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时评10-11月16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7497421 上传时间:2017-09-21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2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时评10-11月16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人民时评10-11月16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人民时评10-11月16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人民时评10-11月16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人民时评10-11月16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民时评10-11月1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时评10-11月16(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人民日报人民时评:如何拆除医患“信任隔离墙” .2人民日报人民时评:大雾天里的“宏观”与“微观” .3人民日报人民时评:强调“公家人”的“私德”不是苛求 .4人民日报人民时评:银川“微博喊话”能否传更远 .5人民日报人民时评:“降价退房潮”需要理性对待 .6人民日报人民时评:今天如何做记者 .7人民日报人民时评:“巨型雕像”拷问慈善的商业边界 .8人民日报人民时评:破除垄断才能改良“经济体质” .9人民日报人民时评:指责“路人”不如践行“最美” .11人民日报人民时评:捍卫显规则,行更胜于言 .12人民日报人民时评:“自愿求职”岂是“自愿中毒” .13人民日报人民时评:化解“坤叔困境”重在

2、观念突围 .14人民日报人民时评:“流动时代”怎样呵护“留守未来” .15人民日报人民时评:拿什么根治“中小企业病” .16人民日报人民时评:慈善行为不能“权力统筹” .18人民日报人民时评:“淘宝伤城”背后是转型之痛 .19人民日报人民时评:女童遭碾,我们都可能是“路人” .20人民日报人民时评:请摘掉功利教育的“绿领巾” .21人民日报人民时评:清华“贫困县选才”的启示 .22人民日报人民时评:保障外地人是道管理考题 .23人民日报人民时评:请以商业理性终结“拍砖”式互伤 .24人民日报人民时评:纪委干部“叫板官员”该由谁接招 .25人民日报人民时评:堵住数据泄密的“利益缺口” .26人民

3、日报人民时评:输得起的球赛,输不起的未来 .27人民日报人民时评:用制度关爱纾解“空心化”之痛 .28人民日报人民时评:三元餐补,善政如何善用 .29人民日报人民时评:如何拆除医患“信任隔离墙”张 铁2011 年 11 月 01 日 06:5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八毛门”事件后各方的理性、宽容和清醒,让人看到重塑良好医患关系的希望两个月里,患儿家长陈刚与深圳儿童医院的关系经历了一个大转弯。8 月底,拒绝费用 10 万元的手术,患儿在另一家医院凭借 8 毛钱的石蜡油缓解了病情;9 月,家长向医院讨说法,发酵成“八毛门” ;10 月,患儿病情复发,在武汉的医院做手术,证明最初诊断无误;10

4、月底,陈刚向深圳儿童医院公开道歉。这一过程,既折射医患关系的痼疾,也让人看到去除这一痼疾的可能。平心而论,陈刚的不信任并非没有道理。在石蜡油产生的短期效果下,在 8 毛钱与 10 万元的悬殊对比下,难免产生过度治疗的怀疑。而缝针后“不交钱就拆线” 、男性被做“子宫整形术”等极端个案的出现, “大处方” 、 “大检查”等普遍现象的存在,都给医患关系留下了“不信任”的预设。这样的关系之下,出于对自身利益的保护,即便是小小的误会,也可能触发怀疑的反弹。信任是医患关系的基石,也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前提。 “八毛门”之后,一些医院一度连续出现不听医嘱、导致患儿病情加重的事件。最新的案例,是广州妇幼保健院一名

5、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父亲怀疑医院过度治疗,拒做相关检查,耽误诊疗时机。当坦诚相待、和谐信任被警惕和猜疑所取代,受损的不仅是个别人。看病找熟人、拉关系才放心,手术前塞红包、请吃喝“联络感情” ,小病也要上大医院找专家,舍近求远去药店买药信任缺失时,每个人都可能是受害者。而重建医患信任,也有待医患双方合力而为。医患关系中,医方天然处于强势,是重建信任的关键。 “八毛门”事件中,深圳儿童医院始终保持忍耐大度和专业精神,在舆论讨伐下坚持科学地阐述自己的意见,这种态度令人敬佩。事实证明,有了这样的胸怀和作为,不论误解多深,最后都会得到患者的理解和尊重。重建信任,同样需要患者的主动努力。固然,患者不断增长的

