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高中化学 主题3 物质的检测 课题1 物质组分的检验同步测试 鲁科版选修6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4420926 上传时间:2019-01-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秋高中化学 主题3 物质的检测 课题1 物质组分的检验同步测试 鲁科版选修6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8年秋高中化学 主题3 物质的检测 课题1 物质组分的检验同步测试 鲁科版选修6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8年秋高中化学 主题3 物质的检测 课题1 物质组分的检验同步测试 鲁科版选修6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8年秋高中化学 主题3 物质的检测 课题1 物质组分的检验同步测试 鲁科版选修6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8年秋高中化学 主题3 物质的检测 课题1 物质组分的检验同步测试 鲁科版选修6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秋高中化学 主题3 物质的检测 课题1 物质组分的检验同步测试 鲁科版选修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秋高中化学 主题3 物质的检测 课题1 物质组分的检验同步测试 鲁科版选修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1 物质组分的检验1物质的鉴别有多种方法。下列能达到鉴别目的的是()用水鉴别苯、乙醇、溴苯用相互滴加的方法鉴别Ca(OH)2和NaHCO3溶液点燃鉴别甲烷和乙炔ABC D解析:选B。苯、溴苯不溶于水,当二者分别与水混合时,苯在上层,溴苯在下层,乙醇和水互溶,能达到鉴别目的。Ca(OH)2和NaHCO3相互滴加的反应方程式虽然不同,但现象都是生成白色沉淀,所以达不到鉴别目的。甲烷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乙炔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并且伴有浓烟,能达到鉴别目的。2(2011年湖北黄冈调研)化学实验中常将溶液或试剂进行酸化,下列酸化处理措施中正确的是()A定性检验C2H5Cl时,将C2H5Cl和NaOH

2、溶液混合加热后,加硫酸酸化B为提高高锰酸钾的氧化能力,用盐酸将高锰酸钾酸化C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Fe2时,用HNO3酸化D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SO,在无其他阳离子干扰的条件下,所加的BaCl2溶液用盐酸酸化解析:选D。A中定性检验C2H5Cl主要是检验Cl,用硫酸酸化时,所加入的硫酸根离子对Cl的检验(检验Cl用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有干扰;B中高锰酸钾能将盐酸氧化;C中硝酸能将Fe2氧化。3(2010年高考上海卷)下列离子组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甲基橙呈黄色的溶液中:I、Cl、NO、NaB石蕊呈蓝色的溶液中:Na、AlO、NO、HCOC含大量Al3的溶液中:K、NO、Na、ClOD含大量O

3、H的溶液中:CO、Cl、F、K解析:选D。甲基橙在pH4.4的溶液中呈黄色,故呈黄色的溶液可能显酸性,“INOH”不共存,故A错;石蕊呈蓝色的溶液显碱性,“OHHCO”不共存,故B错;Al3水解显酸性,ClO水解显碱性,两者水解反应相互促进,故C错。4下列有关物质检验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及现象实验结论A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B向某溶液中加入2滴KSCN溶液,溶液不显红色。再向溶液中加入几滴新制的氯水,溶液变为红色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2C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退色该气体一定是SO2D将少量某物质的溶液滴加到新制的银氨溶液中,

4、水浴加热后有银镜生成该物质一定属于醛类解析:选B。本题考查物质检验相关知识,要注意思维严密性。A项不能排除Ag干扰。B项正确,Cl22Fe2=2Fe32Cl,Fe3遇KSCN溶液变红。检验SO2通常用品红溶液,但使品红溶液退色的不一定是SO2,某些强氧化性的气体如O3也能使之退色,C错。发生银镜反应的一定有CHO,但不一定是醛类,如HCOOH或HCOOCH3、葡萄糖中都有CHO,D错。5有一无色透明溶液,欲确定是否含有下列离子:K、Mg2、Al3、Fe2、Ba2、NO、SO、Cl、I、HCO,取该溶液进行下列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取少量该溶液,加几滴甲基橙溶液变红色取少量该溶液加热浓缩,加铜片

