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发电技术复习提纲(含参考答案)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762006 上传时间:2017-05-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能源发电技术复习提纲(含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新能源发电技术复习提纲(含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新能源发电技术复习提纲(含参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新能源发电技术复习提纲(含参考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新能源发电技术复习提纲(含参考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能源发电技术复习提纲(含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能源发电技术复习提纲(含参考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能源发电技术复习提纲电自 0810 班 整理一、 绪论1. 目前新能源中有一定规模应用的主要有哪些?新能源在电力工业中有一定规模应用的主要是核能发电、太阳能和风能发电,其他的新技术有地热能、海洋能、氢能及生物质能等。2.简要分析目前我国能源结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说明大力开展新能源开发的意义。书 P612开发新能源的必要性 常规能源化石燃料逐渐被消耗枯竭 全球油价、煤价迅速上涨 全球气候变化 人类渴求可持续发展3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概述能源的分类。如果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对能源最有意义的分类是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不可再生能源: 传统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可再生能源:可燃性

2、可再生物质和垃圾;水力发电;地热能;太阳能;风力发电;潮汐、波浪和海流发电等。二、 核能1.简述原子的组成结构。 原子是构成自然界中各种元素的基本单元,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而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围绕原子核运动的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结合在一起的质子和中子构成的,质子和中子都被成为核子。2.简述核裂变与核聚变的区别。核裂变较重的原子核分裂为两个或多个较轻原子核的反应就是核裂变。由于质量数的原子核的平均结合能不同,那么,当一个较重的原子核(如铀-235)裂变为两个质量数中等的较轻原子核以后,生成的两个较轻的原子核的结合能之和大于原来原子核的结合能,多出的部分即为核裂变反应放

3、出的能量,称为裂变能。裂变之后,裂变产物的质量总数略少于裂变之前原子核质量,亏损的质量转化为裂变能。核聚变两个轻核聚合成重核的反应就是核聚变。如两个氘核结合成稳定的氦核的过程,较重的原子核的结合能大于原来两个轻核的结合能之和,多出的部分即为核聚变放出的能量。结合能是和质量亏损相对应的,在裂变反应和聚变反应中,都有净的质量减少,减少的质量转化为能量。从核能利用角度看,核聚变反应具有很多优点,但是要实现可利用的受控核聚变,还需要解决很多技术难题,目前,核能利用指的是核裂变能的利用。3.核电厂与常规火电厂的热能来源有何不同?核电厂中核裂变能也是以热能的形式利用的,因此,和常规火电厂类似,核电厂也要通

4、过蒸汽动力循环来实现热功率转换。不同的是,常规火电厂的热能来源于锅炉中化石燃烧,而核电厂的热能来自于核反应堆中的核裂变反应。4.简述核电厂的基本类型以及分类的依据。(核能 p47-49)通常可根据中子慢化剂和冷却剂的不同把反应堆分成多种类型。1.轻水堆采用轻水作慢化剂和冷却剂。轻水堆包括轻水压水堆和轻水沸水堆,是核电厂采用的最主要的堆型。2.重水堆重水堆采用重水作为慢化剂,重水或轻水作冷却剂。3.石墨气冷堆采用石墨作中子慢化剂,气体作冷却剂。4.石墨水冷堆5.快堆也称为快中子增殖堆。这种反应堆不用慢化剂,而主要使用快中子引发核裂变反应。快中子增殖堆不用慢化剂,堆芯体积小、功率大,要求传热性能好

5、、又不慢化中子的冷却剂。目前主要采用液态金属钠和高温高速氦气两种冷却剂。5.核反应堆的用途很广,可以分为哪两大类?一是利用反应堆中核裂变反应的能量,二是利用反应堆中核裂变产生的中子。6.在核电厂中,反应堆和蒸汽发生器以及气轮机发电机所在的部位被分别称为什么?(核能 P45)反应堆和蒸汽发生器所在部分称为核岛,气轮机和发电机所在的部位称为常规岛7. 熟悉压水核反应站的原理图,并分析两回路系统的工作过程。 (核能 P51,个人觉得这个答案就凑合。 。 。 ) 对最常采用的压水堆核电厂,通常采用两回路,以屏蔽放射性物质。典型的核岛包括蒸汽生成、供应系统、安全壳喷淋系统和辅助系统。一回路的主要设备包括

