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国家的私有化:对实证和政策教训的评论【经济其它相关论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7514022 上传时间:2017-09-2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中国家的私有化:对实证和政策教训的评论【经济其它相关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发展中国家的私有化:对实证和政策教训的评论【经济其它相关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发展中国家的私有化:对实证和政策教训的评论【经济其它相关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发展中国家的私有化:对实证和政策教训的评论【经济其它相关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发展中国家的私有化:对实证和政策教训的评论【经济其它相关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展中国家的私有化:对实证和政策教训的评论【经济其它相关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中国家的私有化:对实证和政策教训的评论【经济其它相关论文】(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济其它相关论文-发展中国家的私有化:对实证和政策教训的评论内容提要私有化作为发展中国家提高经济效益的一个手段得到普遍推广。但是,私有化政策仍存在争议,所有权的作用以及其它诸如竞争和规制等结构性改革应该怎样进行仍然还不确定。本文回顾了近几年发展中国家私有化进程对经济效益影响的实证性经验。这些证据表明,如果私有化的目的是为了长期的绩效提高,那么,它需要以促进竞争和有效规制为宗旨的政策保证和支持。发展中国家只有将私有化与更广泛的结构改革相结合,才能取得最佳成果。 关键词私有化,发展中国家,规制,结构改革一、导言自 1980 年代以来,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先后开展了私有化改造。尽管近几年来

2、人们普遍对私有化改造的国际影响赞成有加,但是对发达国家与低收入国家私有化改造后的效果差异却鲜有评价和关注。因此,人们对发展中国家私有化成果仍持不同意见。私有化一词涵盖一系列不同政策,本文使用的私有化含义仅限于将生产性资产从国有部门转移到私有部门。目前对工业化国家中国有企业转变为私有企业已经有许多研究。这些研究认为,私有化本身并不是提高生产率,减少生产成本的关键因素。私有化的重要作用是引入了有效的竞争或规则,引入了组织性或政治性改革机制。相比之下,目前对发展中国家私有化改造的实证研究却罕见。截止到 1980 年代,国际政策倾向于将计划经济和国有制作为经济增长的组成部分,扩大投资和资本积累。但是,

3、进入 1990 年代,面对经济理论的发展和越来越多的“国家失败”的证据,投资机构和一些政府的观念开始发生转变。在完全竞争、完全信息、完全契约的条件下,公有企业和私有企业可以取得同样的绩效水平。但是,最近经济学中产权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的研究成果强调,在信息、契约和市场不完全的情况下,私有产权制是委托人监管代理人行为的最佳激励机制。而公共选择理论关注的则是政府机构中的代理人行为,代理人的自利倾向,或将特殊利益群体的利益置于公众利益之上的倾向。1990 年代,发展中国家的私有化进程发展迅猛。1990 至 1999 年期间,民营企业收益总计 2,500 亿美元。其中以电信和电力为主流的基础设施民营企业

4、收益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发展中国家民营企业中的外资参股数量也明显增加,1999 年占销售收入的 76%,其中外商直接投资占 80%。但是这个时期发展中国家私有化的分布很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拉丁美洲国家,而非洲撒哈拉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民营企业销售额仅占 3%。发展中国家私有企业的增加导致国有企业对国内生产总值附加值份额的贡献率下降。二、对发展中国家私有化效果的分析由于存在研究方法的问题,对私有化影响的分析存在一定难度。首先,要评价私有化政策改革的效果,需要一个对等事实,这无疑是困难的。在私有化不存在的情况下,很难确定一个经济体或一个产业的发展变化。其次,绩效分析中需要衡量的变量可能不明显。私有化是否

5、能够提高绩效取决于私有化的目标和使用的绩效衡量方法。在国有体制下,私有化不是以赢利为目的,而是为了提高就业或降低价格。这样,在对私有化创利能力衡量时就可能夸大其辞。第三,人们期望私有化带来价格变动,从而影响产出和投入市场,并蔓延到其它经济部门。因此对私有化评价的最理想工具是通用的均衡模式和一个能够分析其对市场和社会经济群体产生不同影响的工具。但是,通用的均衡模式又相当复杂,研究人员也很难找到需要的数据。而且,他们也无法直接预测收入再分配的效果。第四,绩效可能产生于一个演示效果,在其影响下,人们更多关注的是私有化改造后的产业的短期绩效提高。在这种情况下,短期绩效提高可能产生误导,因此应该延长对绩

