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版】宁夏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6138059 上传时间:2019-02-03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版】宁夏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解析版】宁夏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解析版】宁夏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解析版】宁夏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解析版】宁夏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解析版】宁夏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析版】宁夏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试题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所有试题均为必答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I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儒家之心学是全部儒学思想最基本的“硬核”,其他方面都是心学的延伸和展开。王阳明说“君子之学,谁求得其心”,心学就是强调主体自我的儒学,突出自信、自强、自律、自为,追求自我实现。“心学”的本质就是追求“内圣外王”价值取向,并为其寻求理论根据和修养方法的哲学。心学发端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和孟子。孔子率先发现了人的自我,创立了以“仁学”“礼学”为核心的原始儒学,提出了“心安”的心性问题。孟子继承发展了孔子学说,比孔子更为

2、突出地把心性之体表露出来,最先注意到心的作用。孟子认为:孔子所谓“仁”归根结底是人之心,“仁,人心也”(孟子告子上);“性”根源于“心”,“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孟子告子上);只要尽心便能知性,“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告子上)。由此,孟子确立了儒家心性之学的基本理念。儒家心性论的最初建构者是思孟学派,传承谱系是:由孔子到曾参,由曾参到子思,由子思到孟子。其学术传承:孔子有论语,曾参有大学,子思有中庸,孟子有孟子。心学到了宋代,由北宋程颐开其端,南宋陆九渊大启其门径:清初的李二曲把陆九渊比作接续孟氏之后的第一人。“议论削爽,令人当下心豁目明;简易直捷,孟氏之后仅见”。

3、陆九渊不仅“发明”出“本心”,更重要的是他对此作了大致轮廓的描述:“心之体甚大。若能尽我之心,便与天同。”“此理塞宇宙”。宋代理学各学派都细致入微地谈论心性问题,有“无事袖手谈心性”之说,心性之学成为理学的代名词。明代中叶,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首度提出“心学”二字,王阳明序象山先生全集曰:“圣人之学,心学也。”阳明心学的经典表述,即著名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李二曲说:“至先生始拈致良知三字,以泄千载不传之秘;一言之下,令人洞彻本面,愚夫愚妇,咸可循之以入道,此万世功也。”良知是心之本体,没有私心物欲的心,是天理,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

4、;当人们产生意念活动的时候,把这种意念加在事物上,这种意念就有了好恶,符合天理者善,不符合天理者恶;良知虽然无善无恶,但却自在地知善知恶,这是知的本体;一切学问、修养归结到一点,就是要为善去恶,即以良知为标准,按照自己的良知去行动。发动良知是为了发现良心,确立本体;发现良心,是为了发挥良能;发挥良能,是为了重建世界。至此心学开始有了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心学最不同于其他儒学的地方,在于其强调生命活泼的灵明体验。由此可见,严格意义上的“心学”产生于明代中叶,是儒学在新的社会条件下的新发展。心学一直延续到后世,对中华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选自彭彦华儒家心学与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

5、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心学在本质上是一种哲学,它以自我实现为目的,以“内圣外王”为价值取向,强调自我的主体地位。B孔子创立的原始儒学以“仁学”“礼学”为核心,虽然涉及与心性相关的问题,但是没有谈到“心的作用”。C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在学术上不仅呈现了思孟学派的传承谱系,还完成了儒家心性论的体系建构。D“良知”是阳明心学中的核心概念,它既是心的本体,又是知的本体,应该把“良知”作为行动的标准。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中大量引用孟子告子上中的言论,有力地证明了孟子继承发展了孔子学说并确立了儒家心性之学的基本理念。B程颐开启了北宋心性之学的研究,陆九渊则在心性之

6、学的研究上另辟蹊径,文中通过两者的对比,证明陆九渊的贡献更大。C文中以“无事袖手谈心性”的现象,表明宋代理学界对心性之学的讨论十分普遍,证明研究心性之学已成为当时理学界的风尚。D王阳明首创了“心学”和“致良知”的说法,并让心学有了清晰独立的学术脉络,这些事实证明了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心学发勒于春秋战国,大兴于宋代,大成于明代,经过历代先贤的传承发展,已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B清初李二曲对陆九渊和王阳明均赞许有加,并对他们的学术有独到的评价,可见李二曲也是一位心学理论造诣很高的学者。C阳明心学告诉我们,心的本体没有善恶,当意念产生时

7、才会出现善恶,所以,如果不把意念强加在事物上就能为善去恶。D严格意义上的“心学”产生于明代中叶,这就表明了明代社会的发展使当时人们对生命活泼的灵明体验有了更高的追求。【答案】1C2B3C【解析】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选项中C项,“还完成了儒家心性论的体系建构。” 子思有中庸,孟子有孟子。”可以知道。点睛:这类题目题干一般是“下列关于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是”,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

8、,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答题的关键是审清题干、找准区位、对读原文、寻找细微的差别。题中B项“陆九渊则在心性之学的研究上另辟蹊径”错误,原文为“心学到了宋代,由北宋程颐开其端,南宋陆九渊大启其门径:清初的李二曲把陆九渊比作接续孟氏之后的第一人。”。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论述类文体阅读的命题主要从概念、判断、(二)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周有光传资中筠先生说,周有光先生在民国时代受到了最好的教育,为他的人生打下了最好的底色。他17岁从常州中学毕业,阅读英文已无障碍。而考

