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差式收音机装配调试实训任务书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759712 上传时间:2017-05-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差式收音机装配调试实训任务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外差式收音机装配调试实训任务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外差式收音机装配调试实训任务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外差式收音机装配调试实训任务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外差式收音机装配调试实训任务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差式收音机装配调试实训任务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差式收音机装配调试实训任务书(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实训目的通过对一台调幅收音机的安装、焊接及调试,让学生了解电子产品的装配过程;掌握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及质量检验;学习整机的装配工艺;培养动手能力及严谨的工作作风。二、实训要求1、 分析并读懂收音机电路图。2、 对照电原理图看懂接线电路图。3、 认识电路图上的符号,并与实物相对照。4、 根据技术指标测试各元器件的主要参数。5、 认真细心地安装焊接。6、 按照技术要求进行调试。三、收音机的原理本收音机由输入回路混频级、中放、检波级、低放级和功放级等部分组成接收频率范围为 535 千赫1065 千赫的中段。 、具体原理如下框图所示: 原理框图输入回路从天线接收进来的高频信号首先进入输入调谐回路。输

2、入回路的任务是:1. 通过天线收集电磁波,使之变为高频电流;2.选择信号。在众多的信号中,只有载波频率与输入调谐回路相同的信号才能进入收音机。 变频和本机振荡级。从输入回路送来的调幅信号和本机振荡器产生的等幅信号一起送到变频级,经过变频级产生一个新的频率,这一新的频率恰好是输入信号频率和本振信号频率的差值,称为差频。例如,输入信号的频率是 535kHz,本振频率是 1000kHz ,那么它们的差频就是 1000 kHz 535 kHz 465kHz;当输入信号是 1605kHz 时,本机振荡频率也跟着升高,变成 2070kHz。也就是说,在超外差式收音机中,本机振荡的频率始终要比输入信号的频率

3、高一个 465kHz。这个在变频过程中新产生的差频比原来输入信号的频率要低,比 音频却要高得多,因此我们把它叫做中频。不论原来输入信号的频率是多少,经过变频以后都变成一个固定的中频,然后再送到中频放大器继续放大,这是超外差式收音机的一个重要特点。以上三种频率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式表达: 输入回路电路图本机振荡频率输入信号频率中频中频放大级由于中频信号的频率固定不变而且比高频略低(我国规定调幅收音机的中频为 465kHZ),所以它比高频信号更容易调谐和放大。通常,中放级包括 1-2 级放大及 2-3 级调谐回路,这与前面我们介绍过的直放式收音机相比,超外差式收音机灵敏度和选择性都提高了许多。可以说

4、:超外差式收音机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中放级性能的好坏。检波与 AGC 电路。经过中放后,中频信号进入检波级,检波级也要完成两个任务:一是在尽可能减小失真的前提下把中频调幅信号还原成音频。二是将检波后的直流分量送回到中放级,控制中放级的增益(即放大量),使该级不致发生削波失真,通常称为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简称 AGC 电路中频放大电路功率放大级电压放大级的输出虽然可以达到几伏,但是它的带负载能力还很差,这是因为它的内阻比较大,只能输出不到 1mA 的电流,所以还要再经过功率放大才能推动扬声器还原成声音。一般,袖珍收音机的输出功率约在 50100 毫瓦(mW)左右。功率放大电路整机电

5、路图四、 实训步骤:、按材料清单清点全套零件,并负责保管。元件清单表 2、用万用表检测元器件。注意:为防止变压器原边与副边之间短路,要测量变压器原边与副边之间的电阻。输出、输入变压器注意区分初级,可通过测量线圈内阻来进行区分。V5,V6 的 hFE(放大倍数)相差应不大于 20,同学间可相互调整使其配对。3、对元器件引线或引脚进行镀锡处理。注意:镀锡层未氧化(可焊性好)时可以不再处理。4、检查印制板的铜箔线条是否完好,有无断线及短路,特别要注意板的边缘是否完好。5、焊接元器件焊接是安装电路的基础,我们必须重视他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焊锡之前应该先插上电烙铁的插头,给电烙铁加热。 焊接时,焊锡与电

6、路板、电烙铁与电路板的夹角最好成 45 度,这样焊锡与电烙铁夹角成 90 度。 焊接时,焊锡与电烙铁接触时间不要太长,以免焊锡过多或是造成漏锡;也不要过短,以免造成虚焊。 元件的腿尽量要直,而且不要伸出太长,以 1 毫米为好,多余的可以剪掉。 焊完时,焊锡最好呈圆滑的圆锥状,而且还要有金属光泽。所有元器件高度不得高于中周的高度。6、原件安装元器件安装质量及顺序直接影响整机的质量与功率,合理的焊接安装需要思考和经验。这次我们安装收音机先安功放,中放,调协这样的次序来。安装内容注意要点一个震荡线圈、三个中周安装到底,外壳焊接。 输出、输入变压器检查无误再焊引线。七个三极管注意色标 、极性。电阻立式

7、安装、注意高度;如果躺式,要紧贴电路板。电容标记向外、注意高度。双连电容、电位器、磁棒架磁棒架在双连和板之间。修整焊点引线勿留过长。检查焊点有无漏焊、虚焊、连焊。天线线圈、电池引线、装磁棒注意大小线圈引线位置。安装拨盘、喇叭、音量调节器喇叭上要牢,可用热熔胶粘电阻立式安装示意图。五、收音机的检测调试方法通过对收音机的通电检测调试,了解一般电子产品的生产调试过程,初步学习调试电子产品的方法,培养检测能力及一丝不苟的科学作风。检测调试步骤: 1、 检测(1)通电前的准备工作。a 自检,互检,使得焊接及印制板质量达到要求,特别注意各电阻阻值是否与图纸相同,各三极管、二极管是否有极性焊错,注意8050

