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分解课程标准的探索与实践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770957 上传时间:2017-05-1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分解课程标准的探索与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初中分解课程标准的探索与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初中分解课程标准的探索与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初中分解课程标准的探索与实践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初中分解课程标准的探索与实践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分解课程标准的探索与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分解课程标准的探索与实践(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分解课程标准的探索与实践追问我们的课堂:1、我们平时的教学主要是基于经验,基于教材,还是基于课程标准?2、在教之前,我们真的清楚该内容面对自己的学生应该“教到什么程度”吗?一、正确理解分解“课标”工作二、积极探寻分解“课标”的技术路径三、教学目标叙写,要突破三维框架分解课程标准的探索与实践1、正确理解分解“课标”工作正确理解分解“课标”工作课程实施的新取向:倡导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 纲要 第 7 条明确指出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 华东师大崔教授曾经指出,教学领域的四大核心问题: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教、教到什么程度。课程

2、标准的制定,明确后两个问题研究方向。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学生学到什么程度,教师教到什么程度,教师必须做出专业性判断,且这种判断不能是模糊不清的感觉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程序(1)明确学习结果/内容标准,即 “如何分解标准的相关内容使之更加具体、清晰?”(2)选择评价任务/确定标准,即 “证明学生达到应知和能做的最好途径是什么?” “用于判断学生表现的准则是什么?”(3)选择内容与设计教学,即“怎样组织内容、单元或课程资源才能帮助学生在完成评价任务时表现突出?” “什么方法和策略才能最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4)实施教学与评价,即“如何获得学生应知和能做的表现证据?”(5)检验

3、/修正整个过程,即 “是否需要补充教学?补充什么?”资源来自:崔允漷教授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2、积极探寻分解“课标”的技术路径 积极探寻分解“课标”的技术路径1、教学目标叙写现状分析:a.教学目标叙写现状分析 b.错位的教学目标c.目标缺位引起的课堂症状 d.教学用书中课程标准解读现状举例 2、教学目标的叙写技术3、课程标准分解技术a.明晰“认知”要求的分类界定b.课程标准分解技术案例一 课题:电离平衡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强、弱电解质与结构的关系;使学生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使学生理解深度、温度对电离平衡的影响。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和评议表达能力。3、德育目标:掌握推理、归

4、纳、演绎和类比等科学方法。错位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陈述现状分析A.完成目标的行为主体不明案例二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理解课文,感受文章构思之美。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感情。错位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陈述现状分析A.完成目标的行为主体不明案例三 一次函数的图象(第一课时)知识与能力1、了解一次函数的图象及其画法。2、理解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以及它们图象之间的关系。3、理解一次函数的性质。过程与方法1、经历描点法绘制函数图象的过程,探究一次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2、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推理等探索活动了解一次函数图象的分布及其与正比例函数图象的关系。3、

5、通过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研究,体会数形结合在问题解决中的 作用,并能运用它们解决相关的函数问题。错位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陈述现状分析B.割裂三维目标、空泛罗列理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际操作经历对实际问题数据关系的探索,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精神以及善于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的学习态度。2、通过交流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3、通过画函数的图象以及运用函数的图象探究函数的性质,体验数与形的内在联系,感受函数图象的简洁美。资料来源: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初中版) ,2007.09 第 11 页教学目标陈述现状分析错位的教学目标B.割裂三维目标、空泛罗列理念教学目标陈述现状分析

6、教学目标现状:贴标签教学目标缺乏操作性b.错位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陈述现状分析c.目标缺位引起的课堂症状跟着优生跑课堂、过度预设,超“课标”要求惧错,担心学生出错,为躲避错误而提前埋下伏笔,设计好错误让学生选择教学假设多:请想一想,我们都是在哪些假设中,开始我们的课堂教学的?教学目标陈述现状分析我想到的教学假设1.学生是我们在课堂上教会的;不教,学生怎么可能学会?2.按照教案,完整地讲述一遍,学生就能够学会,也应该能够学会,事实上,我们自己也感觉他们已经学会,我们在第二课时的时候,也正是把他们当作已经学会的学生来处理的.3.面向众生的“讲” ,是最省力、高效的教学方式教学目标陈述现状分析我想到的

7、教学假设4、学生在接受我们所发射的教学信息之后,就能够一步达标!5、尽管我们明知学生不可能用相同的速度参与学习,但我们还是习惯于使用,只有学生具有同样的学习基础、具有相同的理解能力、具有共同的思维方式才可能适用的教学方式教学6、有一个好题,总是要等到学生到齐了,才舍得讲7、85%的课堂上存在重复提问同一个学生三次以上的现象。教学用书中课程标准分解现状举例案例一:1、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2、理解有理数的意义. 理解机械效率3、初步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情况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5、了解集合的意义.理解函数单调性概念.d.教学用书中课程标准分解现状举例

8、教学用书中课程标准分解现状举例案例二: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乘方课程标准描述: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乘方的运算.教师用书描述:1.在现实背景中,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2.能进行有理数的乘方的运算;3.通过实例感受当底数大于 1 时,乘方运算的结果增长的很快.教学用书中课程标准解读现状举例案例三:(从小学到高中)四个学段,每个学段课标都在“阅读”一项中规定:“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高中措辞稍有变化:“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 。分解:“正确”指读准字音,读准停顿,读准节奏,读准重音,读准语调;“流利”指读得连贯-不指读、不词化

