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九年级下册复习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75149264 上传时间:2019-01-30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991.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九年级下册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历史九年级下册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历史九年级下册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历史九年级下册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历史九年级下册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九年级下册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九年级下册复习(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世界历史 (九下),世界历史,时期划分: (一)早期资产阶级革命阶段(步入近代)(1418世纪)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 文艺复兴 启蒙思想 新航路的开辟 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 (二)自由资本主义阶段(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前)蒸汽时代的资本主义(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工业革命 南北战争 俄国1861年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 宪章运动 马克思主义诞生 (三)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第二次工业革命一战)电气时代的资本主义(19世纪70年代1918)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战 (四)一战后到二战(19191945)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经济大危机 罗斯福新政 德意日走上法西斯道路 二战 (五)二战

2、后至今(1945今) 第三次科技革命 美日西欧经济发展 两极格局 多极化趋势,一战(1914-1918),爆发的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横,矛盾尖锐。 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对峙(一战前夕的国际格局): 三国同盟(德奥意)、三国协约 (英法俄) 开始标志: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战役(转折点):“凡尔登绞肉机” 1917加速战争结束的事件: 1、美国 中国参战 2、俄国退出战争(十月革命) 3、各交战国的革命运动 性质:总体上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塞尔维亚是维护民族独立的正义战争,但不能改变整场战争的非正义性质。,俄国-苏俄(1917)-苏联(1922),推翻封建沙皇专制统治

3、的是:二月革命 二月革命的结果: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实权)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 二月革命的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十月革命的结果: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人民委员会。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 十月革命的性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1922年苏联成立,最初加盟国: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外高加索联邦,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余粮收集制): 险恶的战争环境下实行的。积极:最大限度集中了全国的财力物力保障了军事上的胜利,保卫了新生政权。消极:但它违背客观经济规律,损害农民利益,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新经济政策:

4、是在国内战争结束后,进入和平时期后列宁实行的。作用: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斯大林时期:工业: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重工业,农业国变成工业国)农业:农业集体化。形成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斯大林模式 1936年新宪法宣布标志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斯大林模式形成。,一战后新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操纵国:美国 英国),形成: 1919年召开处置德国的巴黎和会,签定凡尔赛和约,之后协约国又同奥地利、匈牙利、土耳其、保加利亚签定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和凡尔赛和约一起确定了列强在欧洲、西亚、非洲的统治新秩序,构成凡尔赛体系。 19211922召开华盛顿会议,通过了四国条约 五国条约 九国公约,确

5、定了列强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新秩序,构成华盛顿体系。 凡尔赛体系和华盛顿体系共同构成了一战后世界新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评价: 性质:是一战后资本主义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积极: 1暂时协调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处于相对稳定时期。 消极: 2不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巴黎和会对中国的影响: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五四运动。 华盛顿会议对中国的影响: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使中国重新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如何打破并瓦解的? 1,1935年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开始

6、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开始打破凡尔赛体系。 2,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凡尔赛体系瓦解。 3,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华盛顿体系开始打破。 4,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华盛顿体系瓦解。,罗斯福新政,新政的目的:直接目的:消除经济危机 根本目的:巩固资本主义制度 前提: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 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内部调整,实质是 一次资产阶级改革。 “新”特点:国家对经济干预和指导 中心措施:对工业的调整 贯彻国家工业复兴法 影响:1、美国经济恢复,人民生活改善。 2、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和发展. 3、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德意日走上法西斯道路,德国:原因:受经济大危

7、机的影响。 建立标志:1933年希特勒上台。(标志着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 意大利:原因:受一战的影响。 建立标志:1922年墨索里尼率法西斯党向罗马进军。 日本:原因:受经济危机的影响。 建立标志:1936年日本军部法西斯上台。(标志着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 日本是在对外侵略过程中建立的法西斯专政。,面对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美国和德国日本各采取了什么措施?影响怎样? 美国:罗斯福新政 影响: 1、美国经济恢复,人民生活改善。 2、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和发展. 3、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4、为以后反法西斯战争奠定了基础。 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 影响:欧洲 、

