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5 物质性质探究题-2019高考复习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6145802 上传时间:2019-02-03 格式:DOC 页数:64 大小:6.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05 物质性质探究题-2019高考复习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专题05 物质性质探究题-2019高考复习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专题05 物质性质探究题-2019高考复习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专题05 物质性质探究题-2019高考复习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专题05 物质性质探究题-2019高考复习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05 物质性质探究题-2019高考复习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 Word版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05 物质性质探究题-2019高考复习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 Word版含解析.doc(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如图是某同学用含有铁锈的废铁屑制取氯化铁的装置(省略夹持装置,气密性完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装置A 中存在反应:2Fe3+Fe=3Fe2+B. 实验开始时,打开活塞a,盐酸快速流人装置A 中C. 装置B中收集到的气体可直接点燃D. 反应后的烧杯中通入少量SO2,溶液颜色立即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答案】A 2实验密为探究铁与浓硫酸(足量)的反应,并验证SO2的性质,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装置B中酸性KMnO4溶液逐渐褪色,体现了二氧化硫的还原性B. 实验结束后可向装置A 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检验是否有Fe2+C. 装置D中品红溶液褪色可以验证SO2的漂白性

2、D. 实验时将导管a插入浓硫酸中,可防止装置B中的溶液倒吸【答案】B【解析】该实验向探究铁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的反应,并验证SO2的性质,A装置即为铁与浓硫酸的反应装置,产生SO2;B、C、D装置分别是验证SO2的性质,E装置为尾气处理装置。A、装置B中酸性KMnO4溶液逐渐褪色,说明SO2被氧化,即体现了二氧化硫的还原性,故A正确;B、KSCN溶液是用来检验是否有Fe3+,故B错误;C、品红溶液就是用来检验物质的漂白性,故装置D中品红溶液褪色可以验证SO2的漂白性,故C正确;D、实验时将导管a插入浓硫酸中,可以使A中试管内压强与外界压强相等,即可防止装置B中的溶液倒吸,故D正确;故选B。3氧

3、化铅( PbO)是黄色固体。实验室用草酸在浓硫酸作用下分解制备CO,其原理为:H2C2O4CO+CO2+H2O。某课题组同学设计实验探究CO 还原氧化铅并检验氧化产物(已知CO能使银氨溶液产生黑色沉锭)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验时,先点燃装置处酒精灯,当装置中产生连续气泡且有明显现象后再点燃装置处酒精灯B. 装置中的试剂依次为碱石灰、银氨溶液、澄清石灰水C. 实验完毕时,先熄灭装置处酒精灯,再熄灭装置处酒精灯D. 尾气处理可选用点燃、气袋收集、NaOH 溶液吸收等方法【答案】A【解析】装置中发生反应产生CO、H2O和CO2,装置中用碱石灰除去H2O和CO2,装置中发生主体反应

4、:CO+PbO Pb+CO2,装置中用澄清石灰水检验并除去反应中产生的CO2,装置中用银氨溶液检验反应前CO是否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尽,尾气处理装置用于处理未反应的CO。A、实验时,先点燃装置处酒精灯,当装置中产生连续气泡且有明显现象后,即装置中的空气已被排尽后,再点燃装置处酒精灯,开始反应,故A正确;B、装置中的试剂应该依次为碱石灰、澄清石灰水、银氨溶液,故B错误;C、实验完毕时,先先熄灭装置处酒精灯,再熄灭装置处酒精灯,否则极容易发生倒吸造成危险,故C错误;D、尾气处理装置用于处理未反应的CO,尾气处理可选用点燃、气袋收集,不能用NaOH 溶液吸收,故D错误;故选A。4某小组研究Na2S 溶液

