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下说教材》ppt课件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74429806 上传时间:2019-01-28 格式:PPT 页数:90 大小:441.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下说教材》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语文下说教材》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语文下说教材》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语文下说教材》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语文下说教材》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下说教材》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下说教材》ppt课件(9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语文九年级教材研习,海口市第一中学 李怡,上课“三备”,备内功 备学情 学生需要是出发点 备教材 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关键,分享一个小故事(选自 ),一位教研员听一位教历史的老教师的课,他准备了记录本。可他从头到尾一个字也未写,他像一位学生一样入了迷,当老师提出问题时,他竟然也要举手发言。下课了,他迫不及待地问:“您准备这节课用了多长时间。”那位教了三十多年历史的老师说:“我用一生在准备一节课,但这一节我准备了十五分钟。”这位老师读了几千本历史书籍、杂志。精通九国语言,能读国外原版书籍。每一位学生、家长见到他都会脱下帽子,向他致敬。,老师的教育艺术是磨砺出来的,正如陈年老 酒,时间越长,醇香

2、越浓。 对于一个教师来说,特别是文科教师,有深厚的人文积淀是极其重要的!有一句话叫“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能积累人文素养。人文精神蕴涵于人的内心世界,见之于人的行为动作之中。,语文老师的素养,深厚的文化底蕴 丰富的情感素养 一定的审美品位 练就的语文思维能力,关于教学内容(教材),在教学中要注意“方法本身的合理与否”和“方法使用的合适与否”,这“合理”和“合适”就是从教学内容的角度讲的。其实所有的教法都是为教学内容准备的,所以先有教学内容,才有相应的教法。 主张用“先教学什么,再教学什么,后教学什么”这样的方式来讨论语文教学,而不主张“先用什么方法,再用什么方法,后用什么方法”那种方式。 教什

3、么永远比怎么教重要。 一篇课文作为语文教材有双重价值。 教材的教学价值是隐蔽的、未定的(有的是课堂上生成的)。 确定语文教学内容是重中之重,也是难而又难的事。,一、关于教材研习,(一)教材研习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目标 基本原则: 1、把教材研习与课程标准解读结合起来。 2、正确处理对教材的整体把握与关注局部的关系。 3、正确处理把握教学内容与理解教学思路的关系。 基本目标: 1、整体把握教材 2、深入理解教材 3、合理拓展教材,(二)教材的基本理念,从学生的角度看: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有效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从教师的角度看: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的特点 ; 积极营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4、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语文素养基本点如下: 1.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2.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正确态度; 3.丰富的语文知识; 4.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语文能力; 5.基本的思维能力; 6.语感能力; 7.良好的个性; 8.健全的人格。,(三)整册教材研习的主要内容,1.教材理念 2.教材的编排体例 3.教材的知识框架 4.教学目标(课标要求) 5.教材的重难点(具体到单元,到课文) 6.教材在本学段中的地位和作用,(四)某篇教材研习的步骤,第一步:研读课文,补充背景资料,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第二步:理清文路,寻找线索,归纳事例,把握结构。 第三步:品味词句的深

5、刻含义和揣摩作者的情感态度。抓住人物(或景物)特征和典型事例深入分析,鉴赏写作艺术。 第四步:借助参考资料,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弄清编者的编排用意,挖掘文本的情意因素。 第五步:分析学情,根据课程标准和三维目标,确立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第六步: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流程,估计教学问题,安排教学时数,设计作业。 第七步:研习课后“探究练习”,根据学情,适当延伸。,二、关于九年级教材,(一)体例:整合优化单元、专题、名 著 推 荐 与 阅读 (二)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三)教材选文统计及在本学段的地位,(一)九年级教材的体例,整合优化单元 九上(学会读书) 九下(学会读书) 第一单元:吟哦讽咏

6、而后得之 比较与辨微 第二单元:品味感悟欣赏 迅速捕捉阅读信息 第三单元:学会牛吃草 疑为学之始 第四单元:阅读有独特的感受 知人论世读经典 第五单元:借助注释学文言 横看成岭侧成峰 第六单元:读书动笔,专题,1)广告多棱镜 2)气象物候 3)系统思想与统筹方法 4)我心中的语文 分别需要了解: 1)对广告现象的关注 2)了解气象物候知识 3)了解系统思想与统筹方法内容 4)梳理语文知识,名 著 推 荐 与 阅读,(九上)格列佛游记 1)知识和能力 了解全书内容,熟悉精彩片段。 2)过程和方法 略读与精读相结合,开展朗诵会,读书报告,制读书卡片。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冒险精神和热爱自由

7、热爱自然的情怀。 (九下)朝花夕拾 1)知识和能力 了解全书内容,熟悉精彩片段。 2)过程和方法 浏览与精读相结合,开展朗诵会,读书报告,制读书卡片。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同情和爱心。,(二)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识字与写字 1、累计认识常用汉字6个 。 2、用硬笔熟练书写正楷字,规范书写行楷字,提高书写速度。 3、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审美价值。 阅 读 1、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2、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3、能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 4、阅读简易文言文,能

8、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5、诵读古代诗词,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写 作 1、能依据自身经历,文从字顺表达真情实感。 2、写人记事中心突出,有详有略。 3、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 4、作文每学年不少于次,其他练笔不少于万字。,(三)教材选文统计及在本学段的地位,九上文言文6篇(必背4篇)、现代文19篇、古诗词7首(必背首6)、外国作家作品4篇。 九下文言文6篇(必背5篇)、现代文1 4篇、 古诗词6首(必背)、外国作家作品4篇。 选文涉及古今中外,多为名家作品。包括了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文学评论等多种文体; 文言文必背篇目9篇,占总数的60,古诗必背篇目12首,占总数的35

