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控制设计说明书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758747 上传时间:2017-05-13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3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污染控制设计说明书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水污染控制设计说明书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水污染控制设计说明书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水污染控制设计说明书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水污染控制设计说明书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污染控制设计说明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污染控制设计说明书(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某城镇污水处理设计学生姓名: 蔡少渊学 号:200803040219院 (系):资源与环境学院专 业: 环境工程指导教师:郭昌梓、孙根行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1目录一 设计任务书 02 二 环境条件 04三 设计说明书 05四 污水厂工艺设计及计算 091 格栅 09 2 污泥泵房 123 厌氧池 和氧化沟 134 二沉池 135 接触消毒池 176 污泥浓缩池 18五 污水厂平面.高程布置 19六 心得体会 20七 参考文献 21城镇污水处理厂设计2设计任务书1 设计题目:某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2 任务的提出及目的,要求:2.1 任务的提出及目的:随着经济飞速

2、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态环境的要求日益提高,要求越来越多的污水处理后达标排放。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正在兴建及待建的污水厂也日益增多。有学者曾根据日处理污水量将污水处理厂分为大、中、小三种规模:日处理量大于 10 万 m3 为大型处理厂,1-10m 3 万为中型污水处理厂,小于 1 万 m3 的为小型污水处理厂。近年来,大型污水处理厂建设数量相对减少,而中小型污水厂则越来越多。如何搞好中、小型污水处理厂,特别是小型污水厂,是近几年许多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比较关注的问题。根据所确定的工艺和计算结果,绘制污水处理厂总平面布置图,高程图,工艺流程图。2.2 要求:2.2.1 方案选择合理,确保

3、污水经处理后的排放水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2.2.2 所选厂址必须符合当地的规划要求,参数选取与计算准确2.2.3 全图布置分区合理,功能明确;厂前区,污水处理区污泥处理区条块分割清楚。延流程方向依次布置处理构筑物,水流创通。厂前区布置在上风向并用绿化隔离带与生产区隔离,以尽量减少对厂前区的影响,改善厂前区的工作环境。2.2.4 构筑物的布置应给厂区工艺管线和其他管线设有余地,一般情况下,构筑物外墙距道路边不小于 6 米。2.2.5 厂区设置地坪标高尽量考虑土方平衡,减少工程造价,同时满足防洪排涝要求。2.2.6 水力高程设计一般考虑一次提升,利用重力依次流经各个构筑物,配水管的设计需优化,以尽量

4、减少水头损失,节约运行费用,2.2.7 设计中应该避免磷的再次产生,一般不主张采用重力浓缩池,而是采用机械浓缩脱水的方式,随时将排出的污泥进行处理。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32.2.8 所选设备质优、可靠、易于操作。并且设计必须考虑到方便以后厂区的改造。2.2.7 附有平面图,高程图各一份。3 设计基础资料:某城市位于我国中部地区,平均海拨 375m。近期规划人口 10 万人,到在 2020 年将达到 20 万人,污水若未经处理厂处理后排入附近的河流中。 将会对生态环境造成重大影响,根据化工区规划,必须建设一座污水处理厂。3.1 水量a.日平均流量Qd=5.0104m3/d m3/d=2083.

5、3m3/h=0.5787m3/sb. 最大日流量Qmax=KzQd=2.862083.3m3/h=2.860.5787 m3/s =1.6594 m3/s3.2 水质:进出水水质水温:15 30单位:mg/L CODcr BOD5 SS NH3N TP TN PH进 水 540 320 230 47 4 51 7-8出 水 60 20 20 15 1 20 6-9该水经处理以后,水质应符合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中的一级 B标准,由于进水不但含有 BOD5,还含有大量的 N,P 所以不仅要求去 BOD5还应去除不中的 N,P 达到排放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设计

6、4三 .环境条件1.1 环境条件状况1.1.1 降雨1.1.2 气温1.1.3 风向冬季西北频率 夏季东南频率33% 59%1.1.4 风速 冬 夏2.0m/s 2.1m/s1.1.5 水文地质水文状况 地质状况在 95%保证率下的河流流量为50m3/s 地下水距地表平均深度 6m流速为 1.2m/ 地震等级 按里氏 6 级考虑水位标高(污水厂总排放口)370.0m 冻土厚度 0m洪水时流量为:300 m3/s流速为:3.0 m/s,水位升高3.0m1.1.6 大气压力年平均降水量 年平均降雨天数 年平均相对湿度1237.7mm 125.2 天 78%年平均气温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16.4 4

7、1.3 -3.4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5,12 工程供应现况(1)本地可定购到钢管、铸铁管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等。(2)地方材料充足。(3)电力供应充足。(4)工程采用招标办法进行。(5)工程总投资由国家基金作保障,保证工程的建设进度。二 设计说明书某城镇污水处理厂主要是用于处理区内生活污水。由于城镇人口数的增多,水严重受污染,并且水质变化很大,污水厂所处理的废水水量波动大,可见对污水必须进行较好的预处理。1、工艺流程的比较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方案,既要考虑有效去除 BOD5又要适当去除 N,P 故可采用 SBR或氧化沟法,或A/A/O法,以及一体化反应池即三沟式氧化沟得改良设计.A.SBR法工艺

8、流程:污水 一级处理 曝气池 处理水工作原理:1)流入工序:废水注入,注满后进行反应,方式有单纯注水,曝气,缓速搅拌三种,2)曝气反应工序:当污水注满后即开始曝气操作,这是最重要的工序,根据污水处理的目的,除 P脱 N应进行相应的处理工作。3)沉淀工艺:使混合液泥水分离,相当于二沉池,4)排放工序:排除曝气沉淀后产生的上清液,作为处理水排放,一直到最低水位,在反应器残留一部分活性污泥作为种泥。5) 待机工序:工处理水排放后,反应器处于停滞状态等待一个周期。冬 夏735mmHg 722mmHg城镇污水处理厂设计6特点: 大多数情况下,无设置调节池的心要。 SVI值较低,易于沉淀,一般情况下不会产

