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安县第一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9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74224911 上传时间:2019-01-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正安县第一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9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正安县第一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9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正安县第一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9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正安县第一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9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正安县第一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9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正安县第一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9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安县第一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9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正安县第一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9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班级_ 座号_ 姓名_ 分数_一、选择题1 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元素代号XYZMR原子半径/nm0.1860.1020.0750.0740.143主要化合价+1+6 -2+5 -3-2+3已知X是短周期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且与R同周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离子半径大小:Y2-M2-R3+BZ与M组成的某种化合物能形成酸雨CY与M组成的化合物跟水反应后一定能得强酸DX、Y、R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两两之间能发生反应2 向某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和2 mol H2O(g),发生反应:CO+H2O (

2、g)CO2 +H2。当反应达到平衡时,CO的体积分数为x。若维持容器的体积和温度不变,起始物质按下列四种配比充入该容器中,达到平衡时CO的体积分数大于x的是 A0.5 mol CO + 2 mol H2O(g) + 1 mol CO2 +1 mol H2 B1 mol CO +1 mol H2O(g) +1 mol CO2 +1 mol H2 C0.5 mol CO +1.5 mol H2O(g) +0.4 mol CO2 +0.4 mol H2 D0.5 mol CO +1.5 mol H2O(g) +0.5 mol CO2 +0.5 mo H2 3 用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中正

3、确的是A在常温常压下,11.2L氯气所含的原子数为B2.3g金属钠被氧化成,转移电子数为0.1C5.6g铁与足量稀盐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D2L 0.1 mol/L 溶液中含有的的数为0.24 下列以高粱为主要原料的酿醋工艺中,利用醋酸溶解性的是ABCD蒸拌原料淀粉发酵用水浸淋放置陈酿5 “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含氟牙膏”中的碘、钙、氟指的是( )A.元素 B.原子 C.分子 D.氧化物6 哈伯因发明用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气的方法而获得1918年诺贝尔化学奖。现向一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N2和3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使该反应发生N2+3H22NH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

4、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时,N2、H2和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3:2B达到化学平衡时,N2完全转化为NH3C达到化学平衡时,正反应和逆反应速率相等,且都为零D单位时间内消耗a mol N2同时消耗2a mol NH3,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7 现有一组有机物,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转化关系中部分反应物和产物省略,涉及的化学反应均源于教材。甲乙丙丁戊己已知甲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Mr(己)Mr(戊)28,下列有关推断正确的是( )A上述有机物的组成元素相同B甲、乙、丁均能发生银镜反应C戊发生消去反应生成己D除去己中少量杂质戊的方法:加入NaOH溶液,蒸馏 8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自发性的说法正确的

5、是( )A. 焓变小于0而熵变大于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B. 焓变和熵变都小于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C. 焓变和熵变都大于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D. 熵变小于0而焓变大于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9 【福建省莆田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第一次月考】下列用水就能鉴别的一组物质是( )A苯、己烷、四氯化碳 B乙酸、乙醇、四氯化碳C苯、乙醇、四氯化碳 D溴苯、乙醇、乙酸10在容积均为1 L的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放入铁粉并充入1 mol CO,控制在不同温度下发生反应:Fe(s)+5CO(g)Fe(CO)5(g),当反应进行到5min时,测得CO的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反应进行

6、到5min时,b容器中v(正)=v(逆)B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平衡常数:K(T1)K(T2)Cb中v(正)大于a中v(逆)D达到平衡时,a、b、c中CO的转化率为bca11下图是某有机物分子的简易球棍模型,该有机物中含C、H、O、N四种元素。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分子式为C3 H7O2N B能发生取代反应C能通过聚合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 D不能跟NaOH溶液反应12【2017年全国新课程高考仿真信息卷理科综合(二)】下图是一些常见的有机物的转化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均属于加成反应 B乙酸与甲酸甲酯互为同分异构体C乙醇溶液可除去暖瓶中的水垢 D反应、均属于取代反应

7、13一定条件下,反应4NH3(g)5O2(g)4NO(g)6H2O(g) H= a kJ/mol ,在5 L密闭容器中进行,10 s时,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60 mol,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0s内,NH3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08 molL1s1 B该反应达到平衡时6v(O2)正=5v(H2O)逆C10s内,反应放出的热量为0.1akJ D10s时,H2O的反应速率为0.012 molL1s114 当反应达到平衡后,下列措施:升温恒容通入惰性气体增加CO的浓度减压加催化剂恒压通入惰性气体,能提高转化率的是A. B. C. D. 15500mLK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c

