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七上《孙权劝学》ppt课件4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4784889 上传时间:2019-01-29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5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七上《孙权劝学》ppt课件4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鲁教版七上《孙权劝学》ppt课件4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鲁教版七上《孙权劝学》ppt课件4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鲁教版七上《孙权劝学》ppt课件4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鲁教版七上《孙权劝学》ppt课件4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鲁教版七上《孙权劝学》ppt课件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教版七上《孙权劝学》ppt课件4(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孙权劝学,资治通鉴,作者作品简介:,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即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司马光 字 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孙权,字仲谋,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他从兄长孙策遇害身亡之日起,在五十多年的时间内占有江东。其最大功绩就是开发了东南地区,促进了东南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字子明,少年时不读书,后接受孙权劝告,读了许多兵书、史书,智勇双全。跟随孙权打仗有功,官拜虎威将军。倍受孙权,鲁肃的信赖。鲁肃死后,掌管东吴军事,率军暗袭荆州,擒杀关羽父子,名扬三国。杀关羽后不久病死。,吕蒙 ,

2、东吴国大将。,鲁肃 字子敬,三国时吴王的得意谋臣,倍受赏识。从小丧父,靠祖母抚养。他少有大志,轻财好施,喜欢习武骑射。,鲁肃也是三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他一生的最大功绩是倡导、促成并终身不易地竭力维护孙刘联盟,使三足鼎立之势能够形成。,一读,读准字音 读出停顿,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日:“孤 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 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 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qng,y,gng,su

3、,sh,再读课文,读清句读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 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

4、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请你试一试(读准字音、读好停顿、读顺句子),二读,读懂文意,疏通字词的方法参考:,1、将课文下的注释放入原文,连词成句。 2、出现以前积累的文言词汇迁移运用于翻译中。 3、根据上下文语境,合理推出字词翻译。 4、借助工具书查找关键字。,初,权谓吕蒙 曰:“卿今当涂 掌 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 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 当涉猎,见往事 耳。卿言多务,孰 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当初,对说,现在,掌管,大事,用,事务,难道,想,成为,通“耶”,只,应当,历史,罢了,说,与相比怎样,认为,蒙乃 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 蒙论 议,

5、大 惊曰:“卿今者才略, 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 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 晚乎!”肃遂 拜 蒙母,结友而别。,于是,开始,和,讨论,议事,非常,惊奇,现在,就,为什么,主谓间,迟,于是,拜见,表顺接,到了的时候,不再是,重新,认清事物,文言翻译五字法:,友情提示,留:国号、年号、地名、人名、官名、书名。 替:用现代汉语词替换古代文言词。 调:调整句子次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说法。 补:补充出句中省略的内容。 删:删去没有实在意义的词。,翻译下列句子:,1、蒙辞以军中多务。,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3、但当涉猎,见往事耳。,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5、士别三日,即更刮

6、目相待,大兄何见 事之晚乎!,6、卿言多务,孰若孤?,考一考你讲故事的能力,根据你对文意的疏通,请复述故事的梗概。,提示: 什么人? 做了什么? 结果怎样?,三读,读出语气,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 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1.语气坚决 、严厉中又可见关心、厚望。,2.反问句,强调并不是要吕蒙研究儒家经典,当专享经学传授的学官,而是有别的目

7、的。不悦、责备。,3.反问句,否定吕蒙辞以多务的理由。语重心长,言辞恳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 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感叹句,要读出惊讶赞叹的语气。,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 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

8、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反问句,指责中带有自豪的语气。,权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曰:“ _。”(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曰: “_。”(蒙乃始就学) 鲁肃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初,权谓_曰:“卿今_掌事,不可不学!” 蒙_军中多务。 权曰:“孤_卿治经为_邪! 但当_,见_耳。 卿言_,_若孤? 孤常_,自以为_。” 蒙