5、与KMnO4溶液反应,探究过程如下实验序号III实验过程实验现象紫色变浅(pH1),生成棕褐色沉淀(MnO2)溶液呈淡黄色(pH8),生成浅粉色沉淀(MnS) 资料: i.MnO4-在强酸性条件下被还原为Mn2+,在近中性条件下被还原为MnO2ii.单质硫可溶于硫化钠溶液,溶液呈淡黄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根据实验可知,Na2S被还原B. 取实验I中少量溶液进行实验,检测到有SO42-,得出S2-被氧化成SO42-C. 实验I中反应离子方程式: 2MnO4-+3Mn2+2H2O=5MnO2+4H+D. 实验II 中反应结束后溶液呈淡黄色,有MnO2生成【答案】C【解析】A项,实验I中KMnO

6、4被还原成MnO2,实验II中KMnO4被还原成MnS,实验中Na2S被氧化,A项错误;B项,实验I中KMnO4溶液用H2SO4酸化,溶液中的SO42-不一定由S2-氧化生成,B项错误;C项,实验I中紫色变浅说明KMnO4溶液过量,pH1,根据资料i酸性条件下MnO4-应被还原为Mn2+,实验I中生成棕褐色沉淀,说明过量的MnO4-与Mn2+发生归中反应生成Mn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4-+3Mn2+2H2O=5MnO2+4H+,C项正确;D项,根据实验现象实验II反应结束后溶液呈淡黄色,有MnS生成,没有MnO2生成,原因是:实验II溶液的pH8,根据资料i在近中性条件下MnO4-被

7、还原为MnO2,反应结束后溶液呈淡黄色,根据资料ii,反应生成的S溶于Na2S溶液,说明Na2S过量,过量Na2S与MnO2反应生成了MnS沉淀,D项错误;答案选C。5某同学利用下列装置探究Na 与CO2反应的还原产物,已知PdCl2+CO+H2O=Pd(黑色) +CO2+2HCl。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 I中发生反应可以是Na2CO3+H2SO4=Na2SO4+H2O+CO2B. II 中浓硫酸的目的是干燥CO2C. 实验时,III中石英玻璃管容易受到腐蚀D. 步骤IV的目的是证明还原产物是否有CO【答案】A 6下图是SO2制取、性质检验、收集、尾气处理的装置,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上

8、图中有两处错误B. 装置也可以用于制取氨气、氯气C. 在中加入品红或紫色石蕊试液都可以验证SO2的漂白性D. 在中加入BaCl2溶液,先生成白色沉淀,随后沉淀慢慢消失【答案】B【解析】A. 图中装置制取SO2时需用浓硫酸,装置收集SO2时需用向上排空气法,导管应长进短出,装置吸收SO2尾气时,饱和NaHSO3溶液与SO2不反应,不能吸收尾气,共有三处错误,故A错误;B. 在实验室用加热浓氨水制取氨气,用加热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制取氯气都可用装置,故B正确;C. 在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只变红不褪色,不能验证SO2的漂白性,故C错误;D. SO2和BaCl2溶液不反应,故D错误;答案选B。7草酸亚铁晶体

9、(FeC2O42H2O)是一种淡黄色粉末,某课外小组利用下列装置检验草酸亚铁晶体受热分解的部分产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和中分别盛放足量NaOH溶液和CuO,可检验生成的COB. 实验时只需要在装置中反应结束后再通入N2C. 若将中的无水CaCl2换成无水硫酸铜可检验分解生成的水蒸气D. 实验结束后,中淡黄色粉末完全变成黑色,则产物一定为铁【答案】A 点睛:固体分解得到的水一定要在通过溶液之前检验。8实验室欲探究CO还原CuO,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略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中均可盛装碱石灰B. 加热的顺序为、C. 、中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 可将尾气用导管通入到的酒精灯处灼

10、烧【答案】D【解析】由装置图可知,NaHCO3受热分解生成Na2CO3、H2O和CO2,用装置除去CO2中混有的H2O(g),CO2与碳粉加热反应生成CO,用装置除去剩余的CO2,CO与CuO固体加热反应生成CO2和Cu,最后进行尾气处理除去剩余的CO。A. 中若盛装碱石灰,会把CO2和H2O(g)一并除去,因此中应盛装P2O5等干燥剂,装置的作用是除去剩余的CO2,所以装置中可盛装碱石灰,故A错误;B. 因碳粉会和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等在加热时发生反应,所以应先加热装置,待整个装置中充满CO2时,再加热和,故B错误;C. 装置中发生的是NaHCO3受热分解生成Na2CO3、H2O和CO2的反