8、(NO3-)=6.0mol/L用石墨作电极电解此溶液,当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都收集到22.4L气体(标准状况),假设电解后溶液的体积仍为500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混合溶液中K+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B上述电解过程中共转移4mol电子C加入CuO可使溶液恢复到原来的成分和浓度D电解后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16某烃与氢气加成后得到2,2-二甲基丁烷,该烃的名称可能是( )A3,3-二甲基-3-丁炔 B2,2-二甲基-2-丁烯C2,2-二甲基-1-丁烯 D3,3-二甲基-1-丁烯17下面提到的问题中,与盐的水解无关的正确说法是 A实验室盛放碳酸钠溶液的试剂瓶必须用橡胶

9、塞而不能用玻璃塞 B明矾或FeCl3可作净水剂 C厨房中常用碳酸钠溶液洗涤餐具上的油污 D可用碳酸钠与醋酸制取少量二氧化碳18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NaHSO4溶液与Ba(OH)2溶液混舍后呈中性:2H+ SO42-+ Ba2+ 2OH- =BaSO4+2H2OBCa( HCO3)2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Ca2+ HCO3-+OH- =CaCO3+H2OCCa(ClO)2溶液中通入少量CO2:2C1O-+ CO2+H2O=2HC1O+ CO32-DFe(NO3)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HI溶液:Fe3+ NO3-+4H+ 4I- =Fe2+ NO +2I2+2H2O19向含F

10、e2+、I、Br的溶液中通入过量的氯气,溶液中四种粒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ba=5,线段表示一种含氧酸,且和表示的物质中含有相同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线段表示Br的变化情况B原溶液中n(FeI2)n(FeBr2)=31C根据图象无法计算a的值D线段表示的变化情况20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pH=1的NaHSO4溶液:c(H+)=c(SO42-)十c(OH-) B含有AgCl和AgI固体的悬浊液:c(Ag+)c(C1-)=c(I-) CCO2的水溶液:c(H+)c(HCO3-)=2c(CO32-) D含等物质的量的NaHC2O4和Na2C2O4的溶液:3c(Na

11、+)=2c(HC2O4-)+ c(C2O42-)+c(H2C2O4)二、填空题21A(C2H4)是基本的有机化工原料。用A和常见的有机物可合成一种醚类香料和一种缩醛类香料,具体合成路线如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略去):已知:回答下列问题:(1)B的分子式是_,C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_。(2)若D为单取代芳香族化合物且能与金属钠反应;每个D分子中只含有1个氧原子, D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13.1%,则D的结构简式为_,的反应类型是_。(3)据报道,反应在微波辐射下,以NaHSO4H2O为催化剂进行,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4)请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苯乙醛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i .

12、含有苯环和结构ii.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3 : 2 : 2 : 1(5)若化合物E为苯甲醚的同系物,且相对分子质量比苯甲醚大14,则能使FeCl3溶液显色的E的所有同分异构体共有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6)参照的合成路线,写出由2-氯丙烷和必要的无机试剂制备的合成流程图:_。合成流程图示例如下:22工业上由N2、H2合成NH3。制备H2需经多步完成,其中“水煤气(CO、H2)变换”是纯化H2的关键一步。(1)水煤气变换:CO(g)+ H2O(g)CO2(g) + H2(g),平衡常数K随温度变化如下:温度/200300400K2903911.7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水

13、煤气变换反应的H 0 b. 增大压强,可以提高CO的平衡转化率 c. 增大水蒸气浓度,可以同时增大CO的平衡转化率和反应速率 以氨水为吸收剂脱除CO2。当其失去吸收能力时,通过加热使吸收剂再生。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吸收”、“再生”两个过程: 。(2)Fe3O4是水煤气变换反应的常用催化剂,经CO、H2还原Fe2O3制备。两次实验结果如下:实验实验通入气体CO、H2CO、H2、H2O(g)固体产物Fe3O4、FeFe3O4 结合化学方程式解释H2O(g)的作用: 。(3)2016年我国某科研团队利用透氧膜,一步即获得N2、H2,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空气中N2与O2的物质的量之比按4:1计) 起还原作用的物质是 。 膜侧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 。 膜侧所得气体,CH4、H2O、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3秸秆(含多糖物质)的综合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是以秸秆为原料合成聚酯类高分子化合物的路线: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关于糖类的说法正确的是_。(填标号)A糖类都有甜味,具有CnH2mOm的通式B麦芽糖水解生成互为同分异构体的葡萄糖和果糖C用银镜反应不能判断淀粉水解是否完全D淀粉和纤维素都属于多糖类天然高分子化合物(2)B生成C的反应类型为_。(3)D中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