6、效的评价时间。如果短期绩效恶化,继而是一个长期的复苏和必要的结构调整,那么产生的结果就可能是相反的。最后,确定因果关系对实证研究至关重要。在绩效与政策之间的关系不明朗的情况下,评价私有化进程的影响就存在问题。与私有化同时发生的其它经济事件,包括不断增强的宏观稳定性,更谨慎的财政政策,更自由的资本流动,更激烈的竞争和不断更新的规制,都可能引起绩效的变化。绩效还可能受制度和结构因素的影响,如法规制度的质量等。在没有必要独立的数据和模式灵活性的情况下,要分离私有化的精确效果就比较困难。以上这些不同的研究结果说明,因果关系可能是复杂的,反映了激励和导致政府出售资产,公众购买资产的各种因素。宽泛地看,对

7、发展中国家私有化影响的研究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统计数字为基础,分析所有权对绩效的影响。它使用了一系列的绩效变量,如盈利率、生产率、生产成本和财务比率。另一类研究方法是通过案例分析研究私有化。案例分析通常提供丰富的描述性数据,更便于解释定性和定量分析的结果。三、证据(一)企业层次的研究1994 年盖拉尔等人为世界银行开展了一次著名的研究,比较了智利、马来西亚、墨西哥三个发展中国家和一个发达国家(英国)的 12 个大企业的绩效,其中航空公司和公用事业部门居多。该研究旨在控制对等事实,采用一种与社会福利最大化相关的绩效方法。但由于缺乏充分的普适均衡模型,研究被迫中止。为努力探索私有化的经济效益和福

8、利效果,该研究考察了价格和产出的变化及其对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的影响。结论是,12 个企业中有 11 个企业考虑了他们的净福利收益,平均等于股权过户前销售额的 26%。这个结果是一个非常可观的福利收益。盖拉尔等认为,这些收益的获得并没有给雇员的福利带来负面影响。因此,他们的研究经常被用来证明新自由主义行为的优点。但是,该研究也有一些缺陷。首先,数据集太小,只有 12 个企业,仅涉及三个发展中国家,且都是中等收入经济体。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在较低收入经济体中,这个研究结果的普适程度仍不够明确。其次,由于对所有权、竞争和绩效规制的效果研究并没有使用分开独立的模型,因此很有可能是本属于私有化带来的经济

9、收益却归功于结构改造正如下面的一些研究评价所指出的那样。与盖拉尔等人同时开展的,由麦吉森进行的研究也得到广泛引用。麦吉森比较了私有化前三年和后三年绩效的平均值,他的数据集包括 18 个国家 32 个产业中的 61 个企业。这些企业在 19611990 年期间,通过公开销售股权被部分或全部私有化的。麦吉森报告说,私有化与更强的赢利能力、更高的效益、更大的销售额和更多的资本投入关系密切。然而,他研究的依据是创建于不同来源的数据集,不同的会计实践很有可能导致数据的不一致。而且,他的研究论文中“私有化”一词是指政府的任何股权出售,经私有化改造的企业中究竟有多少完全摆脱了国家控制仍不清楚。如果绩效提高的

10、企业还包括那些国家占大部分股权的企业,那么认为私有化提高绩效的结论就含糊不清。进一步讲,同盖拉尔等人的研究一样,这个研究也没有将所有权改变的结果与其它可能影响绩效的结构性变量,尤其是竞争和国家法规的变化的结果分开。后来德苏扎和麦吉森又对包括 13 个发展中国家的 28 个国家中的 85 个企业,19901996 年期间的绩效进行了调查,作为对麦吉森研究的补充。该调查结果是,私有化改造后的企业盈利能力,实际销售与经营效益的平均水平都有所提高,杠杆比率(负债系数)明显下降而就业和资本支出却无明显变化。抽样的企业中绝大部分属于受规制产业(主要是电信和电力),数量超过麦吉森研究中的同类企业数量。但是,

11、该研究与其它基于私有化前后的财务和经济变量平均数字的研究一样,对等事实问题仍未解决。特别是这些研究没有控制数据中的各种趋势。2001 年德文特和马拉泰斯塔调查了 19811994 年期间的 63 个企业。他们的结论是,根据销售和资产回报率,赢利能力和生产力都有增加;但是用息税前收益占销售额和资产的比率衡量,赢利能力却有所下降,这突出了私有化成果对使用的绩效衡量的敏感性。德文特和马拉泰斯塔的研究类似于麦吉森的研究,二者的研究方法和结果也雷同。相比之下,伯柏克里和克塞特只考察发展中国家。他们审核了 21 个国家中参与私有化改造的 79 个企业在 19801992 年期间的财务和经营绩效。他们也发现

