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复习典例》ppt课件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75596787 上传时间:2019-01-31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242.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题复习典例》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试题复习典例》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试题复习典例》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试题复习典例》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试题复习典例》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试题复习典例》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题复习典例》ppt课件(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材料一:(梭伦)力图在实践中推行德尔菲关于限度与节制的训导,将其运用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在一个被贫富纠纷所撕裂的城邦中引入一种社会平等的理想。赵明论梭伦立法 材料二:“从宏观来看东晋南朝和十六国北朝全部历史运动的总体,其主流毕竟在北而不在南”。最终是北方得以统一南朝,是北朝而非南朝构成了隋唐盛世的来源,这不是偶然的。袁行霈、严文明中华文明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梭伦改革在政治上是如何实践“限度与节制”思想的。(5分)北魏孝文帝改革在材料二所反映的历史进程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4分),(1)确立财产等级制,对国家政权机构进行民主化改革。(2分) 打击贵族特权,扩大平民参

2、政权力,但权力主要掌握在贵族手中(平民的要求没有得到完全满足)。(3分)促进北方社会经济发展和进步,推动民族火融合:为隋唐的统一和鼎盛奠定基础。(4分),(2)梭伦改革和孝文帝改革对两国政治制度的影响有何根本不同?(6分),(2)前者使雅典走上民主政治轨道:后者使北魏建立专制集权国家(6分),2、材料一 北魏文明太后、孝文帝改革的最大特点在于,把胡人的汉化进程纳入政治体制,使之法制化、常规化,使北方地区的胡人与汉人的差别日趋缩小,以至于融为一体,这是北魏改革最为了不起的成就。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1) 北魏为推进“胡人的汉化进程”采取了哪些措施?(4分),(1) 迁都洛阳;移风易俗(答“易服装

3、、说汉话、改汉姓、通婚姻”亦可)。(4分),材料二 “盖帝优于文学,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为此举也。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 赵翼廿二史札记 (2) 依据材料指出赵翼对北魏“汉化”政策的观点是什么?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评价。(6分),(2) 观点:北魏政权的灭亡缘于“汉化”政策。(2分) 评价:层次一:该观点正确。北魏推行“汉化”政策放弃了本民族的历史传统,失去统治的根基,导致政权灭亡。(2分) 层次二:该观点错误。汉化政策有利于北方经济发展,促进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有利于民族融合,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发展。(4分) 层次三:若能够将以上观点折中回答亦可。(4分),3、阅读材

4、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天主教会把从事商业贸易和发财致富说成是堕落行为。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岳麓版 材料二 任何时候我进入教廷神职人员的房间,总是看见神父和银钱商在一起,忙于鉴别钱币的成色和计算数目,面前堆着成堆的钱币。西班牙官员 请回答: (1)怎样理解上述材料所反映的现象?(4分) (2)针对材料中的现象,资产阶级提出了哪些主张?采取了哪些行动?(6分),(2)针对材料中的现象,资产阶级提出了哪些主张?采取了哪些行动?(6分),主张:人文主义,先定论。(2分) 行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4分),(1)怎样理解上述材料所反映的现象?(4分)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天主教会受到冲击。(

5、4分),4、现代人杂志上的一篇文章指出“克里木战争暴露了农奴制俄罗斯的腐败和衰落。俄罗斯好像从睡梦中醒来人人都感觉有一根神经破裂了,回到旧时代的道路已经封锁。这是由几个世纪所造成的历史时机之一,而且这些时机像山中的雪崩,像赤道附近的骤雨一样不可避免人人都觉醒了,人人都开始思索,人人都充满着批判精神。 (1)材料中说俄罗斯“好像从睡梦中醒来”,什么事件直接惊醒了俄罗斯?(2分)“历史时机之一”指什么?(2分),(1)克里米亚战争。(2分)指农奴制度激化了国内的各种矛盾。(2分),(2)为了避免“雪崩”和“骤雨”,俄罗斯人在思索的基础上,采取了怎样的措施?(4分)与中国19世纪末的探索方式有何相同

6、之处?(2分),(2)颁布二一九法令,废除了农奴制。(或进行了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4分) 相同:都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的。(2分),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860年代,改革使斗争空前激烈,俄罗斯站在一个十字路口:它是把西方模式作为“现代化的普世道路”而遵循前进,还是找一条“俄罗斯特殊性”之路?这就是此后半个世纪展现在俄罗斯大地上的基本事态,它涉及思想与文化斗争、政治与经济斗争。 (1)材料中实现现代化道路的“西方模式”是指什么?(4分),经济上实现工业化; 政治上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4分),(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861年改革中是如何体现“俄罗斯特殊性”的?它对俄国现

7、代化进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表现:废除了农奴制;但又保留了沙皇专制制度。 影响:废除了农奴制,动摇了俄国落后的生产关系,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由于保留了封建残余,民主政治发展缓慢。(6分),6、(12泰安一摸)材料一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材料二 “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上下一心,大展经论;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必人心不倦;破历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

