性37.城市人口管理的内容有A.户籍管理B.居民身份证管理C.人口普查与预测D.流动人口管理E.计划生育管理38.城市公共安全通告机制的基

9、本内容有A.传播公共安全预防知识和技能B.通报公共安全事件的真实情况和进展C.公共安全防御体系构建D.宣传应对政策和措施E.公共安全责任追究39.城市公共安全通告的对象主要有A.中央国家机关B.对外机构C.城市各基层单位D.市民E.驻华组织40.市政绩效的特点有A.公共性B.系统性C.技术性D.工具性E.动态性非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41.简述我国各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在城市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42.简要说明我国原有市政体制的弊端。43.简述市政职能的原则。44.我国城市旧城改造和新区

10、开发的原则是什么?45.简要说明城市人口管理的意义。46.简述城市公共安全通告机制的必要性。四、论述题(本题12分)47.论述我国城市生态环境管理应该遵循的主要原则。五、材料分析题(本题12分)48. 由于资金高度密集的重型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影响和城乡分离、城乡“隔绝”的政策失误,同时单一的国家投资建城的建设方式限制了城市的更快发展,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滞后。研究表明,我国城市化水平滞后带来了一系列矛盾和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城市化发展的滞后首先带来人口结构、资源占用和收入分配结构上的不合理。20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分别为29.9和70.1,而同

11、期城乡居民的年末储蓄存款余额却分别占存款总量的80.1和19.9%,农村集体和农户生产性固定资产占有的比例也偏低;其次,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不对称。我国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只有18.7,而第一产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却仍然高达49.9;第三,加大了产业重组的难度,限制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国际经验表明,在城市化水平滞后的前提下,第三产业不可能有正常的发展。第三产业的不发达,极大地削弱了我国产业在其结构推移过程中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使农民的就业领域没有得到充分扩展,从而也使产业结构调整可能带来的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整个经济发展的潜力不能充分释放出来。结合案例分析:(1)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迫切性;(2)你对我国城市化战略发展方向的看法。 “, 下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