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迭代”式发展稳步推进体系作战能力建设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762958 上传时间:2017-05-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迭代”式发展稳步推进体系作战能力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以“迭代”式发展稳步推进体系作战能力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以“迭代”式发展稳步推进体系作战能力建设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以“迭代”式发展稳步推进体系作战能力建设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以“迭代”式发展稳步推进体系作战能力建设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以“迭代”式发展稳步推进体系作战能力建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迭代”式发展稳步推进体系作战能力建设(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迭代”式发展稳步推进体系作战能力建设发布时间:2011-07-28 17:21 来源:军报记者 作者:顾伟、尹航“迭代” 是数值计算中 “从一个初始估计出发,不断设定递增步长,近似求解,最终逼近真实解” 的过程。“迭代” 原理对于建设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首先,在充分考虑技术发展成熟度的前提下,采取阶段性跃升、递增式发展,可将对技术发展预期不足的风险降至最低。其次,迭代式发展是在保持原系统功能前提下拓展和提升系统能力,可以实现军队近期和远期目标之间的平衡。最后,迭代式发展可以迅速将装备、理论、体制编制和后勤保障等方面的成果集成到整个作战体系之中,有利于实现作战体系中

2、诸要素的协调发展。以“滚动式”设计进行顶层规划“滚动式” 设计是迭代式发展的必要前提,其基本思路是在体系作战能力建设的规划中就设置多个时间性和进程性评估节点,在建设推进中,充分利用战争、非战争军事实践和逼真实验环境下的军事演习等不断对建设规划的原则、计划、方法和资源等进行全方位的实时评估,并以此为依据对原有规划进行修订,实现体系作战能力建设的螺旋式发展。其优势是不但有利于对体系作战能力建设的全程进行实时监控,随时调整建设实施情况,尽量避免已有失误的继续和放大,还可加速建设进程,缩短体系作战能力的生成周期。“滚动式” 设计的关键在于将评估“ 串联”在迭代式发展链路之中。通过在体系作战能力整体建设

3、的各个阶段和具体建设项目中“插入” 若干评估节点,细分整个建设流程, “强制性”的将评估作为进入更高层次螺旋前不可跨越的“台阶” ,并不断依据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目标、军事战略目标以及外部战略环境的变化,对军事理论的发展适用性,体制编制调整的合理性,军事技术研发的成熟度,整体发展经费是否充足等进行整体评估,力求避免重大失误,降低建设风险,逐步逼近预期建设目标。以“递增式”发展促进武器装备更新武器装备的更新主要通过两种基本途径,即采购和改造。基于信息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建设离不开新型武器系统的采购,如:各层次指挥自动化系统、各种军用卫星、新的雷达和新的通信系统等。研发与生产这些系统应遵循递增式发展

4、、渐进式采购的基本原则,其基本思想是:将武器装备的研发和采购分为若干批次,优先开发能满足部队最低作战需求的基本装备,随着技术成熟度的提高,并综合部队作战、演习和试验中反馈的各种使用信息,对武器装备不断进行升级改进,以满足部队的更高需求。其优势是使武器装备发展中尽可能实现军事需求、现有能力与可用资源三者之间的平衡,最大限度的满足武器装备长远发展及当前军事行动对其现实作战能力的需要。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建设同样离不开对原有武器系统的升级换代。大型信息化武器平台的研发,往往要历经十几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期间信息技术往往已经历过数次断代性飞跃,武器平台服役后,仍需不断对其进行改进,以适应不断变

5、化的作战环境和作战任务。为了适应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特点,信息化武器装备发展通常并不需要“推倒重来”,一是可在现有武器平台的基础之上,通过发展新型军事信息系统,对各平台加以系统集成,来实现体系作战能力的整体跃升;二是可对传统武器平台自身的信息系统进行升级,如武器平台上的雷达、火控系统、通讯设备、电子战系统和使用的弹药等,使其个体作战能力得到倍增。以“螺旋式”演进实施作战理论创新创新作战理论,即探索综合使用各种军事和非军事力量的新方法,是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当前各种军事和非军事力量的构成复杂多样,其综合运用方式更无法穷尽,因此对作战理论的创新并不能急于求成,必须遵循多次