8、、9014、9018 的区别;位置装错以及电路板铜箔线条断线或短路,焊接时有无焊锡造成电路短路现象。b 接入电源前必须检查整机正负极间的电阻应大于 500 欧;电池有无输出电压(1.5V)和引出线正负极是否正确。(2)初测。接入电源(注意+、-极性),将频率盘拨到 530KHZ 无台区,在收音机开关不打开的情况下首先测量整机静态工作总电流。然后将收音机开关打开,分别测量三极管 V1、V2、V3、V5 的集电极电流(即静态工作点)。测量时注意防止表笔将要测量的点与其相邻点短接。C 各集电极电流符合要求后,用焊锡把测试点连接起来;注意:该项工作很重要,在收音机开始正式调试前该项工作必须要做。下面表

9、格中给出了各三极管的集电极电流参考值(测量单位:mA)。 工作电压:CE=1.5v:测量单位(mA)V1 V2 V3 V50.20.4 0.30.6 0.4-0.8 1213各三极管的参考测量值(3)试听。如果元器件完好,安装正确,初测也正确,即可试听。接通电源,慢慢转动调谐盘,应能听到广播声,可以对线圈在磁棒的位置进行粗调便可收听到电台,否则应重复前面要求的各项检查内容,找出故障并改正,注意在此过程不要调中周及微调电容。2、调试(选择实验、需要信号发生器等教学设备)。经过通电检查并正常发声后,可收听到电台还算完全合格,还要进行精确的调试工作。(1)调中频频率(俗称调中周)目的:将中周的谐振频

10、率都调整到固定的中频频率“465KHZ”这一点上(一般出厂已调整到 465KHZ)。a.将信号发生器(XGD-A)的频率选择在 MW(中波)位置,频率指针放在 465KHZ 位置上。b.打开收音机开关,频率盘放在最低位置(530KHZ),将收音机靠近信号发生器。c.用改锥按顺序微微调整 T4、T3,使收音机信号最强,这样反复调 T4、T3(23 次),使信号最强,使扬声器发出的声音(1KHZ)达到最响为止(此时可把音量调到最小),后面两项调整同样可使用此法。(2)调整频率范围(通常叫调频率复盖或对刻度)目的:使双联电容全部旋入到全部旋出,所接收的频率范围恰好是整个中波波段,即 525KHZ16

11、05KHZ。a.低端调整:信号发生器调至 525KHZ,收音机调至 530KHZ 位置上,此时调整 T2 使收音机信号声出现并最强。b.高端调整:再将信号发生器调到 1600KHZ,收音机调到高端1600KHZ,调 C1b 使信号声出现并最强。c.反复上述 a、b 二项调整 23 次,使信号最强。 (3)统调(调灵敏度,跟踪调整)目的:使本机振荡频率始终比输入回路的谐振频率高出一个固定的中频频率“465KHZ”。方法:低端:信号发生器调至 600KHZ,收音机低端调至600KHZ,调整线圈 T1 在磁棒上的位置使信号最强,(一般线圈位置应靠近磁棒的右端)。高端:信号发生器调至 1500KHZ,

12、收音机高端调至 1500KHZ,调C1a,使高端信号最强。在高低端反复调 23 次,调完后即可用蜡将线圈固定在磁棒上。注意:(1)上述调试过程应通过耳机监听。(2)如果信号过强,调整作用不明显时,可逐渐增加收音机与信号发生器之间的距离,使调整作用更敏感。 六、验收:按产品出厂要求:1、外观:机壳及频率盘清洁完整,不得有划伤、烫伤及缺损。2、 印制板安装整齐美观,焊接质量好,无损伤。3、 导线焊接要可靠,不得有虚焊,特别是导线与正负极片间的焊接位置和焊接质量要好。4、 整机安装合格:转动部分灵活,固定部分可靠,后盖松紧合适。5、 性能指标要求:(1)频率范围 5251605KHZ(2)灵敏度较高

13、(相对)(3)音质清晰、宏亮、噪音低。七、主要性能指标:电源:直流 1.5 伏 选择性:14dB频率范围:526.5-1606.5KHZ 额定功率:150mw噪限灵敏度:6mv/m(s/N=26dB) 重量:120 克八、知识与技能考核目标:1焊接工艺; 40 分2调试效果;分3整机性能; 10 分成品外观; 10 分实训报告; 20 分九、学时分配建议本课程设计一周时间集中安排,指导教师可按以下进度进行辅导:课程设计内容 时间按材料清单清点检测全套零件,记录检测数据。 1 天元器件安装焊接前处理,完成低放电路的安装调试。 1 天完成中放电路和检波电路的安装调试。 1 天完成输入电路和变频电路的安装调试。 1 天处理故障,完成整机统调。 合 计 5 天十、其它说明1、时间安排:一周2、人员分组及分工:一人一组3、设计说明书要求设计说明书用统一 A4 纸张书写。内容包括:(1)设计说明书封面(2)设计任务书(3)目录(4)电路分析(5)安装工艺要求及步骤(6)调试原理、过程及测试仪器说明 (7)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