8、亚洲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打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引发了二战。,二战(19391945年9月2日),绥靖政策:目的:害怕战争讹诈,想祸水东引,把侵略矛头指向苏联。 实质:牺牲弱小国家利益,安抚侵略者 顶峰事件:慕尼黑阴谋(关于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 德国的扩张:先吞并奥地利,然后指向捷克斯洛伐克。 二战爆发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二战开始标志: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 规模扩大:德国突袭苏联 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日本突袭珍珠港 粉碎德军不可战胜德神话德战役是:莫斯科保卫战 二战的转折点:斯大林格勒战役 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是:诺曼底登陆 二战的性质:世界人民的法西斯战争,二战胜利的

9、根本原因:国际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1942年1月1日,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美(罗斯福) 英(丘吉尔) 苏(斯大林)召开。 雅尔塔会议重点内容:成立联合国。,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今),显著标志(核心):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 领域: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核心:基因工程) 和前两次相比的特点: 1、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2、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相互渗透 3、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府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影响:生产力(1)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2)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3)推动了世

10、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情况,二战后美国 西欧 日本 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科学技术的推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九十年代美国经济进入“新经济时代”,主要特征是信息化和全球化。 二战后西欧经济持续繁荣的时期是5070年代。 西欧 日本经济发展的直接原因:美国的援助。 美日西欧经济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1)重视科学技术,重视教育。 (2)适当调整经济政策。 (3)善于抓住机遇,加强国际间经济联系。 (4)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制定符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和经济全球化 当今世界格局:“一超多强”,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政治格局的

11、多极化根源于经济结构的多极化。在新的世界 格局形成过程中,经济实力越来越具有决定性作用。 典型组织:1、世界贸易组织(1995年成立,中国2001年加入) 2、欧盟(1993) 3、亚太经合组织(APEC) 经济全球化的原因: 科学技术的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二战后美国的目的是什么?为此采取了什么政策?其政策的主要表现有哪些?对战后世界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称霸世界 在欧洲:冷战政策,包括: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建立北约。 在亚洲:热战政策,包括:侵朝战争,侵越战争。 影响:形成美苏两极格局,美苏争霸。,1,四次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动: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战前夕):三国同盟(德奥

12、意),三国协约(英法俄)两大军事集团对峙。 20世纪初(一战后),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0世纪中期(二战后),形成美苏两极格局 20世纪末(当今),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2,一战后形成的国际格局起主导作用的国家是:美国,英国 3,一战后形成的国际格局和二战后形成的国际格局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特点:以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 美苏两极格局:包含两种不同社会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对抗。 4,影响国际关系格局的因素:科技力量,军事力量,经济力量等。 5,当今格局和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挑战与机遇并存,趋利避害,美国历史,独立,独立战争,发展,工业

13、革命,南北战争,崛起,第二次工业革命,摆脱危机,谋求霸权,罗斯福新政,插手世界,霸权政策,地位下降,九上 P7276,华盛顿,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九上 P111114,林肯,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九上 P124,九下 P2223,特点,评价,参加一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九下 P1418,二战,“冷战”和美苏争霸,全球战略,九下 P8492,欧、日挑战,经济危机,九下 P49,多极化趋势,美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过几个关键时期,出现过许多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请你从中选出三个,并说明它对美国历史的影响。 华盛顿美国独立战争。 影响:(1)结束了英国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 (2)确立了比较

14、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林肯美国南北战争。 影响:1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2废除了奴隶制度,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3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罗斯福罗斯福新政。 影响: 美国经济缓慢恢复,人民生活改善 资本主义制度得到巩固 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管理加强。 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国际关系格局,16世纪19世纪中期,欧洲国家先后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英国在殖民霸权的争夺中,战胜对手,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拿破仑帝国时期,拿破仑用战争动摇了欧洲大陆的封建统治秩序。,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对峙;,一战后(20世纪二

15、三十年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九上 P81 图,九上 P132 图,九下 P16 图,国际关系格局,二战后1991年,两极格局 美苏争霸,九下 P85 图,冷战结束今,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读图回答问题: 图一 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图一反映了哪一时期的欧洲政治格局? 促使这一格局出现的重要因素是什么? 这一格局导致了什么重大后果?,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经济发展,各国发展不平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2005年山东省中考试题),图二 北约和华约,.图二反映的政治格局形成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影响?,原因,影响,二战后美国在经济和军事实力上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苏联实力发展壮大;,美苏两国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对立;,美国实施“冷战”政策;,以美苏两国为核心分别形成北约和华约两大集团;,形成两极格局,严重威胁世界和平,图三 欧盟成员国,.图三反映了当今欧洲怎样的发展趋势?(2分),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试题回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