9、乃_。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 大惊曰:“卿今者_,非复_!” 蒙曰:“_,即更刮目相待,大兄_!” 肃遂拜_,_而别。,背诵课文减字法,初,权谓_曰:“卿_,不可_!” 蒙_军中多务。 权曰:“孤_卿_为_邪! 但当_,_。 卿言_,_? 孤常_,自以为_。” 蒙乃_。 及_过_,与蒙_, 大惊曰:“卿_,非复_!” 蒙曰:“_,即更_,大兄_!” 肃_,_而别。,背诵课文减字法,初,权谓_曰:“_,_!” 蒙_务。 权曰:“孤_邪! 但_,_。 卿_,_? 孤_,_。” 蒙_。 及_,与蒙_, 大惊曰:“卿_,_!” 蒙曰:“_,_,大兄_!” 肃_,_而别。,背诵课文减字法,考一考你的

10、领悟能力,请同学们以“我从孙权劝学中学习到了”句式谈一谈这节课你的收获。,孙权劝学,资治通鉴,吕蒙,孙权,鲁肃,循循善诱关爱部下 勤奋好学,虚心听劝 学有所进,爱才 敬才,(就学),启示:开卷有益:人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增长才干。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不能总拿老眼光看待人和事。不能找借口轻言放弃。,课后作业 1.积累课文中的文言词汇及成语。 2.熟练背诵课文。 3.课后再找找有关 吕蒙的故事。,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孙权劝学的内容。 2.解释词语 蒙辞以军中多务 蒙乃始就学 遂拜蒙母 过寻阳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3.古今异义:

11、博士 往事 一字多义:见(例句) 4.找出文章中出现的成语,并解释意思。 5.说一说吕蒙的变化给你的启示。,复习检查,比较阅读,将本文和伤仲永联系,你有何收获? (可从内容、写作手法,启示等方面来谈。),本文写吕蒙“当涂掌事”之后,经孙权劝说“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了惊人的长进;伤仲永写出方仲永幼年聪慧过人,却因其父“不使学”而“泯然众人”。 两文的内容都与学习有关,却一正一反,一是年长好学,学有所成;一是幼年不学,毫无所成,从不同方面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两文的写法不同,本文以对话为主,言简意丰;伤仲永叙议结合,借事说理。,拓展阅读,鲁肃代周瑜,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

12、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拓展阅读,孙权与陆逊论周瑜、鲁肃及蒙曰:“公瑾雄烈,胆略兼人,遂破孟德,开拓荆州,邈焉难继,君今继之。公瑾昔要子敬来东,致达于孤,孤与宴语,便及大略帝王之业,此一快也。后孟德因获刘琮之势,张言方率数十万众水步俱下。孤普请诸将,咨问所宜,无适先对,至子布、文表,俱言宜遣使修檄迎之,子敬即驳言不可,劝孤急呼公瑾,付任以众,逆而击之,此

13、二快也。且其决计策意,出张、苏远矣。后虽劝吾借玄德地,是其一短,不足以损其二长也。周公不求备于一人,故孤忘其短而贵其长,常以比方邓禹也。又子明少时,孤谓不辞剧易,果敢有胆而已。及身长大,学问开益,筹略奇至,可以次于公瑾,但言议英发不及之耳。图取关羽,胜于子敬。子敬答孤书云:帝王之起,皆有驱除,羽不足忌。此子敬内不能办,外为大言耳,孤亦恕之,不苟责也。然其作军屯营,不失令行禁止,部界无废负,路无拾遗,其法亦美也。”,炳烛夜读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14、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善哉!” 【注释】炳烛:点烛。 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 昧行:在黑暗中行走。,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司马温公:即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死后被封以“温国公”的称号,故称司马温公。 下帷:原指汉代董仲舒下帷讲学,三年不看窗外事。这里借此指专心读书。 绝编: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读周易,“韦编三绝”(意思是,翻阅的次数多了,编木简的牛皮绳子被多次折断), 这里借此指读书勤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