5、和浓硫酸加热有无色气体产生,气体遇空气可以变成红棕色取少量该溶液,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取中上层清液,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且不溶于稀硝酸取少量该溶液,加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当NaOH过量时沉淀部分溶解由此判断:(1)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_,溶液中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2)为进一步确定其他离子,应该补充的实验及对应欲检验离子的名称(说明使用试剂的名称,不必写详细操作步骤)是_。解析:由知溶液显酸性,则不存在HCO;由知有NO生成,原溶液中含NO,则一定不含Fe2、I(具有还原性);由知有SO存在,则原溶液不含Ba2;由不能确定是否含Cl(因引入Cl);由知含Mg2

6、、Al3。答案:(1)Mg2、Al3、NO、SOFe2、Ba2、I、HCO(2)用焰色反应确定是否含K;用原溶液、Ba(NO3)2溶液、稀硝酸和AgNO3溶液确定是否含Cl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通常情况下,乙烯、乙醇、乙酸、乙酸乙酯都易发生取代反应B蛋白质胶体中加入饱和CuSO4溶液,分散系变浑浊的过程是盐析C碘水和新制的Cu(OH)2悬浊液都可以用于鉴别葡萄糖溶液和淀粉胶体D将绕成螺旋状的铜丝插入酒精中,加热酒精可实现乙醇的催化氧化解析:选C。乙烯和乙酸乙酯不易发生取代反应,加入饱和CuSO4溶液使蛋白质发生变性,A、B项错。碘水遇淀粉变蓝,新制的Cu(OH)2悬浊液与葡萄糖作用生成绛蓝色

7、物质,加热至沸腾又产生砖红色沉淀,故C项正确。要实现乙醇的催化氧化,应将灼热的铜丝插入酒精中(反复几次),加热酒精只会使其挥发而不被氧化。2在下列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无色透明的水溶液中,K、Mg2、I、MnOBpH1的NaNO3的水溶液中,NH、Fe2、SO、ClCc(HCO)0.1 molL1的溶液中,Na、K、CO、BrD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1014molL1的溶液中,H、Al3、Cl、NO解析:选C。A项中,若是无色透明的溶液,则不可能含有MnO;B项中,pH1时呈酸性,能发生下列氧化还原反应,3Fe24HNO=3Fe3NO2H2O而不能大量共存;D项中,由水电离

8、产生的c(OH)11014molL1,则pH0或pH14,即溶液呈酸性或碱性,而Al3在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即Al33OH=Al(OH)3或Al34OH=Al(OH),则D也不能大量共存;C项中HCO、Na、K、CO、Br离子之间不发生反应,故一定能够大量共存。3鉴别苯酚、硫氰化钾、乙酸、氢氧化钠四种溶液,可用的一种试剂是()A盐酸 B食盐C新制的氢氧化铜 D氯化铁解析:选D。苯酚遇到氯化铁溶液呈紫色,KSCN溶液中加入FeCl3溶液变血红色,NaOH与FeCl3反应会有红褐色沉淀产生,乙酸中加入FeCl3溶液呈棕黄色。故可以鉴别。4在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中分别加入澄清的石灰水后,原溶液中的阴

9、离子和阳离子都减少的是()ACuSO4 BBa(NO3)2CNa2CO3 DFeCl2解析:选A。石灰水中的Ca2能与选项中的SO和CO生成微溶于水的CaSO4和难溶于水的CaCO3;石灰水中的OH能与选项中的Cu2和Fe2生成难溶于水的Cu(OH)2和Fe(OH)2,因此,符合阴离子和阳离子都减少要求的只有A选项。5(2011年广东惠州高二教学质量检测)某溶液中可能含有I、NH、Cu2、SO,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溴水,溶液仍呈无色,则下列关于溶液组成的判断正确的是()肯定不含I肯定不含Cu2肯定含有SO可能含有IA BC D解析:选D。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溴水中的成分不与Cu2反应,而溶液仍呈无