6、权利意识是倒逼医方责任感的一种方式,但医患关系中,患者并非“永远正确” 。以怀疑论为前提,将所有医生预设成唯利是图的“坏人” ,既不公平,也对医生的正常诊疗不利。更多的时候,患者也应履行自己积极配合治疗、信任医院和医生的义务。那么,这种信任的尺度究竟应该如何把握?在呼吁医患相互给予尊重、耐心和理解的同时,更重要的是重建双方的信息平衡。心理学认为,不信任感来自不熟悉。及时、详尽、专业的信息,能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和警惕心,让医患间的沟通更有效,是建立信任最直接、也最重要的基础。在这方面,深圳儿童医院的做法值得所有医疗机构借鉴。医院的克制和专业、患者家长的公开道歉、媒体对自身的反思, “八毛门”事件后

7、各方的理性、宽容和清醒,让人看到重塑良好医患关系的希望。 “医患双方应该是朋友,而不是互相提防的敌人。 ”与其陷入不信任的悲叹,不如积极朝着信任努力,这才是拆除“信任隔离墙”最有效的路径。人民日报人民时评:大雾天里的“宏观”与“微观”范正伟2011 年 11 月 02 日 00: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感受虽然是微观的,但大家的感受组合起来,可能就反映了宏观的真实;感受虽然是主观的,但它代表情绪和期待,从这个意义上讲,主观感受也是不容忽视的客观存在北京连日来的大雾,不仅遮住了蓝天,也增加了焦虑:空气污染程度究竟是轻还是重?“雾天不等于污染天” ,北京空气质量“自己与自己比有进步” 。北京有

8、关部门负责人的回应,在网上引来广泛讨论。而来自不同机构的几项相距甚远的统计数据,更将这种讨论推到了激烈的程度。同样的大雾天,有人看到了污染,有人看到了进步;有人看重宏观统计,有人则强调微观感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关公战秦琼”的局面?针对空气污染程度这样一个客观事实,公共部门应该怎样与公众沟通,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同?在气象领域,北京眼下的雾天被称为“灰霾” ,空气悬浮物是其元凶之一。北京目前监测的是直径小于 10 微米的悬浮粒子。按照这个标准,十几年来北京的空气质量的确有进步。但研究显示,大气悬浮物中对健康危害最大的是直径小于25 微米的颗粒,换成这把尺子一量,差距就出来了对环境质量有更高期待的公

9、众希望尽力向更严格的国际标准看齐,而环保部门却还在强调与历史相比的进步,百姓自然不愿买账。面对公众健康的新期待,面对环境治理的新要求,我们在回应质疑时,一方面固然要看到环境问题从根本上受制于发展阶段和水平,不可能一蹴而就地解决;另一方面更要看到,污染对人体的危害不分中外,既然奥运以来北京的环境质量让百姓看到了更上层楼的希望,就不能总拿老旧标准说事儿,尤其是在技术条件完全许可、新的环境空气测定重量法刚刚公布的背景下。“监测数据和群众感受不能两张皮 ,必须把人民群众对环境的切身感受与监测数据统一起来” ,不能“人民群众深受污染之害、苦不堪言,而监测数据喜气洋洋、自说自话” 。环保部长周生贤不久前的

10、这两句话,对环保部门是一个很好的提醒。感受虽然是微观的,但大家的感受组合起来,可能就反映了宏观的真实;感受虽然是主观的,但它代表情绪和期待,从这个意义上讲,主观感受也是不容忽视的客观存在。这些年来,从房价上涨到物价指数,一些统计数据之所以与老百姓感受拧巴,一些地方的回应之所以同公众的常识相悖,固然有技术手段欠缺、发展水平受限的原因,但同时也折射出民意把握水平的不足、良性互动能力的欠缺:该讲不足的时候谈成绩、该谈宏观的时候讲微观,惟独欠缺直面问题的勇气和设身处地的关切,这自然就难以得到理解认同,甚至让老百姓成为“老不信” 。作为公共服务部门,无论是发布数据,还是回应质疑,不仅要考虑到既有条件,也要设法与老百姓的感知对接,不仅要用数字说话,更要用责任心说话,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促进问题解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转型期处理好个体感受与科学度量、微观数据与整体把握、国际标准与具体国情的关系,才能更加科学地剖析转型期的复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