6、反应堆堆芯、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稳压器、主循环泵及管道。 一回路中冷却剂将反应堆堆芯产生的热能携带到蒸汽发生器,传给二回路,产生蒸汽。稳压器用于维持一回路压力的稳定和补偿水在冷态和热态时的体积变化。 安全壳喷淋系统由两条独立的管线组成,当反应堆发生失水事故时,一回路的高温高压水漏到安全壳中,安全壳是密封的,所以安全壳的压力和温度会升高,安全壳喷淋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喷淋冷却水降低安全壳的温度,使水蒸气凝结成水,从而降低安全壳的压力。二回路与普通电站差不多,由汽轮机,回热加热器,再热加热器,汽水分离器,凝汽机和水泵等组成回路,完成中间再热,多级回热的蒸汽动力循环。8. 最常用的反应堆控制方法

7、是什么?它有哪三种类型?简述这三种类型的不同。 最常用的反应堆控制方法是使用控制棒。控制棒由可强烈吸收中子的材料制成,可利用控制棒在堆芯结构内的插入和提出,调节反应堆中的中子吸收速率。 控制棒可分为三种类型,即安全棒、补偿和调节棒。 1)安全棒用于事故的紧急停堆有较强的中子吸收能力,运行时全部抽出堆芯,事故时可迅速插入堆芯,紧急停堆。 2)补偿棒在运行中可抵消一部分后备反应性,中子吸收能力强,移动速度缓慢,在反应堆运行过程中逐步抽出,用于补偿由于燃耗、中毒、结渣、温度效应等引起的反应性降低。 3)调节棒用于调节反应堆的功率,抵消运动时各种因素引起的反应性波动,使反应堆达到并保持在所需的水平。中

8、子吸收能力可略低,要求移动灵活,调节过程的动态品质要好。9. 简述核电站建设中有哪些必要防护措施?(书核能 P50,P83)核电站的防护措施:为了防止裂变产物和放射物质的逸出,核岛通常设有三道屏障。1)第一道屏障燃料元件包壳。2)第二道屏障反应堆冷却剂的压力边界,包括一回路的管道、容器、泵等相关 。3)第三道屏障安全壳。既可以提供有效的环境辐射防护,也可以保护一回路设备免受来自外部的破坏。针对外部破坏,安全壳普遍设计为可以抵御军事和商业飞机的撞击而提供有效保护。常规运行时的安全措施核电厂的安全措施通常十分严格,辐射屏障在设计上可以完全防止放射性物质的溢出,同时还要进行辐射检测。屏蔽材料通常为普

9、通混凝土和水,局部部位采用重混凝土、石墨、石蜡、硼刚和铝板等。为了保证安全,对核电厂内的辐射物质和射线及周边环境进行全面的检测。10.概述反应堆的基本结构以及各机构的特点和作用。 (书核能 P50)压水反应堆的主要部件有反应堆堆芯、反应堆内支撑结构、反应堆压力壳、控制棒驱动机构。1.反应堆堆芯特点:是发生裂变反应、释放热量、生产强放射性的核心区域。2.反应堆堆内支撑结构特点:结构复杂,尺寸大,精度高,工作条件苛刻。作用:支撑燃料组件并限制其移动;使控制棒和燃料组件保持一致;对冷却剂导热;对堆内测量仪器提供支撑和导向反应堆压力壳特点:承压,高温,耐腐蚀,工作时间长(年)作用:放置堆芯和堆内组件,

10、防止放射性物质外泄控制棒驱动机构特点:动作频繁,要求可靠性高;快速停堆时反应迅速,完成动作在内。作用:控制反应堆的启动、功率调节、停堆及事故情况下的安全控制(紧急停堆) 。11简述核电厂的特点。 和常规火电相比,核电厂的突出特点是使用核燃料,因此核电的发展必然要建立在核燃料开采、加工的基础之上。而核燃料裂变之后会生成大量的强放射性产物,辐射防护和反射性废物的收集、处理是核电厂的重要特点。12.在核电技术在实际开发中,已经形成了哪两条技术路线?实际中形成了两条技术线路:一条是降低燃料元件线功率密度的同时,增加安全系统的冗余度,提高安全性,、+、是这种技术的代表,这种技术称为改良型。另一条技术路线