9、生污泥膨胀。 通过对运行方式的调节,进行除磷脱氮反应。 自动化程度较高。 得当时,处理效果优于连续式。 单方投资较少。 占地规模大,处理水量较小。B. 厌氧池氧化沟工作流程:污水中格栅提升泵房细格栅沉砂池厌氧池氧化沟二沉池接触池处理水排放工作原理:氧化沟一般呈环形沟渠状,污水在沟渠内作环形流动,利用独特的水力流动特点,在沟渠转弯处设曝气装置,在曝气池上方为厌氧池,下方则为好氧段,从而产生富氧区和缺氧区,可以进行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取得脱氮的效应,同时氧化沟法污泥龄较长,可以存活世代时间较长的微生物进行特别的反应,如除磷脱氮。工作特点: 在液态上,介于完全混合与推流之间,有利于活性污泥的适于生物凝

10、聚作用。 对水量水温的变化有较强的适应性,处理水量较大。 污泥龄较长,一般长达 1530 天,到以存活时间较长的微生物,如果运行得当,可进行除磷脱氮反应。 污泥产量低,且多已达到稳定。 自动化程度较高,使于管理。 占地面积较大,运行费用低。 脱氮效果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因为脱氮效果的好坏很大一部分决定于内循环,要提高脱氮效果势必要增加内循环量,而氧化沟的内循环量从政论上说可以不受限制,因而具有更大的脱氮能力。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7 氧化沟法自问世以来,应用普遍,技术资料丰富。C. A/O 工艺优点: 该工艺为最简单的同步脱氮除磷工艺 ,总的水力停留时间,总产占地面积少于其它的工艺 。 在厌氧的

11、好氧交替运行条件下,丝状菌得不到大量增殖,无污泥膨胀之虞,SVI 值一般均小于 100。 污泥中含磷浓度高,具有很高的肥效。 运行中勿需投药,两个 A段只用轻缓搅拌,以不啬溶解氧浓度,运行费低。缺点: 除磷效果难于再行提高,污泥增长有一定的限度,不易提高,特别是当 P/BOD值高时更是如此 。 脱氮效果也难于进一步提高,内循环量一般以 2Q为限,不宜太高,否则增加运行费用。 对沉淀池要保持一定的浓度的溶解氧,减少停留时间,防止产生厌氧状态和污泥释放磷的现象出现,但溶解 浓度也不宜过高。以防止循环混合液对缺反应器的干扰。D 一体化反应池(一体化氧化沟又称合建式氧化沟) 一体化氧化沟集曝气,沉淀,

12、泥水分离和污泥回流功能为一体,无需建造单独得二沉池。基 本运 行 方 式 大 体 分 六 个 阶 段 ( 包 括 两 个 过 程 ) 。阶 段 A: 污 水 通 过 配 水 闸 门 进 入 第 一 沟 , 沟 内 出 水 堰 能 自 动 调 节 向 上 关 闭 , 沟 内 转 刷 以 低转 速 运 转 , 仅 维 持 沟 内 污 泥 悬 浮 状 态 下 环 流 , 所 供 氧 量 不 足 , 此 系 统 处 于 缺 氧 状 态 , 反 硝 化 菌将 上 阶 段 产 生 的 硝 态 氮 还 原 成 氮 气 逸 出 。 在 这 过 程 中 , 原 生 污 水 作 为 碳 源 进 入 第 一 沟 ,

13、 污 泥 污水 混 合 液 环 流 后 进 入 第 二 沟 。 第 二 沟 内 转 刷 在 整 个 阶 段 均 以 高 速 运 行 , 污 水 污 泥 混 合 液 在 沟 内保 持 恒 定 环 流 , 转 刷 所 供 氧 量 足 以 氧 化 有 机 物 并 使 氨 氮 转 化 成 硝 态 氮 , 处 理 后 的 污 水 与 活 性 污泥 一 起 进 入 第 三 沟 。 第 三 沟 沟 内 转 刷 处 于 闲 置 状 态 , 此 时 , 第 三 沟 仅 用 作 沉 淀 池 , 使 泥 水 分 离 ,处 理 后 的 出 水 通 过 已 降 低 的 出 水 堰 从 第 三 沟 排 出 。城镇污水处理

14、厂设计8阶 段 B: 污 水 入 流 从 第 一 沟 调 入 第 二 沟 , 第 一 沟 内 的 转 刷 开 始 高 速 运 转 。 开 始 , 沟 内 处 于缺 氧 状 态 , 随 着 供 氧 量 增 加 , 将 逐 步 成 为 富 氧 状 态 。 第 二 沟 内 处 理 过 的 污 水 与 活 性 污 泥 一 起 进入 第 三 沟 , 第 三 沟 仍 作 为 沉 淀 池 , 沉 淀 后 的 污 水 通 过 第 三 沟 出 水 堰 排 出 。阶 段 C: 第 一 沟 转 刷 停 止 运 转 , 开 始 泥 水 分 离 , 需 要 设 过 渡 段 , 约 一 小 时 , 至 该 阶 段 末 ,分 离 过 程 结 束 。 在 C 阶 段 , 入 流 污 水 仍 然 进 入 第 二 沟 , 处 理 后 污 水 仍 然 通 过 第 三 沟 出 水 堰 排 出 。阶 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