6、从“构想实践条令”的迭代过程,才能催生较为完善的作战理论。其一般流程为:先提出某种作战理论的框架性构想;再随着作战环境、武器装备和体制编制等的不断发展变化,充分利用各种军事实践活动中总结的经验和教训,对作战理论进行持续丰富和完善;最后将作战理论的创新成果及时“固化”为作战条令。这种作战理论的创新流程既可用于指导当前的军事实践活动,催生出全新的军事能力,又可在军事实践活动中迅速得到检验,创新出更为完善的作战理论。美军对于“快速决定性”作战理论的创新正是经历了这一过程。美军共推出了三个版本的相关文件,分别是:1999 年 10 月,美联合部队司令部推出快速决定性作战构想框架0.5 版白皮书,正式提

7、出了“快速决定性作战概念”;2001 年 5 月,在进行多次模拟、仿真和实验之后,颁布了快速决定性作战构想1.0 版白皮书;同年 8 月 9 日联合部队司令部又推出了快速决定性作战构想2.0 版白皮书,至此,“ 快速决定性”作战理论才基本确立。以“迭代”式发展稳步推进体系作战能力建设发布时间:2011-07-28 17:21 来源:军报记者 作者:顾伟、尹航以“渐变式”方式推进体制编制调整结构决定功能,体制编制是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发挥的重要组织保证,对于体系作战能力的发挥起着关键性作用。加快我军军事能力建设,必须逐步建立起与未来体系作战能力相适应的体制编制,因此必须对我军当前与机械化半机

8、械化作战样式相适应的体制编制进行调整。然而体制编制的调整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但涉及到传统思维和行为路径的改变,也牵扯到原有利益格局的调整。体制编制调整应按照提高战斗力标准和要求,立足中国国情军情、吸收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信息化军队和职业化军队建设的先进经验,科学论证军队规模、提高质量、优化结构、理顺关系,必须采取“由点到面” 的方式,谨慎推行。从我军的实践看,由机械化半机械化军队到信息化军队,虽然是军队形态的断代性飞跃,但在建设的具体过程中,必须采取迭代式发展的方法。也就是说,从目标确立角度上说可以是跨越式的,但从达成目标的方法上说,必须是渐变式的,这一点,对体制编制的调整尤其应该如此。其优点

9、是:采用先试点后推开的策略,追求体制编制的调整效益的最大化,降低调整风险。并将体制编制的调整与其它军事要素的发展建设同步起来,平衡发展,努力追求诸要素的最佳组合,使系统功能时刻处于最优状态,在确保原有系统能有效应对现有威胁的前提下,渐进提升军事系统的整体功能, 逐步完善具有中国军队特色的体制编制,为打信息化战争做好组织准备。以“阶梯式”培训加快军事人才培养信息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是空前的。在军事领域,不断涌现出各种新的武器装备、作战理论、组训模式和管理方式,因此,军事人才的培养不可能“一劳永逸” , 更不可能“一步到位”,军人个体知识的“更新换代”和军事人才队伍整体的“吐故纳新” 对军队信息化

10、建设快速协调发展十分重要。一方面,对国家整体人才发展来说,必须逐步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军事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拓展军事人才的培养渠道,充分利用国家和地方各种培训平台和教育资源,并从主要依托学历教育向依托继续教育和成人教育等全面延伸,为军队官兵搭建更为广阔的阶梯式培训平台;必须逐步建立和完善军地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各种新型通用人才的快速流动机制,进一步拓展军地人才的流动方式和渠道,充分吸纳地方丰富的人力和智力资源,为我军建设提供充足的、不间断的人力、智力支持。另一方面,对军队自身人才培养来说,必须进一步突出任职教育的主体地位,强化各层次岗前培训,建立和完善培训与使用相一致的逐级培训体系;必须进一步创新培训模式,根据不同对象在岗位任职、年龄阅历、专业受训需求等的差异,广泛拓展如专项研究进修、专家型研究进修、发展型培训等新型培训模式,以满足各级、各类人员的培训需要;必须进一步改善教育培训手段,积极发展远程教育网络,提供可以“随时随地” 在线学习的学习环境,并努力培育官兵良好的终身学习习惯,使阶梯式教育贯穿于官兵军旅生涯始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