12、了赢利能力、经营效益、资本投入、产出、总就业和股息等指标的显着提高。然而,即使将调查取样缩小到发展中国家的做法胜过将发达与发展中国家混合的做法,调查结果仍掩盖了国家和地区间的一些差别。(二)部门研究 大部分涉及发展中国家的部门研究都集中在公用事业,尤其是电信部门的改革上。这是因为世界各国的私有化改造都对电信部门产生特别大的影响。据李的报告,1980 年在 167 个国家中大约有 2%的电信企业经过私有化,而截至1998 年,这个数字增加到 42%。而且用于衡量电信企业绩效的数据比其它产业的更容易收集,因为位于日内瓦的国家电信联盟每年都发布各国电信产业的投入和产出数据。罗斯的研究是根据 110

13、个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在 19861995 年期间的数据,使用一个固定效果组合数据模型。他的研究结果是,当一个国家的主要电信企业中有 50%的产权私有化后,电信密度(服务覆盖率)和产出增长率都有很大提高。他还指出,虽然私有化和竞争都能够提高效益,但只有私有化与网络扩展有正比关系。不过他对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私有化成果的差别没有进一步探讨。与此不同,华尔斯顿的论文仅关注发展中国家,即 30 个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在 19841997 年期间的情况。使用组合数据和固定效果回归方法,华尔斯顿的结论是,竞争与人均接受服务率的增加和本地电话费的下降有关。他还发现私有化本身并没有好处,而且与连接能力呈反比关系。竞争

14、产生绩效收益,当私有化伴随有效的、独立的管制时,“在随意解释下,这些发现结果都符合常规的至理名言:竞争是最有效的变革因素,没有配套的规制改革,即使对垄断行业进行私有化改造,也并不一定能提高服务水平”。根据伯托劳蒂的研究,私有化改造后,赢利能力、产出、劳动生产率和资本投资都有大幅度增长。而就业和财务杠杆(传动)作用却大大下降。研究人员首次使用威尔克森签署等级测验和比例测验分析这些结果,从而排除随机因素。伯托劳蒂的结论是,私有化和竞争能增加管理效率。但是,其中有些结果显然不是直接获得的。我们尤其不期望看到私有化后,价格管制提高了赢利能力或者竞争降低了效率。他们认为,对前一个结果可解释为在价格上限管

15、制下存在的效率激励的作用,而后一个结果可能是因为私有化后投资的增加尽管还存在他们没有明确的一个解释,即一旦竞争对手以较高的固定成本进入行业后,规模效益就消失殆尽。总体上说,他们的结论是:私有化完成后的电信企业,在财务和营运绩效上都有明显提高,但其中很大一部分产生于管制上的变革这种变革或单独或与所有权变更一起产生作用,因此决不仅仅是私有化带来的效果。他们得出的管制效应对私有化成果有确定意义的重大结果与华尔斯顿的研究结果不谋而合。它重申了仅靠私有化还不足以实现绩效改善,特别是在市场由一个企业持续主宰的情况下更是如此。伯托劳蒂的研究还引起人们对私有化之后继续存在的不同层次国有制的潜在重要性的关注。与

16、华尔斯顿的研究一样,他们在研究中也发现,私有化虚拟并不能够区分国有制的不同层次。但是伯托劳蒂用他们的 31 个电信企业的数据集证明,政府全部出售股权的公司只有三个(阿根廷电信公司、马尼托巴电信服务和新西兰电信公司),而在其它 20 个公司中,政府仍保留大部分股权。在他们抽样调查的公司中,国家平均控股率为 34.2%。这意味着伯托劳蒂的研究或许也适用于华尔斯顿的研究可以被解释为主要是对国家控制大部分股权效果的研究。换句话说,他们研究的是结构性的变革,这种变革并不是真正的私有化,充其量只能界定为大多数股权的出售而导致的管理权向私有部门的转移。与我们在此回顾的许多研究一样,伯托劳蒂依据企业层次的会计数据。这些数据覆盖的期间让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政府出售股权之前,这些账目在相当大程度上受结构性影响。另外,为了分析将名义上的价值转变为消费价格指数这样的实际数字时,它们也无法包含真实的价格作用。电信服务的价格变化趋势与一般的积极变化不同,因为技术、管制和竞争在不断变化。投入和产出的评价结果可能有偏差。换句话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