11、是在降低线功率密度的同时,主要通过采用非能动安全技术增加核电厂的固有安全性功能,简化系统设计。提高安全性的同时,使其经济性不受损失甚至有所改善。典型的设计有及其改进,这种技术称为革新型。13.概述第三代核能系统的典型技术。(这个题的答案找得我吐血了,要是考了,大家就随意发挥吧。 。 。 。)第三代核能系统是目前已经成熟的核电技术,它总结了第二代核能技术的优劣,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更适合于标准化、规模化发展。(一)沸水堆-ABWR 和 ESBWR先进沸水堆(ABWR) 通用电器(GE)公司为主设计的堆型,单堆设计电功率在13501600MW,其设计基于传统的沸水堆(BWR)设计和多年运行

12、经验,属于第三代先进核反应堆,ABWR 也是一个已经完成了全部工程设计、有实际建造和运行经验的第三代核反应堆,其第一台机组于 1996 在日本建成投入运行。ESBWR 的特点:)燃料组件。 ESBWR 反应堆的燃料组件为 1010 燃料棒管束,长度为标准燃料棒长度的 2/3.)压力容器。采用自然循环, ESBWR 取消了原油 BWR 循环中使用的一些安全相关系统,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控制驱动系统。在 ESBWR 中使用电力和水力双重驱动。)专设安全设施。非能动专设安全设施是 ESBWR 安全系统的主要特点。二)欧洲先进压水堆技术EPREPR 技术特点分析. EPR 开发和设计特点)与现有核电

13、厂相比,安全性从决定论和概率论两个方面考虑均有改进;)缓解假想的严重事故,将假想严重事故的后果限制在核电厂本身内;)在经济上,发电成本可和其他一次能源进行竞争。.EPR 在核燃料循环方面的技术特点。)提高核燃料利用率,促进核电可持续发展。 EPR 可以使用一些现有设施,采用延长寿命高放废物玻璃燃料固化及铀钚燃料在循环等方法确保对乏燃料及其他废物和材料进行适当的管理。) EPR 在核燃料循环方面的特点。 EPR 通过对二氧化铀燃料进行优化使用,以及采用灵活的换料周期来提高反应堆的运行效果。通过实施二氧化铀和 MOx 管理,在中子、能量和燃耗率增加的同时渐少废物的产生。3. EPR 在核安全方面的

14、设计。)针对内、外部危害采取更多的预防措施。 EPR 采用了 4 套能动安全设备,各安全系统的冗余系列安装在 4 个独立的配置分区,各分区严格分离以消除共模故障。)降低事故发生的频度)应对超设计基准(严重)事故的安全特性。包括:排除严重事故时氢的爆炸;反应堆容器破裂、堆芯融化时仍然可以有效控制和冷却熔融物;避免可能的压力容器破裂出现高压熔化喷射;安全壳设计余热排除系统,在事故状态下提供冷却;在安全壳内,一回路的任何泄漏都将得到可靠收集和控制。(三)西屋公司的 AP1000 技术AP1000 的经济性()与 AP600 相比, AP1000 发电成本进一步降低。()经济性分析。1) AP1000

15、 在设计采用上了成熟的部件,各种设备、部件都具有可靠性记录。) AP1000 设计简洁,由此降低了运行及维护成本,因此也减少了人员的数量。)基于简化设计和模块化设计,机组的造价大幅降低,工期缩短。三、 太阳能1.概述太阳能发电的两种主要形式。 太阳能发电的方式有两种,即热力发电和光伏发电。2. 概述硅太阳能电池的基本工作原理。(一)光生伏打效应 当物体受到光照时,其体内的电荷分布状态发生变化 而产生电动势和电流的一种效应。 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均可产生这种效应,但在固体特别是半导体中,光能转换成电能的效率特别高。半导体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四点: 太阳光照射到半导体表面 半导体吸收

16、一定能量的光子,激发出光生载流子 载流子在 p-n 结作用下,产生光生电动势 通过外接负载,形成光生电流,获得功率输出 (二)太阳能电池的基本工作原理 太阳光照射 p-n 结,在半导体内产生电子-空穴对 在势垒电场的作用下,电子驱向 n 区,空穴驱向 p 区 在 p-n 结附近产生与势垒电场相反的光生电场 光生电场一部分抵消势垒电动势,剩下的部分使 p 区带正电, n 区带负电 在 n 区与 p 区之间的薄层产生了光生伏打电动势 当外电路通过电极接通时,便有电能输出 3. 概述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与聚焦型集热器的区别及特点。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 集热器是把一种太阳辐射能转化为集热器内载热介质的热能的换热器。 平板型集热器不必跟踪太阳,使用、维护简单方便;投资少;它可以接受直接辐射,也可以接受漫射辐射。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