10、色,则原溶液中没有Cu2;因为SO的还原性强于I,则少量的溴单质优先与SO反应,Br2SOH2O=SO2Br2H,产物为无色,如果没有SO,则溴单质与I反应,Br22I=I22Br,I2有颜色,所以原溶液中一定有SO,因为溴水少量,则可能有I,D选项正确。6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可以将它们区别开的是()AHCl、K2CO3、KOH、K2SO4BNaNO3、HCl、NH4Cl、KOHCBaCl2、CaCl2、Na2SO4、KNO3DK2CO3、KOH、MgSO4、KHSO4解析:选D。这是一道很典型的不用任何化学试剂进行物质鉴别的一道试题,对于各组溶液,分别采用两两混合,依据特色现象鉴别。

11、在A组中,只有HCl与K2CO3相遇产生气体;在B组中几乎无现象;在C组中BaCl2、CaCl2与Na2SO4均出现白色沉淀,除此以外,再无其他现象;在D组中MgSO4遇KOH、K2CO3均有白色沉淀,则MgSO4、KHSO4可以鉴别,再用KHSO4与两个待检测液反应,有气体生成的为K2CO3,剩余的则是KOH。7某同学拟用厨房用品进行如下化学实验,你认为他能实现的是(双选)()A验证鸡蛋壳中含有碳酸盐B用白酒和食醋制取少量乙酸乙酯C利用化学方法除去菜刀上的铁锈及水壶中的水垢D证明加碘食盐中存在IO解析:选AC。将蛋壳放入食醋中,蛋壳表面产生大量气泡,收集后可发现它不支持燃烧,从而证明蛋壳中含

12、有碳酸盐;制取乙酸乙酯通常要用(无水)乙醇和冰醋酸,且需要用浓硫酸做催化剂,故在题意条件下不能实现;食醋中含有乙酸,乙酸具有酸性,能溶解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也能与水垢的主要成分CaCO3、Mg(OH)2反应生成可溶性物质,从而除去水垢;要证明食盐中存在IO,可取样后加入食醋,再用淀粉KI试纸检验,若试纸变蓝则证明有IO,反应原理:IO5I6H(由醋酸提供)=3I23H2O,可厨房用品中没有淀粉KI试纸,因而不能实现。8食品香精菠萝酯的生产路线(反应条件略去)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步骤产物中残留的苯酚可用FeCl3溶液检验B苯酚和菠萝酯均可与酸性KMnO4溶液发生反应C苯氧乙酸和

13、菠萝酯均可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D步骤产物中残留的丙烯醇可用溴水检验解析:选D。步骤的产物苯氧乙酸和所加试剂氯乙酸均不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故残留的苯酚可用FeCl3溶液检验;步骤残留的丙烯醇和生成的菠萝酯均能使溴水退色,故不能用溴水检验丙烯醇,A对、D错。苯酚具有还原性、菠萝酯中含有,均能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苯氧乙酸与NaOH溶液发生中和反应,菠萝酯能在NaOH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中和反应,B、C项均正确。9对某酸性溶液(可能含有Br、SO、H2SO3、NH)分别进行如下实验: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品红溶液退色;加碱调至碱性后,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加入

14、氯水时,溶液略显黄色,再加入BaCl2溶液,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对于下列物质不能确认其在原溶液中是否存在的是()ABr BSOCH2SO3 DNH解析:选B。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品红溶液退色,则溶液中一定含有H2SO3,因H2SO3不稳定,分解产生的SO2可使品红溶液退色。加碱加热后,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即有NH3产生,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NH。加入氯水时溶液显黄色,说明原溶液中含有Br。再加BaCl2有白色不溶于HNO3的沉淀生成,说明此时溶液中含SO,但可能是原溶液含有的,也可能是氯水氧化H2SO3产生的,故不能确定的为SO。B项正确。10(2011年高考天津卷)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不同的无色溶液进行如下操作,结论正确的是()操作现象结论A滴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原溶液中有SOB滴加氯水和CCl4,振荡、静置下层溶液显紫色原溶液中有IC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原溶液中有Na,无KD滴加稀NaOH溶液,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