9、上圣约翰大学,无疑是他最珍视的经历,他因此从一个江南小城市来到风云际会的上海,眼界由此大为开阔。五卅运动后,周有光转入光华大学继续学习。三十年代以后,周有光接触的社会,已经远远超出了早年那个以教育、金融为核心的银行圈子。他在章乃器的提议下加入了救国会,与“七君子”这样一大批有识之士有或近或远的交往。但他显然不像那些一心投入救国运动的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学者,他参与的进步工作更多是利用自己并不引人注目的政治色彩和比较自由的身份,为那些正在与延安和共产党联络并组织各种政治活动的人提供便利。有时候他也写文章,宣传抗日救国的方针大略,这是知识分子的共同心声。1952年周有光先生把自己文字研究方面的文章

10、结集起来,发表了中国拼音文字研究。这些工作虽然在业余时间完成,但周有光的研究很快在文字改革领域受到关注,被邀请参加1955年北京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文字改革会议”。这次会议以后,周有光实际上就转向文改会的工作,无意中或许也是本能地避开了接踵而来的、更为激烈的政治斗争的影响。周有光在加入语言文字改革委员会后的主要工作是如何建立一个以26个罗马字母为核心、适应所有汉字的拼音体系。这时周有光发现汉语拉丁化的方案五花八门,需要有一个统一并可行的方案。周有光为此提出了汉语拼音方案三原则,明确指出拼音是规范化的普通话,否决了搞一套能拼各种方言的方案,以便真正实现语言文字的改革。他和他的同事最终一起促成了这个

11、今天看来仍然是成功的方案。从1955年到1958年,这三年潜心的工作,或许暂时排除了周有光心头的忧患,当他大部分从事经济研究的旧日同事被打成右派甚至自杀时,他没有被席卷进去,而且工作成就卓著。这个时期恰逢中国需要大规模开展扫盲运动,这个运动想要成功就必须有更简易的汉字学习方法。当政者未见得希望人们识字以后有更独立的思想,但他们希望人民接受社会主义观念的想法一定十分迫切。因为这个时候他们觉得知识分子是不可靠的,他们需要更多工人、农民的支持,这样推广汉语拼音方案成为国策大计。如今看来,不得不承认这是一项成功地推进社会进步的策略。1966年一场更为持久的革命运动开始了。这一次,已经60岁的周有光也不

12、能幸免了。1969年他去了宁夏五七干校,在那里呆了将近三年。置身于荒漠,研究工作中止,周有光的兴趣又回到了经济上。他研究黄瓜为什么可以在宁夏长得比北京还好,研究宁夏煤炭等资源的利用。他仿佛又成为了经济学家,他甚至设想如果有好的政策,宁夏也可以成为瑞士一样的好地方。文革后期,他在这方面的想法还被当地所重视。周有光的人生留下的故事,是经过他的记忆筛选的,通常是习惯性地过滤掉大量悲剧性的因子,留下最活泼和幽默的部分。一个人活得久长,经历的事情就多,如果沉淀下来都是怨恨,创造力也很难持续。他曾经回忆说:19601963年经济困难时期,食物极度缺乏。我参加的学习小组,由于营养不足,人人身体软弱,学习一会

13、儿就彼此轮流打哈欠,精神疲乏。这时候,有人回想起曾经品尝过的佳肴,不由自主地谈起美食来。一个人开了头,其余的人都跟上来,越谈越起劲,好像面前桌上的学习材料变成了一碟碟可口的美味饭菜,大家口舌留香,精神振作,不再感觉疲乏了。这是精神会餐。周有光先生做研究工作,与其他学者尤其是学院派学者不同的是,他的研究具有的重要功能是为普通大众服务的,就如拼音方案的制定等,就像他在宁夏五七干校,考虑的是实用型的适合宁夏的经济发展模式。包括他早期的汉字改革概论等著作在内,他所要完成的工作是推进中国的语文现代化,语文现代化为中国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必要的语言条件。语文现代化既包含了全民具有文字阅读能力,同时还包括一个更

14、深层次的意义,即语文表达和思想意识的现代化。为此,周有光开始了他退休以后思想文化领域的拓展工作,这些工作与他前期的语言文字研究一样,始终带有普及常识和提高文化水平的意义。(摘编自叶芳有光一生 一生有光:中国最高龄知识分子的百年历程)相关链接周有光(19062017),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语言学家。他的一生分了几个阶段:50岁以前是银行家;50岁到85岁,是语言文字学家,精力都倾注在语言文学领域;85岁开始写文章,广泛探讨诸如全球化、中东局势、公民意识等问题,成为公共知识分子。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周有光为那些与延安和共产党联络并组织各种政治活动的人提供便利,主要得益于

15、他并不引人注目的政治色彩和比较自由的身份。B1952年,周有光发表中国拼音文字研究时,他的身份还是个经济学家,但他的研究很快在文字改革领域受到关注。C为统一汉语拉丁化的五花八门的方案,周有光提出了汉语拼音方案三原则,与他的同事最终促成了今天看来仍然是成功的拼音方案。D由于周有光选择了语言文字作为研究对象,因此在激烈的政治斗争年代,他能够不被席卷进去而保全了自己。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在抗战时期,周有光写文章宣传抗日救国的方针大略,这是当时所有知识分子的共同心声。B中国当政者希望人民尽快接受社会主义观念,迫切需要简单易学的汉字学习方法,周有光等人制订的汉语拼音方案应运而生。C周有光对经济困难时期食物极度缺乏的事例的回忆,说明了精神会餐胜过物质饮食,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D在宁夏五七干校,周有光提出了适合宁夏发展的一些设想。文革之后,当地政府重视他的这些设想。E在周有光看来,语文表达和思想意识的现代化是语文现代化的更为重要的任务,他退休后的工作重点,即在为此而努力。6综观全文,周有光事业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答案】4D5BE 6早年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深厚的爱国爱民的思想;避开激烈的政治斗争的影响而开展工作;幽默乐观的品性,有助于人的创新思维;不停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