9、;读出速度-不唱读、不拖音;“有感情”指读出心理的变化,读出态度的变化,读出心情的变化,读出精神的变化,读出认识的变化,等等。教学目标陈述技术(1) 、区分清楚几个不同层次的目标表 1-1 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目 标 水 平培养目标 课程目标(标准)教学目标范围 宽泛 中等 狭窄学习所需要时间三年或六年几周或几个月几十分钟或几天目的或功能提供远景 设计课程 准备课时计划适用的例子计划多年的课程计划教学单元计划日常的活动经验和练习教学目标陈述技术案例:香港“电子与电学”的课程纲要,其中关于课程“目的”与“目标”的叙写方式,清楚地显示了两者的区别:目的:通过电子与电学课程的学习,

10、旨在:1提高学生对电子与电学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上应用的认识。2培养学生对电子与电学作为一实用科目的兴趣。3鼓励学生在电子与电学科上发展有关技能及提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用电安全的意识。4提供给学生电子与电学的基本知识,以备将来在有关科目上进修。目标完成此课程后,学生能够:1描述课程提及的电子器件和元件的特性。2描述电子器件和元件在简单电子线路上的功用。3运用在课程上学到的知识去解决设计问题。4设计、制造及测试一简单电子或电器装置和报告该装置的制作过程。5选择适当的电子或电器元件和仪器来有效及安全地去完成设计作业。6遵守电子和电器装置的操作安全守则。(2) 、教学目的与教学目标的区别教学目标陈述技术

11、什么是课堂教学目标目的上位概念目标课时目标关注学生经过教学之后,将能做哪些他们以前不会做的事理想性方向性指针性时间跨度长可能无法实现教学目标陈述技术上海教育科学院副院长顾泠沅教授说:“教学目标是教学目的的系统化、具体化,是教学活动要达到的每一阶段、每一单元要实现的教学结果或所要达到的质量标准,这种结果或标准又必须是可以用外显的、能观察到的行为而加以界定的” 。陈述教学目标的基本规范和陈述方式:包括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四项要素,简称为“ABCD 格式” 。 教学目标陈述技术教学目标行为主体行为条件行为动词表现程度 行为内容1 学生 . 能识别 .一个给定集合的子集2 . . 会

12、解简单的 一元一次不等式3 .借助长方体模型指出 . 空间两直线的位 置关系4 .能运用已获得的结论证明一些简单的空间位置关系的命题案例:教学目标陈述技术教学目标陈述技术“ABCD”式目标陈述模式四大要素:主体必需是学生;(行为主体)用词清晰、可把握;(行为动词)附加条件;(行为条件)最低要求。 (表现程度)教学目标陈述技术A、行为主体应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因为判断教学有没有效益的直接依据是学生有没有获得具体的进步。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任务。B、行为动词它是行为目标最基本成分,应说明学习者通过学习后,能做什么,行为的表述要具有可观察、测量的特点,陈述的方式使用动宾结构的短语。教学目标陈述技术明确

13、行为指向案例:记住世界人口的数量叙述世界海洋盐度分布的大势学会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及人口密度会分析人口增长过快所带来的问题列表比较冬夏季风的源地、气压中心、风向能绘制地球上的水循环示意图能在填充图上填出主要山脉和河流教学目标陈述技术附:不同能力层级的外显的行为动词举要:识记(对信息的回忆)为下定义、列举、说出(写出)的名称、复述、排列、背诵、辨认、回忆、选择、描述、标明、指出、为对信息的回忆理解(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信息)分类、叙述、解释、鉴别、选择、转换、区别、估计、引申、归纳、举例说明、猜测、摘要、改写(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信息)分 分析(将知识分解,找出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分析、分类、比较、对照、图

14、示、区别、检查、指出、剖析综合(将知识各部分重新组合,形成新的整体)编写、写作、创造、设计、提出、组织、计划、综合、归纳、总结应用(将知识运用于新的情境中)运用、计算、示范、改变、阐述、解说、说明、修改、定计划、制定方案、解答评价(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判断)鉴别、比较、评定、判断、总结、证明、说出的价值教学目标陈述技术C、行为条件或情境行为条件是指学习者表现行为时所处的环境。或者说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教学目标陈述技术1、使用手册与辅助手段,比如“能据图说出 通过查字典” 、 “在一张空白中国地图上标出” 、“可以带计算器” 、 “允许查词典” 、 “不用计算器,计算” 。

15、 2、提供信息或提示,比如“根据下列一组图,能写 300 字的短文” 、 “给出一张历史人物表,” 、“在中国行政区划图中,能” 。3、时间的限制,比如“在 10 分钟内,能 ” 、 “通过两课时的学习,能记住” 。4、完全行为的情景,比如“在课堂讨论中, 能叙述要点” 。对条件的表述有四种类型:行为条件:说明在什么条件下产生教学目标陈述技术D、行为标准或表现程度行为标准或表现程度,指学生学习之后预期达到的最低水准,用以评量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 比如:假设一道题目有五种解题方案,但作为面对全体学生的标准,不能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能回答五种解题方案,那么就可以这样来叙述, “至少写三种解

16、题方案” 、 “80%学生都能答出五种解题方案” 。也就是说,完成时间限制,如 5 分钟解答某问题;完成行为的准确性,如答案的正确率至少达到 80%;完成行为的成功特征,如解答到小数点后第几位。教学目标陈述技术案例:1、至少写出两种以上 的因素2、列举 四项因素 3、在“中国地形图”上至少找出三条东西走向和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1、学生能在 5 分钟内,朗读完课文,做到正确、流利。案例:教学目标陈述的基本规范2、观察世界交通图,在 5 分钟内说出世界上主要的海峡、运河的分布,列表比较冬夏季风的源地、气压中心、风向教学目标陈述技术教学目标陈述技术教育和心理的测量与评价原理 (美国吉尔伯特萨克斯)一书中的几个例子:1、不借助笔记,准确无误地背诵葛衣斯堡演说 。2、在无时间限制的前提下,能够正确解答 8 到 10 个给定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问题。3、凭记忆用长笛演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