8、大力振兴皇基。”这就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五条誓文”。 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俄、日两国解决社会危机的侧重点有何不同?(4分),(1)不同:俄国侧重解决内部危机,废除农奴制;日本侧重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文明来改造社会。(4分),(2)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俄、日两国的改革在核心主张、改革方式和局限性上的相同之处。(6分),(2)相同:核心主张是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实现富国强兵;改革方式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局限性: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6分。每一项2分),7、【12青岛二摸】,阅读材料:1864年11月20日,亚历山大二世批准了新的司法章程。新章程规定,所有人都在同一法院,依

9、照同一法律,遵照同一司法程序受审;同时,仿效英法实行公开陪审制,建立律师制和陪审制。实行无等级审判、原告和被告双方律师进行公开辩论,实行审判的公开性,法官的独立性。废除旧的等级法院,代之以公开的独立于行政的和有陪审员的审判制度。法官和陪审员由各等级选举产生。司法改革被认为是19世纪60、70年代最激进的一项改革。但农村还保存着按习惯法进行审判的乡法院,乡法院掌握在地主手里,继续对农民实行体刑。 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俄国司法改革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6分),特点:确立了资产阶级司法制度的原则;司法平等、公开;司法权和行政权分开等。(4分,答出两点即可) 存在问题:农村地区司法权仍掌握在地主手中。(

10、2分),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对俄国司法改革的认识。 (4分),认识:是俄国迈向现代化的重要步骤;维护了贵族地主利益,改革很不彻底。(4分),8、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材料二 大学士刚毅曾于慈禧面前“伏地痛哭”,指责维新变法。当戊戌五、六月间,皇上言改革,举朝言改革,民间言改革,而彼独悍然曰:“吾誓不改革。”表示“痛心疾首于新政,必尽罢之而后快”大学士徐桐甚至无耻宣称:“宁可亡国,不可变法。” 朱贤枚慈禧扼杀戊戌变法的前后 请回答:(1)有学者认为,中国维新思想宣传者的变法手段很高明,据材料一

11、指出其“高明”手段是什么?分析当时采取这种宣传手段的主要因。(6),(1)、借助传统文化宣传维新思想。(2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封建正统思想根深蒂固,占据统治地位。减少了变法的阻力。(4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变法的具体内容,简要说明顽固势力反对变法的原因?(2分),因为变法采取精简机构,裁减冗员;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取士等措施,触及顽固势力的利益。(2分)(若其它言之成理亦可),(3)综上所述,我们从中可以获得哪些有益的启示? (2分),启示:改革要成功,必须符合国情,讲究策略和方法。(2分),9、材料一 “和魂洋才”和“中体西用”,是两个语词结构相近的概念,它

12、们表明中日两国在早期近代化的路径选择中拥有着类似的文化处境,即必须处理好强势文化的引入与本土传统文化的保存问题。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和魂洋才”和“中体西用”的含义。(6分),含义:“和魂洋才”指:日本明治维新在教育改革方面以本土传统文化为灵魂(或答强调效忠天皇,向学生灌输忠君的思想),同时培养掌握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知识的人才。(3分) “中体西用”指:以中国封建纲常伦理作为国家安身立命的根本,同时采用西方的先进技术为补充,来挽救江河日下的封建统治(或答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先进科技,维护清朝统治)。(3分),材料二 昔彼得(彼得大帝)为欧洲所摈,易装游法,变政

13、而遂霸大地。日本为俄美所迫,步武泰西,改弦而雄视东方。此二国者,其始遭削弱与我同,其后的强盛与我异。闻日本地势近我,政俗同我,成效最速,条理尤详,取而用之,尤易措手。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 (2)根据材料二,归纳康有为的主要观点,(3分,不得照抄原文。)并指出其观点产生的主要背景。(6分),观点:俄、日改革,由弱变强;(1分)日本改革成效更明显;(1分)中日是近邻,很多情况(政俗)更相似,中国应仿效日本,更易见效。(1分) 背景:甲午战争中国失败后,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实行政治变革,为发展资本主义开辟道路;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完善。(6分,

14、每点2分。如有其它言之有理答案,皆可酌情给分,但本问总分不能超过6分。),10、材料一:佐久间象山在给幕府的上书中指出:西洋诸国与周公孔子之国在鸦片战争中的一胜一败,“终其极彼之学得其要,此之学不得其要,溺于高远空疏之谈,流于训诂记诵之末。” 材料二:维新改革涉及三个层面:物质、体制和精神层面。物质层面包括经济活动,科学技术和日常生活,在国家和上社会中,是属于看得见摸得着的表层层次,比较容易通过引进、移植来实现新旧更替。体制层面包括各种制度和法律,这是中层层次,实现新旧更替、与传统决裂要难一些。精神层面属于深层层次,明治年间这方面的实质性进展很有限。 材料三:1854年佐久间象山又提出:“东洋道德,西洋艺术,精粗不遗,表里兼赅”。 (1)刺激日本进行改革的原因是什么? (2分) (2)日本是如何进行物质层面的改变的? (5分) (3)日本体制、精神层面改革的艰难表现在哪里? (3分),(1)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教训;美国强迫开关引起的民族危机。(2分),(2) 1868明治维新,实行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三大政策,使日本迅速成为工业国,(3)明治维新由出身于下级武士的倒幕派领导,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1889年日本仿效德国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天皇总揽统治权;使日本体制和精神层面具有明显的专制和侵略色彩,使日本的现代化潜在巨大危机。(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