9、.3 。 由此可见九年级两册教材在本学段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三、九年级教材文言诗文研习,文言诗文教什么 课程目标:“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课标P11) 评价建议:“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课标P21) “文言文应该有三个层面的教学内容:文字,文章(也有人加进文学的),文化。” -王荣生等 语文教学内容重构,教学内容选择提示:,学习文言诗文,首先要顺畅、流利、准确地朗读课文以至于背诵,文章中的名句以及诗歌还要能默写,在反

10、复的诵读中领会他们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字词。 学习文言文,要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就要做到以下几方面:能借助课本注释和工具书了解基本内容,知道文言文的基本句式,如判断句、省略句等(只是了解,不做深入要求);把握文章的内容要点,能够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写出段落内容要点。,九上第五单元:借助注释学文言文 陈涉世家 桃花源记 与朱元思书 捕蛇者说 岳阳楼记 醉翁亭记 文言文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难点,难就难在文言文写作年代久远,背景复杂,古今汉语规律有异。注释,好比拐杖,它可以帮助我们逐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门径。阅读文言文时,要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出处、写作背景、文化常识、与课文有关的作

11、者经历,读懂字句,疏通文意,进而更好地理解课文的文化内涵和表达的感情。然而,拐杖不是腿。用好注释,最重要的还是要学会分析,独立思考。,九下第四单元:知人论世读经典 曹刿论战 邹忌讽齐王纳谏 愚公移山 孟子二章(鱼我所欲也生于忧患死于 安乐) 出师表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人生际遇、不同的精神追求、不同的文字风格。每一部经典的诞生,都有特定的写作背景,又寄寓着作者某种思想感情都会打上时代的烙印。只有从课本注释、报刊网络和相关的文献中,获得写作背景方面的信息资料,了解作者写作的情感起伏,才能真正走近作者,走近作品塑造的人物,走近经典的世界。知人论世,应当是解读经典的一条有效途径,九

12、上第五单元,单元概要 本单元的六篇课文都是文言文,且均为名家名作。这六篇文章的作者从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自然等角度表达了各自的情感和追求,都能给人以美好道德情操的熏陶。,基本内容,陈涉世家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中的著名篇目,它表现了陈涉这位农民起义领袖的伟大抱负和远见卓识以及在关键时刻显示出的非凡谋略和领导才能。 桃花源记语言优美,作者用烂漫主义手法勾勒出一个没有战乱、民风淳朴、任命生活安定幸福的“世外桃源”式的理想社会。 与朱元思书用清新简练的笔触,生动传神地描绘了富春江“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厌弃世俗和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 捕蛇者说记叙了一个捕蛇者几代人的辛酸生活和

13、悲惨遭遇,深刻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残酷剥削和压迫,表现了作者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 岳阳楼记采用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方法来赞扬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高尚情怀,抒发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醉翁亭记一唱三叹,通过对秀丽风光和游人之乐的叙述,表达了对美好山川的热爱计于民同乐的情怀,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借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之情.,九下第四单元,单元概要 本单元的几篇文言文都是名篇,学习它们,可以了解中国古代政治军事谋略和古代文化中关于纳谏除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舍生取义、忧国忧民等方面的道理。可以掌握设喻、对比、以小见大等论述方法,提高讲道理、发议论的能力。,基本

14、内容,曹刿论战记叙了长勺之战的全过程,重点写战前曹刿对备战 条件的评论和战后对取胜原因的分析,表现出他在政治上的远见 卓识和在军事指挥上的杰出谋略。 邹忌讽齐王纳谏细致地刻画了一个精细、聪明的谋臣形象 邹忌,他以自身生活中的小事设喻,劝说齐王广泛听取意见。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过程说明:一个人在受蒙蔽的情况下,是不可 能正确认识自己和客观事物的。 鱼我所欲也运用对比、举例的方法,论述了面对“生”与“义” 不同人的不同取舍方式,点出“舍生取义”的观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通过列举六位经过贫困、挫折的磨练,终 于担当大任的贤人的事例,说明忧患可以激励人们有所作为。 愚公移山是一则具有神话色彩的故事,通过

15、一位年近九十 的老人每天挖山不止,最后感动天帝把山移走的情节,反映了人 类征服自然的理想和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 出师表中作者以恳切的言辞劝说后主要继承先帝遗志,广开 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修明政治,完成先帝未竟的事 业,也表达了诸葛亮报答先主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兴复汉室的 决心。,课例分析与朱元思书,学习目标 1.熟读成诵,并能赏析本文写景的语言,认识骈文的基本特点。 2.积累文言词语。 3.感受作者热爱自然,追求自由的情怀。 学习重点 1.积累文言词语,感受语言美。 2.理解作者情怀。 学习难点 1. 景物特点把握。 2.多角度写景的方法。,借助注释学文言文,这一课的古汉语语言现象比较

16、多,也比较典型,我们可以分类整理。 (一)词类活用现象:猛浪若奔(飞奔的马,形容词活用作名词),互相轩邈(向高处和远处伸展,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二)通假现象:蝉则千转不穷(通“啭”,婉转发生),窥谷忘反(通“返”,返回); (三)一词多义: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独一无二的,绝妙的),猿则百叫无绝(断绝、消失) 还有其他一些重要的古汉语词语,都可以分类进行整理,这样更加便于记忆。 知人论世读经典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延伸:比较阅读,1相同之处: 都主要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突出描写了山水的景色,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欣赏和热爱之情。 写水都提到了水大浪急。 都侧重写山,突出了山势高峻。其中也都提到了密林,泉水,猿啼 2不同之处: 写作目的不同:三峡主要是为了客观地介绍地理知识,而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