11、应,该反应中没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中发生的反应为CCO2=2CO、中发生的反应为COCuO=CuCO2,这两个反应中均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D. 处理尾气CO通常采用点燃的方法,使CO燃烧生成无污染的CO2,故D正确;答案选D。9某学校探究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焦炭还原SiO2制备单质硅及实验过程中生成的气体产物的成分。已知反应CO+PdCl2+H2O=CO2+2HCl+Pd,反应后溶液变浑浊、金属钯呈黑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实验前需要先向装置中通入He,其作用是排尽中的空气B. 的作用是作安全瓶,防止液体倒吸入中C. 若中的澄清

12、石灰水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中PdCl2溶液出现黑色浑浊,则中生成了两种无色无味的气体D. 既能检验CO,又能吸收CO,故可将去掉【答案】D【解析】A. 实验前通入He的目的是排尽中的空气,以避免氧气与焦炭反应,选项A正确;B. 若缺少,与直接相连,则中的液体会倒吸入中,导致热的试管炸裂,故起到安全瓶的作用,选项B正确;C. 中的实验现象为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由中的现象可知,中生成CO和CO2,选项C正确;D. 中生成的CO有毒,虽然也能吸收一部分CO,但不能完全吸收,因此还需要通过燃烧的方法使其转化为无毒的物质,防止污染环境,选项D错误。答案选D。10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下图装置探

13、究硝酸银受热分解的产物,在a处充分加热固体后,b中观察到红棕色气体,d中收集到无色气体,a中残留黑色固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装置a中残留的固体是Ag2O B. 装置b还起安全瓶的作用C. 装置c中生成的盐含有NaNO3 D. 装置d 中的无色气体遇空气仍然是无色【答案】A【解析】A、Ag2O受热分解生成银和氧气,故装置a中残留的固体是Ag,选项A错误;B. 装置b还起安全瓶的作用,防止c中溶液倒吸入b中,选项B正确;C、二氧化氮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NaNO3、NaNO2和水,选项C正确;D、装置d 中的无色气体为氧气,遇空气仍然是无色,选项D正确。答案选A。11某学习小组设计实验探究H2S

14、的性质,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F中产生黑色沉淀,则说明H2SO4的酸性比H2S强B. 若G中产生浅黄色沉淀,则说明H2S的还原性比Fe2+强C. 若H中溶液变红色,则说明H2S是二元弱酸D. 若E中FeS换成Na2S,该装置也可达到相同的目的【答案】B【解析】A. 硫化氢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黑色沉淀硫化铜和硫酸,不能说明H2SO4的酸性比H2S强(当然也不能说明氢硫酸的酸性比硫酸强),只能说明硫化铜不溶于硫酸,A不正确;B. 若G中产生浅黄色沉淀,证明硫化氢可以被Fe+氧化,则说明H2S的还原性比Fe2+强,B正确;C. 若H中溶液变红色,则说明H2S的水溶液呈酸性,但是不

15、能说明氢硫酸是几元酸,C不正确;D. 若E中FeS换成Na2S,由于硫化钠可溶于水,无法达到该装置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目的,D不正确。本题选B。12某课外活动小组同学欲利用CuO与NH3的反应来研究NH3的某种性质并测定其组成,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已省略)。 请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的名称为_;仪器b中盛装的试剂为_(填名称)。(2)实验中观察到装置C中黑色CuO粉末变为单质铜,且量气管中有气体单质产生,上述实验现象证明NH3具有_性,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_。(3)装置E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4)实验结束后,若测得干燥管D增重mg,装置F中气体的体积为nL(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则氨分子中氮、氢的原子个数比为_(用含m、n的代数式表示)。【答案】 分液漏斗 生石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